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29339900000002

第2章 生活中处处是逻辑

我们这里要讲的逻辑并不是黑格尔哲学中的大逻辑、小逻辑,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逻辑”,也就是人在推论和证明某件事时的思想过程,在哲学中对此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形式逻辑。以下一律按照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简称其为“逻辑”。

“逻辑”最早作为一种推理方法得到明确的分析和研究是在两千六百多年前的古印度,如佛教因明学;接下来是两千四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如墨子。但这两个逻辑系统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对现今的逻辑学产生太大的影响。现代形式逻辑学的基础是由两千三百多年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奠定的。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开始渐渐成为主流,于是“逻辑”一词的曝光率也逐渐升高。因为“逻辑”除了是辩论和讲理的工具外,还和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正在街上走,忽然想起下午三点要去见一个人,但这时已经两点了。我该怎样在一个小时内赶过去呢?坐公交车怎么样?但我不知道从这里过去要坐哪一路车,而且公交车速度比较慢,不一定能及时赶到。那么坐出租车?现在并不是交通高峰时段,应该半小时就能到,但是出租车挺贵的。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对了,目的地那里有个地铁站,而这附近也有个地铁站,我可以坐地铁,这样既可以按时赶到目的地,又不用花太多钱。

再比如,我正在看电视,突然电视机屏幕黑了。我先试着按了按遥控器,发现电视机没反应。会不会是遥控器坏了呢?我又试了下电视机上的开关,还是没反应。难道是电视机坏了?我又想到还有其他可能性,比如停电了。于是我去按房间电灯的开关,发现电灯不亮,说明不是电视坏了,而是屋里没电了。我查看了一下电表,知道并不是电用完了或者跳闸。就此我得出结论,很可能是整栋楼甚或整个小区停电了。我打电话给供电局,得到了“整个小区因意外事故停电”的答复。

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经历的逻辑推理过程。无论是思考今天中午吃什么,还是决定周末去哪里玩,我们都会从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出发,或多或少地进行逻辑思考,最终得出结论。

有一次,爱因斯坦考他的学生:“两个人从烟囱里爬进来,结果一个人的头发上满是烟灰,另一个却干干净净的。你认为这两个人谁会去洗头?”

“当然是头发上有烟灰的那个。”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

爱因斯坦却说道:“不一定。那个人看不见自己的头发,他看见对方干干净净的,以为自己也很干净;而干净的那人看到另一人头发脏了,会以为自己头发也弄脏了。所以很可能是干净的那人先去洗头。”

当我们注重逻辑推理后,往往能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出问题复杂的一面。这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甚至可能成为我们成功的关键。

一天,有两个探险者在草原上旅行,突然发现远处有只狮子正往这边跑来。两人顿时惊慌失措,但其中一个人很快冷静下来,迅速从背包里翻出了一双跑鞋。

另一个人不解地问道:“你换鞋有什么用?你以为人类能跑过狮子?”

那人边换鞋边答道:“我确实跑不过狮子,我也没想跑过它。但狮子的目的是能找到吃的,所以我只要跑过你就好了。”

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们最常用的交流方式是语言。而很好地掌握逻辑的人不但可以提高语言交流时的效率,有时也能巧妙地利用逻辑开些小玩笑。

有次,一位记者看见美国总统林肯在自己擦皮靴,便非常吃惊地赞扬道:“总统先生,您真是太伟大了,您经常擦自己的皮鞋吗?”

“是呀。”林肯答道,“那么平时你擦谁的皮鞋呢?”

记者本来是赞扬“林肯作为总统能做到自己擦皮鞋”,可是林肯巧妙地利用记者话语中逻辑过程的省略,把记者赞扬的内容偷换成“林肯擦自己的皮鞋”,从而达到幽默的效果。

世界上很多事物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可以从这些联系出发,运用逻辑推理出一些我们所未知的信息。

一天中午,杰克坐在路边一家咖啡店里喝着咖啡。一位衣着讲究,颇有绅士风度的人坐到了他的对面,两人就这样聊上了。聊了一会儿,杰克觉着面前的这人谈吐不俗,便问道:“请原谅我的冒昧,我觉得阁下不是个普通人,不知道您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对面那人答道:“我是个逻辑学家。”

杰克没听说过这个职业,便继续问道:“噢,那是干什么的?”

逻辑学家答道:“我举个例子你就能明白了。你家里养了宠物吗?”

杰克道:“嗯,我家养了一些金鱼。”

逻辑学家道:“那么按照逻辑,你一定把那些金鱼放在鱼缸或者池塘里,对吗?”

杰克道:“是啊,那些金鱼我养在自家的池塘里。”

逻辑学家点头道:“既然你家里有池塘,那么依照常理,你家的花园应该很大。”

杰克道:“是的,我家确实有一个大花园。”

逻辑学家继续说道:“从逻辑上进行推论,你有一个大花园,就必然有一座很大的房子。”

杰克惊喜道:“没错!我家确实是有很多房间的大房子。”

逻辑学家道:“既然如此,那么大的房子不会是你一个人住的,从逻辑上说,你很可能是有家室的人了。”

杰克跳起来道:“太对了!我已经结婚了,我和我妻子还有几个孩子生活在一起。”

逻辑学家说道:“好了,我从你家里养了金鱼,一步步推理出你已经结婚了。这就是逻辑,我就是做这工作的。”

这个故事中的逻辑学家从简单的前提出发,利用逻辑和常理,一步步推理出杰克的生活细节,这就是逻辑的力量。但是利用逻辑研究这些联系的时候是要遵循一定条件和规则的,这样才能保证推理的过程是正确的。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则,就会变成胡乱联系,最后很可能变成了笑话。

接着刚才的故事。

杰克听完逻辑学家的话后,说道:“我明白了,逻辑真是令人印象深刻。不过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一学就会的东西,需要研究什么呢?”

逻辑学家笑道:“这么说,你已经学会了?”

“是啊。不信的话,我也逻辑推理给你看。”接着,杰克问道,“你家里养宠物了吗?”

逻辑学家答道:“没有,我从来没有养过宠物。”

杰克道:“那么,按照逻辑,你一定还没有结婚。”

在这个笑话里,杰克只看到逻辑表面的推理过程,而没有意识到在这个推理过程中所蕴含着的规律,于是从一个人没有养宠物就荒唐地“推理”出对方没有结婚的结论来。

那么逻辑需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才能避免出现荒唐的推理结论呢?主要是以下四个:

同一律:事物只能是其本身。

排中律: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

充足理由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

矛盾律:在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有些人可能在看到这些难懂又拗口的说明时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不过相信在看完下面对这四条规律更详细的解释后,大家就会发现,其实这四条规律简直就是所有人都明白的四条“常识”,只是人们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违反这些“常识”,从而导致出现一些错误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