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钦号东明,所以他的藏书处初名“东明草堂”,这有藏书印章可证。后来随着藏书数量的增加,便在住宅的东面建一书楼,称“天一阁”。
乾隆三年,全祖望《天一阁碑目记》中才说到天一阁命名的由来:“阁之初建也,凿一池于其下,环植竹木,然尚未署名也,及搜碑版,忽得吴道士龙虎山天一池石刻,元揭文安公所书,而有记于其阴,大喜,以为适与是阁凿池之意相合,因即移以名阁。”后来,他在《揭文安公天一池记跋》文中还进一步阐述了天一阁命名之旨:“张真人龙虎山天一池,揭文安公为之记并为之书,别有天一池三大字。吾乡范侍郎东明筑阁贮书,亦取以水制火之旨,署曰‘天一阁’。而凿池于其前,双勾文安三大字,将重摹上石,未果而卒,今其旧刻归于予。”
然而,今人往往未读《天一池记》原文,便演绎引证,如《宁波导游》和一九八四年十月十日《光明日报》载《南国书城——天一阁》、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一日香港《文汇报》载《范钦和他的天一阁》都说:“有一次,他翻阅碑帖,看到揭傒斯书写的《龙虎山天一池记》碑帖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话,受到启发,就将书楼取名为天一阁。”其实天一池记碑文只说到“天一生水”,而没有“地六成之”,拓本影印件见一九三六年四月三十日出版的《金石书画》第五十六期,碑文收入《龙虎山志》卷十四。
《天一池记》撰于元至正七年,谓:“……吴公凿大池宫南门之外……请名吴大宗师,宗师曰:‘夫生天地者道也,载天地者气也。无形曰道,有形曰气,气者道之用也。道为万物之祖,气为万物之母,道与气一而已。故天一生水,一者万物之所由生也,一之生无穷,万物之生生亦与之无穷,故一者万物之终始也,宜名曰天一之池。”
“天一生水”之说,出自《周易》郑康成注,该书《系辞》注云:“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耦,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也。”阴阳五行之说颇为玄奥,一般人不易理解。弘历《文源阁记》和阮元《天一阁书目序》都认为天一阁的建筑上通为一,下分六间,皆有精义,盖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
所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只是后人的一种简写,故《文汇报》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八日《记天一阁》和《浙江图片新闻》一九七九年第六期《重游天一阁》文中说,范钦“有一次披览古帖,看到汉代郑玄(康成)注解《易经》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话,遂决定以天一为书楼命名”。显然这个说法也是不合乎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