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
29334300000043

第43章 起源与分类(21)

任何一种文化或艺术的分类,都是与分类者对被分类对象的本质把握紧密相关的。分类是人为的,是人类认识复杂世界的一种归纳、总结、简化,它以一种一目了然的便捷方式,把握事物的重要特征和主要属性,以便更有效的为人类的实践服务。从本质上说,分类是一种认识活动,而不是事物与事实本身;但是,分类又是人类认识进步与提高的表现,分类越科学,就越有利于人类的文化创造与实践。日益科学化的分类方法和体系,反映的是人们对分类对象本质本真的同益逼近。反过来说,一定的分类方法或分类上的分歧,反映的是分类者不同的事物本质本真观及其差异。有些分类差异是时代局限使然,有些分类差异是立场、观点、角度、喜好、兴趣、侧重的不同。

当我国民间美术观念大大进步,己形成广泛共识,而民间美术分类又众说纷

纭且沿用旧时分类标准时,认真讨论民间美术分类问题,就十分必要,很有意义,

这是学术进步、学科完善的标志。

<二>

按照民间美术的本性来观照民间美术,民间美术实际上是不宜或难以加分类的。民间美术直接承续原始艺术,它在整体上没有经历由原始艺术向人为艺术(或日精英艺术、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转换的一个伟大而重要的关口——艺术自觉。没有并且始终未达到“艺术自觉”的民间美术,继承和沿用着原始艺术(或曰艺术前的艺术)的精神、观念、功能、形式、形态。它的审美思维来自于神话思维,是天然天生的,是“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是早期人类、章年人类的天性。民间美术就像——切远古美术一样,是人类生活的物化、造型化、视觉化的一个系统文化,它是混沌的、混合的、综合的。这个视觉系统参与着人类的全部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服从服务人类的生存需要。这个视觉系统与人类的行为系统、视听系统、听觉系统、触觉系统、味觉系统等互相配合,共同构成人类文化。民间美术一如原始音乐、舞蹈、文学、仪式、祭祀、行为、表演等混合一体一样,是这些精神文化的一个侧面,是音乐中的乐器造型,是舞蹈中的服饰、色彩、道具,是口头文学中的形象,是仪式祭祀中的偶象、神灵,是行为方式中的精神路标,是乡村表演娱艺中眼花瞭乱的装扮……

从原始艺术而来,民间美术的基本精神、形式手段、功能功用、趣味情调,始终未变。民间剪纸既可用于窗花、门笺,也可用于鞋样、衣服;既可用于招魂祭神,也可用于迎亲节庆。民间器具是生活用具,但大多古代遗存又都具有极高的造型成就和艺术价值。儿章玩具既可把玩,也有深刻的文化灌注和精神培育。民间美术用材庞杂、随意、就便。它从来不受材料的局限。相反,它随手拈来,就地取材,举凡身边之物,都可赋形、造像、取意。泥、木、石、皮、草、根、竹,无所不用,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效,有平凡中现伟大的创造力。无所障碍,自由自在;无处不在,物我合一。这再一次印证了马克思的名言:“人们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①民间美术是技艺性的、传承性的,靠着精堪的手艺手工,靠着不可逆转、不可移植的原始精神,原始艺术和民间美术都具备着“高不可及的范本,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意义,经常为聪明的、杰出的、天才的精英艺术家叹为观止、望尘莫及。

作为原始艺术嫡亲的民间美术,既有无言的大美,又是一个独特的审美文化系统,因而也需要特殊的学科体系来给予新的综合与整合。民间美术学应该以一种新的姿态,重新跻身于社会、人文、美学、美术、艺术、民俗、文化等学科之中。

<三>

在通过分类方法将民间美术进行条分缕析、系统归纳、全面观照之前,我以为,人们应该先行在观念中建立起认识民间美术的两个基点或先决条件,由此两点,我们应该了然于心的是:民间美术是做什么用的?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民间美术是做什么用的?这是关于民间美术的功能、宗旨、意义、存在、本体的问题。从根本意义上说,民间美术不是艺术地存在,而是生活的组成和构成,那么,它就必然是民俗的。也就是说,民间美术体现着民间生活、民俗文化的功能和功用,广布在全部和全体民间生活和民俗事象中,是民间文化、民间生活、民间情感、民间精神和民俗事象的物化形态和形象体现。民间美术的功能功用,有四大民俗类别:经济生产类、社会生活类、民间信仰类、娱乐游艺类。

在经济生产类中,以民间建筑、建造、民居、生产工具、民俗器物等为主。其中又分为狩猎工具、渔猎工具、畜牧工具、农业器具,交通工具、贸易工具、市贾用具、商号标志物,服饰、食品、家具、器具、装饰等。

在社会生活类中,以配合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家庭、家族、宗族、社团等活动的实物器物标志图案,以图腾徽记、战争武器、人生礼仪用物等为主。

在民间信仰类中,有各类神祗、各种偶像、各种崇拜物及为各种信仰活动服务的造型物;有在各种岁时节同和信仰习俗中张贴、悬挂、舞动、穿戴、供奉、祭拜所用图形、偶形、器形、人形等。比如年画与年俗,盛装与节日,陵墓葬物与葬俗葬礼,岩画与巫术,巫师与法器,制鼓击鼓与祭祀祭仪,等等。

在娱乐游艺中,有玩具、乐器、表演道具、武术器具、竞技用具等。中国民间独特的放风筝、玩陀螺,耍狮子,跑旱船,踩高跷,傩舞傩戏傩仪,皮影戏,木偶戏,拉洋片等都是此类形态。娱乐、教化、授受、信仰,寓意其中,是为了人生的“艺术”。

民间美术的功能功用,就是民间美术的民俗文化内涵,是民间美术的文化生态情状。民间美术只有依托并运用于民俗生活才能生存、才被创造;反之,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只有结合民俗文化才能深入其中,得其精要。民间美术从生产、社会、信仰到游艺既是一个平面广度的展开,也是审美精神的梯级深度排序。至游艺类,已接近抵达纯粹艺术状态,许多理论家都论述过游戏催生艺术、艺术起源于游戏的活②,原因正在于此。

民间美术是用什么做的?这也是一个关涉民间美术形式本质的问题。作为生活艺术的民间美术,其“生活性”,重要的表现之一是材料材质的生活化,即将生活艺术化美术化。材料随手可得,也就必然是人人可为的,材料的生活化,形成和培养了民间美术的大众化、世俗化、普泛化。

民间美术的材料来自两大品种:天然材质和加工材质。前者体现在狩猎民族长于木制、骨制、角制、皮制技艺,渔猎民族长于贝壳、鱼皮、鱼骨技艺,畜牧民族长于皮制、毛制、骨制技艺,农耕民族长于土木石毛草麻竹等技艺;后者体现为对材料的人为加工后再造型,如纸、布、陶、丝、线、面粉、酥油等,使有剪纸、布艺、陶器、丝绣、线编、面塑、酥油花等民间造型技艺与作品。

由材料感知民间美术,可以见出如下特色:①民f刚美术品类的繁盛缘自于材料的多样;②材料不同,加工不同,技艺不同,产品不同;③材料虽简便易得,但改造材料的技艺却十分复杂精湛;④材料从同常所用中来,其造型也天然、自然、亲切、可爱,材料及其加工品用于一切的生活事物中,也造就了人类对生活的美化:处处有造型、物物能造型、样样可造型;⑤材料运用的广泛与丰富,也展示着民间创作的想象力。

中国民间对民间美术某些品类的习惯性称呼,大多都缘自于对其功用和材质材料的特征而形成,如年画、剪纸、皮影、木偶、风筝、泥人、面人、纸码、陶器、石狗、玉佩等等。

<四>

在明了民间美术是做什么用的和用什么做的以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什么是民间美术了。这个探讨过程也可以表述为:用什么东西(材质)做成了什么(民间美术品)以用于做什么(功能功用)。

本文论及的民间美术概念,一言以蔽之,就是由俗民、大众、民间制作和创造的物质性可视的造型。即一切的民间民俗民艺造物都在民间美术的范畴。民间美术是一个独在而独特的视觉系统和造型系统。将民间造物统统归入民间美术,其理论根据是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人们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民间造型可以分为五大类型:动静结合的实用造物;静态造型,占两类:其中有平面造型;立体造型;综合动态造型,占两类:其中有时空动态呈现;综合表演呈现。

所谓动静结合的实用造物,指供人们衣食住行、生产生活使用的实物和建造物,一般都有视觉造型。其中有一部分形式服从于功能但又有高度的艺术造型附着其间,另一部分则消融于平凡的非艺术的事物之中。

所谓静态的平面造型,指民间造型中将物质材料用点、线、面的空间分布与色彩变化相结合,在二度空间或平面载体上创造出来的视觉形象。

所谓静态的立体造型,指民间造型中将物质材料用形、体、面、色等手段,在三维空间创造的可视可触可感的立体形象。

所谓综合动态造型之时空动态呈现,指民间造型中既有空间立体维度又有时间动态过程的造型及其运动。

所谓综合动态造型之综合表演呈现,指与节庆活动、民俗演示相结合,综合音乐、舞蹈、戏剧等进行表演性呈现的动态造型,通常容易落入非美术的其他民间艺术筐子里去。

关于综合动态造型,这里有必要多说几句。以往的民间美术观察和视野,多有两种不足,一是仅看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艺术造型,无视其文化价值和民俗生态;二是只从静态把握,少见其动态性和动态过程。比如民间乐器,视觉研究者多从静态视觉造型观察,一般不做视觉与听觉的综合,也不从静物的动态使用与造型的关系及意义入手看其动静相宜。

实际上,综合动态造型是民间美术最具个性的表现形态之一。比如风筝,它的造型不仅是平面或立体的造型,它的最终完成和展示还应该是在天空中的放飞,造型需要与风力结合。所以,风筝的造型过程和存在形态是一个包括扎、糊、绘、放四个环节的全过程。其中,前三个环节是为了静态造型,放飞的环节则是完全的动态过程,具有时空合一的特性。一些动态的、声响的民间玩具也是如此。像泥哨哨、狮子爬杆、木猴翻杠、四朋友(藏族)之类,都要在动态中才能完全而充分地展示出它们的终极效果和功能。皮影和木偶,从造型的角度看,也是典型的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品,但其静态造型是为动态造型服务的,只有在皮影戏、木偶戏的演出演示中,在动起来的过程中,它们艺术魅力才得到最佳的表现。属于游艺娱乐活动的舞龙、舞狮、跑旱船、胖头娃娃、抬阁、走马灯等也都是这样一种时空性的综合动态的造型。它们以造型为主,动态过程是展示和服务服从于造型体的呈现与运动的。这才是本原意义上的行为艺术,即只有通过人的行为呈现,造型物才会实现和完成终极的呈现。这类造型,保持着它的民间的纯粹性。因为它所综合的时空因素、动静因素,它们赖以生存的民俗环境和观演互动的场景(花会、灯会、年节、花火、祭仪等),都不能在后世职业专业艺术表演中得到满足,这类综合动态的民间造型的生存空间依然还在民间。

在以上五种类型中,第一类、第五类属于广义民间美术,其中第一类容易与非艺术的日用物混合,其艺术性淡泊与脆弱;第五类在艺术性上浓度强化,但美术性不一定居于主导地位,很容易归入他类民间表演艺术,如木偶归入本偶戏,舞龙归入舞蹈。第二、三、四类可以称为狭义的民间美术,主旨是视觉的造型艺术。从第一至第五类,又可视为这样一个序列:从非艺术向造型艺术又走向超民间美术而入别种综合艺术的历程。

由造物形态来观察民间美术,有利于充分发掘和认识民间美术的造型原则、文化精神和美术品格,便于厘清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和从文化向艺术发展的阶梯、过程,有利于把握住民间造型的艺术独特性。

总之,民间美术其实有四个层次:一是实物、建造、器具、工具等造型,以功用为原则,是民间生产生活生存的必然组成,但也有符合美的建造的规律的原则。既有物理、几何、数学、设计的科学规律,也有美的造型、奇妙的形状、精巧的构造。二是在实物、建造、器具、工具之上加以装饰、美化、再造型,是锦上添花、是物上的再造型,以便符合民俗惯例和民间生活的内在的、精神的要求。三是趋向审美形念的相对工艺化美术化的造型,是生活的美化和美化生活。四是走向文化综合,融于民俗文化之中的动态造型与演示,其生存形态和存在价值在于文化时空中,与一定的民俗行为和民俗事象共存亡,以“此时”的民俗活动为生态和生命,此一时彼一时,静止下来时就全然不识和不得见其庐山真面目了。

<五>

最后,我们依据民间美术是一种民间造物造型的理念,参照其民俗功用和功

能及其“艺术”的特性和独特的取材用材即材质材料特质,试着将民间美术做一

个勉为其难的分类表述。

一、民间美术等同于一切民间造物造型。

二、民间造型又可分为:l、动静结合的民间实用造物(完全实用的民间造

型);2、静态民间造型之一民间平面造型;3、静态民间造型之二民间立体造型;

4、民间综合动态造型之一时空动态呈现;5、民间综合动态造型之二综合表演呈

现。

三、动静结合的民间造实用物可继续细分为:

1、生产用具

①生产工具(狩猎工具、渔猎工具、畜牧工具、农耕工具)

②武器(投石器、刀矛、盾牌、弓箭、棍棒等)

2、生活用品

①服饰(一般性的衣、裤、鞋、帽、佩饰、裙裾、披风等)

②交通用具(车、船、舟、浆、鞍、筐等)

③食物造型(饼、馒、面点、面花、面塑等)

④生活器具(锅、碗、瓢、盆、罐、鼎、筷、匙、灯具、盆架、衣架等)

⑤家具(箱、柜、床、桌、椅、凳、几等)

3、民居建筑

①民居

②建造(碑、墓、塔、桥、亭、台、园林、楼、阁、堂、观、庙、寺、

仓、库、坛、戏台等)

四、静态民间平面造型又可分为:

1、民间绘画(岩画、壁画、水陆画、唐卡等)

2、民间剪刻(剪纸、年画、线刻等。比如剪纸,又可能性细分为:节令居室装饰类,有窗花、墙花、围花、挂笺房顶转花等;人生礼仪类、有礼花、寿花、喜花、招瑰幡等;信仰崇拜类,有幂品、纸人、倒吊炉等;服饰佩类纹样类,有衣饰纹样、鞋面图客案、兜肚、绣样等。)

3、民间印染(蓝印花布、扎染、蜡染等)

4、民间织绣(锦、锻、刺绣、地毯、氆、花毡等)

五、静态民间立体造型又可分为:

l、泥塑面塑

2、石雕木雕

3、砖雕灰塑

4、纸塑布塑

5、牙雕玉雕

6、骨雕角雕

7、糖人糖画

8、油塑绸塑

9、陶器瓷器

10、金属造型

11、静态玩具

12、髹漆工艺、

13、灯彩纸扎

六、综合动态造型之时空动态呈现又有如下内容:

l、动态玩具(含声响玩具)

2、抬图

3、乐器

4、盛装服饰、表演服饰

七、综合动态造型之综合表演呈现又有如下内容:

1、风筝烟火

2、木偶戏皮影戏

3、舞龙舞狮

4、拉洋片

5、跑旱船

注释: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第89页人民出版社195版。

②参见康德《判断力批判手搞》、席勒《美育书简》、斯塞《心理学原理》、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等。

12.论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