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奶业产业化生产与经营
29227200000005

第5章 (四)奶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奶业生产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奶业经历了快速发展、调整巩固和高速发展3个阶段。到2005年,我国奶牛存栏1216.1万头,比上年增长9.8%;牛奶产量2753.4万吨,比上年增长21.8%;全国发展奶牛养殖小区11340个,推动了奶业生产的集约化、标准化,促进了科学化饲养、企业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的良性发展,奶牛分散饲养的落后方式得到了较快改变。

以重庆为例。重庆奶业具有鲜明城郊奶业经济特点,其奶牛主要集中于重庆近郊。2005年统计资料表明:重庆市奶牛存栏22000头,原料奶产量85000吨,其中渝北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巴南区的奶牛存栏15600头,占重庆市存栏的71%;原料奶产量69800吨,占重庆市牛奶产量的82%。除了近郊区外,还有万州、铜梁、南川及北碚区的一部分奶业生产也步入了龙头企业带动的奶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目前,重庆市进入产业化发展轨道的奶牛存栏18000余头,其余区县饲养的奶牛,基本上是维持自产自销的生产模式。

重庆奶牛饲养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户饲养规模多在3~20头之间。其中1~5头规模的占重庆市奶牛养殖场户的72.4%,6~20头规模的占25.8%,21~1000头规模的占1.8%。饲养的奶牛中,1~5头规模的农户饲养奶牛9174头,占重庆市奶牛存栏的41.7%;6~20头规模的农户饲养奶牛7743头,占重庆市奶牛存栏的35.2%;21~1000头规模的农户饲养奶牛5083头,占重庆市奶牛存栏的23.1%。

2.龙头企业及其生产经营现状

到2005年,全国乳及乳制品产量2864.8万吨,比上年增长20.96%。全国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乳制品企业690家,拥有职工19.2万人,比上年增长12.2%;产值886.74亿元,比上年增长33.70%;销售收入862.57亿元,比上年增长37.97%;实现利税85.57亿元,比上年增长43.77%;利润49.15亿元,比上年增长45.29%。46家国家重点奶业龙头企业带动了91万奶牛养殖户。

在重庆,主要的乳业龙头企业有重庆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高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海浪生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以及万州区乳峰乳业有限公司、江龙乳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已经建成投产的乳制品加工厂8个,日加工能力750吨。正在筹建的新的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有:重庆光大畜牧业有限公司10万吨优质乳制品加工基地建设项目、重庆三峡路桥有限公司乳制品加工项目。这些企业生产的乳制品主要有巴氏杀菌乳及灭菌乳、酸牛奶、全脂乳粉、配方乳粉及乳饮料等产品50个以上。2005年生产各类乳制品13.22万吨,比上年增长24.13%;产值5.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实现利润2200万元。形成乳制品销售网点8000个,遍布我市的主要生活区、城镇及周边的四川、贵州、湖北、广西等地区。

3.科技进步情况

随着我国奶业的快速发展,先进、实用技术在奶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步伐加快。在良种繁育方面,全国形成2万枚优质奶牛胚胎的年供应能力,胚胎性别鉴定技术趋于成熟,准确率达到98%。在饲养技术方面,推广了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开发了奶牛高效饲料添加剂等系列产品,奶牛年单产提高15%左右。在疫病防治方面,研发了多种奶牛常见病的快速诊断方法并推出了一批新型兽药产品。在标准制定与修订方面,制定了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乳及乳制品方面的标准。在质量安全监测方面,开展了牛奶细菌总数、抗生素、药物残留的检测,推广了原料奶营养成分的快速检测技术。而重庆地区,随着国营牛场退出生产领域,奶牛科技水平与1993年比,在育种、饲养管理等方面有明显退步,胚胎移植、性别鉴定等方面都引进了外来技术,且处于前期摸索阶段。

4.奶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目前我国奶牛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不平衡,各地区间奶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参差不齐,不少地方存在奶牛饲养规模小、奶源质量差、生产方式落后、科技进步步伐缓慢,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今后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改变分散饲养、手工作业的落后生产方式 奶业产业化生产要求产业各环节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奶牛基地应积极推行奶牛标准化生产小区的建设,实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饲养、机械化挤奶、社会化服务”的生产模式,逐步实现奶牛养殖由小规模向适度规模转变,由分散饲养向集中饲养转变,由粗放饲养向集约化饲养转变,由手工挤奶向机械化挤奶转变,由兼业经营向专业经营转变,以符合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2)加快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奶牛品质 奶牛品质是决定乳制品企业是否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建设适应奶业发展需要的奶牛良种繁育场,加快奶牛品种选育、扩繁和血缘更新,形成高产奶牛核心群;完善种公牛站的建设,引进优秀的良种公牛,提高冻精的质量;建立和完善奶牛基地人工授精站点,更新设备,加强配种人员的培训,在重点区域开展胚胎移植等高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是奶业产业化得以发展的根本保障。

(3)加快奶牛基地转移步伐 近郊奶牛饲养基地由于城市化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将逐步退出奶业生产领域,奶业的发展将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向资源丰富的区域转移。因此,应加快奶牛基地转移步伐,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4)大力扶持和培育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加快奶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应积极鼓励优势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实现资产、品牌和经营的整合,动员更多的奶农投身奶牛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生产更多更好的乳制品,最终使消费者收益,奶农和企业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