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K先生接到一位女子的电话:“老K先生,您好!好久不见!是我,您还记得吗?以前您不是常到天王星夜总会的吗?”听完了这女子所说的话,K先生真是满头雾水,不知对方究竟是谁,只好应付一下,说:“是你啊!最近好吗?”,渐渐地,听出了对方的声音,总觉得此人非常熟悉,可是怎么想也记不起对方的名字。这时从电话听筒里传来那女子的声音:“我现在已换了个工作,目前在××酒店上班。”K先生听了这话,认为是探问对方姓名的好机会,于是又问:“你在××酒店的名字是什么?”不料这名女子却回答:“芳名依旧。”使得K先生默然以对,哑口无言。至此,K先生才明了,原来想探知对方姓名是如此的困难,心中感触良多,而写了“芳名依旧”这首歌。
我们一定也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当我们走在街上,迎面而来的人频频向我们招手。细看之下,只觉这人十分面善,然而,往往一时想不起此人的姓名。基于礼节,又不能不理睬,只好互相寒暄几句,但分手后仍不知对方究竟是谁。
遇到了这种情形,我们该怎么办呢?通常我们在说话时,总是尽量避免直言直语,然而在这时,直接的请问对方,却比较容易唤起我们的记忆。我们可以这样说:“请问尊姓大名?”当然,对方听了这话必定不悦地说:“我是×××,难道您忘了吗?”此时,便是考验一个人的反应,是否灵敏机智的时候了,因此我们可以巧妙地说:“我怎么会忘了呢?我只是想确定一下,否则,万一把您的名字说错了,岂不是失礼了!”我想这样一来,对方也不会再见怪了。
如果认为这种直接的询问,仍不妥当,我们也可利用随身的记事本来解危。此时,我们可以拿出记事本并向对方说:“为了联络方便,是否可将您的住址、电话号码写下。”如此,对方便会详细的记下他的姓名、住址以及电话号码,而我们可以因此得知他的名字,那么就不会发生使人尴尬脸红的场面了。
把握回答的分寸
人们为了求生存,必不断地遭遇各种问题,也不断地解决问题,因此人类社会才有进步。我们可以说“问题”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尤其是现在科学发达,人类社会文明正向太空发展,因此生活在科学时代的人们,必须运用科学方法,积极地“发现问题”,然后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使社会日新月异。
人类社会如此,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是如此。只有借着“问题的发现”和“问题的解决”,才能不断扩大我们的生活领域,提升我们的精神素质,并增加我们的知识。
说到“问题的发现”与“问题的解决”,我觉得,在说话的技巧上,发现并提出问题,较解决并回答问题容易。因为只要用心观察,便可发现各种问题;然而解决或回答问题,则需有丰富的学识,否则便无法胜任。尽管如此,在生活中,我们仍会遭遇许多无法回答的问题,如何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呢?那就是——转“问题”为“答案”。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有人问你一些政治上的问题,由于一般人对政治多半不很了解,当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但又不能回答:“我不知道。”这时,我们不妨假装正在思考,并且嘴里喃喃有词,而后反问对方:“你的看法如何?”由对方来回答这问题。若是他的回答合情合理,我们就可趁机说:“对!我也有同样的感觉。”不是也轻松地回答了对方的问题吗?
万一情况不是如此顺利,在我们反问对方:“你的看法如何?”之后,对方却回答:“我就是不知道才问你的啊!你怎么反问我呢?”这时,可千万别紧张,只要谦虚地回答:“既然连你都不知道,像我这样笨拙的人,又怎么会知道呢?”对方也就不会再继续追问了。
所谓转“问题”为“答案”,就是当我们不知如何回答时,可将对方所提出的问题作为我们的“答案”,反问对方,而把解决或回答问题的责任,完全推到他的身上。因此我们也可称这个方法为“以质问回答质问”的方式,但不知您是否会被这个名称搞糊涂了。
对于嘲笑的反击
I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美术界的泰斗,有一次他赴美进修,在美国哈佛大学继续深造。
有一天,他走在街上,迎面而来的一群哈佛大学学生,站在他面前,并以一种轻视的口吻问他:“Japanese,Javanese,Chinesewhichneseakyou?”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是日本人,爪哇人,还是中国人呢?”但因这些英文名称中,都有“nese”这个字,所以这群学生便以此嘲笑他。
我想,一般人听了此话,必会十分愤慨,怎可轻易受人侮辱。然而I却极为冷静地回答:“Monkey,donkey,yankee,whchkeykreyou?”这句话是在询问那些学生:“猴子、驴、美国佬,你们是哪一种呢?”由于这些字的英文名称,都有“key”并排,所以他以此反讽他们,使得这群学生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基督山恩仇记”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也有一则趣谈:亚历山大的父亲是一位带有黑人血统的法国军人,因此,亚历山大的长像及肤色都与黑人非常相似。有一次,有人称他为“黑炭”。虽然他的内心十分难过,但外表却非常坚强,于是他很巧妙地回答:“不错,我的父亲是与黑人的混血种,且我的祖先是一只猿猴。也就是说,我的血统是在你血统结束之处才开始的。”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亚历山大话中之意,他利用间接的方式道出了对方是一只“猴子”。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则更有趣的笑话:有一次一位总是不留口德的朋友对一位兽医说:“你只会看猫、狗的病罢了!”结果,没想到这位当兽医的朋友,也不甘示弱地回答:“不错,我只是一位兽医,对于人类的疾病一窍不通,至于你,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适?”就这样,把那位不留口德的朋友视为与狗同类。听了这则故事,不禁使我捧腹大笑,差点儿连下巴都笑掉了。
看了上面3个故事,使我不得不佩服那3位主角,能够以智退敌,即使别人以鄙劣的言辞攻击他们,也毫不在乎,而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反击对方。
然而,我也深深觉得,一个人在言词的表达上,必须十分谨慎,绝不可随意地轻视、愚弄别人,否则别人也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巧妙的赞美之辞
前面曾经讨论过:若要提醒、纠正他人的过失,可设计一个共同的攻击目标。换句话说,也就是把二切的错误,推咎于“第三者”的身上,间接地指正对方。
在我认为,这个方法不止适用于纠正错误一方面。若我们要安慰别人或是恭维别人,正不知如何启口时,也可利用此方法。怎么说呢?我们看看以下的例子便能明白:
踏进电影圈之前,我尚在一家演员训练中心补习,记得当时有一个智能测验,全班的同学都参加了。经过一番期待,测验结果终于知晓,然而,却只有我一人被老师约谈,老师告诉我:
“测验的结果发现,只有我一人缺乏集中力。根据历年来的资料显示,无集中力的人,便无法成为好演员,你最好不要白费精力,还是趁早改行吧!”
听老师这么一说,我顿时眼前一片黑暗,整个大地似乎完全倒转过来。这真是令人难以相信的事实,~T--~JL,我才稍微镇定下来,勉强地说:“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试试。”
还记得那天晚上回家后,我心中仍是愤愤不平,并不断地向母亲抱怨说:“我不想当什么明星了!”然而母亲却对我说:“你这是什么话?怎么对自己没有信心。隔壁的伯伯不是曾说:‘这次新星中,只有×××能成为一颗闪亮的明星。’吗?”
听了这话,我的眼前宛如出现了一道新的亮光,重新激励我向前。至少在这世界上,仍然有人支持我、扶助我,怎么可以自暴自弃呢?
虽然事隔多年,但每次想起此事,总让我无限感动。母亲为了安慰我,假借隔壁伯伯的话,使我重新振作起来,让我有了今日的成就。
有时,我们为了博得他人的好感,往往会赞美别人一番,但由自己说出“你看来还是那么年轻!”这类的话,不免让人觉得是在奉承,拍马屁,有点儿不实在。
如果我们换个方式来说:“你真是漂亮,难怪小林一直佩服说:“你总是那么年轻!”我想,这样一来,对方必认为我们所言不假,当然会非常高兴。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总认为“第三者”所说的话较具客观性,较为公正。因此,我们可以针对这种心理,借用“第三者”的口吻,来代替我们所要说的话,以此安慰他人或赞美别人,这样更能得到对方的信任。
注重民俗文化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风俗以及特殊的生活习惯,不同的风俗习惯,也就构成了各地区不同的民族文化。
“在汗珠尚未流干前领取报酬”是阿拉伯的一句谚语。有一次,我在某个广播节目中,邀请一位派驻此地的阿拉伯记者,到节目中接受访问。节目结束后,导播对这位记者说:“实在对不起,钟点费还未领到,明后天再补送吧!”。而这位阿拉伯人却说:“在我们国家,工作的报酬应在汗未流干前领取。”使得全体工作人员无言以对,只好临时到银行领款,虽是如此,却不觉得对方失礼,因为那是一种“风俗习惯”啊!
大家一定觉得很新奇,原来“风俗习惯”也可适用于说话上。在与人交谈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言辞往往无法说服对方,尤其是在请求别人时,总是提不出有力的证言,这时我们不妨利用“风俗习惯”来解决。
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风俗习惯皆不同。因此当你遇到不知如何开口的情况时,你可以这样说:“在我的故乡都是……”或“在我的国家,习惯上是……”以此作为说辞,不但能顺利地说出自己的目的,也不会使对方认为是“胡说八道”,不是一举两得吗?
谎言也其“善意”之魅
川岛芳子听了这救命良药,心神大悦,也不假思索,便信以为真,因此非常镇定地接受执判。而那位宪兵长也因此顺利地完成他的任务。
“死亡”是众人最害怕的字眼,任何人听了这两个字,莫不悲伤欲绝。即使平日身强体壮,胆色过人之人,也会战栗不已。将面临死亡的人,他内心恐惧惊怕的程度,是可以想见的。
因此,对一个生命已至尽头的人来说,若以实言相告,只会增加他内心的紧张和不安,促使他更早离开人世而已。为了防止此种情况发生,为了缓和他的心情。“谎言”便是最佳的镇定剂。
“谎言”使用最普遍的场所,我想要算是医院了。若有一个病者,不幸得了癌症或是病症已无药可救,只有听天由命。这时,身为一个医生,基于人道立场,绝不会对病者说:“唉!你得了癌症,只有3个月可活了!”而会若无其事地对病者说:“没什么关系,一点儿小毛病罢了!”
对一个病者来说,身体上的病痛已使他苦不堪言,倘若再把“无法挽救”的实情告诉他,必增添他的心理负担,更使他痛不欲生。所以一般医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只把真相告诉病者的家属,而对于病人本身,则尽力安抚,使他能平平安安地走完人生的道路。
不过,在有些地方,由于风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关系,医生就会把真想告诉病者。曾经有位著名记者,去采访一位已得知自己身患癌症的病人,那记者头一句话便幽默地说“你不久就要‘蒙主宠召’了,你对神有什么感想?”那位病人回答:“噢!我每晚都和神见面!”记者又问:“那么神给你的印象如何?”他回答:“神的慈爱,非我所能测度,远胜于父亲对孩子的疼爱……”
这真是一个光明的国度,对死亡一点儿不畏惧,但我认为,如此开明的作风毕竟少之又少,只有在有坚定信仰的人身上,才可能如此。一般人是无法做到的。
根据哲学上的说法“人是非常脆弱的”。这话若使用在别的方面,可能未必是如此,但若使用于有关生死的问题上时,却又是不变的真理。因此,一旦在我们的四周,不幸发生这类问题时,我们也要以“善意的谎言”,来安慰那些身处不幸的友人,燃起他心中的希望之火,使他能继续奔向前面的路程,直到生命的尽头。
“代言人”的影响力
有时候,我们必须亲自出马,才能将自己的心意表达出来,获得他人的认可。然而,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无法亲自开口的状况,那么往往需要一位“代言人”来为我们解决问题。
A公司的名演员M先生,是我的好友,我们之间的情谊就如同兄弟般的亲密。某天,我接到他打来的电话,说:“大哥!我现在正忙于拍摄一出电视剧,同事们彼此都相处得不错,只是有一人,常在我面前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处处破坏我的工作,找我麻烦。是否能请您明天到我的公司来,冒充我的晚辈,好使我也神气一番。”听了他的请求,使我觉得有点儿可笑,都是大人了还玩小孩子的游戏。但他是我的好友,只好答应了。
从小,我就喜欢恶作剧,常惹得大家又好气,又好笑。现在长大了,难得有一次胡闹的机会,当然想好好闹一下。于是,我便带了一束鲜花,到A公司找我的好友M。
一到A公司的门口,看见从前曾指导我的L导播,他看我回到公司,甚是惊讶,于是问我:“你怎么来了,好久不见。”
这时我看到M先生电话中所指的那位同事,恰巧也在一旁,于是,我便故意大声地说:“因为我得知我的老师M先生,在这儿拍戏,今天恰好路过这里,想去拜访他。”
“什么?那家伙竟是你的……”看他一脸惊吓的表情,不禁使我暗自发笑,看来我的演技十分成功,对方竟没有发现任何破绽。
日后,听说那位先生,一改以往的作风,不但不再轻视M先生,且对他恭敬有礼,俨然换了一个人似的。
这虽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仍可看出:当自己无法解决问题或无法告诫他人的过失时,可以请德高望重之人或具有影响力、说服力的朋友,做我们的“代言人”,由他出面,那么一切就不难懈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