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反败术
29227100000116

第116章 求同存异,力求双赢

双方皆赢是一种在所有人相互影响中一贯谋求共同利益的心理状态。双方皆赢意味着,所达成的协议或解决办法时大家都有益处,使大家均感满意。如果达成双方皆赢的解决办法,所有方面都会赞成所作出的决定,并感到有义务执行已确定的行动计划。“双方皆赢”理论把生活视为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竞技场所。多数人往往用两分法思考问题:不强则弱、不硬则软、不得则失。但是,这种思维方法是有重大缺陷的。它以权位为基础,而不是以原则为基础。双方皆赢所根据的观点是,每人都有众多机会。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以牺牲或排除他人的成功为代价的。

(1)合作是一种领导才能

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们强调: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效地与人合作,善于团结人的人,天然就是一个领袖人物。他能引导其他人进行合作,或者引导他们团结在自己周围,完成一项共同的工作,他善于鼓舞他人,使他们变得活跃。通过他的协作,他完成了单靠自己无法完成的工作。在他的协作下,以他为核心的这些人给社会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服务。

有些人天然是服从者,他们不知道一件事情牵涉的范围有多大,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处理棘手的问题。但他们也有与人协作的愿望,只是他们的协作是一种消极的协作。他们会说:“你看我适合干什么,只要你安排了,我就会尽心去做。”所以,通过是否善于合作,可以区分出一个人是不是一个领袖人物。

领袖人物具有极强的号召力,能鼓舞并指挥他属下所有的人员获得比在没有这种指挥影响力之下更大的成就。

有各种行业的领袖人物。有政治领袖,有军事领袖,有工商业领袖,有社会团体的领袖。其中,商业领袖特别理解“共同谅解及合作精神”的必要性。他们知道,要想成功,必须拥有这种精神。为达到这一目的,可通过自愿的方式,也可通过纪律强化个人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达成谅解与合作。

领袖人物会适当简化你的个人思想。有时他会使用强制的方式,有时他使用说服的方式,有时则使用惩罚或奖赏的手段,但最好的合作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成这种简化的。领袖人物创造一种氛围,让你自己觉得放弃某些不合拍的想法是应该的。假如你个性过于突出,或者你有非常强烈的个人观念无法抛弃,那就不可能完成这种思想统一。

当你成功地促进了人们进行合作时,你就具备了作为领导者的基本才能。

不管你是多么优秀的组织者与管理者,通过个人魅力,你可以暂时把一个团体的看法统一起来,使他们以统一的看法行事。但是一旦你离开这个团体,就有可能出现团体分崩离析的局面。

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这种基于个人魅力的领导才能的缺乏,才使得“英雄”人物的出现成为可能。同样一批人,仅仅是因为领导者没有了,就变得面目全非,这肯定不是一个健康的局面,但它也反过来说明了领袖才能的重要。

为了避免局面瘫痪,我们建议企业的员工都能学会合作,都能适当地具备一些领导才能。

(2)守信是合作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树维认为:我们要与别人合作,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守信用。假如甲有管理才能,乙有一笔资金,有了这两个条件,两人就有合作的可能了,但是两人未必就能合作成,功,还必须有一个信任关系。比如甲拿了钱,得让乙相信他不会挪做他用,更不会逃之夭夭。所以我们东方最早的信贷关系是发生在本家族之内,需要有可靠的保人。

守信之人,别人就愿意与他合作。有一个美国孩子,他父亲早逝。他父亲去世时留下了一堆债务。若按常规,欠债人已去。把他的商品拍卖分掉,债务差不多也就算了。但是这孩子一一拜访债主,希望他们宽限自己,并保证父亲留下的债务分文不少地还掉。后来这孩子果然历经20年之功,把父亲留下的债务,连本儿带息,分文不漏地全还了。周围的人都非常感动,知道他是一个可靠之人,也就都非常愿意和他做生意。结果这孩子不但博得了别人的合作,也赢得了他人的尊敬。

与人合作,守信是第一大原则。守信,会使人对你产生敬意,也因之会使人愿意公平地与你合作。和一个不守信用的人,人们考虑到有失信的危险,人们通常会把合作的费用提高,以防万一。比如你是一个信用程度不是特别高的人,那你要拉别人的货物,一般是要先付款。但是如果别人知道你很讲信用,或者另一个商界同行出面说你非常可信:那么打交道的对方就可能很放心地让你把货先拉走,卖完货后再付款。一个要占用大量资金,另一个几乎等于白手赚钱,这中间的出入,就是信用的价值。

当然,有人会说,在商场上,假定我守信用,而别人却不守信用,结果不与我也不守信用一样吗?

有这种担心的人会这样打比方。比方说,我(甲方)预订了2瓶牛奶。我若守信,预付了两元钱,而对方(乙方)不守信。我岂不吃了亏!双方合作的可能岂不消失了吗?反过来说,我预订了2瓶牛奶,但我不付钱。那么,对方如果守信,我就赚了两瓶牛奶。对方如果不守信,我也一分没赔。当然,最佳结果是乙方交了牛奶,甲方付了钱。但是由于存在着风险,甲方优先选择的是订牛奶而不付费,乙方优先选择的是收费而不交牛奶。若二人同时作出最优选择,合作就不再可能。假如一方,比如甲方先行一步,选择了交费,而乙方则选择了收费而不交牛奶,这一次合作就宣告失败。第二次若再想合作,难度就加大。反之,乙方先行一步,结果也是一样。

从一次或数次合作的情况看,双方显然都倾向于不合作。但是事实上,只要让合作的事件多次发生,人们就会发现,甲乙双方早晚都会趋向于寻找一个合作解。即甲方付费而乙方交货。

人们都还是愿意合作的。从理智分析讲,每个人都在算计着自己的利益,最佳的选择是背信弃义,随时见好就走。但是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合作不成了,这种最佳选择就成了短视。所以人们实际上总选择坚守诺言而不选择背信弃义。理智的算计和生活的实际之间存在着一个差异。这个差异,理性本身不能完全充分地解释。

美国科学家发现,理论上,无论经过多少次博弈,人类行为合作的概率与不合作的概率总是近似相等的。但他们通过实际调查却发现,一旦有了一次或数次进行合作的良好回忆,在后来的博弈过程中,参与合作的双方总会依靠记忆来主动寻找善于合作的伙伴。

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你会把他牢记在心里。下一次再见面时,你会一下子认出他。你和他之间再次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擦肩而过的人,你和他之间没有任何瓜葛,过去了就过去了,就是再次打照面,也会谁也认不出谁来。曾经背信弃义的人,你也会对他印象深刻。下次再见面时,你也会一下子认出他来。但是你是对他充满戒备和冷漠。你们之间合作的可能性还不如你与陌生人之间合作的可能性。

正是在这样的淘汰选择中,你逐步认识了许多愿意合作的人,并把他们列入自己的朋友圈内,逐步形成一个合作协进的氛围。

(3)同行不必是“冤家”

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的理论风靡哈佛乃至全美,历经不衰。卡耐基指出:无论在学校、官场还是商业界,一个人如果把同学、同事或同行作为竞争的死对头来看待,一方面,他会整天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之中。也许你会想:“他现在比我厉害,我一定要还以颜色,一定要超过他,打败他,让他向我认输。”如果你带着这种心态进行竞争的话,可能会不择手段,运用奇招异术攻击对手,即使赢得胜利,也可能祸及双方的人际关系,伤了大家的和气,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而且以战胜他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未免太低估自己潜力。而另一方面,假如对方是很强的竞争者,你一直无法超越他、战胜他的话,那么你可能感到非常沮丧和失望,甚至会想出一些消极的方法来伤害对方。这样你的情绪发展会更为糟糕,报复的代价毕竟是太高了。因为当我们将对手发展成为仇人,恨这个仇人的时候,就等于给了他们致胜的力量。“那力量能够妨碍我们的睡眠、我们的胃口、我们的血压、我们的健康和我们的快乐。要是我们的仇人知道他们如何令我们担心、令我们苦恼、令我们一心报复的话,他们一定会高兴得跳起舞来。我们心中的恨意完全不能伤害到他们,却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像地狱一般。”卡耐基的这番话发人深省,何况我们没有必要将自己的同学、同事、同行作为对手、仇人。我们能不能积极一点,把他们作为合作的伙伴、交流的对象或学习的榜样。这样我们就可以想:“他确实是不错,我应该向他学习,想办法超越他。尽我最大的努力,看看自己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这样的话,无论结果怎样,你都不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更不会与你周围的人结怨成仇。

(4)保持与人协调的姿态

布什总统就职演说中谈到:“我以一位圣人的希望作为我行动的准绳:在紧迫事情上,要团结一致;在重大事情上,要集思广益;在一切事情上,要宽宏大量。”

当温斯顿·丘吉尔爵士临危受命,率领大不列颠投入战争时,他说:“我一生都在为这一时刻做准备。”从同样意义上讲,培养所有其他习性就是为了使我们具备协同配合的习性。协同一旦得到正确理解,便可成为所有生活中的最高级活动——它是对所有其他习性的真正的综合检验和体现。

柯维指出:协同的最高形式是把人类特有的天赋、双方皆赢的动机,以及设身处地的交流技能全部集中用于应付我们在生活中面临的最严峻挑战。由此所产生的结果几乎是奇迹般的。我们将开辟出以前不曾存在的新的选择途径。

何为协同作用呢?简而言之,它意味着一个整体大于其各部分之总和,意味着各个部分彼此之间的联系本身即构成一个部分。它不仅是一个部分,而且是一个最能激发人的潜力,最能赋予人们以力量,最赋予凝聚力和最鼓舞人心的部分。

商场中的你,应将创业的过程视为一个合作的过程,做到善于与别人、与下属、与对你事业有所帮助的所有人合作,做到求同存异,双方皆赢,这是商场的大智慧,人生的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