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大喜。小和尚们忙着研墨的研墨,铺纸的铺纸。李白杯酒助兴,诗兴大发,不禁提起毛笔,在砚台里饱蘸墨汁,哪知笔尖吸墨太多,他一甩手腕,一滴墨汁便飞离笔端,穿过云层,飘飘悠悠地滴落到布水峰下,把那片土地染得墨黑墨黑的,就是现在黄山的“乌泥关”。
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一张一丈多长的白纸写满了龙飞凤舞的字。长老同一班小和尚站立两旁,连声赞叹。李白写完,还略带三分酒意,便将毛笔顺手一掷。那毛笔三翻五跳,跌入谷底,插入土中。李白也不介意,起身向长老告辞。长老送走李白,回过头来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原来刚才李白不小心掷落谷底的那支笔,已变成一座笔锋拔地而起,笔尖变成了—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后来,人们给这座笔锋起了个名儿,叫它“梦笔生花”。
唐伯虎的神来之笔
说起明代大画家唐寅——唐伯虎,就能引起一大串一大串故事,比如唐伯虎点秋香啦;他画的花儿会按季节开放、凋谢呀;他画的月亮能每月圆缺一回呀;他画的鸟能飞出画面啄东西吃呀等等。其实历史上的唐寅,并不曾有点秋香这等风流事。说他画的画神到如此情景,也是夸张。不过下面这则故事,也许能告诉你,他画的画为什么会这么好。虽然这则故事也是听别人讲的。
农历四月十四日,是道教许多门派的祖师爷吕纯阳,也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生日。据说,这一天吕洞宾一定要变幻了出来接受人们的礼拜,谁要是有幸碰见了他,谁就可能“交好运”。为此,这天香火特别盛。
在明朝,有一年的四月十四日,在苏州城里供奉吕洞宾的神仙庙附近,有一家香烛店,店里柜台旁边挂着一幅吕洞宾的画像,在供台上烧着一炉上等的好香。当时老板正在忙着接待顾客,突然有一个白胡子老头走上前来说:“这幅吕洞宾画像,画得不太好,要不要我来为你修改修改?”
老板正忙得不可开交,为了不得罪老头子,就一面点头应付,一面随手把账台上一支破旧的毛笔递了过去。老头子接过笔一看,是一支蓬头开花笔,于是便放在嘴里舔了舔,用唾沫把毛笔尖整理了一下,然后跟老板要了一些墨,走到像前,在画上添画了几笔。然后,把笔还给老板便走了。过了一会儿,唐伯虎也来烧香来了。他来到这家香烛店买供品时,无意中发现这幅立轴的吕洞宾画像好像活了—样,画上吕洞宾的胡须仿佛在飘动,眼睛也正看着自己。唐伯虎又从各个角度仔细端详,只觉得画上的吕洞宾的眼睛确实是在转动,和过去的那幅像确实不—样了。
于是,唐伯虎就笑着向老板问道:“你这幅画,有没有人为你修改过,或者是换过?”老板说:“刚才有个白胡子老头,说这幅画画得不好,向我要了支毛笔,勾画几下便走了!”
“那么,笔还在吗?”
“在,给。”
唐伯虎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接过笔来一看,原来是支蓬头旧毛笔,而且是在嘴里舔过的。心里一想:白胡子老头……四月十四……吕洞宾生日……嘴里舔了以后去改画……对喽!“老板,你这支笔卖给我吧!”
老板一见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而且要的只是一支破笔,便说:“你若喜欢,拿去好了,一支旧笔,能值几个铜钱?”唐伯虎哪里肯白要人家一支笔,掏出一小块碎银子放在柜台上,拿起笔走了。
唐伯虎急急忙忙烧了香,赶回家里。一进书房,便把那支毛笔拿出来,仔仔细细地端详。看看看着,不觉会心地笑了。当天,他便派人请来了苏州有名的湖笔匠,吩咐说:“你给我把这支笔拆开,一根羊毛都不能脱落,有多少根旧羊毛,做多少支新画笔,每支新笔内只放进一根旧羊毛。你到我家里做,最后共做多少,按数付钱!好吗?”湖笔匠上哪去找这样的美差,于是高高兴兴跑回家,取了工具、材料,来到唐家开始做笔。
过了十天半月,一批各式各样的新画笔便制成了。唐伯虎重重赏了湖笔匠。
第二天清早,唐伯虎一大早便起床更衣,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亲自点燃几支香,开始作画了。奇怪的是,他画成一只鸟,鸟就飞走一只。后来只好每画一只,先让它少一只眼睛,或缺一条腿。画啊,画啊,他越画越起劲,越画笔越好用,最后竟画了一大群各式各样的鸟,还画了一只五彩十色的大凤凰。当他把每只鸟少画的部位逐个添上去之后,鸟还是一只一只地飞走了,连凤凰也飞上了天。这天上午,在他家庭院的上空,出现了一派百鸟朝凤的动人景象,整个苏帅城都为之轰动了。从此,唐伯虎的名气就更大了。
据说,那个白胡子老头就是吕洞宾,由于他舔了那支旧毛笔,笔上有了“仙气”。唐伯虎把带有“仙气”的笔拆开,把每一根旧笔毛装进每支新笔毛里,使得他造的新笔也就有了“神气”。所以,从那天以后,他画的画就“活”起来了。因此,他后来画鸟兽时,时常要注意让鸟兽缺点什么,或者另画一样东西把鸟兽连在一起,不然的话,这些鸟兽便会真的走动。
这个故事当然是传说了。不过,你要想写好字,画好画,挑选一只合适的笔倒是应该的。
王一品斋笔庄的传说
湖州不仅生产湖笔,而且有一家在全国影响较大的笔庄,名为“王一品斋笔庄”。店名何以称“王一品”呢?探根寻源,倒还有—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明末清初之际,湖州善琏生产毛笔的技术,随其产品逐渐外传,遂使湖笔的制造技术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比如天津、北京、上海等地。直到现在,上述各地的笔工仍不乏善琏人。此外,善琏人在各地经销湖笔的著名笔店有:北京的戴月轩、上海的茅春堂、苏州的贝松泉等。然而,这些笔庄都不如湖州的王一品斋笔庄有影响。
王一品斋笔庄创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湖州城里有个姓王的笔工,技艺超群。他亲手制造的湖笔,要经过七十多道工序,真正具备了湖笔的尖、齐、圆、健四大特点,也就是所说的湖笔“四德”。所谓尖,即指笔锋尖如锥状;齐,即指笔锋在尖的基础上还要齐如刀切,没有参差不齐现象;圆,是指笔头浑圆挺直,绝无凹凸之处;健,是指毛笔书写时富有弹性,落笔时苍劲有力。
王师傅是一个绝顶聪明,好动脑筋的人。他平时在湖州城里做买卖,积攒下一批如意的上品之笔,待到大考科举之际,便跟随考生举子们,长途跋涉,前往京城,向全国各地的考生们推荐宣传自己制造的笔。经过连续几年这种特殊的“广告”宣传,他造的湖笔在全国文人中渐渐有了较高的知名度。
这一年,正值大考。他身带毛笔,来到京城,沿街叫卖。有位考生,在临考的前一天,还没有选购到自己满意的毛笔,不觉仰天长叹一声说道:“天下之大,一笔难求!”王师傅正好赶上,便上前作揖施礼道:“先生何出此言。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说着便从肩上的褡裢里取出一支乳白色笔杆的毛笔,递给了那位考生,请他试一试,看看怎么样。
那位考生接过笔,摘下笔帽,仔细一看,失声叫道:“天赐良器,一品上笔,果真不假!”当下掏出重金买得一管。那位考生得此妙笔,心花怒放,兴致高昂,考试时又文思泉涌,写出了—篇好文章,结果金榜题名,中了状元。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京城,已中和未中的举子、一些书画名家乃至达官贵人,纷纷找上门来重金争购王师傅的笔。不几天工夫,他带来的毛笔倾销一空。人们为了“讨口彩”,图吉利,以后便把他卖的笔称之为“一品笔”,王师傅也被唤作“王一品”。他的真名,反倒被人们遗忘了。
王师傅从京城满载而归,于清朝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在湖州开了—个笔庄,这就是“王一品斋笔庄”的来历。传至如今,已有二百四十多年了。1961年,在“王一品斋笔庄”创建220周年之际,郭沫若同志为“王一品斋笔庄”题写了牌匾,并赋七律一首,盛赞其造笔技艺之精良。
名人与笔的故事
笔是读书人的武器,人们几乎一刻也离不开。因此,许多人都非常珍惜自己使用的笔,有如木工之于斧子,瓦工之于瓦刀,战士之于枪般。这里要讲的是名人与笔的故事。
梁元帝把笔分为“三品”
南北朝时的梁元帝萧绎,博学多才,能书善画。早年,他任湘东王时,便爱好文学艺术,与当时一些文人墨客,社会名流,来往密切。久而久之,他便萌生了一种为社会上的忠臣义士及舞文弄墨的才子们写传的念头,后来,居然真的动起笔来了。
梁元帝为了给这些人写好传记,除了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并精心构思外,还特地准备一些不同规格、不同质料的笔,并把它们分为“三品”,也就是三类。
一类是用金子雕饰的金管毛笔,专门用来记述那些忠孝两全的人士的事迹,以弘扬他们金子般的品德;一类是用银子雕饰的银管毛笔,专门用来记述那些德行操守清白高尚的人士的事迹,以表彰他们白璧无瑕的风范;一类是用色彩斑斓的斑竹为笔管的毛笔,专门用来记述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的事迹,以赞美他们的文采飞扬。
像这样以所用笔的原料特点,如此贴切地象征比拟所写人物的品德才情,可以说是千古一绝!
鲁迅的“金不换”
当人们看到鲁迅那圆融而又娴熟的书法时,无不称赞他在毛笔字上的功夫。
当然,鲁迅虽然一贯主张,年轻人应当用铅笔,认为它携带使用方便。但同时,他也很重视写毛笔字。小时候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几乎每天都坚持用毛笔练习写字。后来一直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而且在书法上精益求精,终于达到造诣极深、炉火纯青的水平。
据有人详细统计过,鲁迅一生写了将近700万字的著作,大都是用毛笔写成的。当有人评说他著述颇丰时,他常说:“我并无大刀,只有一支笔,名日‘金不换’。”
“金不换”,又名“本金水”,是当年鲁迅家乡绍兴汀桥下的一家笔庄生产的毛笔,每支5分钱,非常便宜。由于鲁迅自幼使用这种毛笔,所以非常喜欢。他在日本留学时,还经常给家里写信,要寄这种毛笔。直到他临终时,还要人去买……
现在,在上海鲁迅故居中,仍然陈列着两支这种鲁迅先生生前使用过的“金不换”毛笔,作为对他一生勤于笔耕、保持节俭的高尚情操的纪念。
刘少奇的儿子使用蘸水钢笔
六十年代初,正是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当时全国上下,几亿人民,为偿还外债,人们同心同德,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终于渡过了难关。
那时候,人们之所以能够如此勤俭节约,老一辈革命家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是一个重要因素。当时,毛主席、朱老总、周总理都严格要求自己和自己的儿女亲属,过着几乎同普通工人一般的清苦生活。当时身为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刘少奇副主席,对自己以及子女们的言行举止,要求得更为严格。
一次,刘少奇副主席的儿子刘源把钢笔丢了。为此,刘源很是心痛,决定再买一管。刘少奇副主席知道了这件事,特意把刘源找来,批评他说:“不要买了!过去延安和解放区的孩子们都用蘸水钢笔写字,不也是很好吗!这种精神不应该忘记!”
从此,刘源在学校学习期间,一直使用蘸水钢笔,他的作业和笔记,写得既工整,又干净。也许是国家主席儿子的带头作用,后来这个学校里的学生使用蘸水钢笔的越来越多了。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少有人使用蘸水钢笔了,这是—件好事。但是我们应当学习和保持这种艰苦奋斗、努力学习的作风,不是吗?时至今日,有人虽然用上了比较贵重的钢笔,但他的作业和笔记可不是很像样子,我想,他如果读了这个故事,恐怕至少要脸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