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初年的一个盛夏,在山东淄川东城的满井庄大路口上,每天当金鸡报晓、炊烟升起之后,经常可以在路旁一棵大树底下看到30多岁的蒲松龄粗布短衫坐在芦席上,身边放着一个装满浓茶的大瓶子,那茶瓶小口大肚,瓶边放有四五只粗瓷大碗和一包当地出产的烟丝。
每当有行人路过的时候,蒲松龄就站起身来,热情地邀对方坐下,喝茶休息。蒲松龄有个规矩,喝茶不收茶钱,喝茶人只要讲一讲自己的所见所闻就行了。于是来往行人都喜欢在这个茶摊歇脚聊天,说说各种奇闻逸事,讲得口渴了,蒲松龄马上又献上一碗茶,让人润嗓继续把故事讲完。
有一个白发苍苍的驼背老人,见多识广,蒲松龄对他彬彬有礼,毕恭毕敬地请老人讲他所知道的奇闻逸事,老人喝着茶抽着烟,说了个马骥漂洋过海到罗刹国的故事,蒲松龄听得入神,回去就写了"花面相迎、世情如鬼"的《罗刹海市》。他就这样搜集一篇写一篇,日积月累,终于写成了容纳百川的《聊斋志异》。
有一天,一个身背包袱的中年人风尘仆仆地来到茶摊前,蒲松龄请他坐下,一边倒上浓茶,一边笑着说:"你得讲个故事给我听听。"中年人接过茶碗喝了一口茶,说:"我给你讲个茶的故事吧。"于是中年人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来。
说杭州灵隐寺有个和尚,以善于烹茶而遐迩闻名,他所用的茶具都十分精致,收藏的名茶也很多,而且分出好几个等次。烹献哪一等级的茶,常常根据来客的贵贱而定,最上等的名茶,如果不是贵客或善于品茶的知己,他是绝对不会拿出来的。
有一天,寺里来了一位大官,和尚恭恭敬敬地迎上去行礼,然后拿出好茶,亲自汲泉烹茶,献给大官品饮,满以为能得到大官的一番赞誉。谁知大官只喝茶,一句话也没说,和尚非常疑惑,又拿出了上等的名茶沏好给大官奉上。茶快喝完了,那大官还是没有一句称赞的话。和尚急得再也等待不下去了,鞠躬问道:"大人觉得这茶怎么样?"大官拿起茶杯拱了拱手说:"很烫!"
蒲松龄一听哈哈大笑,说:"刚才一位客人说了一个鸽子的故事。一个叫张幼量的鸽子迷,四处搜罗各个品种的名鸽,像母亲哺育婴儿一样喂养鸽子。有位大官想要,张幼量见是父亲的好朋友,便选了两只最珍贵的白鸽送去。过了几天,张幼量见到大官忍不住问起鸽子,大官说:"挺肥美的,煮着吃了。"张幼量懊悔不已。我听你说的故事与张幼量赠鸽给大官,是同一性质的笑话。"
到了晚上,蒲松龄坐在灯下,细细回想白天所听到的故事,后来将其加工成篇,写成了《鸽异》。
教子建议蒲松龄一生郁郁不得志,始终未能实现考取功名、匡时救世的夙愿。然而,他在怀才不遇的境况中,凭借顽强的意志,终于在文学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执著的法拉第著名科学家法拉第曾和戴维进行过一次这样的谈话。
"非常抱歉,我们的谈话随时都可能被打断,此时仪器还没有爆炸。法拉第,你没说毕业于哪所大学,对吧?"戴维问。"先生,我没有上过大学。"法拉第回答说。"是吗?但从你做的笔记可以看出你懂得大学的知识,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戴维惊诧地问道。"我投入全部的精力,尽可能去学习一切知识,还在自己房子里建了个小实验室。"法拉第说。"年轻人,你的执著精神让我很感动。你之所以愿意到我这儿来,可能是因为你没有在实验室中干过,科学太艰苦,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报酬却是微薄的。"戴维说。"但是,只要能做这件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报酬啊。"法拉第说。戴维笑着说:"年轻人,你可要想好啊,看看我眼边的红疤吧,这是氢实验引起的一次爆炸留下的,我想,你装订的书籍总不曾将你炸痛,让你遭受皮肉的痛苦吧?""是的,我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但当我翻开装订的科学书籍,它的目录常使我神魂颠倒。"法拉第答道。
听完法拉第的话,戴维收法拉第当了自己的助手。
教子建议
在求知的过程中,执著的人容易取得非凡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