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说话艺术是纷繁多样的,也正需要有这种多样性的说话艺术才能够去适应人们复杂的心理和千变万化的交际场景。因此,我们不仅应该了解和懂得这种复杂的社交形态,而且应该熟练掌握和运用为了应付这种形态的交谈艺术。
直言无忘开诚布之
在交谈中,有时为了说服对方,指导对方,解决问题,开诚布公地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
如果遇到不点不破的事,不明说不行的人,也可以用严肃的态度,真诚的语言,直言相告。
据《贞观史话》记载:李世民在公元637年颁布唐律唐令,执法严明,对官员的过失斥责的也很严厉。开国功臣尉迟敬德,居功自傲,在出席宫廷宴会时,如果有的人座次在他之前,他就当众质问人家有什么功劳,“敢居我之上”。有一次,任城王李道宗劝他不要吵架,他竟然勃然大怒,险些打瞎人家的眼睛。对此,李世民甚为不满。席后,太宗提醒他,想一想韩信、彭越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会被汉高祖杀掉,并警告说:“国家纲纪,离不开赏罚,不能居功自傲,否则,将后悔莫及。”这一警告果然有效,尉迟敬德吓得呆在家里,再三要求辞职,表示再也不寻衅闹事。
又如,1985年12月,成都军区武术总教练是一位法师,他偕高徒、成都军区武术教练范应莲访问美国。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美国记者问道:“法师和你的高徒担任成都军区武术总教练和教练,而成都军区担负着打越南的任务,这岂不犯了你们佛教的杀戒,坏了佛门的规矩?”
这位法师一笑:“朋友不言须作些修正,勿能称‘打越南’,而谓之‘自卫还击’,此其一。其二,我佛慈悲,善恶须分。惩恶扬善,佛门之本。越南当局忘恩负义,与邻反目,骚扰边境,杀害无辜,吾为中国一佛徒,岂能坐视?”
这位法师先订正提问中的不妥之辞,然后直言回答提问的内容。在回答时,将佛教宗旨与爱国之心圆满地结合起来,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看来,这位老法师不仅武艺超群,“舌头”也挺厉害呢。
迂回曲折蜂回路转
迂回法就是在交谈中直接向对方提出意见或谈看法感到困难时,用兜圈子、绕弯子的方法,把要说的话用婉转的言词和语气讲出来,使对方听了能接受,以达到交谈的目的。
运用迂回法,可以是借用历史典故去启发对方思考,最后点明主题,达到交谈的目的。也可以用闲谈的方法,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将话题接过去,这时,你要注意审视对方对这个话题的态度,到适当时再将主题点出来,让对方同意并接受自己的主张。
如春秋时期,楚惠王要攻打宋国,墨子采用迂回战术说服楚惠王。楚惠王听从了墨子的劝阻,放弃了对宋国进攻的打算。
又如,晏子救人的事例:
齐景公酷爱打猎,非常喜欢喂养捉野兔的老鹰。一天,烛邹不当心,逃走一只老鹰。景公知道后大发雷霆。命令将烛邹推出斩首。晏子知道此事后,急忙上堂,对景公说:“烛邹有三大罪状,哪能这么轻易就杀了?待我公布他的罪状后再处死吧!”景公点头同意了。晏子指着烛邹数说道:“烛邹,你为大王养鹰,却让鹰逃走了,这是第一罪状;你使得大王为了鹰的缘故要杀人,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把你杀了让天下诸侯都知道大王重鹰轻士,这是第三条罪状。好啦,大王,请处死他吧。”景公满脸通红,半天才说:“不用杀了,我听懂你的意思了”。
晏子表面上数落烛邹的罪状,实际上在批评景公重鹰轻人的错误,这种方法既没有使君王难堪,又救了烛邹的命,真可谓一举两得。
对接有法快速组合
谈话双方的沟通,主要是靠语言,特别是回答问话者的语言,选择什么样的语言,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甚至用什么样的修辞,都需要在大脑中做出最快的反应。这种“快速组合”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对接法。
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刘吉与大学生对话受到欢迎,他经常用这种方法回答大学生们的问题。请看——
问:“因为我看透了别人,所以我现在只考虑自己,你说我这样做对吗?”
答:“不对。就因为你只考虑自己,所以看透了别人。”
刘吉的回答与问话字面相扣,只是调动了一下问句的语序,就表达出全新的意思。这种方法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比如:部队的战士打靶,有的战士吹嘘说:“我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旁边一个战士反驳说:“不,你是打到哪里就指到哪里。”
在对接时,还可以抓住问句的某个词,甚至某个字眼,想像、发挥。如:
问:“有人说跳迪斯科,扭屁股是颓废,你同意吗?”
答:“我不同意。中国新疆舞可以扭脖子,蒙古舞可以扭肩膀,为什么迪斯科不可以扭屁股呢?(笑)不都是身体的一部分吗?”(鼓掌)修辞对接,手法相应也是一种较好的对接方法。即问句用什么样的修辞方法,答旬也用什么修辞方法。如:
问:“你怎样看待那些以‘短平快’手法赚大钱的人?”
答:“可以‘高点强攻’,也可以‘短平快’,我看只要不犯规就行。”
问句用排球术语“短平快”作比喻,答句也用上“高点强攻”、“犯规”等排球术语,比喻与比喻相应,既阐明自己观点,又幽默风趣。
拆词解义魅力无穷
所谓的拆词,就是把一个完整的词拆开,表达出另一种意义或加强词的感情色彩。如我们常用的由滑稽拆成“滑天下之大稽”,由狂妄拆成“狂而不妄”,谦虚拆成“谦而不虚”。拆词法用在对话中则能发挥一种幽默的功能。如:
问:“你怎样对待老大难问题?”
答:“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去抓就不难。”(鼓掌)答句只是把“老大难”拆开,说成“老大去抓就不难”。从而指出解决老大难问题的方法,那就是看什么人去抓。再如:某高校组织一次师生“对话会”,有的学生问:“现在人们对‘官倒’、‘私倒’恨之入骨。但‘官倒’和‘私倒’怎么区分?”
对这个问题,如果只从理论去阐述,可能会陷入枯燥、乏味的说教。可是,一个青年教师却做了巧妙的回答:
“官倒”与“私倒”的区别在于:对于前者,国家国家,国即是家;对于后者,国家国家,家即是国。这位青年教师把“国家”一词拆开,并进行两次“病态”的解释,把一个沉淀得很深的问题轻轻地打捞了上来,获得热烈掌声。如果他把并不成熟的思考包裹在冗词赘语里,即使是字字都“科学”地阐述,也决不会有如此魅力。
激将有术把握时机
与人谈话中,在许多情况下,都是为了去说服对方,去改变对方原来的意图,最终达到让对方跟着自己转,或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去并肩行动。对方如果为了开创事业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前景,你便可以合理掌握时机用合适韵话语或名言加以鼓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使精神处于抑制状态的人精神振奋,也可以使精神处于兴奋状态的人持久不衰,甚至更加兴奋。这不仅因为“激将法”具有极强的刺激性和极大的鼓动性,而且还因为名人名言往往为人们所崇拜。所以,对自尊心极强的人,血气方刚的人,容易激动的人,敢作敢为的人,都宜用“激将法”。
诸葛亮的辩才和足智多谋是世人皆知的,尤其是他在赤壁之战中智激周瑜的故事更加脍炙人口。让我们看看他是怎样“智激周瑜”的:
江东吴主孙权是一位“内事不决问张照,外事不决问周瑜”的人。是战是和,周瑜是一个关键的人物。面对这样一位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心欲战而言欲和的周瑜,诸葛亮闭口不谈时局,却背译了曹操写的《铜雀台赋》,借用赋中“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其”的句子,作为曹操想夺孙策和周瑜二人的妻子的证据,以此来激怒周瑜。(“二乔”中的大乔是孙策的妻子,小乔是周瑜的妻子。)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日:“老贼欺吾太甚!”接着,周瑜明确表示了抗曹的决心:“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共破曹贼。”诸葛亮就这样圆满地完成了联吴抗曹的使命。
又如:
肯尼亚运动员基莫布瓦,在一次长跑中,一路领先,当离终点还有200米时,观众中大喊“加油”,而其中一个人却棋高一招地高喊:“快跑破纪录了!”顿时,他如虎添翼,出人意料地涮新了世界纪录。
那个高喊的观众棋高一招,因为他选择了一个较好的时机,基莫布瓦处于领先,而且离终点还有200米;其次,他喊的“陕破纪录了”,给运动员提出一个较高的目标,要比普通的“加油”更具激发性和鼓动性。
激将法有正面的、善意的,也有反面的、心怀叵测的。我们提倡有益于事业、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激将法,唾弃那种心怀不善、为了实现自己的阴谋去害人又害己的“激将法”。
引经据典生动有力
“引用”古文、名人名言,是写文章说明道理常用的方法,它是作者阐述观点的有利助手。如果把他应用到谈话当中,也能使对话锦上添花。如刘吉与大学生的对话:
问:“你认为党风怎样才能好转?”
答:“我喜欢一副对联,上联是‘党风正官风正民风也正’,下联是‘家风好厂风好国风也好’,横批是‘干劲冲天’。”
问:“你是怎样抓党风的?”
答:“我也想起一副对联,上联是‘前门不开,后门难堵’,下联是‘正道畅通,邪道堵死’,横批是‘开堵并举’。”
刘吉借用两副对联,表达出作为党委书记对党风好转所抱的巨大希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在谈话中,除借用类似的对联、俗语外,还可以借用名人名言。比如:
问:“现在社会上泛滥新的‘知识无用论’,你怎么看?”
答:“我一直坚信弗兰西斯·培根的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
答句借用培根的话,表明自己对“知识无用论”持反对态度。
为了增加对话的艺术效果,造成和谐的气氛,也可以借用小幽默、小笑话。如:
问:“现代化大生产运用的是高等知识,为什么还叫我们补习初中课程呢?”答:“有个笑话说:一个人在吃第五个烧饼时饱了,他说,早知如此,何必吃前四个呢?”
答句似乎没有直接回答问句。但这个小笑话就足以说明“初中课程”与“高等知识”的关系。这种侧面回答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要比正面回答好多了。
我们大家还记得郭沫若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发表的《科学的春天》这篇演讲词吧,尤其是结尾更加精彩: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拥抱这个春天吧!
郭沫若借用古诗,短短几句话,表达了多么丰富的思想内容,又充满着多么炽热的情感,具有感染力和鼓动力。借用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使得这段话妙语生辉,大放光彩。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经常使用借用法,如一次他在讲话中说: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命,就比鸿毛还轻。”
这种生动有力、贴切精当的比喻和借用,不仅形象鲜明地讲清了死的不同意义,而且引起听众思考,加强讲话的感染力。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