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金羊毛的寻找者
29419200000100

第100章 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1949~1966(3)

这一阶段的民间文学理论研究,从选题上看,多数属于阐释民间文学的社会历史价值的;也有的属于民间文学专题研究,如民歌、神话、叙事诗等,这方面的文章数量虽少,却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钟敬文、何其芳、天鹰、孙剑冰、孙作云的著作或文章,在各自不同领域里带有开拓性的作用。建国初期在神话研究方面,几乎同时出现了两部专著:一部是袁珂的《中国古代神话》,一部是丁山的《中国古代宗教神话考》。袁珂的书于1951年初即出版,且颇受到读者欢迎,一版再版,到1956年已印行6.7万册之多。丁山的书稿于1950年12月15日完成后,一直未能出版,直到1961年2月才得以以龙门联合书局(科学出版社副牌)的名义作为“内部资料”出版,而且第一次印数只有1300册。这两本神话研究著作在研究方法上各有特点。袁著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归纳梳理散乱庞杂的中国古神话资料,使其系统化,以求恢复中国神话固有的“旧观”,同时作者还力求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阐发其文化的内涵,探讨其历史化的原因,从而成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中国神话全书。丁著则以比较神话学和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考订和论证包括史前神话、夏、商周、秦诸代的世系传说在内的中国古代神话与宗教的关系和演变,从而探索中国文化的来源。这两本神话研究著作,很自然地成为建国初期中国神话学的代表作。这个时期研究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是,对于民间文学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基本的问题(例如民间文艺的本质、它的特征、境界及演变的规律等)还没有人着手去做深入的探究,而“有些讨论问题的文章,大概由于作者一般理论修养的缺乏和钻研精神的不够,多少不免犯着材料主义或主观主义的毛病。他们往往在文章里罗列了许多材料,却没有什么新颖精确的解说,论断,或者不仔细研究资料和相关的各种情况,只凭着一些社会科学上的抽象原理、原则,就大意地下判词。”[24]

(二)1958~1966年为第二阶段

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后不久,就开始了反右斗争,正常的学术研究和秩序被打断。尽管1958年新民歌运动中,搜集工作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民间文学的学术研究却一直滞后,学术性的研究被对新民歌的虚夸赞扬所掩盖。三年困难结束,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文艺界相应地于1962年出台了《文艺八条》,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一向被当作资产阶级学者的老专家顾颉刚、魏建功、常惠、容肇祖、周作人、杨成志等,也被请出来参加活动,写文章。[25]过去宣传的是延安文艺座谈会把我国民间文学工作“引上了无产阶级的轨道”,1962年却能够举办《歌谣》周刊创刊40周年的活动,也承认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是我国歌谣运动的肇始,理论研究因而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以往仅限于政治性和社会性研究的狭隘局限也得到了一定的拓宽。毛泽东1963年、1964年关于文艺工作的“两个批示”,使文艺领域的阶级斗争形势严重加剧,文艺整风迅即开始,短暂的宽松局面很快就结束了;1966年则更是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这一阶段出版的理论著作有: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55级学生编著《中国民间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作家出版社1958年),《向民歌学习》(作家出版社1958年),策·达木丁苏荣著、白歌乐译《格斯尔的故事的三个特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58年),安旗著《论诗与民歌》(作家出版社1959年),天鹰著《扬风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天鹰《1958年的中国民歌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谭达先著《民间童谣散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民间文学散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李岳南著《与初学者谈民歌和诗》(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民歌作者谈民歌创作》(作家出版社1960年),路工等《白茆公社新民歌调查》(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丁山著《中国古代宗教神话考》(龙门联合书局1959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民间文学搜集整理问题》(第一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张紫晨著《民间文学知识讲话》(吉林人民出版社1963年),高亨《上古神话》(中华书局1963年),贾芝著《民间文学论集》(作家出版社1963年)。

报刊文章值得注意的有:萧三《(革命民歌选)序言》(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汪玢玲《试论长白山区人参的传说》(《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59年第4期)、罗永麟《试论(牛郎织女)》、王一奇《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化身》(《民间文学》1960年第5期)、马昌仪《研究被压迫民族民间文学的珍贵文献》(《民间文学》1962年第1期)、刘守华《谈动物故事的艺术特点》(《民间文学》1962年第3期)、陶阳《琶杰的诗歌艺术》(《民间文学》1962年第3期)、天鹰《(哭嫁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载《哭嫁歌》、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贾芝《民间故事的魅力》(《民间文学》1962年第12期)、钟敬文《晚清革命派著作家的民间文艺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许钰《民间文学中巧匠的典型》(《民间文学》1963年第2期)、刘锡诚《马克思恩格斯与民间文学》(《草原》1963年第2期)、袁珂《关于舜象斗争神话的演变》(《江海学刊》1964年第2期)和《神话的起源及其与宗教的关系》(《学术研究》1964年第5期)等。

这期间民间文学研究重点表现为对歌谣、特别是新民歌的研究与阐发,文章很多,好的却少见,能够在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则更少,包括郭沫若和周扬的《红旗歌谣·前言》在内。在歌谣研究方面用力最多、成绩最显著的是天鹰。他的《1958年民歌运动》固然是趋时之作,而《论歌谣的手法及其体例》却是一部探讨各类歌谣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的专著,时有真知灼见。他对哭嫁歌的研究也富有新意。诗人萧三为其所编的《革命民歌选》所写的序言,较早地预示了一股民间文学潮流的出现,文章写得有思想有文采。谭达先远离政治斗争的中心北京,倒能潜心作些学问,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是散论,一本专著,实属难能可贵。故事研究方面,显然较第一阶段有所进步,对以《义和团故事》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传说的研究评介固然带有有失客观的政治色彩,毕竟还是达到了一定的成就。贾芝、毛星、罗永麟、汪玢玲、刘守华对故事传说的研究,虽然没有脱出一般文艺学的分析的范畴,但都有发别人之所未发之论,是值得肯定的。神话研究的进展相对缓慢,甚至还徘徊在二三十年代《古史辨》开创的考据思路上。只有袁珂另开一路,着手进行神话的理论研究,除以古典神话为对象外,开始关注在民间流传的口头作品和若干理论问题(如与宗教的关系)。史诗和叙事诗的搜集成就较大,带动了理论研究的前进,这在建国前的中国是没有的。从历史的角度检讨起来,仍然是属于工作性和搜集整理问题的居多,而属于探讨史诗和叙事诗内部问题的嫌少。民间文艺学史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原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注释:

[1]周扬:《继承民族文学艺术的优良传统(1950年3月29日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开幕词)》,《周扬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2]《民间文艺集刊(第1辑)》1950年第11期。

[3]恩格斯著,曹葆华译:《德国的民间故事书》,《民间文学》1961年第1期。

[4]恩格斯著,刘锡诚、马昌仪译:《爱尔兰歌谣集序言札记》,《民间文学》1962年第1期。

[5]高尔基著,刘锡诚译:《论民间文学》,《民间文学》1963年第3期。

[6]高尔基著,刘锡诚、马昌仪译:《论故事——(一千零一夜)俄译本序言》,《光明日报》1962年2月20日。

[7]高尔基著,刘锡诚译:《谈(文学小组纲要草案)》,《民间文学》1963年第2期。

[8]克拉耶夫斯基著,连树声译:《苏联口头文学概论》,东方书局1954年版。

[9]阿丝塔霍娃著,连树声译:《苏联人民创作引论》,东方书局1954年版。

[10]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编:《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11]克鲁宾斯卡娅、希捷里尼可夫著,马昌仪译:《民间文学工作者必读》,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12]梭柯洛夫著,连树声、崔立滨译:《什么是口头史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

[13]索柯洛娃等著,刘锡诚、马昌仪译:《苏联民间文艺学40年》,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14]江绍原:《恩格斯论德国民间传说中的英雄龙鳞胜和》,《民间文学》1961年版。

[15]布琴诺夫等著,文种译:《资产阶级民族学批判译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版。

[16]钟敬文:《(苏联口头文学概论)序》,《民间文艺谈薮》,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7]钟敬文:《(民间文学)发刊词》,《民间文学》1955年4月创刊号。

[18]李岳南:《由(牛郎织女)来看民间故事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北京文艺》1956年第8期。

[19]刘守华:《慎重地对待民间故事的整理编写工作》,《民间文艺》1957年第1期。

[20]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民间文学搜集整理问题(第1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

[21]钟秀:《社会主义时期民间文学范围、特征的意见综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编:《民间文学参考资料》第2辑,1962年7月。

[22]周扬:《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扩大理事会上的讲话》(1960年8月4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打印稿。

[23]金坚:《边疆文艺)讨论宗教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文汇报》1963年1月17日。

[24]钟敬文:《民间文艺学上的新收获》,《新建设》1951年第1期。

[25]《民间文学》1962年第一、第二和第六期集中发表了“五四”歌谣运动老专家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