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音乐的人一般都有派别之分,他们常自诩自己是古典音乐派、爵士音乐派、流行歌曲或民谣派,就好像是政坛上的党争,从不轻易越雷池一步。但是经多方调查之后,才明白他们的好恶并非是绝对的。
让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多听几次民谣之后,他们往往也会喜欢民谣,这种情况我们称为“亲密效果”。人们对于接触次数多的事物,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亲切感,一旦对此事物具有亲密的感情,便会逐渐地喜欢它。
这个道理对人也是一样的。觉得讨厌的人,和他交往一段时日后,也会产生亲切感。有一位朋友就善于利用这个法子,他说:“对于讨厌的人,我愿意和他保持来往,直到喜欢上他为止。”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四周都充满了你不喜欢的人,而这种对象愈多就愈不容易生存。当然,没有讨厌的人最好,所以我们要尽量与人亲善,消除他们在我们心中的坏印象。
“厌恶”并非天生,也非绝对,多半是由于缺乏亲切感而引起的,就好像我们进入黑暗的地方,刚开始时会有不安与恐惧感,不久,当眼睛适应之后,不安与恐惧感便会渐渐消逝。相同的道理,对于讨厌的人或工作,只要不断地接触,当熟悉对方以后,厌恶的感觉便会逐渐消逝。
美国心理学家华德逊曾以条件反射为基础,创立了行为主义的心理学派。他曾经大发豪语:“只要给我一群小孩,我就能依照大家的愿望,把他们塑造成军人、教师、商人。”
他的话未免太夸张了,不过,他的方法也有可取之处,至少他能造出惧怕老鼠的猫,也能使一向讨厌狗的小孩转而喜欢狗。
华德逊所利用的心理学原理,就是先把一个玲珑可爱的毛皮狗玩具递给一向讨厌狗的孩子玩,待他玩习惯之后,也就是先在心理上适应了以后,再让他去接触小狗;不久,再一面让他接近大狗,一面让大人从旁边褒奖或鼓励,结果,这个孩子就会慢慢不畏惧任何狗了。
目前,临床心理学的行动治疗法也采用此项原理,同样地,这种方法也能活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一个人要想和所有的人都成为亲密的朋友,那是不实际的,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尽量学会和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我们就能和更多的人相处得很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善于和各种不同性格的人交往,人与人之间就会减少一些疙瘩,大家相处得就会更加融洽,工作起来就能相互协调。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呢?
要承认差别
俗话说,花有几样红,人与人不同。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强求别人处处和自己一样,就可能容忍相互问性格上的差别。不同性格的人之间,就可能会减少一些反感和厌烦情绪。
制造“共鸣”
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能将人聚集在一起,共同的目标和志向能使人走到一块。所以,人与人“合群”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双方是否能在相同之处产生“共鸣”。在人际交往中,要尽量寻找双方的共同点,使彼此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以减弱影响交际的不利因素,把相互间相左的性格特点放在交际的次要位置,求大同存小异。
对对方感兴趣
要学会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要从一些生活小节上表现出对别人的极大热情和关注。譬如,要留心观察对方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看有无需要帮助的地方;要记住对方的生日,到时去道一声“祝您生日快乐”;对方工作取得了成绩或得到了提拔,别忘了道一声“祝贺”;对方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有天灾人祸,要去表示一下安慰等等。
尊重别人的隐私
相互尊重中,最重要的含义之一就是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权利,维护对方的自主权、独立权。如果你强烈地感觉到对方有任何心事,哪怕是十分好奇,也有一种非常愿意帮助朋友的动机,也不应去打听对方的这种心事。不要以为朋友这样的做法便是不信任自己、不愿与自己交心。要容忍对方的这种沉默。
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
急性子的人不要看不惯慢性子的人,要看到慢性子的人考虑问题有时候可能比较周全,特别是干某种需要耐心的工作,他就很恰当。慢性子的人也不要讨厌急性子的人,要看到急性子的人干事往往不拖拉,很麻利。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注意取长补短,这样大家不仅能够和睦相处。相互还会有所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