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战争全知道
29388300000006

第6章 战争安全阀:战略与战术(2)

核战略又称核战争战略,受国家军事战略的制约和指导,实际上是核武器发展成果在战略上的应用。核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统筹和指导核力量建设及运用。是否运用核力量及如何运用核力量均由国家最高当局决定,具体方案依据敌对双方的客观实际情况而定。

5.全球战略

全球战略通常是指20世纪后半期美、苏两国为了实现并维护其在全球范围的利益而实行的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各自制订了针锋相对的战略,即全球战略,以维护超级大国地位和谋求世界霸权为目的,以军事战略为主体,以发展和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为支柱,以国家联盟和军事集团为工具在各个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6.国防战略

国防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国防力量建设与应用以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在有些国家称为“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政策”等。国防战略通常由最高国防决策机构制定,受国家战略的指导和制约。国防战略不仅重视运用实战手段保障国家安全,还重视运用威慑手段遏制和防止战争,维护国家和平。

三、战略

1.战略的基本类型

战略的基本类型是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许多国家把正确确定战争目的和作战目标,及主动权、灵活性、统一指挥、集中兵力和节约兵力以及机动、突然和快速反应等问题,当作战略的一般原则。这些都反映了战略思想的某种共同性。但是由于战争的性质不同,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民族、宗教、军事传统等条件的不同,以致统帅个人素质的差异,又使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战略具有不同的特色。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和民族、不同性质的战争的战略,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

2.战略的地位和作用

战略是国家根本性的军事政策,是军事活动的主要依据,是运用军事力量支持和配合国家进行政治、经济、外交斗争的重要保障。它既指导战时,也指导平时;既指导军事力量的运用,也指导军事力量的建设;既指导准备与实施战争,赢得战争的胜利,也指导遏制战争,维护和平。战略正确与否,决定战争的胜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荣辱兴衰。战略对战役法(指导战役的方法)和战术具有指导作用,同时战役法和战术对战略也有着重要影响。

3.战略决策

对关系战争全局问题作出的决定。一般内容包括确定作战对象、战略方向、战略方针、战略任务、战略步骤、作战方法和作战手段等。它是战争指导者的一项基本任务,是战争活动中主观指导的集中表现。战略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战争的成败。战略决策具有针对性、全局性、时效性、应变性、风险性等特点。

4.战略部署

为达成一定的战略目的,对武装力量所作的任务区分、兵力编组和配置,是战略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部署的内容通常包括:对武装力量进行必要的编组,明确作战方向、各作战集团的任务,一线、二线、战略预备队的配置。战略后方建设和战场建设,以及其他与战争直接相关力量的部署等。

5.战略方向

对战争全局有重要影响的作战方向。它是指向战略目标,有一定纵深和宽度,包括地面及其相关空域、海域、太空的多维空间。战略方向有主要方向和次要方向之别。在同一时间内,主要战略方向只应有一个。主要战略方向是敌对双方斗争的焦点,是力量使用的重心,对达成战略目的起决定性作用。因而确定主要战略方向是战略指导的首要问题。次要战略方向对主要战略方向起辅助和配合作用,其作战行动的成败对主要方向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重点关照主要方向的同时,也要适当照顾次要方向。主要战略方向与次要战略方向是相对稳定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可能变换。

6.战略原则

指导战争全局的原则。是制定战役、战术原则的依据,对战争的胜负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古代提出的各种用兵之法,其中就包含有战略原则。随着战争的发展和长期实战经验的积累,战争指导层次区分越来越细,才形成专门的战略原则。随着现代兵器的发展,作战形式将有新的发展,不仅陆地、海洋、空中作战会出现新的战略原则,核战和天战也将出现独特的战略原则。

7.战略思想

战略思想是由国家或政治集团在分析敌对双方军事、政治、经济、科技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战争的准备以及武装力量的建设和运用等方面的观点。国防政策、战略方针、军队建设及作战原则的制定必须以国家的战略思想为理论基础。不同国家、阶级以各自的国家,阶级利益为出发点提出不同的战略思想。

8.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是由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依据其基本政策和奉行的战略思想,在全面分析双方军事、政治、经济、科技、地理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的指导战争全局的方针。战略方针是军事战略的核心,国家、军队进行战争及一切作战行动都必须以战略方针为基本依据。

9.战略侦察

为获取国家安全和战争全局所需情报而进行的侦察,是进行战略决策、制订战略计划、筹划和指导战争的重要保障。通常由高级指挥机关组织。19世纪以前,许多国家实施战略侦察,主要是派遣间谍了解对方情况,而且战略侦察与战役侦察、战术侦察没有明显的区别。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战略侦察随之独立出来。实施战略侦察的方式和手段主要有:谍报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航空侦察、海上侦察、航天侦察、预警雷达侦察以及搜集研究公开资料等。

10.战略纵深

战略部署的纵向深度。也指战略部署的纵深地区。战略纵深地区通常部署有大量战争预备力量,设有重要的军事基地,是人力、物力资源的重要基地和前方作战的依托,对支持战争、保障战略全局的稳定有重大意义。现代条件下作战,随着战场空间的增大,作战行动在全纵深进行,后方安全将受到直接威胁,使得战略纵深地区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加强对战略纵深的防卫和建设,已成为战略指导的重要内容。

11.战略突袭

出敌不意发起的战略性突击。多用以发动战争,也用于战争过程中。其目的是在短时间内瘫痪敌防御体系,摧毁其抵抗意志,歼灭其有生力量,夺取战略主动权。它对战争初期的胜负和改变战略力量对比有重大影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以“闪击战”对波兰、荷兰、法国等国实施了战略突袭,取得了成功。在现代条件下,随着核武器和远程运载工具的出现,战略突袭具有决定战争进程和结局的重大作用,它是发动战争的主要方式。

12.战略防御

在战争全局上的防御。是战略行动的基本类型之一,也常成为战争的一个阶段。目的是保存和积累力量,消耗、消灭敌有生力量,改变战场形势和双方力量对比,为转入战略进攻创造条件。通常是实行防御战略的国家和军队,在力量对比上处于劣势时采用;实行进攻战略的国家和军队,在战争的一定时间内或一定方向上,特别是当其进攻被打破后,也会采取或转入战略防御。

13.战略反攻

对战略上处于进攻态势的敌方实施的战略性的进攻行动。是积极防御的重要内容,通常也是战略防御的最后阶段。它是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过渡形式,带有战略进攻前夜的性质。在战略防御中要彻底打败敌方进攻,必须在条件具备时举行战略反攻。战略反攻有局部性反攻和全局性反攻两种。

14.战略决战

敌对双方使用主力进行决定战争胜负的作战。其主要目的是夺取战争的决胜权。有时根据需要,也可在歼灭敌方主力的同时,夺取或控制对方的政治、经济命脉。在战争进程中,握有战略主动权的一方通常主动进行决战。并寻机及早进行决战;在战略上处于被动的一方一般尽量避免决战,要经过一段歼敌的过程,创造决战条件后再进行决战。战略决战是战争中最激烈、最复杂、最艰难的阶段,关系到战争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战略决战的基本原则主要是:避免不利决战,执行有利决战;把握时机,果断坚决地实施决战;正确选择决战空间和目标;充分准备,周密计划,慎重初战;密切协同,各种斗争形式相互配合;集中优势兵力,逐个歼灭敌人。

15.战略进攻

战略进攻是指对实施战略防御的敌方采取的全面性进攻,或是指为达到战略目的而在某一方向上对敌方实施的进攻,对于大量歼灭敌人、夺取或收复领土非常有利。战略进攻包括按照统一计划所实施的进攻战役。战略指导失误或受到不利因素影响,战略进攻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使己方被迫转入防御,态势严重时能导致最终的败局。

四、战略的实践与应用

1.军事战略实践

军事战略实践是根据敌对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照顾战争全局的各方面、各阶级之间的关系,规定军事力量的准备和运用,它包括要确定武装力量的战略任务和完成战略任务所必需的兵力兵器;制定并实行有关国家武装力量、战区、经济和居民做好战争准备的措施;抑制战略性战役的计划;组织武装力量在战争过程中的展开和指挥,及研究预想敌人进行战争和战略性战役的能力。

2.战备的运用

在每次战争中,一般都包括进攻和防御两种基本类型。但在某一战争阶段或战争局部,总有一种适应战略方针需要的主要作战类型,如中国的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主动进攻,包括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则以防御为主。当国民党军队内部空虚、矛盾重重、无力进攻的时候,人民解放军抓住时机,实行反攻,通过数次重大战役重创敌军,终于解放了全中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就是战略进攻与战略防御的典型例证。

揭秘战术

一、战术的发展史

古代中期,已出现了许多作战指导原则,如全正面进攻、诱退、集中兵力、合围等,但它们都通过“阵”实施。因此,当时所谓战术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作战队形的不断改进及其临战时的灵活运用,即阵的不断变革。在地中海区域,亚述是第一个设阵的国家,亚述方阵大体由盾牌手、弓箭手、两列长矛手共四列横队组成,曾横扫西亚与埃及。波斯军阵容庞大,但结构松散,它由近50个民族提供的各支队组成,各有战法,步调不一,易于被兵员虽寡却训练有素的军队击败,严格地说,它不能称为方阵。古希腊的方阵有了较大改进,斯巴达方阵、底比斯方阵及马其顿方阵均较著名,且各有特点:斯巴达方阵异常密集,其作战方式主要是全面进攻;底比斯方阵经伊巴密浓达改造,集兵力于左翼,构成打击重点,整个阵势呈斜形,故亦称斜形方阵;马其顿方阵由步、骑两兵种构成,步兵方阵各单位间无间隔,形成一个紧密的正面,像一堵墙似的向敌人进攻,两翼骑兵起保护作用,并实施反击。亚历山大设阵时,也往往集精锐骑兵于右翼,形成打击重点。罗马人发明了一套最完善的步兵战术,其方阵由枪兵、主力兵、后备队三线构成,故称三线军阵。其特点是构成各线的诸小单位(中队)具有机动性,受地形限制较小,且有强大的预备队,故比希腊方阵优越。中国和印度在本时期亦出现了十余种军阵,其中中国的鱼丽阵、魏舒方阵是名噪一时的战术。方阵的优点在于,其队形密集稳固,几乎无法从正面攻破,整个阵容犹如一堵布满长矛的墙,既能实施强有力的正面突击,又能有效地抗击敌人的冲锋。其弱点是受地形限制较大,缺乏机动性和灵活性。虽然如此,阵的出现是战术史上的一次飞跃,其意义在于,“智慧第一次站起来同蛮力斗争,而且成功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从有了有组织的战斗队形,智慧登上了战争舞台后,战术才真正开始了它的人生旅途,在此之前,战术只不过是在子宫里蠕动的胎儿。”

二、战术的概述

1.战术的操作

战术其实就是一种作战技巧,这种技巧是要建立在对战斗的规律、特点和内容以及部队的战斗素质和战斗能力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在每次战斗中发挥出来。具体实施步骤大致可分为指挥者经常了解敌我情况,然后定下计划并向下属下达命令;准备战斗;实施战斗行动;做好指挥工作;同时安排好各种辅助工作,保障战斗行动可以按计划进行。

2.按兵种划分的战术

中世纪的战争,都是一些组织散漫的战斗团,后来在经历了多次战争之后,人们渐渐总结出了一些作战技巧,于是有了按兵种划分的战术:骑兵战术,就是将骑兵分为三部分,然后一部分接一部分衔命作战,第一波的攻击会突破或冲散敌军,接着第二或第三波的攻击就能将敌人制伏;投射部队的战术,在中世纪投射部队主要指弓兵,他们主要是占据有利地形,在远距离杀死敌人;步兵战术、徒步步兵的战术就是逼近敌军然后开始砍杀,在逼近敌人时,他们有时会手持盾牌,形成一道道防线,这样可以免受来自敌方的弓兵和骑兵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