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这才是战争
29341100000025

第25章 吉达斯浦河会战

在开始战斗之前,我们还是按照惯例,介绍下双方将领。

一方是整个西方的全民偶像、世界的征服者、战神的宠儿、女性的“杀手”、多项世界纪录保持者,甚至被西方人吹嘘为天下无敌、举世无双、盖世英雄、混世魔王,他是来自马其顿的帅小伙——亚历山大。据说他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宣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另根据不完全统计他在全世界的粉丝超过20亿,是全世界女性的梦中情人。

一方是保拉瓦的国王波鲁斯。完了。

一、双方兵力

波鲁斯:4000骑兵、3万步兵、300辆战车、200头战象。

亚历山大:禁卫骑兵5300,阿拉恰西亚和巴拉巴米沙达骑兵2000,骑射手1000,印度兵5000,禁卫步兵3000,方阵步兵10752,弓弩手2000,标枪兵1000,其他轻步兵1000,希腊佣兵骑兵500、步兵5000.共计,骑兵8800,步兵27000人。

二、双方战术

波鲁斯方面:战象冲击,冲散对手的队形;战车、骑兵跟着上去从侧翼砍;步兵跟着上去从正面砍。完了。

亚历山大方面:骑兵先砍对方骑兵,一般砍完后对手步兵就跑了;要是不跑,从侧翼包抄过去,一般对手步兵就跑了;要是还不跑,马其顿方阵发动,冲上去,要是冲散了对手阵型,骑兵就猛砍分散的步兵;要是一下没冲散,骑兵就配合方阵步兵砍对手步兵的侧翼和背后。这个就是亚历山大的惯用战术。

不过这次对手波鲁斯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战象,马其顿重骑兵再厉害,战马对阵战象,象儿只要小小一发威,战马就会吓得四散乱逃。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双方战术实质是一样的,都是强力突破对手阵型,然后砍失去阵型保护的散兵。古代战争就是这么回事,特别是西方,这样砍人砍了好几千年。我们一定要树立这样的眼光——这样砍人比较低级,只是战争的低级表现形式。是的,我们中国人也这么砍人,只不过此砍人非彼砍人,砍人前已经做了很多功课。

三、砍人过程

(一)不愿被砍的波鲁斯

砍人可能是亚历山大最爱好的事情,他对于亲自率领骑兵队去砍人总是兴致盎然。但波鲁斯好像没有配合的意思,他显然没有被亚历山大好好砍的打算,这是肯定的,谁会对被砍也充满兴趣呢?

战役名称叫吉达斯浦河会战,顾名思义双方的战事是在这条吉达斯浦河边发生的,顺便说一句,吉达斯浦河是印度河的一条支流。河流,向来是将军们喜爱的可利用地形,波鲁斯也是老兵,这个浅显的道理不会不懂。他沿着河,在能够涉水的地方都派出了大象和哨兵,虽然他相信他的战象不是马其顿人所能抵御的,但能不打就赢何乐而不为呢?这是孙子里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很明显波鲁斯还是有东方人的智慧的,拖死你们、饿死你们这帮侵略者。只是波鲁斯国王虽然有正确的战略却没有拿出正确的战术来配合他的战略,这位老先生也是个死读兵书的书呆子,他采取的纯粹防御是不能帮助他执行好他的战略的。我们在前文就说过,孙武子早就嘲讽过这种纯粹的防御——“敌分为十,我专为一,是以十击其一也”。在这么长的防御正面,要想做到没有空隙,就凭波鲁斯的兵力是不够用的,就算够用,想要分散他的兵力也很容易。作为一个指挥官来说,波鲁斯只是个三流的将军而已,所谓三流将军就是能正确按照作战的一般规律来打仗的将军。

(二)西方人大肆吹捧的渡河

波鲁斯不准备跟亚历山大好好对砍,这极大地激怒了高傲的亚历山大。你不让我过河,我就非要过河砍你。亚历山大首先让塔西拉国王盎庇斯(印度一个小邦国王,现在是马其顿军的仆从军)征集大量粮草,并到处放话,声称打算在这里长期驻扎,等待季风过去。几天以后他突然命令部队到河边集结,制造大批充草皮囊做成的筏子,大张旗鼓准备渡河。波鲁斯非常紧张,沿河部署军队严阵以待,结果马其顿军队忙活一阵以后一哄而散回营休息,让印度人虚惊一场。接着亚历山大又命令马其顿骑兵沿河往来奔驰,好像在寻找其他渡河地点,印度骑兵高度警惕,在对岸沿途跟随。这样的闹剧反复上演了几次,波鲁斯开始掉以轻心,只布置岗哨戒备,不再派大军出营。这些在中国史书里一般就是这么句话:“多设疑兵”。

这年亚历山大29岁,这可能是他的征战史中,耍了最多花招玩了最多脑子的一次。耍完了这些花招后,亚历山大在马其顿大营北面17千米的上游河段选定渡河地点。为了保证渡河成功,亚历山大对兵力进行了分配。

马其顿将领克拉特罗指挥牵制部队留守大营,这支部队有禁卫骑兵1000人,阿拉恰西亚和巴拉巴米沙达骑兵2000人,两个团的重装步兵3000人,以及5000印度仆从军。

他所奉的命令是:“在波鲁斯尚未向北运动以抗拒迂回兵力或自动逃走以前,绝对不准渡河。但是,(亚历山大说:)假如波鲁斯率领了一部分兵力去对抗我,但另一部分兵力仍留在营中,而且还有战象时,则你还是留在原地不动;不过假如波鲁斯把他的全部战象都带去对抗我,而只留下了一些兵力在营地中时,那么你就应倾全力渡河。因为只有大象能够阻止骑兵渡河,其余的兵力无法扰乱我们。”

而亚历山大则带领迂回部队悄悄北进渡河,途中再次分兵,由美利格率3个团的重装步兵和一些希腊雇佣军共5000人停留在途中某地,组成第二攻击波,伺机渡河攻击印度军队的侧背。这样亚历山大亲率的迂回部队只有近卫骑兵4000人,骑射手1000人,近卫步兵3000人,重装步兵两个团3000人,游击步兵2000人,以及弓箭手2000人,总兵力15000人。

午夜过后,亚历山大率军抵达渡河地点,先期到达的后勤部队早就组装好几十艘30桨的快艇,并准备了数百个皮筏。亚历山大选定的渡河地点有个长4千米宽2千米的河心岛,岛上遍布树木,中间还有一条山谷。马其顿军队先依次渡河登上这个小岛,隐藏在山谷中,等舟船运到小岛的东南角再陆续渡过东侧河道。此时正巧天降瓢泼大雨,掩盖了大军渡河的喧嚣。亚历山大乘坐快艇率先渡河,登上对岸以后才意外发现这不过是另外一个小岛,真正的河岸还在几百米以外。这个岛狭长平坦,缺乏植被,部队根本无法隐蔽,很快被对岸的印度哨兵发现。亚历山大见情况紧急,断然下令部队涉渡。虽然这一侧的河道由于泥沙冲积,河水只有齐胸深,但水流湍急,很难立足。马其顿将士冲进河里,每匹战马拖拽三四个士兵,奋力渡河。最先登上东岸的是骑射手,他们立刻组成一道屏障保护登陆点。拂晓时分,马其顿军队全部上岸,亚历山大率领骑兵部队向南疾行,打算趁印度军队行军途中发动突袭,步兵列阵完毕远远跟在后面。

马其顿军队登上第二个小岛时,波鲁斯就接到报告。波鲁斯决定先派遣他的一个儿子率领2000骑兵和120辆战车北进,试探马其顿渡河部队的虚实。没有任何悬念,这支印度先遣部队遭到亚历山大近卫骑兵的迎头痛击,波鲁斯的儿子和400名印度骑兵战死,120辆战车全部被缴获,残部逃回报信。波鲁斯这才确定渡河的是马其顿主力。他留下一部分步兵和战象监视克拉特罗的牵制部队,自己率领主力北进8千米,选择一个没有黏土的既硬又平的地点布阵,等亚历山大来攻。

西方人对亚历山大的过河行动一如惯例地大加吹捧,美国西点军校的教科书里甚至有这样一句:“吉达斯浦战役是现代研究攻击设防河流的战术原则的基础。”虽然吹得神乎其神,但在中国战史中,这真算不上什么了不起。

(三)骄横的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虽然耍了很多阴谋诡计,但我们还是要看到他耍了计策后的目的是要和印度人来场正面会战。虽然西方人把这次会战吹成是亚历山大的经典,但我一直认为从作战来看,没什么闪光之处,反而危险重重,还有很多问题。这个渡河后去找对方主力决战就是一个。亚历山大赢惯了,自信到了骄横的程度。我们来看看,他这样做有哪些问题。

第一个,骄兵必败。刚才就说了,亚历山大太自信了,自信到骄横的程度,他就是相信正面会战他能赢。这从他渡河后的动作看得很清楚,他是去找波鲁斯搞主力会战去的,这是他的战略目的,渡河就是为了执行他的战略意图。虽然他没败,打赢了,可赢并不是靠他战术的成功,而是有很多运气成分。这种骄傲的心理永远都是隐患,运气不可能每次都眷顾他。

第二个,为什么说他骄横呢?我们可以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战败他有退路吗?没有。如果战败,吉达斯浦河就是亚历山大的葬身之地。一旦战败亚历山大连逃的地方都没有,指望留在大营的一万多人来救他那是妄想,要是能强渡还费这么多劲耍花招干吗?

这可是真正的背水阵啊,韩信的背水阵那是因为韩信在水中还有预备阵地,打不赢可以往船上跑,而且还有绕到敌后行动的别动队;项羽破釜沉舟那是因为往前赶就是陈余的赵军大营,我们来救赵国,你赵国就得负责给我们提供好吃的、好喝的,所以不用带辎重,不用考虑补给。亚历山大呢?什么都没有,既不在渡河点设立营寨以保证退路安全,又不派骑兵包抄敌后牵制对手以便让后续部队跟上,就带着人马直接过去砍人了。一旦败北,后果不堪设想,这是典型的“先战而求胜”。我们老祖宗早说了,先考虑败再考虑胜。

第三个,使用兵力的不合理。要知道,亚历山大此战投入会战的顶多就两万人,老营里的牵制部队并没有投入真正的会战。这占他总兵力三分之一还多的部队在会战中没有发挥作用,只在亚历山大渡河时起了牵制作用,在亚历山大胜局已定时进入战场做点扫尾工作。也就是说亚历山大并没能集中优势兵力和印度人开战。这样使用兵力是很有问题的,硬生生地把自己的部队分割成两部分,风险很大。只是他的对手印度波鲁斯实在太菜,不会把握机会。看个差不多的,曹操在官渡还不是去搞主力决战,只是去奇袭乌巢,都差点不能全身而退。你说,要是亚历山大他只有这么多兵也就罢了,可他还有一万多呢。那么,是不是这一万多人的牵制兵力用不上啊?也不是,看看曹操就知道。比如,亚历山大可以一边修营垒,一边派骑兵去骚扰敌后,一边让这一万多人到他渡河的点来。只要晚一天开战,他就能集结他全部的兵力。西方史学家经常称赞亚历山大非常善于合理使用兵力,在这个时候就装作没看到,一声不吭了。

为什么亚历山大会这样?他可是西方人口中的第一名将啊。只有三种可能:

1.此时的他被以前的一连串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到了极点。

2.亚历山大的军事思想还没进入新的高度。这点展开讲一下:亚历山大渡河是为了会战,无非在那个时候,军队的纯粹防御都是被视为示弱的表现,是实力较弱的军队没有办法之举,所以让他有信心去击败印度人。如果亚历山大碰上的是中国同时期的高手,人家会很好地给他上一课,我向你示弱是因为我内在的强大,这就是孙子说的“怯生于勇,弱生于强”,等真开仗,亚历山大必然会吐血,你们实力这么强大还不好好地和我堂堂正正打一架,还玩诡计骗我让我以为你们很弱。

3.亚历山大有绝对的把握打赢。如果真是这样,那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亚历山大就是有西方人说得那么神。可,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看看双方砍起来后的情况就知道了。

(四)开始砍吧,我都等急了

我们先看下亚历山大的惯用阵型,中间是马其顿方阵,弓弩手和轻步兵保护方阵的侧翼,右边是禁卫骑兵,左边也是禁卫骑兵再混合一点其他骑兵。

我们可以认为方阵是亚历山大的胸部;右边的骑兵是他的右臂,这是进攻的;左边的骑兵是他的左臂,这是防守的。

但在吉达斯浦河会战中由于兵力不足,亚历山大没有排出这样的阵型。我们看下双方布阵。亚历山大:五个马其顿密集方阵共8000人组成阵线左翼,前沿是2000轻步兵和2000弓弩手;阵线右翼是3000近卫步兵、4000禁卫骑兵和1000骑射手;其中2000禁卫骑兵由寇纳斯指挥,在亚历山大观察印度军阵型后被调整移动到马其顿密集阵的后边,隐蔽在密集阵林立的长矛后面,等到印度骑兵出击以后立刻向其侧后方发起猛攻。

波鲁斯:首先第一列都是大象,大约100头,每一头象之间相距约30米,所以它们在整个步兵战线的前面构成了一条线,足以在所有的点上使亚历山大的骑兵望而生畏。无论如何波鲁斯认为敌人是绝不敢从大象之间的空隙中进入的,因为骑兵的马看到象就会惊恐乱跑,如果是步兵从大象之间进入,则他们会受到后排重步兵横队的阻挡。而大象又可以回转身来践踏他们。在大象的后面,是近30000步兵阵线,每个方阵大约30米宽,排列在战象之间的空隙位置。同时步兵的两翼也长出了大象线(第一线)之外。3000骑兵则部署在步兵战线的两端上,前面摆着战车。见吉达斯浦河会战。

亚历山大还是用他的惯用手法,把对手骑兵引出来先加以歼灭,这一套他已经玩得炉火纯青,我们无法否认他确实是个优秀的指挥官。为了对抗马其顿骑兵,波鲁斯把他右翼的骑兵也调到了左翼,亚历山大先让他的骑射手去引诱印度骑兵,被阵阵箭雨射得按捺不住性子的印度骑兵果然向他的骑射手冲来,可是这正中亚历山大下怀,可怜的印度骑兵遭到了亚历山大和寇纳斯指挥的马其顿禁卫骑兵的夹击,没有任何悬念,印度人战败,剩余的骑兵向象阵后躲藏。这时印度军左翼的战象在驭手驱使下迎上前阻挡马其顿骑兵。

在这个时候其实印度人的第一个机会出现了,如果这部分战象能一直保护他们的左翼,马其顿骑兵将和他们的步兵方阵暂时失去联络,可是波鲁斯明显没有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把握战机的能力,在马其顿骑兵面对战象退让后,整个印度象阵向正面前来的马其顿步兵方阵发动了进攻,而没有战象去保护他们的左翼,本来是骑兵在保护,可骑兵被亚历山大打败后暂时没完成下一次集结。没关系,失去了第一次机会还有第二次。

前文就讲过马其顿方阵其实只能执行单一的战术——正面突破敌人的阵型,它能强于希腊重步兵方阵是因为它的长枪比别人长,它的纵深比别人厚,这样冲击力就强于对手。可在面对比它更强劲的对手——战象时,它没有任何的优势;而且因为队列训练程度低下,无法变阵以对抗对手。这种正面的硬抗,强者必胜,马其顿方阵在印度人预料中被战象冲散了。

现在印度人的第二个机会来了,被冲散的马其顿方阵的防御能力可以忽略不计,其实对马其顿人来说,战败就在眼前,随时都可能发生崩溃。这本来是印度人最好的机会,胜利就在眼前了。可是因为印度人全部战象都在冲击马其顿方阵,没有保护侧翼的战象,这给了亚历山大挽救自己部队的可能。印度骑兵看到他们的战象和步兵已经发动冲击,于是又集结起来冲向马其顿骑兵。可是这没用,凭他们保护不了自己部队的侧翼,在马其顿骑兵面前印度骑兵再次败退。亚历山大做出了挽救战局最关键的一步,马其顿骑兵跟着印度骑兵冲了进去。

这,为马其顿的步兵们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本来战象冲散了马其顿的阵型,接着应该是印度骑兵攻侧翼,步兵正面压上,可亚历山大带着他的禁卫骑兵不要命地冲了进来,使得印度人无法立即展开对马其顿步兵的屠杀。这用生命换来的时间非常宝贵,第一线的马其顿轻步兵和弓弩手玩命地攻击战象和它们的驭手,他们必须在亚历山大为他们拖住印度人的这段时间里阻杀这些巨兽。这个时候整个战场是一片真正的混战(我们得知道,古代的战争和现在一样是有层次的),马其顿步兵在攻击战象(用战斧砍象蹄,用波斯弯刀剁象鼻,什么武器都尝试过了)、在攻击驭手、在抵御印度人的攻击;马其顿骑兵在攻击印度骑兵、在攻击印度步兵;被攻击的战象在踩人,不管是印度人还是马其顿人,场面乱成一团。

在射杀了大部分战象驭手后,胜利的天平终于向马其顿方面倾斜,失去驭手的战象不分敌我,见人就踩,很多甚至转身向印度人冲去,现在印度人自己也毫无阵型可言,他们彻底失去了赢得战争的希望,这场面让我们想到了昆阳之战。最后当所有战象都无力再战时,印度人的末日也就到了,亚历山大带领禁卫骑兵包抄到了他们后方,老营的马其顿人也终于赶到战场,不过他们已经没多少事干了。正面面对马其顿步兵,后面是马其顿骑兵,建制已混乱的印度人无法再组织起来,只能各自为战,在那时各自为战就意味着被敌人屠杀。战后印度人阵亡12000人,9000人被俘。马其顿人战死骑兵280人、步兵700人,按照古代作战战死和负伤比例1比10计算,马其顿人有1万人受伤,代价非常惨重。别看印度人死了那么多,其实大部分是在最后编制散乱被杀的,在混战中双方的伤亡其实差不多。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之前的疑问了:“亚历山大有把握打赢吗?”会战的经过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他没把握,他甚至差点输掉了会战,这只是一场五五开的较量,亚历山大可能赢也可能输,只是他的幸运女神始终没离开他。赢了,很勉强,很幸运。这,不应该是一个名将的战斗,而更像是黑帮街头混战,是典型的“先战后求胜”。

战后的一件事能更好地印证我这一评论。会战后不久,马其顿军队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哗变,他们拒绝再继续前进。你难以想象,除了亚历山大,还能找出历史上哪个著名的将军的部队会发生这样的事。对于这场哗变,西方史学家们已经有了诸多解释,我们就不提了,但有一点一直被他们故意遗漏。那就是在吉达斯浦河会战中惨重的伤亡是引发哗变的直接原因,是导火索。寇纳斯的话表达了马其顿士兵的心声:“他们每个人都希望能活下来,带着征战多年获得的财富衣锦还乡,和他们的父母妻儿重逢。”

亚历山大要进行征战是因为对荣誉对征服世界的渴望,马其顿大兵们打仗是为了抢劫装满行囊发大财。如果这时他们的囊中空空,那么人性的贪婪就会战胜一切,他们就会继续征战。可现在他们个个都是财主,在亚历山大的指挥下,如果胜利还是像以前那样来得那么容易,他们也不会反对自己去成为更大的财主;可当胜利变得勉强而艰难,他们就不再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打仗。人生最可悲的事是:人死了,钱还没花完。马其顿大兵们深深懂得这一点。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他们很清楚,再来一次吉达斯浦河会战这样的战斗,谁也不能保证还能赢。

这才是哗变的导火索,可这原因不能提,更不能去分析,因为亚历山大是西方史学界的偶像,是英雄。吉达斯浦河会战是被西方史学界称为亚历山大的经典战例的,他们可不会干推翻他们仅有的几个军事天才的事。

写了很多,但还是不能遗忘本章的主旨——队列。从会战经过我们就可以看到,马其顿方阵由于训练的原因(队列训练)使得它的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在遭遇更强力的冲击时,就无法抵挡。我们看下,比它训练程度更高的罗马方阵就比它强得多。在扎马会战中,面对汉尼拔80头战象的冲击,罗马方阵凭着它灵活的阵型很轻易就化解了,战象无法造成罗马方阵的混乱,也就不用面对亚历山大所面临的危险局面(虽然西方一再强调,汉尼拔这些战象很多没好好训练过,不管这是不是西方人为汉尼拔这个他们心中的英雄战败而找的借口。从冲击力来说,相差并不大,从制造混乱来说,基本一样)。可以说,这就是队列对军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