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掌上帝国之唯我独尊的汉朝
29262600000085

第85章 桓灵二帝(1)

说桓灵二帝必须要从跋扈将军梁冀说起,桓灵二帝之前还有一个汉冲帝,也是一个小皇帝。汉顺帝死后,他刚刚两岁,由梁太后垂帘听政,大将军梁冀把持朝政,正直敢言的李固充当太尉。

梁太后这个人,跟他老爹梁商的脾气有些相似,并不是一个毫无素质一心为己的人,同时也知道外戚嚣张的后果,所以在她上台伊始的时候,也是有心想要约束外戚的力量的,但他的兄长梁冀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贪婪无比凶狠残暴,是两汉外戚之中最逆天的一位了,她的努力等于白费。

汉冲帝上台后不久,大将黄埔规就给太后上了一道奏章,直接攻击大将军梁冀,认为他专横跋扈不可一世,而且最主要的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除了花钱之外什么也不会,另外还有河南尹梁不疑,也就是梁冀的弟弟,同样是这种货色,希望太后可以给他们的娘家人立一点规矩,让他们消停点。

这封奏折汉冲帝当然是不会看的,就算是看也是拿过来撕着玩,因为他还太年轻了。奏折当然是到了梁太后的手上,梁太后也觉得有道理,但是黄埔规很明显太高估了梁太后的能力了,她的水平有限,勇气也小,况且要统治国家必须要依靠娘家人,而且老大梁冀也不好惹,她拿兄弟们没辙。

不过她还是给梁冀说了一下,梁冀的暴脾气,当时就火了,怒气冲天,随便找了个不是借口的借口就把黄埔规给赶回老家去了。此时梁冀的地位还没有那么稳固,不然黄埔规可就不是回老家的事儿了,估计脑袋都要搬家了。

汉冲帝登基五个月就死了,选皇帝的事情又列入了议事日程。两岁的孩子当然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要不就成了怪胎了,所以只能在宗族之中选一个有能力的,可是有能力这个标准在大臣和外戚的心中可是有天壤之别的。大臣们认为应该轮到清河王刘蒜,但是刘蒜的年纪明显偏大了,大将军梁冀根本就没把握掌握他。

所以呢,梁氏家族主张培养年轻干部,立了渤海王刘鸿八岁的儿子刘缵,其实刘缵的年纪也是偏大了点,怎么也不如死去的汉冲帝那么年轻有为朝气蓬勃吧,但是实在也没有什么好选的了,也就是凑合。这就是汉质帝。

汉质帝上台,让李固觉得非常不满,他也预料到了以后会发生些什么事。他虽然身为太尉,却没有实权,更没有话语权,只能听梁氏家族的摆布,皇上已经选定了,他也就安心了,认认真真一板一眼地辅佐吧。

梁冀很快就发现李固办事儿太认真,简直就是死心眼,有好多事情都坏在了他的手里,这不是典型的绊脚石嘛!于是,他就想要把李固给踢开!或者是干脆踢碎,这样一来,太尉和大将军之间就展开了拉锯战。

在实力上看来,梁冀身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要对付李固简直易如反掌。但是李固好就好在名声好,后面也有一对粉丝支持者摇旗呐喊,所以梁冀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下也不敢贸然行动,李固毕竟不是黄埔规。

梁冀派人弹劾李固,说了他很多的坏话,总之就是无中生有捕风捉影胡说八道,但是最后一查,李固果然是两袖清风,完全没有把柄可抓,虽然他可以把白的说成是黑的,但是陷害李固还真就无法成功。

最让梁冀泪流满面的是,妹妹梁太后居然不支持他开除这个老头子,而是站在李固的立场上想问题,很多弹劾到了他的手中就被驳回。其实梁太后深知自己的哥哥是什么玩意儿变的,她可不想变成王政君,李固正是她给梁冀下的一颗眼中钉。

很快李固向梁冀展开了反击,他发现了梁冀的一个贪污案,云南有一名叫刘君世的太守,跑官跑到了梁冀的门口,出手就是一条金蛇,顿时就把梁冀的小心肝给打动了,当即答应帮他调动工作,大开绿灯。

李固知道了这件事情,上书弹劾。事情闹到了太后那里,梁太后就让自己的老哥把金蛇物归原主,然后既往不咎。

梁冀一看到手的东西就这样丢了,怎么肯善罢甘休,让他往外吐东西,比在毒蛇嘴里拔牙还难!不过在梁太后的坚持之下,他也没辙,只好物归原主。这次他可真是把李固恨到骨头缝里了。有这么个老东西在后面盯着,自己办点什么事儿都不能放开手脚,简直憋屈得要死。

而汉质帝刘缵呢!当皇帝的时候才八岁,登基之后大约刚刚九岁,还只是个小学二年级的水平,古代的人成熟比较晚,兴许还穿着开裆裤坐龙椅呢,当然当时朝堂上没有女人当官,也没所谓了。

所以梁冀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里,自己俨然就是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了。

没有人能想到,刘缵是个聪明绝顶的孩子,而且性格还很刚烈,受不了一点气。所以,他早就对梁冀产生了不满,再加上年纪轻轻搞不清状况,有一次上朝的时候,就来了句童言无忌:“此跋扈将军也!”

有人说刘缵可能想要通过这句话警告一下梁冀,本人不这么觉得,一个九岁的孩子,再聪明又能懂得什么叫傀儡,梁冀再怎么跋扈也不可能跟皇上动手动脚啊,给他两块糖果就能把他哄得屁颠屁颠的,很可能是梁冀有的时候对他粗声大气了,他就发泄一下不满,纯粹就是小孩子口不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