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你们都能像张英与陈嚣那样处理邻居关系,那么我们的街坊四邻是不是就更容易相处了呢?
邻里关系如此,其他社会关系也莫不如此。唐代名人狄仁杰出身名门,他和父亲都做过唐朝的高官,他生性憨厚,从不居官自傲,因此年轻时就得到不少长辈的夸赞。还在他当荆州都督府法曹时,同僚郑崇质奉命出使去一个很遥远的蛮荒之地,偏偏郑崇质有一个年老而且多病的母亲,郑崇质丢下老母只身远行,心里很不是滋味,狄仁杰见状十分同情,便求见作为主管长官的长史蔺仁基,对蔺仁基说:“郑崇质的母亲老弱如此,我们怎么能忍心他在万里之外还为老母担忧呢!”随即便自告奋勇,要求代替郑崇质出使。狄仁杰的举动使蔺仁基深受感动。此时蔺仁基正和司马李孝廉闹矛盾,两人不但在公事上互相拆台,而且平时形同陌路,都以看对方的笑话为乐事。面对涉世未深却如此急公好义的狄仁杰,蔺仁基非常惭愧,于是他硬着头皮找到李孝廉,把狄仁杰的所作所为从头说了一遍,并深有感触地叹道:“与仁杰相比,我们难道能不自惭形秽吗?”李孝廉果然也深受震动,两人居然从此和好如初。
不仅对情同手足的同胞如此,即使是对曾经诋毁过自己的人,狄仁杰也能从大局出发,不计个人恩怨,与他们和睦相处和共事。
他第一次拜相后,武则天有一次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他说:
“你在当豫州刺史时,干得很不错。但还是有人说你的坏话,你想知道这人是谁吗?”
狄仁杰知道,这个时候只要自己点一点头,武则天便会把那个人的名字说出来。但这除了使自己平白多了一个仇人外绝不会有什么好处,于是他不卑不亢地答道:“陛下如果以为微臣有什么过错,微臣请求陛下给微臣改过自新的机会,假如陛下知道微臣没有做错事,则微臣万幸,他人的谗言又何足道哉!所以微臣不想知道此人是谁!”
在大臣们之间制造不和,一直是女皇帝武则天行之有效的驭臣之道,想不到这一招却在狄仁杰面前失了效。武则天失望之余,却也不得不在心里赞叹狄仁杰的为人。
“口惠”多多,就会满意多多,同时你的收获将更多。平时常“口惠”于别人,即可以让别人对你感激不尽,同时又给自己在成功路上埋一伏笔,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美言”周全——人好水甜(1)寒暄的功能和神效寒喧是交谈的媒触和润滑剂,它能在交谈者之间搭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因为寒暄能产生认同心理,满足人们的亲合需求。
寒暄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以下4种:
①问候式。两人见面可点头微笑,或说“你好”,或关心地询问近况:
“你的吉他练得怎么样了?”然后,交谈起来。
②夸赞式。人都需要肯定与承认,诚心的赞美是一种活跃的寒暄方式。例如:
“小何,你这件裙子可真漂亮!”
“啊,谢谢你!”
短短的话语,双方都很舒服,可以顺利地交谈起来。
③描述式。两个人见面后,一方以友好的语言特征描述对方正在做的事情,如:“刚下课?”、“回来了?”、“上街呀?”
④言他式。两人见面后,谈论双方不厌恶的事,如:“今天天气太热了!”、“车子太挤了!”
这些寒暄方式,都可以用来与人们建立起人际接触,为进一步攀谈架设桥梁,沟通情感。
寒暄尽管比较单调、平淡且重复,却不可忽视。路上相见,明明是熟悉的,却视而不见地擦肩而过,既无体态语(如微笑点头之类),又无言语表示,只能给人以傲慢、无礼的印象,触发敌视情绪。
如何积极有效地寒暄呢?一般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有积极的姿态。
在与别人相遇的瞬间,要迅速培养自己的愉快情绪,争取主动,使对方从你的言行反应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使其受人尊重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
②集中注意力。
任何漫不经心的言语只能使对方感到被轻视。
③善于选择话题。
根据社会学家的研究,与生人见面后的4分钟内,只宜作一般性的寒暄,如问候、互通姓名、谈论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应绝对避免提出易于引起争论的话题。至于与老朋友、老同学、老乡或熟人相见寒暄,也有个选择话题的问题。
④讲究方式。
与生人初次见面的寒暄,一般需有两三个问答往复的过程。熟人之间的寒暄,如常见面,往往只需一句话、一个招呼,甚至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如久不见面,则宜有两三个问答往复的过程。
(2)“对不起”的神效。
“对不起”这三个字看来简单,可是它的效用,不是别的字所能比拟的。这三个字,能使强顽者点头,能使怒气消减。
你在汽车上误踩了别人的脚,你说声:“对不起”,被踩的人自然不会计较什么了。人的心理原是这样,对于许多事情皆可原谅。若因为你的过失,使别人吃亏,而你还不承认自己的不是,好像别人吃亏是咎由自取似的,这就不能让别人原谅你了。
消除恶感,避免伤害对方的感情,最聪明的办法是自己谦逊一点。自己有过失的时候立刻道歉,别人会给你同情。
反之,不承认过错,就难怪对方生气,不见许多口角变成打架,或因一两句话而酿成命案的,不皆由此而起吗?倘若我们大家都不忘记这三个字的巧妙,我们的生活将会减少很多不愉快。
“对不起,害你等了许多时候。”“对不起,你可以替我把茶水递过来吗?”在日常生活中,“对不起”这三个字真是用途太多了。
“对不起”三个字,意思无非是让别个占上风,你既然让他占了上风,他还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呢?息事宁人,莫过于此。要使家庭不失和,朋友不交恶,这三个字真是百效的灵药。
下次在电影院里要经过别人座位时,请先说声“对不起”,那么让路的人一定不会把眉头皱起;如果你招待你的顾客时多说两声“对不起”,那么,交易十之八九会成功。
说话要委婉动听、“美言”周全,话不在多在于能听的顺心、听的入耳,如一涓涓细流,滋润心田。
曲直有理——分毫不让(1)抽薪止沸辩论在这几年可是一项时髦的活动,无论在电视台或是在校园、机关中,都会见到大大小小的辩论赛。不错,辩论是对一个人口才最综合的检验,也是锻炼口才的最好方式之一。
锅里的水沸腾,是靠火的力量,而柴草则是产生火的原料。
止沸的办法有两种:一是扬汤止沸;二是釜底抽薪。
古人说:“故扬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
论辩双方所持的论题,都是由一定的论据支持的,如果将一个论题的根据——论据抽掉,那么,论题这座大厦就会像釜底抽薪。
某地学生以《武将也需要文才》一题开展论辩。反方认为武将不要文才也可以,理由是:武将能指挥打仗,学文是避长扬短。
对此,正方采取釜底抽薪法反驳:
“在知识的海洋里,每一门学科、每一种知识和技能都不是孤立的。武才和文才也是这样,武才靠文才来总结、交流、提高,文才靠武才来提供内容,鉴别真伪。一位高级指挥员曾列举了武将学文的种种益处:一是可以把练兵或打仗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便于学术交流和供后人学习借鉴;二是迫使自己不断进取,防止经验主义;三是培养深入、严谨、细致的作风,避免粗枝大叶;四是在学文过程中加强思想修养,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五是丰富业余生活,使文武互为补充,工作有张有弛。这确是经验之谈。”
通过这一段反驳,武将能指挥打仗就行了,学文是避长扬短这一论据就驳倒了,这样,“武将不需要文才”的论题,也就无法成立。
论点全部来自论据,是建立在论据基础之上的,论据真实,则论点正确;论据虚假,则论点谬误。
所以,在论辩中只要揭露出对方论据的虚假,那就如同釜底抽薪,蚀根树倒,所有论点就会被驳倒了。
釜底抽薪首先要识薪。要驳倒对方,就要善于从对方的种种论点中分析其要害论据之所在。
(2)当仁不让论辩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要针锋相对,将对方提出的问题,毫不留情地揭穿,逐条加以驳斥。
电影《风雨下钟山》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谈判接近尾声时,传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消息。张治中低首叹道:“这是天意如此!”
周恩来认为这种观点没有肯定人民革命的力量,并不能揭露国民党不得人心必然走向失败的实质,于是把张治中的这句话换了一个字。予以针锋相对的驳斥:
“不,这是民意如此!”
针锋相对要求突出针对性。针对性越准,战斗力就越强。
有一次,英国保守党议员乔因森希克斯在议会上演说,看见丘吉尔在摇头表示不同意,便忍不住说:
“我想提请尊敬的议员注意,我只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
丘吉尔答道:“我也想提请演讲者注意,我只是在摇我自己的头。”
既然一方有发表自己观点的自由,另一方当然也有表示不同意的自由,针锋相对的力量寓于幽默之中。
在某次国际会议期间,一位西方外交人员对我方代表进行挑衅:“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
我方代表说:“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无须向别的国家作什么保证。
请问,难道你们竞选总统也需要向我们中国作出什么保证吗?”
在生活中也常见到这样的事:如果早晨上班时,在很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你的脚被重重地踩了一下,你自然会叫一声:“哎哟,小心点,把我的脚踩了!”想不到一个粗野的声音在你的耳边叫起来:“嗬!娇贵!你坐小轿车啊,坐小车就不会被人踩了脚,谁叫你坐公共汽车来着?”
本来他稍一点头表示歉意,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是踩了人还自以为理,还要挖苦人。
你可以回答:“那倒好,你把全车人的脚都踩过,人家都得去坐轿车,只剩你一个坐这辆最大的轿车吧!”
这样针锋相对,当然是不愉快的,但有时实在惹得人生气,也不妨以硬碰硬。
在西方某国有这样一件事:
一个美貌的小姐独自坐在酒巴间里,看来她是出自豪门。
一个青年男子走过来低声问:“这儿还有人吗?”
“到阿芙达旅馆去?”她大声说。
“不,不,你弄错了,我只是问这儿有其他人坐吗?”
“你说今夜就去?”她尖声叫道。
青年男子被弄得狼狈极了,红着脸到另一张桌子去。
许多顾客轻蔑地看着他。
过一会,年轻小姐到他桌边,给他叫了一杯白兰地。
她轻声说:“对不起,我只想看看您对意外情况的反应。”
这回轮到青年男子大声叫起来:“什么?要100美元吗?”
这位男子看准了机会,针锋相对地报复,使那位小姐出了丑。
(3)反唇相讥反唇相讥就是指受到无理指责后,因不服而反过来讥讽对方的一种反驳方法。
这种讥讽,一般是承接对方的讲话内容,借用其中的某些语句,反戈一击,点明对方的谬误本质。
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去巴黎参加学术会议,旅馆招待员见他衣着普通,所带行李很简单,就把他安排在一个偏僻而潮湿的小房间里。后来,招待员得知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巴斯德教授时,就满脸堆笑地跑来道歉说:
“我以为旅客的阔绰和他携带的行李是成正比的,所以,我把您老认错了,实在对不起……”
“不,我认为一个人摆阔和他的无知是成正比的。”巴斯德没等他说完,立即补了一句,羞得招待员面红耳赤。
巴斯德的反唇相讥,用入木三分的深刻语言点出对方衣帽取人的实质,增强了论辩的力量。
论辩中的反唇相讥,多是为了批评、揶揄、讽刺和挖苦对方。
在一辆电车上,一位老太太登上电车后,发现车上座位都占满了,一位先生客气地站起来让座,老太太随即一声不吭地坐下来了。
旁人都对这位老太太的不礼貌行为露出了不满的神色。只见那位先生转身问那位老太太:“太太,您刚才在说什么呀?”
“先生,我什么也没说呀!”老太太感到奇怪。
“对不起,太太,我还以为您在说‘谢谢’呢!”
话音一落,车厢里一阵哄笑,老太太满脸通红。
有时,我们在交际中碰到一些人心怀恶意地对自己进行讽刺挖苦,为了有力地回击对方的挑衅,可以针锋相对地抓住其谬误的要害,反过头来对其进行严厉的责问和深刻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