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这才是战争
29341100000037

第37章 步炮协同:德军渗透战术

火药武器、尤其是火炮的大规模运用使得战场的空间更加广阔,这些用化学能来进行杀伤打击的武器威力远远超过之前几千年来所使用的冷兵器,这样一来战争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阿彻·琼斯在他的《西方战争艺术》中认为人类的战争有四种武器系统,其实无需如此复杂,正如我在第七章中叙述的一样,战争的本质无非是一个作战体系对另一个作战体系的能量的打击,那么在此基础上只需要两个系统,近距离的突击力量和远距离的突击力量。

而作战就是如何去运用这两种打击力量的问题。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经过激烈地厮杀后发现,谁也无法轻易战胜谁,哪怕自己拥有数以万计的火炮和以百万计算的士兵。既然无法在进攻中取胜,那就只能在相持中寻找机会,于是似乎在一夜之间,各种各样的工事包括地雷、掩体、堑壕、铁丝网、机枪阵地、堡垒和火炮阵地等星罗密布在整个战场上。对于士兵来说敌人的各种火力和障碍物都是他们前进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高墙,每前进一步都得付出血的代价。然而交战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哪怕牺牲了千万士兵的生命,似乎对战局也无法产生什么决定性影响。于是战争一下子又回到了起点,交战双方得重新思考如何去突破并且利用这些突破。

为了能够达成突破,首先被使用的办法就是用更强大的力量去摧毁对方,这是最直接的办法,同时也是最省脑子的,不用花太多的脑细胞,只要在进攻中集结足够的力量就行,这是最常规的,也是西方人最喜欢的。这么做首先必须和现有的作战力量、作战手段相匹配,而在“一战”期间,各国最强大的力量就是火炮了。那么交战双方似乎找到了办法,在作战准备阶段集结绝对优势的火炮使劲地轰,一直轰到对方的阵地上什么都看不到为止,实际效果看起来也不错,别说地面上的,就连地下数米的掩体都被轰垮了。

可是后来大家发现,这样没有解决问题,你轰垮了人家第一道防线人家后面还有第二道第三道,甚至五六七八道防线,在你炮兵长时间轰击以及步兵占领了第一道防线,炮兵跟着往前挪的那点时间里,对方也集结起了大量的火力和兵力,于是也来一遍你刚才的过程,使劲地轰,再把你轰回去。于是开始重复,在那拉锯,大家都付出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可收效甚微。估计西方人打殖民地战争打习惯了,习惯于用钢枪火炮去对付弓箭长矛的当地人,以为用力量的优势能赢得一切。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方都是世界军事强国,你有的我也有,你有那么多我也有那么多,实力相当,用蛮力解决不了问题。这样下去只有看谁先把自己的血流干,谁就输掉了战争。

而且,就算在局部形成了优势,对付这样的笨招也很容易找到应对办法。比如什么“反斜面”啦,就是把阵地设置在山的反斜面而不是通常的正斜面,使你的火炮射击精度大大下降;什么“弹性防御”啦,就是改变以往在每一道防线都配置较强力量的做法,只在前沿放少量警戒兵力,大部队配置在后面等着你轰完步兵上前后再揍你。诸如此类,不一而是。这些玩意在现代军队身上的印记依然清晰可见,比如美军的阵地防御中的战斗地域就区分为纵深战斗地域、掩护(警戒)地域、主要战斗地域以及后方战斗地域。

反正就一句话,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时间长了,各国都明白过来,这样死拼蛮打绝不是办法,必须提高技术含量。武器装备还是那么多,之前的战法看起来声势惊人,但实际效果不好,得找出更合理、更有效地发挥出它们的威力的方法才行。

于是各国都试图寻找出最合理的将兵力、火力完美结合的办法。然而头脑的简单、保守、愚蠢束缚了英国人和法国人,他们只会机械地执行拿破仑时代就有的“炮兵征服,步兵占领”原则,步兵只知道跟随着炮兵的火力前进,这种从火炮出现起就开始使用的按计划协同方式在面对敌方同样强大火力时无法有效地利用炮兵火力突击的效果。看起来“火力引导兵力”的原则似乎失效了,其实这并不是作战原则落后于时代,而是他们狭隘的思维导致他们不会运用。

终于思想更活跃的德国人在炮兵射击开始诸元精密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渗透战术”,因为由德国将军胡蒂尔在东线的里加战役中首先运用,因此又被称为“胡蒂尔战术”。

所谓“渗透战术”,其核心是利用小的作战单位,利用对方防御的间隙和接合部,渗透到对方的防御体系当中,打击重要目标,切断交通线,割裂防御部署之间的关系,为正面的攻击创造条件。这句话虽然很短,而且是纯粹的书面报告语言,但是也可以看到这个战术的两个基本要素,渗透和间隙,然而正是这两个要素使得很多人错误地理解了该战术精义。下面就围绕这两个要素简单讲述:

渗透,这个看起来很简单,很多人就只是简单地理解为使用小部队就可以渗透了,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无论是对于营连排班还是军师旅团,在进行这样的攻坚战斗时所面临的敌火威胁是一样的,不会说你的作战单位小了受到的威胁就小,就能够顺利地形成突破。所谓使用小部队,是指提高分队的作战能力,使得营连排这样的分队具备大部队一样的作战要素,换句话说就是使用小型合成分队。而“小”这个字,只是为了降低部队作战中的伤亡,当小的作战单位能执行以往大单位才能执行的任务时,那么完成任务的代价自然就降下来了。

而所谓的渗透其实就是把以往的进攻战斗缩小化,在以往进攻战斗中寻求在局部形成突破的基础上再次局部化,打开一个个小的突破口;再通过这些突破口利用敌方防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来实施一个个战术迂回,把敌方坚固支撑点一个个分割包围,一个个孤立起来,再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把孤立的坚固支撑点一个个定点清除;最后把这些小突破口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突破口,通过这样不断的战术动作来谋求战役全局胜利。这就是我在本书一开始讲的,你要吃蛋糕,一口吞不下或者一口吞下代价太大会吃撑了,那就把蛋糕分成小块,一口一口地吃。

这样的小型合成分队是如何去形成小的突破的呢?如果做不到这点,一切无从谈起。一般描述时都说是要避实击虚,要利用敌方防御体系的薄弱环节,也就是利用里面的间隙和结合部。这话看起来没错,可我要说:根本就没有间隙。一种战术的形成,其基础是不能建立在敌方会给你突破的机会上的。如果把“渗透战术”能够成功渗透的基础建立在敌方防御体系中的间隙能被你成功利用的基础上的话,那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无法执行,而且也不必费什么心思去搞这样的战术。

所以,“渗透战术”里所说的利用间隙,这个间隙是小型合成分队自己去创造的,而不是敌人给你的。怎么创造?用炮。改变以往的“兵力跟着火力走”的做法,让“火力跟着兵力走”。

正如前面所说,实施突击的小型合成分队虽然具备了执行以往大部队才能执行任务的能力,但由于自身的规模小,本身的力量不够强。自己的力量不强没有关系,只要队伍里有炮兵火力引导员就行。前进时跟着炮兵弹幕走,前进受阻了,来,召唤配属给他们的火炮打就行了,打掉目标,继续前进。这样就改变了原来的步炮协同只按计划协同的方式,增加了召唤炮兵火力的协同,把“兵力跟着火力走”和“火力跟着兵力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步兵能够更好地为炮兵指引目标,炮兵也改变了以往的一线配置的模式,采取疏散式伴随保障的配置,随时支援所配合的突击分队行动,作战的效能就大大提高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很多时候所谓的突击分队并不是在执行突击任务,他们虽然往前进了,但并没有执行单纯的兵力突击,而是更多地在充当火力引导分队的角色,指引配属给他们的炮兵分队实施火力突击,自己利用炮兵火力突击的效果再进行兵力突击。这个就是该战术创造薄弱环节的基本方法,在一个个小的局部,利用步炮间的良好协同,炮兵为步兵清除前进的障碍,步兵为炮兵指引打击的目标,随着突击分队的深入发展,炮兵火力随之延伸。而正是因为突击分队具有小巧精悍的特点,所以能采用极为疏散的战斗队形利用弹坑、地形遮蔽物等交替掩护前进,大大降低敌方火力对他们的杀伤能力。

可以看到,所谓的“渗透战术”并不仅仅是突击分队的兵力渗透,更多地是突击分队引导炮兵火力进行渗透,用火力来实施突破、分割、包围、歼灭,步兵实施最后清剿。突击分队的存在很大意义上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火力打击的精准度和杀伤效果,既充分地发挥了炮兵火力又避免了步兵的重大伤亡,最大限度地发扬步炮协同作战的威力。应该说,德国人找出了有效地将兵力、火力有机结合的方法,而这种作战思想、德军提供的范本正是现代军队战术的基础。

德军在“一战”后期正是凭着这一战术取得了很多战术胜利,但由于德军后勤补给跟不上、当时步兵缺乏快速的机动能力等问题,还是无法有效利用这些战术胜利来迅速实施纵深突贯以赢得战争。如果当时的德军重视坦克的发展,拥有和英法相当规模的坦克部队,步炮协同再结合装甲部队大纵深突击的威力,形成步坦炮协同也许能赢得“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