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聚焦中国名校管理——中国中小学名校办学模式(精装)
29384900000004

第4章 社会环境与办学模式(4)

第三,抑制型教育结构的变化曲线呈“U”型。该曲线的轨迹表明,抑制型教育结构在一般不平衡的强大外力控制下,使自身组织机制和弹性机制失去作用。其自身的稳定要依靠这股外力来维持;一旦这股外力发生变化时,教育结构便失去稳定,这时结构内部一些机制恢复活力。但由于这种内部的涨落远远小于结构转型所需的能量,因而它只是利用脱离外力强控制一刹那间而恢复某些自组织机制,并且其潜在的组织要素未生长为成熟的新结构雏形。所以,它很快又重新受控于另一不平衡的强外力,而不能超越旧的框架产生另一种新的组合。

(三)发展型和抑制型教育结构的相互变化

当教育结构内部潜在因素的生长和成熟形成可以对旧结构起瓦解作用、重组新结构的力量时,当外部社会变化又对教育提供足够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并有强烈的需要时,这内外两种力量便形成一股合力,撞开旧结构的结合链,使其不得不重新排列,构成新的组合方式。这种新组合方式的产生,可以在外部环境强力场的作用下,利用巨大的涨落促使结构重新组合。这往往是发展型向抑制型结构转化的过程。可以在外部均力场的帮助下,由结构不断从外部获得负熵,促使本身结构有序性的增加大于无序性的增加,并利用结构所处的转变临界状态,激活结构内部成熟因素,造成内外涨落一致,使教育系统在非平衡态下转化为新的有序结构。这则是抑制型转为发展型的特点。

由发展型结构转为抑制型教育结构,是在某种特殊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这类转型的走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为了使教育结构适应未来社会结构的需要而超越当时教育基础以及教学人员的承受能力,使教育机制超负荷运转,结果造成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一方面,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人才没有训练好;而另一方面,少数提前培养的高科技人才又闲置积压或大材小用。另一种是形成表面上很先进,实际上落后保守的教育结构。我国“文革”时期所改造出来的教育结构就是典型的例子。

教育结构从抑制型向发展型过渡,更需要充分的内外条件作基础。当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转折关头,外部社会对教育的影响逐渐发生变化,过去由某一系统支配教育的局面已经改变,社会各子系统对教育的影响力趋于合理时,旧教育结构在社会需求反映出的强力冲击下逐渐瓦解,而被长期抑制的因素(如按教育规律办学、师生教学积极性、知识价值等)则得以复活并迅速发展,成为能够取代旧结构的组织要素。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教育结构的演变,可以看到这种转型的例证。

四、教育系统的结构重组

当前,我国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开放改革之后,教育结构正处于转型的过渡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率先进行,社会各子系统的组织力量重新分配,使原来的教育结构在失去强控制之后显出不稳态。这是由于教育结构从旧模式脱离出来之后,新模式尚未完善,从一种被动控制的状态恢复到相对自控的状态所致。因此,若利用变化了的外部组织力量所产生的积极外涨落,促进教育结构内部相关效应的迅速放大,形成整体上的“巨涨落”,促使教育系统由一种暂时不稳态跃迁到另一种新的适应态,组合成有序的稳定结构,则是社会与教育相互促进的前提。

过渡期的教育结构如何取得与社会结构的协调和适应呢?

(一)从单渠道适应转为多渠道平衡

教育系统只有对经济、政治、文化等系统全面开放,社会才能通过对教育提供有利条件和迫切要求来促进其结构的进化。因此,学校只有与社区相沟通、与生产企业相沟通,甚至与国际社会相沟通,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学术价值和政治价值等等。

(二)从表层适应到全面的整体协调

要取得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协调,应向社会提出结构调整所必需的经费、校舍、场地、现代化设备、资料以及师资质量的要求和条件,使社会可以有计划地向教育系统输入相应的资源。然后,教育系统还应主动从表层到深层进行全面优化,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注意由国家在宏观上控制人才市场,人才市场调节教育系统的层次、科类、形式和区域等结构;同时,在微观上改革传统教育思想中与时代发展不和谐的部分,制定适应现代经济、科技发展的系统教育目标,实现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和学校管理效益化。

(三)单向控制变为双向影响

当教育系统结构处于抑制型时,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弱。原因是外力系统对教育的强控制使教育结构内部其他潜在要素受到压抑,并且作为该外力系统的附属结构,而且它的控制渠道很窄,压强很大,并在本系统范围内形成相对封闭的理想化环境,易于脱离社会经济的现实。因为社会各方面要求都必须上溯到最高层次的教育部门,经过筛选后再下达到基层教育单位。这不仅使信息流通时间延长,而且把具有地方特殊性的信息都过滤掉了,变成毫无特色的指令。依此办教育对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当然大为减弱。教育结构转型的一个前提就不仅要大量接受社会提供的财源、物源、师资、生源、信息等作为负载因子,而且通过产出的特别产品——知识及其代表者的毕业生主动对社会施加影响,以增强教育的社会功能。

(四)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整合

教育结构转型除了成熟的外部条件以外,还必须具有教育结构内部潜在组织要素的激活和自组织机制的形成。如果变化中的外界环境不断把负载输入教育结构,使教育结构由原来的被组织机制发生转向,自组织机制得以恢复,那么表里结构的流向渠道就易于沟通。这里应当指出,教育结构往往是以其表层部分反映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其深层部分反映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这两部分之间协调与否,直接影响到教育转型的快慢和教育系统结构的综合效应。

(五)各要素重新和谐

深层结构内部各要素关系的重新调整,是决定结构能否转型的关键。开放后的教育系统,必然在其本身与社会系统之间形成一定的落差而造成教育结构的外涨落,动摇了原表层结构并逐渐与深层结构不吻合。因此,我们应抓住这个时机,重新安排深层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与外涨落方向一致的内涨落,促使教育系统超越旧结构的临界值,实现结构的转型。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体系结构

一、现有教育体系的框架与表征

自现在起,我国将进入加速现代化建设并于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目前和今后一定时期甚至较长的历史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呈现典型二元结构,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往往跨越几个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决定了我国现代化推进的分地区、分阶段、分类型特性,离开了各个地区、各个方面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国家整体的现代化。为了加快现代化进程,我国政府做出了“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一系列战略决策,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现代化建设需要现代化的教育来支撑,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需要从发展战略尤其是从实践探索的角度,对教育现代化的任务、进程、模式以及机制等进行研究与谋划。从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开始,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以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劳动力市场化等等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我国整体教育的现代化建设的构思与途径。

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理念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过程,并逐渐发展为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和以社会需要为指向的教育。这是教育发展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一再表明的教育发展基本特征。教育体系是教育理念的物化,建立学习化社会和满足社会成员终身教育的需求,需要按照终身教育原则构建现代教育体系,这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向。这里,依据学习化社会的进程将文化启蒙阶段、职业准备阶段、在职阶段、继续学习和工作阶段、休闲阶段,分解为与此适应的三个教育系统,即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以职业资格教育为主的行业(企业)教育系统和以文化生活教育为主的社会教育系统,各有侧重又相互交叉地承担不同的教育需求(见表1—2—1,谈松华,1999)。

在我国承担终身教育任务的仍然是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首先,在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存和发展打坚实的基础,这是建立终身(学习)教育结构体系的基础。通过有关技术进步对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关系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初中及以下水平的职工接受培训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还需要企业追加额外的培训,良好的基础教育是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先决条件。其次,学校教育要在主要完成系统的文化科学教育、正规的学历教育的同时,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扩展自身功能,包括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学历补偿教育等,为社会各方面成员提供多种教育机会;再次,学校教育也会同社会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和合作,建立起一种学校与社会之间双向参与、相互促进的体制和机制。

行业教育系统以职业资格教育为主要目标,它的发展壮大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行业教育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以行业为主的职业资格教育;以企业(或企业联合)为主的在职、在岗培训(包括岗位等级培训和知识、技能更新培训等);跨行业、跨企业的转业、转岗培训。此外,有的还承担大中专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的上岗前培训。这个系统紧密结合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以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需求为导向,灵活多样地实施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实施终身教育需要社会教育系统的支持。社会教育系统以文化生活教育为主,这种教育网络可以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它的主要机构和功能是: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校外辅助教育;二是社会化职业培训;三是闲暇文化生活教育;四是广播、通讯、影视文化以及各种社会活动的教育影响等等。随着社区建设、生活服务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电脑、通讯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尤其是网络教育的发展,教育社会化程度将日益提高,社会教育将成为一个独特的教育系统而不断扩展其教育影响。

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教育社会一体化。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历史造成的的原因,各地区的人口、文化、社会风俗发展各不相同,建设不同特色的社区教育将成为实现教育——社会一体化的重要形式。这种社区教育在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乡镇和欠发达地区乡村、以工矿区或商贸区为主的城市会有不同的组织结构。这样,在我国将会有不同的社区教育网络,大体上将会形成中心城市—县—乡(镇)这样一种网状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教育机构逐级向上集聚,教育功能分层向下扩散。就一般发展水平的地区而言,乡镇设小学、初中这样的普及教育机构和职业(成人)教育中心;县级分片设高中和县职业(成人)教育中心;中心城市设综合性社区学院和分片设若干高中后教育培训机构;本科以上的教育则由全国和省级统筹设置。这样,在全国形成一种纵横交错的社区教育网络,以完成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培训当地建设需要的初、中级人才,以及为当地社会发展提供各种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体系,是教育体系现代化的预期目标,在教育改革现实行动中,更强调体系结构的演化过程。根据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内在潜力,到本世纪中叶即2050年,我国基本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在此过程中,教育必须为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足够的智力援助,必须率先构筑起满足社会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学习、创新支持框架。本世纪前5至10年,是奠定我国现代化前夜腾飞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平台。参照有关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方法,采用人均GDP、城镇化率、文盲率、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以及科技发明等五项指标,分别指向经济水平、人口结构、文化水平、家庭支付能力以及科技贡献等五个方面,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加权处理,形成效益指标,综合评价区域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依据各地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显示,2000年至2005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从全国整体来看,构成梯度推进的形态。我国现阶段,教育现代化推进步骤也必须立足实际条件和基础,加快各个方面的发展和某一阶段或某一领域的超越式发展,如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已成为共识。本世纪初,教育发展战略选择和体系构建,必须实施梯次推进、局部超越的策略,即京津沪等发达地区,在本世纪初的前1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构筑起终身教育需要的比较完整的体系框架;较发达的地区,应基本接近教育现代化水平,基本形成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职前与职后教育相联系、多样化教育与培训相沟通、就业与个人发展需求相结合、与行业社会各行业紧密联系的现代教育体系;局部欠发达地区,也应打好教育现代化起飞的基础。

二、我国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的教育结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然而,当前我国教育结构体系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影响着教育整体效益的发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