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编智慧谋略大全
29228200000070

第70章 军事谋略(下)(14)

结果,考文垂就在没有任何更多防务的情况下,痛苦地承受了德国飞机长达10小时的空袭。在500枚重磅炸弹引起的爆炸中,考文垂像遭受地震一样变成了一片废墟,考文垂成了殉难的城市,为“超级机密”而殉难了。

“丢卒保车”本为象棋战术用语。它已广泛运用到社会的许多领域。其意思是:为了全局的利益,有时要丢失一些局部利益。它有时表现出被动的特征。“两害相衡从其轻”,为了门口的安全而舍车马,为了车的安全而抛小卒。

高明的谋略家,胸中时时都要装有种种利益的砝码,权衡利害,决心和计划不被小利所诱惑,也不为小害所影响,把握全局,措置裕如。

亨利王雪地长跪求教皇

在封建社会,人们往往把代表最高权力的皇帝和国王比作太阳,但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却说皇帝、国王只不过是月亮,在他们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权威,那就是教皇,只有教皇才佩称为太阳。

教皇是基督教会的首脑。教会本来只是管理宗教事务的团体,但在19世纪的欧洲,由于各个王国内封建主割据林立,连年混战,造成王权衰弱,局势混乱,这时只有罗马教是可以统一指挥各国、各地区的教廷加上各民族又都信仰基督教,因故教会在群众中影响很大,这就使得罗马教廷成了凌驾于各国之上的政治实体,教皇成了各国国王的共同的太上皇;国王登位、加冕要由教皇来主持;和国王同行时,教皇骑马,国王只能步行;接见的时候,教皇坐着,国王要屈膝敬礼。国王的权力来自教廷。神权高于圣权。不仅如此,教会还在各个国家拥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并且向各国居民收取“什一税”(即每人收入的十分之一交教会)文学、艺术、哲学、法律等都必须为教会和神学服务。一个人从出生、成年、结婚一直到老死,处处都要受教会的管理和控制,教会拥有自己的监狱和刑法,还用“开除出教”的办法来对付一切反抗者。一个人如果被开除了教籍,他的一切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也就失掉了。这是一种最令人害怕的惩罚,连国王、皇帝也不例外。

1076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与教皇格里高利争权夺利,斗争日益激烈,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亨利想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获得更多的独立性;教皇则想加强控制,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权都剥夺殆尽。在矛盾激化的关头,亨利首先发难,召集德国境内各教区的主教们开了一个宗教会议,宣布废除格里高利的教皇职位;而格里高利则针锋相对,在罗马的拉特兰诺宫召开了一个全基督教会的会议,宣布驱逐亨利出教,不仅要德国人反对亨利,也在其他国家掀起了反亨利的浪潮。教皇的号召力非常之大,一时间德国内外反亨利力量声势震天,特别是德国境内的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兴兵造反,向亨利的王位发起了挑战。

亨利面对危局,被迫妥协,于1077年1月身穿破衣,只带着两个随从,骑着毛驴,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前往罗马,向教皇请罪忏悔。但格里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达之前躲到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亨利没有办法,只好又前往卡诺莎去拜见教皇。到了卡诺莎后,教皇紧闭城堡大门,不让亨利进入。为了保住皇帝宝座,亨利忍辱跪在城堡门前求饶。当时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身为帝王之尊的亨利屈膝脱帽,一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相迎,饶恕了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卡诺莎之行”。亨利恢复了教籍,保住帝位返回德国后,集中精力整治内部,然后派兵把一个个封建主各个击破,并剥夺了他们的爵位和封邑,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内部反抗势力遂逐一告灭。在阵脚稳固之后,他立即发兵进攻罗马,以报跪求之辱。在亨利的强兵面前,格里高利弃城逃跑,最后客死他乡。显然,亨利的“卡诺莎之行”是别有用心的。在他与教皇对峙,国内外反对声一片,特别是内部群雄并起,王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他想利用苦肉计取得和解,赢得喘息时间,以便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再和教皇较量。结果,他成功了。

斯大林识破祸水东引之计

1938年,欧洲大陆风云变幻,战争危机日益临近。希特勒一面大肆叫嚣消灭社会主义苏联,一面又加紧准备,首先向西方侵略扩张。面对法西斯德国咄咄逼人的气势,英、法等国一味退让,他们不做抗击德国的准备,却企图诱使希特勒向东进攻苏联,挑动苏、德在战争中两败俱伤,他们则坐收渔翁之利。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祸水东引”政策。为此,英、法卑劣地屈从法西斯德国,签订了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

在欧洲和世界和平受到严重威胁的形势下,社会主义苏联力图采取行动,阻止和打击希特勒的侵略行径,维护和平。为此苏联向英、法两国提议,举行王国会议,建立一个针对法西斯德国的军事同盟,共同抗击德国的战争计划。英、法政府虽然参加了与苏联的谈判,但毫无诚意,心中仍怀有怂恿德国进攻苏联,使两个潜在敌人共同消亡的“祸水东引”鬼胎。三国谈判很陷入僵局。

苏联此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环境。苏联党看到美、法政府一意孤行地要把德国推向侵略苏联的道路,如果再要同英、法结盟共抗德国绝无可能。而苏联要与德国单独作战,在目前的情形下将付出惨重的代价。斯大林周密地分析了国际形势,他看到,尽管希特勒无比仇视苏联政权,但他却不敢冒首先进攻苏联的危险,希特勒的算盘是先向西方扩张,击败法、英,统治整个西欧,然后再掉转头向东方进攻。面对着苏联国家安全和利益受到重大威胁,面对英、法政府的险恶用心,斯大林和苏联党决定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使苏联摆脱严重困境和危险。

恰在这时,希特勒已决定实施侵略波兰的“白色方案”;同时,他也知莫斯科正在举行英、法、苏三国谈判。希特勒深感忧虑,他害怕一旦英、法、苏三国结盟,他将在未来战争中处于两面夹击的境况,而且他也难以实行他的“白色方案”。因此,希特勒在1935年5月到8月间一再通过他的外交部长向苏联政府表示,德国无意入侵苏联,希望改善苏、德关系,使苏、德关系“安定化、正常化”。到了8月20日,希特勒已经急不可耐,因为9月1日就是德国向波兰动手的日子。希特勒直接电告斯大林,要求苏联同意里宾特洛甫赴苏会谈签约。就在这不久以前,日本在远东地区挑起诺门坎事件,向苏联发动进攻;而德、日两个法西斯又在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苏联有腹背受敌的现实危险。在种种危机下,苏联政府终于做了重大决策:同意里宾特洛南前来莫斯科。

1939年8月22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带着希特勒亲笔签字的全权证书,拥有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一经签字便立即生效的大权,飞抵莫斯科,同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举行会谈。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式签订。条约规定:条约缔结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施用武力,进行侵犯和攻击;缔约双方之一,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决不支持第三国;缔约国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国家集团。条约规定有效期为10年。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宣告了英、法纵容德国祸水东引政策的彻底破产,苏联避免了单独与德国作战,反而爆发了英法与德国之间的战争。英、法两国怂恿德国侵略,自食恶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大加称赞苏联这一政治外交策略,说这是美、法外交政策和外交手段的“绝顶失败”。《条约》的签订为苏联赢得了23个月的宝贵战备时间,它利用这段时间迅速扩军,加速发展东部地区的工业,加紧储备战争物资,这对苏联赢得战争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条约》的签订还加深了德日之间的矛盾,打破了德日的反苏反共统一战线,因为德日之间早有约定共同反苏并互相支持。正当日本在远东地区向苏联发动进攻时,德国竟同苏联互定决不侵犯对方,这大大打击了日本法西斯的侵苏计划。日本平沼内阁受到谴责,不久宣布下台。这以后,两个法西斯国家的步调从未统一过。1944年6月德国攻进苏联,要求日本从东线配合行动,日本却一动不动,依然按自己的计划偷袭珍珠港,对德国紧急呼吁不予理睬。

现实中的政治和国际政治是极为复杂的,政治、特别是国际政治中的敌我阵线是千变万化、变幻莫测的。高明的领导者必须随时准确地把握局势,清醒地估量矛盾,必须能充分地利用对方相互之间的矛盾,及时变换策略,化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常保不败之地。

摆脱困境铁托出妙策

1948年3月,南斯拉夫与苏联发生严重冲突,苏联中断了苏南贸易和高职人员。不久,苏南关系完全破裂。

苏联动员了当时“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所属的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几国共产党围攻南斯拉夫,向南斯拉夫施加压力。“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通过决议宣布“南斯拉夫共产党已落入人民公敌和间谍手中”,“南斯拉夫已蜕化成为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变成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并宣布铁托等南斯拉夫领导人是“杀人犯”、“间谍”、“法西斯和帝国主义的奴仆”。苏联还向南斯拉夫人民发动“行动起来”,推翻铁托集团的呼吁。

在进行宣传的同时,苏联废除了苏南友好条约,对南斯拉夫进行经济封锁。随后,苏联和东欧各国断绝了与南斯拉夫的外交关系,把南斯拉夫的外交官驱逐出境。更有甚者,各国还在南斯拉夫边境制造越来越严重的冲突,使事态进一步恶化。

此时,南斯拉夫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困境。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直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家,各方面依靠苏联,西方国家十分仇视南斯拉夫。但现在,南斯拉夫却陷入了四面楚歌、极其孤立的状态。苏联指责南斯拉夫后,世界上没有一个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它表示同情,西方国家更是幸灾乐祸。南斯拉夫处在苏联及其盟国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协中,这给南斯拉夫带来巨大的困扰,使它的经济急剧恶化,人民生活水平降到极低程度。同时,由于存在着苏联集团的军事威胁,南斯拉夫的军费一直保持在极高的水平上,这也给南斯拉夫的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

显然,这种处境长期下去是不行的。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经过反复权衡之后认为,美国与西方集团和苏联集团比较起来,对南斯拉夫威胁较小,是两害之间较轻的一个。南斯拉夫的地理位置使西方难以采取军事行动直接占领它,而且如果西方集团试图占领南斯拉夫,在国际舆论上也说不过去。同时,西方也预计到,占领南斯拉夫会给苏联直接出兵干涉、入侵提供口实。而苏联则不同了,除了地理上的便利外,南斯拉夫原是苏联集团中的一员,苏联很容易以“维护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名义入侵南斯拉夫。

与此同时,铁托还看到,在当时东西方关系十分紧张,冷战有可能变为热战的形势下,南斯拉夫独立地维持下去,对西方也是有利的。因此,西方也有可能帮助南斯拉夫保持自己政治、经济的独立。

于是铁托决定,在两害相比的情况下取其较轻的一个,向西方靠近,利用西方经济、军事的援助,来使南斯拉夫摆脱由于苏联孤立、封锁带来的严重困境。这一决策果然获得了成功。

美国政府向南斯拉夫提供了3亿多美元的粮食和经济援助,英、法两国也提供了0.8亿多美元的援助,使南斯拉夫的经济困境得到缓解。

1951年,南斯拉夫同美国签订了“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军事援助协定”。同年,南斯拉夫与希腊恢复了正常关系。1953年2月,南斯拉夫同希腊、土耳其三国签订三国友好合作条约,规定对所有和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进行磋商,保持军队的接触。1954年,三国签订“布莱德联盟条约”,规定在遇到侵略时,互相援助。1953年3月,铁托访问了英国。1955年,南斯拉夫又与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建立了正常、友好的外交关系。

因为铁托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南斯拉夫渡过了难关,恢复了经济,并且一直保持了独立与安全。西方国家始终未能影响它的独立与主权,而苏联也最终未敢对南斯拉夫采取军事行动。

当面临两个对手而又无力同时抗衡两者时,必须审时度势,做出比较:在两个对手中谁对自己的威胁最大?谁对自己的威胁稍小?与谁可以找到共同利益,缓和关系,与谁的矛盾无法缓解,对比之后,就应该争取、靠近前者,直至与之联合而抵抗后者的威胁。

昂山伺机抵日寇

为了争取缅甸民族独立,昂山等民族运动领袖曾一度与日本合作。1942年3月,日军占领缅甸后,其掠夺面目日益暴露。昂山等人看清了这一点,开始秘密进行抗日的准备工作。1943年8月,昂山等人。分析研究起义计划,觉得时机还不成熟。虽然各地抗日情绪非常高涨,但当时各革命团体、党派还没有联合起来,与印度、中国等国也还没有取得联系,起义部队的武器、粮食、运输、联络等还没准备充分。其中最主要的是,还需要把广大群众进一步发动和组织起来。

于是,昂山利用他的合法的国防部长身份,大力加强了国民军的训练,使这支武装力量在军事素质和武器装备上都得到提高,人数也有所增加。这支部队后来成为全民起义中的主力军。

昂山认为,在缅甸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如果缅族和克伦族这两大民族不能友好相处,要完成全民族的独立事业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他不辞辛苦地奔走在仰光和三角洲地区之间,进行民族间的调解,解决了两大民族在历史上长期遗留下来的纠纷。为了表示对克伦族人民的信任,昂山任命两名克伦族领袖苏山波丁和苏查多为国民军军官,并在国民军中建克伦族营。此外,昂山还与掸、克钦、钦等缅甸其他少数民族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缅甸各少数民族,在全民起义中与缅族并肩战斗,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