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操之在我(成功就这么简单)
29373100000009

第9章 专注于一件事物

你只能选择一个目标,如果你什么都想得到,那么,结果往往是你什么也得不到。

有一个农夫,既有房子也有地,生活十分富裕。有一次,他花钱雇了一条狗,帮他防止流浪的乞儿闯进院子,还要帮他烘烤面包,天天给他浇灌和收拾菜园。

那狗谋得了职业,尽力想把工作干好。

这时候,农夫去赶集,等他回家一看,菜园没有收拾,面包也没有烘烤,而更叫他恼火的是,小偷爬进了院子,把仓房偷了个精光。

农夫哇啦哇啦地痛骂那狗儿。对于每一桩过失,那狗儿都有一番辩解:为了收拾白菜的苗床,它把烤面包的事放下了;收拾菜园吧,可是又到了看守院子的时候了;至于错过小偷的那一刻,正好赶上它想去烤面包。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认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可半途而废,也不可一心二用。只有全力以赴,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在平时的工作中,即使业务再忙,文件堆积如山,仍需一一完成。若想一次完成,结果必定一件事都做不好。将目标缩减为一,达成一个目标,再处理下一个目标,循序渐进,工作必获佳绩。

为了惩罚一个违反了戒律的教徒,主教列出了三种处罚的方式让他自己选择:第一种是罚款100元,第二种是吊在树上两个时辰,第三种是吃50个辣椒。

那个人想:还是吃辣椒划算,既不破财,也不痛苦。于是他选择了第三种。他拿起辣椒吃起来,刚吃了几个感觉还可以,当他吃到第10个时,他感觉到嘴里火辣辣的痛,心里像烧着一团火,他难受极了。他又勉强吃了10个,但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他流着泪说:“我再也不吃这要命的辣椒了。我宁愿被吊起来。”

他又被一条结实的绳子吊了起来,不一会儿,他就感觉头晕目眩,浑身像是被砍了下来一样,绳子勒进了肉里,痛得他大声叫起来,他再也不想为了100元钱而受这个罪了,他高声地叫道:“快放我下来,我要选择第一种方式,我情愿被罚100元钱。”

他转了一圈,折磨也受了,最后依然没有逃脱罚款的下场。如果他一开始就能想到选择第一种方式,就不必再去尝试另外的痛苦,也就不会受两种罪了。

有时我们面对众多选择时,我们只能选择一个。剑桥大学罗伯特·史蒂文森教授指出:只要把你选择的这一个干好、经营好,就是最大的收获,当你什么都想选择时,结果往往是你什么也得不到。

付出才有回报

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一个人获得的多少与他付出的多少总是成正比的。

某一大雨天的下午,有位老妇人走进匹兹堡的一家百货公司,漫无目的地在公司内闲逛,很显然是一副不打算买东西的态度。大多数的售货员只对她瞧上一眼,然后就自顾自地忙着整理货架上的商品,以避免这位老太太麻烦他们。可是,其中有一位年轻男店员看到了她,立刻主动地向她打招呼,很有礼貌地问她,是否需要他服务。这位老太太对他说,她只是进来躲雨罢了,并不打算买任何东西。这位年轻人安慰她说,即使如此,她仍然很受欢迎。他还和她聊天,以显示他确实欢迎她。当她离去时,这名年轻人还陪她到街上,替她把伞撑开。这位老太太向这名年轻人要了一张名片,然后径自走开了。

后来,这位年轻人完全忘了这件事。但是,有一天,他突然被公司老板召到办公室去,老板向他出示一封信,是那位老太太写来的。这位老太太要求这家百货公司派一名销售员前往苏格兰,代表该公司接下装璜一所豪华住宅的工作。

这位老太太就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她也就是这位年轻店员在几个月前很有礼貌地护送到街上的那位老太太。

在这封信中,老太太特别指定这名年轻人代表公司去接受这项工作。这项工作的交易金额数目巨大。这名年轻人如果不是好心地接待这位不想买东西的老太太,那么,他将永远不会获得这个极佳的晋升机会了。

有一句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如果帮了别人的忙,你将会得到别人更大的帮助。你对人热情,别人也对你热情。如果你是一位营业员,整天一副苦瓜脸,对顾客的询问爱理不理,这样就把销售机会一个又一个地丢掉了,也许丢掉的还不止这些,比如还丢掉了别人对你的信任。如果你是一位坐办公室的干部,你对每个来访的人都热情接待,说不定有一天,其中一位来访者成了你们单位第一把手,那么你的晋升机会就来了。因此可以说,每个来访者对你来说都意味着一个机会,请你好好把握。

当然,你有权利不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不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而且,更进一步说,你的每一种思想产生的后果都会回报到你身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他人采取一项友好的行为,或者提供有益的服务,那么,他也将对你提供相似的友好服务。这即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如果你对人诚实,他人就会对你信任。

希望一切美好品德都成为你的个性的力量,把这些力量散发出来,你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道理很简单:你乐意借给别人钱,那么当你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尽力帮助你。你待人不薄,别人则知恩图报。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在你给予的同时,你会产生精神的富足感。就好像老师一样,他拼命地把他所有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他的知识会愈来愈贫乏吗?刚好相反,“教学相长”,他的经验会越来越丰富。在他教导别人的同时,一定会有新的领悟。绝不会说教完了,自己的技艺就全没有了。

剑桥大学的教授们总是教育学生: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一个人获得的多少与他付出的多少总是成正比的。所以,做人首先要付出,只有这样,才会有好的人缘,也只有这样,才会在物质和精神上有更多的收获。

智勇双全,成功易求

一个成功的追求,就是由智和勇共同组成的,二者缺一,结果就会走向反面。

一位游客在南非狩猎,一匹狼被他追到了一个“丁”字路口,正前方是迎面包围过来的向导,他也端着枪对着狼,狼夹在了中间。在这种情况下,狼本可以选择岔道逃掉,可它没有那么做,而是迎着向导的枪口扑过去,夺路而逃。当时他非常不明白,狼为什么不选择岔道夺路而逃,难道那条岔路比向导的枪口更危险吗?向导向他解释说:“狼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它们知道只要夺路成功,就有生的希望,而选择没有猎枪的岔道,必定死路一条。因为那条看似平坦的路上必有陷阱。这是它们在长期与猎人的斗争中悟出的道理。”

狼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是智慧和勇气救了它的命,智慧使它不去选择必定是死路一条的岔道逃跑,勇气让它选择了枪口。智和勇本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成功因素。有智无勇,和有勇无谋的结果都一样,那就是失败。智慧可以让你看透事物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勇气会帮你去改变处境,解决问题。如果你很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并且有很多点子,但却没有勇气去执行,去行动,那充其量你也不过只会夸夸其谈,有智无勇。但如果你只知一味去冒险、去行动,根本不知道办法,那叫莽撞,结果同样是失败。所以,智和勇对于成功者来说是缺一不可。

日本松下电器董事长松下幸之助早年曾在大阪电灯公司工作。他对电灯泡着了迷,为了改进电灯灯头的构造,不惜倾资从事改良的工作,并组成了松下电器公司。不巧公司成立之初,恰遇经济危机,市场疲软,销售困难。怎样才能使公司摆脱困境、转危为安?松下幸之助权衡再三,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拿出一万个电灯泡作为宣传之用,藉以打开灯泡的销路。

灯泡必须备有电源,方能起作用。为此,松下亲自前往拜访冈田干电池公司的董事长,希望双方合作进行产品的宣传,并免费赠送一万个干电池。一向豪迈爽直的冈田听了此言,也不禁大吃一惊,因为这显然是一种违背常理的冒险。但松下诚挚、果敢的态度实在感人,冈田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松下公司的电灯泡搭配上冈田公司的干电池,发挥了最佳的宣传效用。很快地,电灯泡的销路直线上升,干电池的订单也雪片般飞来;初创的松下电器公司非但没有倒闭,反而从此名声大振,业务兴隆。

智慧中隐藏着催生勇气的力量,智靠勇来表达和实现,如果没有松下那“拿出一万个电灯泡做宣传”的智慧中蕴藏的勇气,就没有松下亲自拜访冈田干电池公司董事长的行动。这一行动,往往是智勇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成功的追求,就是由智和勇共同组成的,二者缺一,结果就会走向反面。

智慧只属于乐于思考的人

人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只有会思考,才会有智慧。智慧只属于会思考的人。

一个炎热的早晨,离大河口不远,一头水牛正在大树下休息。

这时飞来一只阳雀,落在一棵树上,亲热地同水牛打招呼。

水牛乐了:“你喝水也值得到大河来,随便一滴水不就够了吗?”

阳雀却笑着说:“你这样想吗?我喝水比你喝得多呢。”

水牛哈哈大笑:“怎么会呢。”

阳雀说:“咱们试试看,你先来。”它知道马上就要涨潮了。

水牛伏在河边,张开大口,用力喝起来,可不管它喝多少,河里的水不但不少,反而多了起来。

水牛肚子鼓鼓的,已经喝不下去了。

这时阳雀飞过来,把嘴伸进水中。

退潮了,阳雀追着去喝。水牛伤心地说:“你个头不大,水却喝得不少。”

“你服了吧?”阳雀笑着问水牛,然后振翅飞走了。

留下大水牛呆呆地望着河水,它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这样。

机灵的小阳雀,可怜的大水牛。

很多时候,人是不能只凭外表来判断事物的优劣的。那些貌似强大的人,如果不会用脑子,遇到问题只知道蛮干,也是空有一身的力气。有些人虽然貌不惊人,做起事情来却能够用心去分析、判断,考虑周到。在对局中自然会取得胜利。

中国有个传说,两界山曾经镇压过齐天大圣孙悟空,后来孙悟空修成正果,人们就在这儿立了个齐天大圣庙,香火极为旺盛。有一只猴子,偷偷地跑到庙里,把齐天大圣的泥塑像搬开,自己坐在上面,接受人们的香火,吃着人们供奉的鲜果。猴子常常溜出来,把人们虔诚的忏悔和恳切的乞求当作笑柄,告诉它的同伴们。

同伴们说:“你敢长期呆下去吗?”

“怎么不敢!”这只猴子说:“泥塑的齐天大圣怎能比得上我呢?那只不过是一尊泥像,而我才是—只真正的猴子!”

“人们常常在山里捕捉我们,可是他们竟心甘情愿地向你磕头,这事真不可理解。”

“这有什么!”这个冒充的齐天大圣说:“人就有这样的一种特性,只要谁坐在神的宝座上,他们就对谁膜拜,哪管我是不是一只猴子呢?”

愚人与智者的分别之一便是前者遇事不经分析,只看现象和表面,只知道跟着别人走;后者是看到现象和表面之后,由表及里加上自己的看法和判断,走自己选择的路。

追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捕鱼的渔夫,是看不见水的。眼中只有鹿和鱼的人,不能看到真正的山水;眼中只看到偶像的人,永远找不到自我真实的性灵。

那只冒充齐天大圣的猴子正是抓住了人们这种盲目崇拜的心理,达到了它的目的。

人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只有会思考,才会有智慧。

善于思考才能解决问题

快乐而成功的人生总是垂青那些有智慧的人,而远离鲁莽的人。

有一个律师得了重病,已经无药可救,而惟一的独生子此刻又远在异乡,不能及时赶回来。

当他知道自己死期将近时,怕仆人侵占财产,便立下了一份令人不解的遗嘱:“我的儿子仅可从财产中选择一项,其余的皆送给我的仆人。”

律师死后,仆人便高高兴兴地拿着遗嘱去寻找主人的儿子。

律师的儿子看完了遗嘱,想了一想,就对仆人说:“我决定选择一样,就是你。”这样,聪明的儿子立刻得到了父亲所有的财产。

很多事情,只要略微动一下脑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我们每个人都面临这个复杂而又多彩的世界,在这个充满变数并且竞争激烈,几近残酷的世界里,我们要学会比别人跑得快,因为这会成为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而有些人盲目地识错目标,在做事之前,不能保持高度的清醒,结果会走错方向,用错劲。到头来,只能落得个功亏一篑、一事无成的下场,因此,我们在做每件事前,都要想想事情的原委,认真地进行策划,尽快找出捷径,确保不出现疏忽和漏洞,使自己不至于走错方向。

剑桥大学哈罗特·埃沃森教授是这样说的:人类的整体智慧水平相对于个人的想法而言,常常具有一种趋同性,而许多成功人士恰恰从这相同或相似的想法中跳出来,寻求新的出路。因为他们善于开动脑筋,会精心策划,从而会发现富有启迪意义的现象。

从前,有一个云游天下的僧人,来到一个地方,听说前方有一户人家,从来不许人借宿,他决定一定要去借宿一夜。

天黑下来以后,这个游僧就走进了这户人家。这时,他突然变成了一个“聋子”。在互相致意之后,主人急忙给他烧了茶,招待他吃了饭,然后打着手势对他说:

“吃了饭早点动身吧,我们家是不能过夜的。”

游僧佯装不懂,只是瞪大眼睛看。主人用手指指门,再次请他出去。“好,好。”游僧好像懂了。一边说着,一边大步走到门外,把包裹拖了进来,放在西北角的柜子前。主人又作了一个背上包裹快走的手势,游僧立即跳了起来,举起包裹放在柜子上面,嘴上说:“这倒也是,里面可全是经书啊!”主人又反复比划,要他走,他却点点头,说:“没有小孩好,不会乱拿东西。嗯,我把两根木棍插在捆包裹的粗绳上了。”人家说东,他就说西,弄得主人哭笑不得,最后没法,只得留他过了一夜。

只要善于动脑筋就会做出别人做不到的事,只要善于动脑筋,才能解决问题,消除困境。

林肯与道格拉斯共同竞选伊利诺州参议员,二人因此成了冤家。

二人约定从斯普林菲尔德出发,进行一场竞选辩论。在出发的前一天,他们共同到当地教堂去做礼拜。道格拉斯是当时美国第一流政治红人。牧师为了讨好道格拉斯,先请他上台布道。道格拉斯一上台就利用机会转弯抹角地把林肯挖苦一番。最后,他仍然想“指挥”一下林肯,戏剧性地说:“女士们,先生们,凡不愿去地狱的人,请你们站起来吧。”全场的人都站了起来,只有林肯坐在最后一排不站起来。道格拉斯忙说:“林肯先生,那么你打算上哪儿去呢?”

林肯仍然坐着,不慌不忙地说:“道格拉斯先生,我本来不准备发言的,但现在你一定要我回答,那么,我只能告诉你,我打算去国会。”

全场大笑。

善于动脑筋,林肯化被动为主动,反戈一击,使道格拉斯尴尬得难以下台。

快乐而成功的人生总是垂青那些有智慧的人,而远离鲁莽的人。

学会处处寻找致胜的机智

机智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它能给你提供智慧的密码。因此,你应当学会处处寻找致胜的机智。

丘吉尔有一个习惯,休息的时候,经常爬进热气腾腾的浴缸中去洗澡,然后裸着身体在浴室里来回踱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来到华盛顿会见当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要求美国共同抗击德国法西斯,并给予物资援助。丘吉尔受到热情接待,被安排住进白宫。

一天早晨,丘吉尔洗完澡,在白宫的浴室里正光着身子在那里踱步时,有人敲浴室的门。

“进来吧,进来吧。”丘吉尔大声喊道。

门一打开,出现在门口的是美国总统罗斯福。他看到丘吉尔一丝不挂,便转身想退出去。

“进来吧,总统先生,”丘吉尔伸出双臂,大声呼唤,“大不列颠首相是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对美国总统隐瞒的。”说完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丘吉尔的机智不仅消除了窘境,还为以后的谈判营造一个坦率轻松的气氛,最终获得了谈判的成功,英国得到美国的援助。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丘吉尔的那句话,或许将是另外一种结果!机智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它能给你提供智慧的密码。因此,你应当学会处处寻找致胜的机智。

谁能够精确地估算出由于缺乏机智而导致的损失呢?——那些人生旅途上的跌跌撞撞、磕磕碰碰,那些生活中的弯路和陷阱,那些跌倒后的辛酸、苦涩与困惑,那些由于人们不知道怎样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而导致的致命错误!你经常可以看到蓬勃洋溢的才华被无谓地浪费,或者是得不到有效地利用,因为这些才华的拥有者缺乏这种被我们称之“机智”的微妙品质。

或许你接受过高深的大学教育,或许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受到过最尖端的训练,或许你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是一个真正的天才,然而,你仍然可能在这个世界上郁郁不得志或是难展宏图。但是,一旦你能够在原有才干的基础上增加机智这种品质,并与才干结合起来,你将惊奇地发现前途是多么坦荡光明,而你在发展自己的事业时又是多么得心应手。

不管一个人是多么才华横溢,天资过人,如果他缺乏足够的机智来对才华和天资进行有效的引导,如果他不能够在适当的时间说适当的话,做适当的事,那么他还是无法有效地施展和运用自身的才华。

某位先生尽管极具才干,并过着刻苦努力的生活,然而,由于个性中缺乏机智这种卓越的品质,他的努力几乎完全付诸东流。他好像永远都无法与他人和平共处。尽管除了机智之外,他似乎具备成为一个杰出人物,成为一个领导者的全部品质,然而正是这一不足构成了他的致命缺陷,使得他的生活波折重重、坎坷颇多。他总是做那些不该做的事,说那些不该说的话,并在无意之中伤害他人的感情,所有的这一切都抵消了他的刻苦努力所取得的结果,使得其他的努力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在他的头脑里压根就没有“机智”这样一个概念。他一直都在不断地得罪和冒犯他人。

你处处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仅仅因为不能主动寻找致胜的契机而备受挫折,遭受友谊、客户和金钱方面的巨大损失,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重的。由于缺乏机智,商人因此流失了自己的顾客;律师因此而失去了富有的客户;医生则因此病人骤减、门庭冷落;编辑为此牺牲了订户;牧师则丧失了他在讲道坛上的说服力和在公众心目中的崇高形象;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为此一落千丈;政治家也为此失去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一个机智灵活的人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他所知道的一切事物,而且能够巧妙地利用许多他所不了解的事物,通过熟练圆滑的技巧,他可以机敏地掩饰自己的无知,并比一个企图展示自己博学的老学究更能赢得人们的尊敬。”

在历史上,借助于机智成就大事者不胜枚举。以林肯为例,机智使他得以从内战期间无数不利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事实上,如果缺乏这一重要因素的话,美国内战的结果很可能会完全改变。

“在运用机智和谋略的过程中,幽默始终在发生着作用,幽默还会滋养我们的心灵。很多时候,我们在想到那些灵巧高明的技法时,情不自禁地想笑,这些技法在日后总是被证明为恰当的。在机智地运用谋略时,并不需要任何欺骗,我们所需做的就是展示一种正确的诱导,从而最有效地吸引和说服那些尚在徘徊观望的人。应该说,这种在恰当的时间内把应当完成的事情处理好的技巧是一种艺术。”

有人曾经说过:“每一条鱼都有它的钓饵。”正如任何鱼都有它的钓饵一样,只要我们具备足够的机智,就可以在任何人身上找到突破的地方,从而接近他们,不管他们是如何地怪僻乖戾,如何地难以靠近。

大智若愚,人生至境

“大智若愚”,其实在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大智慧、大聪明。

阿呆在大家眼里是个弱智的小孩。在班里,他的成绩倒数第一。每天放学后值日生搞卫生,他都会主动留下来帮忙倒垃圾,更绝的是,白天上课,每隔两节课,他就会把擦黑板的布拿去认真冲洗。于是,大家都把他看成是弱智,动不动就支使他干活、跑腿。可他每次都乐呵呵的,毫无怨言。

阿呆总是微笑着,并以纯真的眼光看别人。有一次,老师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她问同学们:“世界上最贵的蛋是什么蛋?”

有人回答说是脸蛋,有人回答说是原子“弹”,有人回答说是金蛋。这时,阿呆也举手发言,高兴地说:“是笨蛋,因为大家都叫我笨蛋!”

听了他的话,同学们哄堂大笑,可老师却没有笑,她走过去抚摸着阿呆的脑袋说:“是的,你最贵!”

阿呆的母亲每天放学后都会骑摩托车到校门口接他。一个下雨的傍晚,在回家的路上,阿呆看见一位自己艰难步行回家的同学,他知道这个同学的家离学校较远,就央求妈妈载运这位同学回家,可惜摩托车后座上装了个铁笼子,无法再多载另一个人!

回家后,忙着做饭的妈妈,忽然隐隐约约听见门外有一阵奇怪的声音,急忙出门一看,原来是阿呆正满头大汗地用钳子拆铁笼子……妈妈深深地叹了口气,但眼里却涌出了泪花。美好的生活缺的就是这种只知道付出的愚者。阿呆愚吗?

其实“大智若愚”。若愚非真愚,大智若愚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虚怀若谷,宽厚敦和,不露锋芒,甚至有点木讷。其实在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大智慧、大聪明。

中国古代哲人孔子就欣赏“愚”。他曾赞扬扬宁武子这个人“其愚不可及”。他说:“宁武子在国家安定时是一个聪明的人,在国家动乱时是一个糊涂的人。他聪明的一面,别人赶得上;那糊涂的一面,别人无法赶上!”

宁武子,姓宁,名剑,谥号为“武”,很有才华。国家政治清明,宁武子主动贡献自己的才智,表现了一种政治家的聪明和睿智;而当政治昏暗,国君无道时,假装糊涂,明哲保身,逃过劫难。所以孔子称他:装傻的劲儿别人赶不上(愚不可及),其实是说他有大智慧。

“愚”不可及,是指有智慧的人的“愚”与没有智慧的人的“愚”有些时候难以区分。在国家政治黑暗时,有智慧的人的“装糊涂”和意志薄弱者的软弱甚至卖身求荣者的投敌变节都是不好掌握的,后者可以说是一时糊涂而成千古恨。即便如此,他们的“糊涂”和有智慧的人的“装糊涂”有着本质的不同,有智慧的人的装糊涂,虽有明哲保身的意思,但决没有出卖原则更不会有卖身求荣的行为。这就是有智慧的人的“愚不可及”。

在小事上糊涂,在大事上清醒

大智若愚,从一个角度来说,也可理解为小事愚,大事明,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很高的修养。

现实人生确实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特别是涉及到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太认真,不是扯着胳膊,就是动了筋骨,越搞越复杂,越搅越乱乎。

顺其自然,装一次糊涂,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公众,为了长远,哪怕暂时忍一忍,受点委屈,也值得,心中有数(树),就不是荒山。有时候,事情逼到了那个份上,就玩一次智慧,表面上给他个“模糊数学”,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是“难得糊涂”。评职、晋级时,某候选人向你面授机宜,讨你个“民意”,你明知道他不够格儿,可又不好当面扫他的兴,这时候你该怎么办?不哼不哈,或嘻嘻哈哈,划“○”时再较真,不失原则;人格哪,似乎也不失,当事人问到了,坦诚指出他不够格儿的地方,不问,顺其便。“难得糊涂”是既可免去不必要的人事纠纷,又能保持人格纯净的妙方。“难得糊涂?作为“牢骚气”,原本就是由“不公平”而发的。世道不公,人事不公,待遇不公,要想铲除种种不公,又不可能,或自己无能,那就只能祭起这面“糊涂主义”的旗帜,为自己遮盖起心中的不平。假如能像济公那样任人说他疯,笑他癫,而他本人则毫不介意,照样酒肉穿肠过,“哪里有不平哪有我”,专捡达官显贵“开涮”,专替穷苦人、弱者寻公道,我行我素,自得其乐。这种癫狂,半醒半醉,亦醉亦醒,也不失为一种“糊涂”,这种糊涂真正是“参透”、“悟”透了。人一生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有句成语“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正是小事装糊涂,不耍小聪明,而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中国古代这样的例子很多。

宋代宰相韩琦以品性端庄著称,遵循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生活准则,从来不曾因为有胆量而被人称许过,可是在下面两件事上的神通广大,实在是没有第二个人,这才是“真人不露相”的注脚。对于这样的老好人谁会防范呢?他因此而得以在无声无息中做了这两件大事:

当宋英宗刚死的时候,朝臣急忙召太子进宫,太子还没到,英宗的手又动了一下,宰相曾公亮吓了一跳,急忙告诉宰相韩琦,想停下来不再去召太子进宫。韩琦拒绝说:“先帝要是再活过来,就是一位太上皇。”韩琦越发催促人们召太子,从而避免了权力之争。

担任人内都知职务的任守忠这个人很好邪,反复无常,秘密探听东西宫的情况,在皇帝和太后间进行离间。有一天韩琦出了一道空头敕书,参政欧阳修已经签了字,参政赵概感到很为难,不知怎么办才好,欧阳修说:“韩公一定有自己的说法。”韩琦坐在政事堂,用未经中书省而直接下达的敕书把任守忠传来,让他站在庭中,指责他说:“你的罪过应当判死刑,现在贬官为蕲州团练副使,由蕲州安置。”韩琦拿出了空头敕书填写上,派使臣当天就把任守忠押走了。

要是换上另外的爱耍弄权术的人,任守忠会轻易就范吗?显然不会,因为他也相信一贯诚实的韩琦的说法,不会怀疑其中有诈。这样,韩琦轻易除去了蠹虫,而仍然不失忠厚。

晋代人裴遐在东平将军周馥的家里做客。周馥做主人,裴遐和人下围棋。周馥的司马劝酒,裴遐正玩在兴头上,所以递过来的酒没有及时喝。司马很生气,以为轻慢了他,就顺手拖了裴遐一下,结果把裴遐拖倒在地。在旁边的人都吓了一跳,以为这种难堪是难以忍受的。谁知裴遐慢慢爬起来,坐到座位上,举止不变,表情安详,若无其事地继续下棋。王衍后来问裴遐,当时为什么表情没有什么改变,裴退回答说:“仅仅是因为我当时很糊涂。”

另一个晋代人谢万,字万石,是谢安的弟弟。曾经和蔡系争一个座位,蔡系把谢万从位于上推了下去,把帽子和头巾都弄得快要掉了。谢万慢慢站起来,拍拍衣服,边坐回座位上,边说:“你差点儿弄伤我的脸。”蔡系说:“本来就没有考虑到你的脸。”后来两人都没有把这件事挂在心上,当时人们都称赞他们。

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装糊涂的故事,受侮受损的一方都没有为自己的难堪而大发其怒,记恨在心。相反,都表现出了宽宏大量,毫不计较的美德和风度。结果不仅没有受到更多的伤害,反而得到了大家的敬重,也使伤人者感到无地自容。

大智若愚,从一个角度来说,也可理解为小事愚,大事明,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很高的修养。所谓愚,并非自我欺骗,或自我麻醉,而是有意糊涂。该糊涂的时候,就不要顾忌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学识、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权势,一定要糊涂;而该聪明、清醒的时候,则一定要聪明。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你也必会过得幸福、快乐。此必大智者所为。

成功需要勇气

只有那些自信、做事不退缩、勇敢而富有冒险精神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成功之门都是虚掩的,它总是留给那些有勇气去强大自己的人。我们知道,不恐惧不等于有勇气;勇气使你尽管害怕,尽管痛苦,但还是继续向前走。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真实地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的!微小的勇气,能够完成无限的成就。

勇敢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只有那些自信、做事不退缩、勇敢而富有冒险精神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试想,那些成大器的人年轻时怎样把握难得的机遇?他们毅然打破心理和环境的种种束缚,向不可预知的未来挑战,一旦下定决心,就不留退路,最终获得了自由的发展。支撑他们的力量就是勇气。

富兰克林在印刷所给他哥哥当学徒的时候,常常以化名向哥哥主办的地方报纸《新英格兰报》投稿。他知道,如果以真实姓名投稿,哥哥一定不会采纳他的稿件,因为哥哥一向不喜欢他,瞧不起他。富兰克林用伪装的笔迹誊写稿件,连夜把它塞进印刷所的大门。白天,他哥哥和一帮朋友在车间里看稿子,啧啧赞叹,纷纷猜测作者是哪一位高人,富兰克林在旁边一边干活,一边偷着乐。真相大白后,大家对他刮目相看,他哥哥却讨厌透他了,有时甚至因为一些小事对他拳打脚踢。富兰克林再也不想给哥哥当学徒了。

为了阻止他离开,哥哥走遍全城,向每一家印刷所的老板打招呼:不要雇用富兰克林。但他低估了弟弟的勇气。富兰克林变卖自己的书籍,一口气跑到了费城,这年他17岁。像所有离家出走的少年那样,他经历了长途跋涉、劳累、饥饿、寒冷、人情冷暖、种种希望和挫折,最后找到了工作。

在费城,他给别人打了几年工,凭借一手过硬的技术成了工头,但他不想这么过一辈子。当他确信自己已经完全掌握印刷行业的奥秘时,就悄悄地向伦敦订购设备,打算自己干。老板不知道他的心思,还以为他是个死心塌地的员工,以为他拼命干活是为了挣高薪。随着工人们的技术普遍提高,他的高薪开始让老板心疼了。老板动不动就找借口刁难他。有一次大街上喧闹起来,富兰克林忍不住把头伸出窗口看了看,老板就对他咆哮如雷。在这种情况下,富兰克林提前向老板宣布:他要离开这里。

富兰克林真的走了以后,老板发现仍然没有人可以替代他,就写信向他道歉,请他回来上班。富兰克林是铁了心要自立门户的,他的技术太娴熟了,他也太自信了,丢掉那份工作,他一点也不害怕,但印刷机和铅字还没有从伦敦运来,于是他暂时回到了印刷所。过了几个月,设备刚到,他就毫不犹豫地辞了职。老板原以为富兰克林会到另一家印刷所去挣更高的薪水、给他的竞争对手帮忙,没想到这小伙子在费城租了一间房,安装了一套印刷设备自己干起来,而且渐渐成了他真正的竞争对手。富兰克林的印刷业务,渐渐扩大到邻近几个州和西印度群岛,他成了北美印刷出版行业的佼佼者。

在如今生存竞争激烈的社会里,那些做事三心二意、缺乏勇气、毫无决断力的年轻人到处都会受到排挤。大凡向往成功的年轻人,不但要做到意志坚定,还要迅速把握机会,鼓起勇气,立即行动。那些不相信自己、不敢把握机会的人,永无出头之日。如果一个青年人生性胆怯、缺乏自信、遇事总犹豫不决、固步自封、没有判断力、毫无冒险精神,那他的一生一定会在死气沉沉、毫无希望可言的日子里度过。

这些不幸的人没有意识到生活为什么如此受到限制,没有意识到是恐惧扼杀了自主性、减少了生活的欢乐、妨碍了前途。一种完善的生活往往意味着一个人拥有很大的自由,拥有一种摆脱障碍的自由感。

人人都希望发展,但很多人始终处于等待观望中,不敢冒险,不敢做不确定的事情,不敢跳槽,不敢辞职,不敢投资……这样,很难得到发展的机会。

剑桥教授总是这样告诫学生:一个年轻人应该有血气和胆量去面对任何艰险危难的事情,还要有坚强的自信心,肯勇往直前。

勇者敢于行事,但从不鲁莽行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创造机会的最佳写照。在风险中方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某公司财务部新来了一位主管,据说是个管理高手,专门被派来整顿业务。

那段时间,部门里员工都变得极为勤奋和循规蹈矩。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新主管却毫无作为,每天无声无息地走进办公室后,便躲在里面,极少出门。于是大家私下里开始议论纷纷,都认为他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对付,根本不是个能人。

三个月过去了,正当大家又恢复老样子不久之时,新主管却发威了,他对整个部门来了一次大手术——能者上、庸者下,下手之快,识人之准,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

聚餐时,新主管致辞,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我有一位朋友,买了栋带着大院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对院子进行全面整顿,杂草杂树一律铲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一天,原先的房主回访,进门后大吃一惊,问他把那棵名贵的牡丹移植到哪里去了。我这位朋友这才知道他居然把牡丹当杂树给铲除了。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加杂乱,他却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在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植物在夏天却一片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秋,他才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这样做使得所有珍贵的草木都得以保存。”

喝了一口水,主管举起杯接着说:“如果我们这个部门是个花园,你们就是其间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头开花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才认得出啊!”

不鲁莽行事和敢于行事,二者并不矛盾。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创造机会的最佳写照。想创造机会,却不想冒风险,那是不可能的。勇于创造机会的人清楚知道风险在所难免,但他们充满自信,在风险中争取事业的成功。

什么是风险?风险是由于形势不明朗,造成失败的机会。冒风险是知道有失败的可能,但坚持掌握一切有利因素,去赢取成功。

风险有程度大小的区别。风险愈小,利益愈大,那是人人渴望的处境。勇于创造机会的人会时刻留意这种有利的机会,但他们宁愿相信,风险愈大,机会愈大。勇于创造机会的人不会贸然去冒风险,他会衡量风险与利益的关系,确信利益大于风险,成功机会大于失败机会时,才去行事。勇于创造机会的人甘愿冒险,但从不鲁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