2008年11月05日
做业务提成高,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做业务挑战性强,淘汰率高,能够剩下的,必是历经锤炼,将“胆大、心细、脸皮厚”拿捏得分毫不差的。如今社会不缺产品,缺的是将商品销售出去的人,所以业务不是一蹴而就的。趋于理性的客户很少对商品一见钟情,特别是大件商品,选择起来都是慎之又慎,这需要销售人员做好跟进的功课。
我从律师的文书助理转做业务助理后,一直在做电话营销,每天差不多就是找客户资料,打电话,拜访。虽然也有业绩,但并不理想,这周一早会,公司开会讨论了如何跟进客户的问题,借此和各位朋友分享。
第一次和客户沟通后,只要当时没有立即办理委托手续,以后就需要跟进,实际上很少一个电话打过去,对方就办理委托手续的,往往需要跟进很久,短则一两个星期,长则三四个月,我同事跟进法律顾问,有时要一年多才签下合同。而且有时还会跑单,白忙活一阵子。
第一次和客户沟通后,需要根据自己的标准把客户分为不同的种类,譬如明显不可能请法律顾问的,已有法律顾问的,有意向请法律顾问的等,客户分好类后,针对有意向的客户,需要重点跟进,暂时没有需求的,可以在空闲时跟进一下,巩固与客户的感情,对于根本不可能有需求的,大可放到一边,不去理他。
跟进客户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跟对人,跟进的最好是具有决策权的人,不然跟了很久,发觉最后还是跑了单,或者被别人抢了单,因为你跟进的人没有决策权,他无法对该事做主,即使他答应你,也有可能变卦。我曾经吃过这方面的亏,跟了一个多月,最后被别的律所抢了单,原因就是我一直在和人事部的负责人联系,而企业聘请法律顾问的决策权往往掌握在老板手里。
跟进工作需要合理安排,间隔时间太长太短都不好,太长了别人都把你忘记了;太短了,容易让对方产生反感。一般半个月内最好跟客户联系一次,另外碰上节假日,要记住节日问候。我原来从没注意这些细节,刚好今天是圣诞节,于是我就尝试一下,结果对方很惊讶,平时接到陌生电话大都是推销商品或服务的,今天确是节日问候,尽管只是几句话,但说明你在关注他,让他感觉自己很重要,从而加深对你的印象。
跟进工作需要耐心,不能对方拒绝两次,就没了底气,不愿意再跟下去,要知道,这个客户不但对你这样,对其他销售人员也是一样,关键就看谁能最后赢得客户的认可,或许他还需要一段时间考虑,需要一段时间考察你,学会与拒绝共舞,只要他有潜在的需求,就要不停地跟踪。
作为电话营销,跟进工作最重要的还是争取与客户面谈,要知道一次拜访不亚于十次电话,而且在面谈中,双方会有个全方位的了解。这样就会在客户脑海中留有一个印象,打电话,客户可能挂了电话,就忘得一干二净,而面谈,即使他忘了你的名字,但至少对你还有些印象,就是这模糊的印象,让你赢得业务。
作为电话销售业务员,客户的跟进工作是关系到推销成败的大事,跟进工作做到位,你会不断地出单,不然只见你整天忙忙碌碌,却不见任何业绩,既然付出了汗水,就要有所收获!
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一向是人际沟通当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关键。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缺乏同理心的人际互动,将会产生什么样荒谬可笑的后果。
每个人都有自己既定的立场,也因此而习惯于执著在本身的领域当中,忘却了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着他固执的一面。
所以,在做任何的事物考量之前,试着先将自己的想法放下,真正设身处地站到对方的立场。
在生活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两个人谈情说爱,往往窃窃私语,甚至根本不用言语,也心有灵犀,因为,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心跳;两个人吵架的时候却完全相反,往往河东狮吼,生怕对方听不见,这是因为彼此的心非常的远——彼此认为对方根本不在关注自己,自己其实也根本听不到对方吼了些什么。
其实,前者是彼此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所以才能感同身受,心心相印,此时无声胜有声;后者都以自我为中心,即使河东狮吼,声嘶力竭也彼此听不到对方心声,只是寻求自我发泄。因为缺乏同理心而沟通失败,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案例屡见不鲜。
电话销售即沟通,缺乏同理心,对于电话销售人员以至于整个企业的影响将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