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口才全书·名人的演讲艺术
29321800000017

第17章 语言的艺术技巧(2)

一个老翁和一个孩子,用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出去卖。货卖了出去。孩子骑驴回来,老翁跟着走;路人责备小孩,说是不晓事,叫老年人徒步。他们更换了一下位置;旁人又说,老人怎么忍心让孩子徒步;老人忙将孩子抱到驴子上,俩人一齐骑;后来看见的人都说他们残酷。于是,他们都下来;走了不久,又有人笑他们了,说他们是呆子,空着现成的驴子不骑。老人对孩子叹息道:我们只剩了一个办法了,就是我们两人抬着驴子走。

这则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光听从他人的批评,可真要无路可走。

引用故事要注意:引用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事理,说服听众,以获得讲话的理想效果,切不可为了追求趣味,一个接一个地去讲诙谐的故事,而只能有意识、有选择地去应用。

(5)引用歌曲

音乐是一种艺术,人们的生活总离不了音乐。歌声可以带给人们欢乐、幸福,歌声可以鼓舞人们勇往直前,因此歌曲的娱乐作用、教育作用兼有。所以,在现代的演讲中,有的演讲者常常即兴唱支歌(或者唱几句),以抒发感情,说明道理,也借以驱除听众的倦意,活跃场内气氛。

胡耀邦1984年到胜利油田视察工作,在干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当中,纵情唱起了《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一曲高亢嘹亮的歌曲,感染了会场1000多名石油战线的干部们。会场上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胡耀邦接着讲:“你们这里不也叫黄河之滨吗?……现在我就把歌词换几个字:‘人类解放’换几个字叫‘四化希望’;‘救国责任’也可以改两个字,叫‘能源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我看也可以改成‘要靠我们打头阵’!同志们,你们是不是我们民族优秀的子孙?能不能打头阵呢?”

此时,演讲者的手臂有力地挥动着,殷切的目光从前排看到后排。只一瞬间,场内便爆发了热烈的掌声,演说获得了极大成功。

(6)引用道具

引用道具的好处

道具本来是戏剧演出中所需要的物品,在演讲中也可以使用之。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在演讲中,随着讲话的内容,出示事先准备的足以说明问题的实物,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方法。

卡耐基指出,运用道具,可以激发听众视觉的接受力,加深对演讲内容的印象,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好处:

①可以使听者对演讲内容有更深刻、持久的印象。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演讲中运用道具,能使听者较长久地保持对演讲内容的记忆。

②可以使演讲者易于理解和吸引听者的注意力。

③可以使听者易于相信和接受演讲者的观点。

④可以使演讲者克服紧张心理状态,把演讲内容讲得清楚明白。

鲁迅先生1930年8月,在上海夏期文艺讲习会上的讲演中,曾展示出两幅画:一幅是流行的美女月份牌,另一幅是苏联的农妇,把描写两种不同类型女性的绘画作了鲜明的对比。卡耐基先生在一次关于劳伦斯的演说中,打开刚出版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一书,里面有两张纸立刻燃烧起来,这是他从魔术师那里学到的方法,然后他就合拢书说道:

“大家已经看到,这本书的热情太高了,它差点引起火灾。”

听众一通大笑,对他的这次演讲留下了深刻印象。

演讲中道具的特点

①它是你身旁或身上的物品。如水杯、话筒、书本、纸张、帽子、手帕、钢笔、手表等。

②它是小的、容易拿取的。演讲中不需要大道具,也不需要花大精力去准备它。它是小而易取的。让人看起来和谐自然,而无做作之感。

英国政治家赖白斯在一次演讲中,突然停顿,取出了表,站在讲台上一声不响地盯着表,时间达12秒之久,正当听众迷惑不解之时,他说:

“诸位适才所感觉到的局促不安的12秒长的时间,就是普通工人垒一块砖所用的时间。”他以表作为道具并运用默语,使演讲获得极大成功。卡耐基指出,演讲中引用道具,是为了增强听众的视觉效果,提高听众的注意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

卡耐基说,他有一次参加演讲,台下乱哄哄的。他灵机一动说:“现在是7点钟,开始演讲。”他举起一只手,伸出了7个“指头”。听众一看,大笑起来。原来他的5个手指中间,夹着两只钢笔。

引用道具应遵循的原则

引用道具,要讲究分寸和技巧,不能滥用,否则会产生副作用。卡耐基认为,运用道具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①展示物预先不要让听众看到,要到使用时再出示给听众。

②展示物应当足够大,以使坐在后面的听众也能看到。

③在演讲过程中,决不能让展示物在听众中传看,以免分散注意力,削弱演讲的效果。

④展示实物时,一定要把它置于听众见得着的地方。

⑤演讲者在讲述过程中,不能老盯着展示物,而要与听众沟通。

⑥展示物使用完后,应尽可能收起,不让听众再看见。

⑦将展示物做“神秘处理”。把展示物放在桌上或身边,用东西遮盖住。在演讲过程中,有意向听众多次暗示它的存在,不说明这是什么东西,以引发听众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注重思辨

演讲语言的思辨,指演讲者在演讲中,适当地运用思辨性语言,令听众沉思咀嚼,回味无穷,始茫然而终恍然。

著名学者钱钟书在日本爱知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其开场白就用了思辨性语言:“我对中国文学现状的无知,诸位一目了然:而诸位对中国文学现状的熟悉,我两眼漆黑。”

这个思辨性极强的用语,令爱知大学的师生回味再三:一、切题——日本人给的题是《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的文学情况》;二、自谦与他扬兼顾;三、辩证合度,正如开场白的“诸位对我的无知有所知,而我对诸位的所知一无所知”,自是实情,当然让人接受。由此可知,思辨语言贵在对同一事物,能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它,表述它,给人一种深邃的内蕴感——又怎能不思之再思呢?

怎样设计运用思辨演讲术呢?现提出以下几种方

(1)名言思辨

本来,名言警句流传广远,我们若能换个角度,从相反、相对方向一引申,必能引起“注意”。

清华大学女青年周怡,在首都北京大学生演讲比赛中曾获一等奖,演讲题为《要事业,也要生活》。其结尾就从相反方面,对名言巧加辩证处理,她说:

“让怯懦的人接下去徘徊吧,让俗人们接下去议论和怜悯吧。同伴们,我们走着自己的路!弱者,你的名字不是女人。”

“弱者,你的名字不是女人”显然是反莎士比亚的名言“弱者,你的名字叫做女人”而用之,轰雷作结,振聋发聩,让人回味,令人思辨。

(2)成语思辨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用语,对其别解,必出新意。

钱钟书的《围城》中,就有一个巧用成语的例子:“不是众叛亲离,而是离亲叛众。”

这一内部语序的变化,就很有辩证意味;主动与被动的错位,褒贬之间,判若云泥。

成语,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成语也会发生内涵的改变,所谓“世界时移,变化宜矣”,别解成语亦如此。

童心田在一次即席“话别”时的开场白说:“我先带头‘话别’,抛玉引砖(误会的笑)——引玉砖!”(鼓掌)这就有新意。

一般自谦为“抛砖引玉”,他先似不自谦,故招来“误会”。这种铺垫,更显出新解之妙,思辨之味。

(3)名篇思辨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古典名篇的观点常常带“灰色调”,我们可以反其意而用之,让听者在比较中提高鉴赏能力。

欧阳修说秋“其色惨淡”、“其意萧条”,而峻青则极赞秋的“成熟和繁荣”、“愉快和欢乐”;我们不是也可以说“秋是进入成熟的中年人,是万物毕业的典礼,是验收员,是领奖台”吗?当然,为了警醒消沉,也可说“秋是冬的前奏曲,是万物的暮鼓晚钟,是将散的筵席”。

这里告诉我们,思辨性语言的设计,可以从正负效应两面去寻觅,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是一面,令人消极颓废的是另一面。二者若结合,具有强烈的对比性。据此打开思路,不时在演讲中插入思辨性语言,可不断掀起高潮,牵动听众思绪,“镇”住全场。

(4)设喻思辨

辩证式比喻是形象化的哲学。用通俗形象的比喻来揭示生活的真谛,听者乐于接受,易于理解;而辩证式的比喻更耐人寻味,往往用前者反衬后者,让听者在比较辨析中,深刻地理解演讲者的见解。

王某在一次演讲时,介绍自己一段孤独苦闷的处境之后,用了这么两句辩证比喻:…孤独是可怕的魔鬼’,它使我陷入黑暗的铁屋子。可是,‘孤独又是思考的伴侣’,黑暗中,我在思考……”

两句不同效应的比喻,把自己复杂矛盾的心理,和彷徨中的奋起意识,展现在听众面前,产生了共鸣。

注重奇设

“奇设”的基本形式是:如果A,那么B,A指与事理相悖的前提,B指由这一前提推断出来的结果。

奇设格在语法形式上,虽表现为假设关系的复句,但它却不同于其它假设复句,其表现为这一假设复句的前提,是与事理相悖的,奇设格能借助这一“合理”前提推断出的悖理结果,获得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如一首歌中唱的“如果有来生,让我再爱一次”,用的就是奇设格——因为在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有来生,因此也不可能在来生再爱一次,但用这种方式表达出来的效果,是“多么希望我能再爱一次啊”的直抒胸臆所远远不能及的。

难怪卡耐基说:“运用奇设格能收到‘无理而妙’的修辞效果。”

如果将奇设格运用于演讲当中,就能使演讲的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根据卡耐基理论,奇设在演讲语言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以奇设抒情

用奇设格抒情,较之明白晓畅的直抒胸臆,其感情的流露,较为含蓄委婉。但正因为如此,演讲者才更容易营造出一种曲抒胸臆、情深意长的效果。

郑晓辉的《隔海相望》以奇设结尾:“如果我是放牛娃,我要折下故乡最绿的柳枝,做成一支柳笛,以心灵的笙箫,鸣奏古老的《归去来兮》;如果我是诗人,我要放声歌唱,太阳为鼓,月亮为琴,苍天起舞,大地震撼,从塞北,到江南;从大海,到长天!”

演讲者借放牛娃、诗人之口,热情奔放地表达出澳门回归之际的喜悦心情,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回肠荡气、动人心弦。

(2)以奇设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