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虚血瘀为人体衰老之因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落;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从此段经文描述,可见肾气的虚衰为人体衰老的重要因素。肾气也称肾元,它包括肾阴、肾阳,如果肾元旺盛则衰老迟缓,寿命就长;反之肾元虚衰则衰老即可早临,寿命就短。因而,肾元乃“阴阳之根蒂,生命之门户,造化之枢纽。”肾气为人体根本之气,生命之源。故明代虞在《医学证传》中说:“肾气盛则寿延,肾元虚则寿夭。”同时,肾气强盛具有抗御“病邪”(即许多致病因素)的能力。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反之,虚衰,抗御能力低下,就可能表现老年形态和年老多病。可见中医所称之肾元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验证明年龄愈大,血浆雌二醇(E2)愈高,而睾丸酮(T)则有下降趋势,有人对中老年男性血浆睾丸酮含量测定,肾虚者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组。还有人研究表明老年男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各个水平普遍存在功能减退,这种老年性改变与肾阳虚患者改变有许多相似;有人还发现老年人血清总T3值,显著低于60岁以下成年人,成年、中年、老年组之总T3值有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很多单位测定老年人免疫功能明显异常,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自身抗体阳性率高。动物实验也证明老年动物免疫功能较为低下。由此可以看出,肾气虚、免疫功能低下是人体衰老的主要因素。
“血瘀”为老年人衰老与老年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衰老与老年病(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以及肿瘤等)无不与血瘀有着密切联系。中医所谓之血瘀证的由来已久,如《素问·经脉篇》中曾指出:“心痹者,脉不通。”意思是凡心脏发生闭塞不通而出现疼痛和四肢厥逆的,都是由于脉管的阻塞不通所致,以此类推脑血管病的病理机转也同样如此,即大脑血管不通可出现缺血性脑病(中风)、老年性痴呆等等。而形成血瘀证的原因很多,以气滞、痰浊为最常见。气滞的形成,中医则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也就是说气血在正常情况下是相辅相承的,如因气滞则血也就流通不畅了。而中医所说的气滞大多数与情绪有着密切关系,诸如忧思、愤怒、惊恐等,均可导致气滞而形成血瘀。血瘀证不仅可以导致脉管不通,也可发生肿块或癌肿。刘茂甫教授曾对60例癌肿患者的病因调查,发现与情绪有关者高达874%,最近据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教授帕里希克对性格与健康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人的性格与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他特别总结出一种容易引发癌症的性格——“癌症性格”,他们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他们怒气冲天,却不敢表露、发泄,长期的折磨着自己,使体内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身体内部逐渐失去平衡,人体免疫系统防线遭到破坏,嗣后癌细胞便可通行无阻的繁殖,这样实际是长期自己思想上压抑的结果。由此看来,气滞—血瘀,是中医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所得出的总结。
血瘀的又一种成因—痰浊,中医所称之“痰浊”,并非气管分泌物之痰,而是附着于血管壁之上的一种特异的“痰浊”,由于它逐渐沉积和集结,愈变愈厚和范围的增大,阻滞血液流通,这样的病理变化即可导致血管压力增大,或某脏孙络缺血,大脑孙络为最细者,而表现脑缺血也更为突出。
此外,血瘀还与肾有着密切关系。《张氏医通》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为清血。”可见精、血是相互为用的。如长期精液耗伤过度,则肾阴亏损——肾阴虚,由于肾主水、肝主木、水不涵木,就形成的肝阳亢盛,阳亢又可耗伤阴液,血中阴液愈伤,血液粘度增高,即可形成血瘀。实验证明,老年人舌质青紫,可能与血管老化,产生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管腔狭窄等因素有关。有人观察到老年人甲皱微循环轻度血瘀改变,分别见到乳头下静脉丛增多,血流呈虚线,管袢模糊,或管袢血色暗红,袢顶瘀血,血液流速减慢等。有人发现老年人血瘀组之微循环紊乱比虚证组显著,老年人心血管病者微循环异常,比健康人显著。有人还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观察到球结膜及甲皱微循环障碍的八项指标,分别与年龄及病情有关。还有单位用电镜观察到老年人血小板之树突型和聚集堆明显增多,有冠心病者尤多,反映老年人有潜在的高凝状态,还有单位对老年人健康调查,发现老年人血浆粘稠度增高者为547%,也有人报告老年人全血粘度增高,老年人纤维蛋白原也增高,从而可影响血粘度、血沉等。由此可以看出,血瘀证为老年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刘茂甫教授认为抗衰老的用药应以滋补肾阴为主,或兼以温补肾阳药,抓住补肾这一治则,从而就可达到调节内分泌系统作用和提高人体的免疫状态,补肾阴药如制首乌、熟地、枸杞子、灵芝、绞股蓝等;补肾阳药有仙茅、锁阳、补骨脂、巴戟天、淫羊藿、肉桂、海狗肾、鹿茸等;活血化瘀药有丹参、红花、川芎、当归等。
二、滋肾健脾化瘀与抗衰老
康复医学包括内容甚广,凡人类各种疾病除急性危重期间需要抢救治疗者以外,一般到了慢性恢复期,又一时尚不能迅速达到治愈目的均应属康复医学范畴。
康复医学的研究对象,绝大多数为中老年患者。当然除意外事故而致残者则不可能分出年龄组外,但从上述概念来讲,毕竟还是中老年占比例较大,特别是老年患者尤为突出。老年患者的多发病诸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以及某些肿瘤疾病,都在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它不仅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很大负担。因此,如何研究对老年疾病的康复,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俾使患者单位和家属得以解脱,从而积极投入四化建设中去,其社会效益是非常重大的。根据我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以及精神修养等这些思维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并推究其养生、药膳食疗、保健运动等在康复医学中的积极意义。研究这些问题,对老年康复则是有重要意义的。
在研究防止人类如何衰老的问题,首先必须探讨人类为什么会衰老,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三种论点。
1.肾气虚衰论《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肾气衰,……天癸竭,肾藏衰,形体皆极。”由此看来,“天癸”则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性机能活动和形态变化等,同时也说明“天癸”是人类肾气的物质基础。《医学正传》中说:“肾气盛则寿延,肾气衰则寿夭。”实践说明,肾气强盛具有抗御病邪(即许多致病因素的能力,并能监护人体内部的异常变化),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天癸”减退,肾气亦虚衰,不仅表现为老年形态,同时也就抗御能力低下,就容易出现老年多病。据现代实验证明,肾阳虚是衰老的主要原因,肾阳虚证具有下丘脑—垂体以及靶腺轴上下不同环节,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也就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潜在性变化。可以推论其发病环节主要在下丘脑(或更高中枢)。这一实验结果和Ereritt所提出的“老化钟就在下丘脑”的观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也佐证了中医“肾通于脑”的理论。因此,补益肾气是抗御老年病的重要方法。
2.脾气虚衰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人体的一切营养摄入,完全赖于脾气运转生化的功能。《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所谓谷气,即后天摄入之营养物质。真气来源于先天(肾),先天(肾)包括遗传因子在内的生命之气,还需要有后天脾气所运化的营养物质所供给,二者合为真气。芾公《树堂医学随笔》曾指出:“人寿三宝精、气、神。”精气来源于肾,肾之强盛与否,决定精之来源于脾,脾之强盛与否,以决定气之来源之多寡。”关于对中医脾实质的研究,各地学者已从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两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积累了很多资料,初步表明中医脾实质不仅包括了整个消化系统,而且与一部分机体免疫系统、造血系统、体温调节系统、神经系统、物质代谢、机能解毒功能及内分泌等,均有着密切关系。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资料还表明:慢性气管炎、性神经衰弱、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均可见脾阳(气)虚证的病人,为临床常见的证型之一。从而也可以说明,脾气盛则精气充,精气充则肾气强,肾气强则神气灵。脾气、精气、肾气、神气合而为真气,真气强盛与否取决于脾气,而气乃人寿决定因素之一。反之,脾气衰弱,真气即弱,真气弱则寿命短。
3.气滞血瘀论气血学说是中医重要内容之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特别是老年人气血的变化则是很多老年病的重要因素。所谓气滞,在中医认为与精神情绪,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有着密切关系。《灵枢·口问篇》中还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又说:“夫百病之始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可见人体之所以得病,除外因之风、寒、暑、湿、燥、火之外,内伤七情占了很大比例。七情所伤皆可导致气滞,气滞则可血瘀,血瘀即可成为有形之疾。祖国医学自《内经》以下,历代名医对血瘀之疾,有众多论述,如东汉张仲景所描述的瘀血证、蓄血证;金代张子和认为血“贵流不贵滞”;元代朱丹溪对血气疾病的认识是“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抑郁,诸病生焉。”清代王清任在治疗气血疾病的时候,特别强调了“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的观点,他认为临床诸多疾病不外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所以他研制的方剂多属补气、理气、活血、化瘀,效果良好。近代张锡纯对活血化瘀也颇有研究,他善用活血化瘀药三棱、莪术,并认为在“补病中以为佐使,有瘀者可行瘀,无瘀者以行补药之滞,而补药之力愈大矣。”近十余年来有不少单位,对活血化瘀药进行了实验研究表明:
(1)对心血管的作用:①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②可使冠脉灌流时间增加,从而心肌营养血流得到改善。③能对抗心肌缺血。④能增加小白鼠对缺氧的耐受力。⑤有抑制二磷酸腺苷或胶原诱导小血板聚积作用。⑥能使血清总胆固醇、中性脂肪、β脂蛋白降低。⑦对人体血液内纤维蛋白溶解酶系统活性有明显增加作用,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有利于防止血栓形成。⑧延长血栓特异性形成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湿重及干重,因此可对抗血栓形成。
(2)对微循环作用:可加快血液流速,毛细血管网数目明显增加,红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解聚,从而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3)其他:如对白血病(网织细胞型)及腹水型肝癌细胞均有明显抑制、破坏作用;对炎症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对血液流变学特性可以改善以及有镇痛、镇静和抗缺氧等作用。
从以上实验证明:中医的血瘀证为有形之疾,它包括了很多老年病,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肝硬化以及某些炎症等,从而说明中医活血化瘀法,为防止老年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老年病的综合康复方法
前面已经述及老年病的康复,应是多方面疗养的综合使用,康复医学一定要疗与养相结合,但不能单纯强调治疗,而且还要特别注意养生的问题。这里所说的“养”,我们认为它应当是包括中医养生在内的诸多方法,兹略述如下。
1.养情志《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曾指出:“恬虚无,真气从之。”所谓恬,即心情一定要安定;虚无即无所欲求,也就是说在精神非常安静的情况下,思想上也无所期求,只有这样的精神锻炼,逐渐的培养起来人体的真气,真气也叫元气,元气可以抗御病邪(致病因素),保持身体健康。如果心情不能安静下来,而且情绪又易激动,就容易犯病或得病。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常遇到过喜或过怒而导致冠心病急性发作——心绞痛或突然心肌梗塞而死亡的病例不少。脑中风也有同样情况。此外,肿瘤的发病,也与情绪有着密切关系。当然肿瘤的病因至今还不十分明了,但“生闷气”在很大程度上是肿瘤的诱发因素。刘永惠曾统计过60例癌肿患者,因重大情绪变化,或愤怒又不好与外人言讲者占8833%。所以,情志修养在康复医学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当然这里说的养情志应当说是对患者讲的,但做为医务人员也应自觉的提高医德医风,不能因自身言语、行动给病人带来不幸,当然家属等人也同样如此。
2.避外邪有材料统计我国急性传染病早已得到控制,早在1978年我国人均寿命即达68岁,估计现在平均寿命还要更大。目前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一些慢性病。据上海、广州、沈阳、陕西等医院1981年对老年人死因分析表明:死亡原因占第一位的是脑血管病,第二位是肺炎,第三位是冠心病和肿瘤。有人计算,如果控制了肿瘤,寿命可增加1~3岁。控制了心脏病,寿命可增加7年。如果控制脑血管病和肺炎,寿命将会更为延长。由于中西新药的研制,对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治疗在不断提高治愈率,肿瘤又待于医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而肺炎则是容易预防的。所以,老年人要注意预防感受外邪,一般来说肺炎往往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进一步发展而成。据报道日本有一老人活了120岁,一生无其他疾病,最后就是得了肺炎而死亡的,所以预防上感则是预防肺炎的重要措施。
3. 节饮食“饮食有节”这是中医养生学的一贯思想。节的概念应当是:①饮食一定要有节律即规律性;②饮食要节制食量,即不宜过饱;③饮食内容应注意调节。不仅合乎营养学的要求,而且还要合乎中医的膳食疗法,中医膳食疗法,它也是按照中医理论进行的,如虚者补之、滞者调之、瘀者去之。中医在食疗方面的专著很多,如《食疗本草》、《饮膳正要》、《随息居饮食谱》以及近年来出版的《中国药膳学》等专著,它的基本精神就是按病情和病的性质在饮食上给予调理,实际上也就是抓住温、清、补、消等几个重要环节。
4.勤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对老年人来讲,除合理的饮食之外,还要勤于运动。但依据中医学的观点不主张剧烈运动,而是提倡适合于老年特点的养生运动。中医古代沿流的“导引”运动,就是养生运动的始祖。它以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自我按摩为特点,亦称“道引”。《庄子·刻意》中说:“吹煦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唐·释慧琳在《一切经意义》中说:“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导引一般为徒手进行,也有辅以简单器械,以达到行气活血、养筋壮骨、除劳去烦、祛病延年的目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也谈到:“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勿令九窍闭塞。”可见导引之术,为当时医生和病人经常做的养生运动。汉代名医华陀提出养生强身一套理论,他认为“人身常动摇则谷气消,血脉通,病不生,人犹户枢不朽也。”他在继承导引的基础上,编了一套“五禽之戏”并认为通过五禽的养生运动可以祛病延年。晋·葛稚川曾对导引这一养生运动有过一段高度评价,他说:“夫导引疗未患之患,通不和之气,动之则百官气畅,闭之则三焦气凝,实养生之大律,祛痰(疾)之玄术矣。”
中医老年养生运动,主要有“轻”、“松”、“蹂”、“软”等特点,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为重要指导原则,其目的在于运动肌肉筋骨,调理精神气血,舒展脑与心肾。因此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开展目前常见的太极拳、太极剑等则是很有必要,但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5.配药物上面已介绍了一些养生理论和方法,但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要综合运用,但也不能排斥药物的配合。在保健药物方面,结合具体疾病和辨证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配合,一般中药的应用,主要包括补肾、健脾、活血化瘀,常用的保健中药是:补肾的有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桑椹、桑寄生、山萸肉、沙苑子等。健脾补气的有人参、黄芪、山药、莲子、百合、益智仁、白术、白木耳、蜂蜜、大枣等。活血化瘀的有山楂、川芎、丹参、红花、当归、三棱、莪术、郁金、元胡、乳香、没药等。这些中医保健药有些本身就是食品,经常可配食物食用,所谓“医食同源”,有些没有特殊药味,也可经常配合食用。
四、中医学对老年养生的贡献
中医对老年养生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远在公元前五~三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即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思想,解释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整体观念指导下,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
对老年养生问题,《黄帝内经》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天年……”,也就是说,人们的起居活动是一定要以大自然变化为法则的,并要随时地适应它的变化,饮食要有节制,不做超负荷的劳动。只有这样,形体与精神都振奋起来,才能够享受人类应有的寿限。在自然的变化和精神修养方面,则提出了“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说,这是要避免那些乘虚而入的致病因素和贼风的侵袭,思想上要清静寡欢,真已约天真之气就会保存起来,精神也就不会消耗了,这样怎么会得病呢?这些具体内容,以达到“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为目的,同时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起居无节”的生活方式,还要预防疾病的发生,才能保证益寿延年。《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也强调“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保健思想。
金元时代朱丹溪更突出提到养生的重要作用。他说“与其救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无病之前。”明代张景岳根据《内经》的养生思想,认为:“上功救其萌芽,下功救其已成,救已成者用力多而成功少,吉凶各半矣。”可见预防、养生是何等重要!我国医学根据《内经》的指导思想,在养生方面提出了很多有关老年养生的内容,诸如营养、导引(养生运动)、药物治疗等。清代《寿世青编》作者尤生洲认为:“平息杂念,才可安心而能延年”,这一心理养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营养学方面,《内经》提出谷类、水果、蔬菜和肉食的合理搭配,才能达到合理的营养。如《素问·藏气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物服之,以补益精气。”所谓五谷即代表各种谷类,五果即代表各种水果,五畜即代表许多肉食品,五菜即代表各种蔬菜。这些食物经合理的调配,会有利于营养的吸收;调配适合病情的膳食,对疾病的治疗,可以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凡欲治病,且以食疗,不愈然后用药。”可见孙思邈是非常重视“食疗”作用的。他在《千金方》中专门写了一卷“食疗篇”。唐代咎殷撰写的《食医心鉴》按病因病机分类,然后附以食治方,论述精辟,简明实用。如真心痛,指出主要为风冷邪气乘于心,若伤正经则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治疗要用活血祛瘀法,食桃仁粥,药膳治疗,是很合乎科学道理的。该书为食物治疗法的专著,对后世研究食物疗法有一定的贡献。
曾任元朝膳太医的忽思慧,是元代的营养学家,他撰写的《饮膳正要》一书,系遵《内经》“先用食禁以存性,后制药以防命”之旨,“将累朝亲侍进用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诸家本草名医方术所必用之谷、肉、果、菜其性味补益者集成一书”。选用补益助养相当的饮食进行调养,他在“养生避忌篇”中写道:“善养生者,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等,共记述了养生应注意的事项60条;在“神仙服药篇”中,记述了24种使人延年益寿、返老还童的补养药物的制法和功用;在“四时所宜五味偏走篇”中指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和饮食,衣服加减应注意的事项,并指出酸、苦、甘、辛、咸五味对五脏的影响和过食五味的害处;“食疗诸病篇”中记述了65种食疗食物的功用、组成原料和调治方法;卷三还包括米谷品31种,兽品31种,禽品17种,鱼品17种,果品39种,菜品46种,料物28种。以上每种食品均详述其性味、毒性、功用和过食的危害及烹调的方法。
清代费伯雄著有《食鉴本草》一书,费氏将常用食品分为十大类,依次排列为:谷类、菜类、瓜类、果类、味类、鸟类、兽类、鳞类、甲类、虫类。并据风、寒、暑、湿、燥、气、血、痰、虚、实等不同的病因、病机,逐一分述其所需的食品及其疗法,由此可见我国很早就重视营养学了。
除讲究合理的营养之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对老年人来说,祖国医学不主张剧烈运动而主张进行动静结合、有张有弛的适度锻炼。
导引术应当说是一种动与静相结合的养生运动,后来的“气功”、“八段锦”、“太极拳”也基本是根据动静结合的原理发展而来的,如能经常锻炼,对老年人身心的健康确实是有好处的。
至于药物治疗,元代名医朱震亨所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对老年病的治疗则是有指导性意义的。他所说的“阳”主要是指肝阳而言,所说的“阴”则是指肾阴而语,肾阴不足则肝阳亢胜。因而,老年人常可出现烦躁易怒,头痛头昏,口干便秘等阳亢症候,或出现腰膝酸软,两目昏花,尿频滴沥,二便不易控制等肾精不足的表现,因而老年病的药物治疗,应重点着眼于平肝潜阳与滋补肾阴两大法门,而滋补肾阴尤为重要,因为滋肾水即可涵肝木。现常称脑卒中、心肌梗塞、癌肿为老年病的三大死因,而前两者绝大多数与动脉硬化有关,而动脉硬化的治疗首先要考虑如何祛脂以软化血管。经现代药理实验研究,中医很多滋肾的药物具有祛脂软化血管的作用(如首乌延寿丹、八仙长寿丸)。此外,补肾法对老年咳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消渴病(老年糖尿病)、淋沥症(前列腺肥大)、老年脏躁症(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均有积极意义。癌肿的病因,目前虽不完全明了,但以中医观点观察,癌肿常常与“生闷气”(肝郁化火或肝阳亢盛)有着密切关系,或起码说是一种诱因。因而平肝潜阳、解郁泻火则是防治癌肿的重要环节。
近二十余年来,中医对心血管疾病和癌肿的治疗渐渐深化,在寻找有效药物的同时认识到活血化瘀、芳香化浊、寒咸软坚是防治癌肿、心血管疾病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中医对老年养生是有很大贡献的,世人如能以此为指导,深入实践,延年益寿是有可能的。
五、关于人类自然寿命的考证
根据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理论,人类正常生长、发育、衰老的自然寿命大约为100~120岁。《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即指的是人类自然寿命可以活到100岁以上才能死去。这里所说的百岁,有人解释为120岁,这与现代一些科学家的认识是极为相似的。如美国学者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约由500亿细胞所组成,这些细胞进行50次分裂后便死亡,每次平均需24年,按此推算,人类寿命应该是120岁。近代生物学家根据对哺乳类动物的观察,认为自然寿命为生长发育期的5~7倍。而中医学认为,人类发育成熟期女性为21岁,男性为24岁,若按此比例推算,人类的自然寿命应当是140~160岁。由此看来,人类只要注意养生和防止疾病的发生,长寿是可能的。
六、人类衰老的中医机因研究
根据中医学理论,按年龄来分,人类的一生可分为小、少、壮、老四个阶段。按照生理表现来讲,一般认为人类的老年时期,女性50岁左右,男性56岁左右开始有较大变化。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七任脉虚……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也就是说,妇女一般到了49岁左右时候,卵巢的功能即开始衰退,内分泌也就低下了,阴道也开始萎缩,这个时候也就没有生育能力了。而男性到了56岁左右的时候,由于肾脏的功能开始衰退,内分泌就低下了,精液当然也就少了,因而在形体上也就表现为老的形态。到了六七十岁以后,老的形态还会进一步突出。如元代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说:“人生六十、七十以后,精血俱耗……头昏目眵,肌痒溺数,鼻涕牙落,涎多寐少,足弱耳聋,健忘眩晕,肠燥而垢,发脱眼花,久坐兀睡,未风先寒,午则易饥,夕则有泪,但是老境,无不如此。”也就是说,当人体到了衰老的时候,常常表现为头昏眼花,眼角哆多,眩晕,鼻流清涕,牙齿脱落,口多流涎,记忆力差,头发脱落,白天易于瞌睡,夜间则易失眠,皮肤瘙痒,午后易饥,大便干燥,小便频数,这些衰老的表现是由于精血耗损的关系。中医的观点认为,人体衰老,是由于精气神的衰退,而精气神的衰退是基于先天肾后天脾的虚衰,故有以下几种论点。
1.肾气虚衰论《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灵枢·脉度》篇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可见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性机能的活动,全是依靠肾精化生之气——肾气为动力的,肾气也叫肾元(即肾脏之元气),肾元旺盛则衰老迟缓,寿命就长。肾元虚则衰老早临。寿命就短。因而,肾元乃“阴阳之根蒂,生命之门户,造化之枢纽。”肾气为人体根本之气,生命之源。故明代虞博在《医学正传》中说:“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同时,肾气强盛具有抗御“病邪”(即许多致病因素)的能力,并能监护人体内部的异常变化。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反之,肾气虚衰,抗御能力低下, 就可能表现为年老多病。因此,补益肾气是抗御衰老病邪的根本方法。
2.脾气虚衰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人体的一切营养摄入,完全有赖于脾气运转生化的功能。《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所谓谷气者,即后天所摄入之营养物质。真气来源于先天(肾),先天(肾)包含遗传因子在内的生命之气,但还需要有后天脾气所运化的营养物质来供给,二者合为真气。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来源于肾,肾之强盛与否,决定精之来源多少。气来源于脾,脾之强盛与否,以决定气之来源多寡。所以说,脾气盛则真气强,真气强乃人寿决定因素之一。反之,脾气虚衰,真气即弱,真气弱则寿命短。因此,健脾益气与补益肾气是同等重要的。
3.精与神俱败论神,是指思想意识以及生命活动的正常表现,它来自父母双方精气的媾合。当胚胎形成时,生命的神也就同时得到孕育。所以,《灵枢·本神篇》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博谓之神。”可见神来源于精,精来源于肾。当人出生之后,依赖饮食的摄入,神也不断得到滋养,因而保持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状态。所以,《灵枢·平人绝谷篇》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六节脏象论》又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据以上所论,神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
神在人体中与五脏关系极为密切。《素问·宣明五气论》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肾藏志。”所谓神、魄、意、志在名称上虽有所不同,实际上都是神的类属。同时由于五脏中的心有统率其他内脏的作用,因此,心脏(大脑)的神也就概括和代表了其他四脏魄、魂、意、志了。人的生命一日存在,神即一日存在。《灵枢·天年篇》说:“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素问·移精变气论》又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也就是说,神不存在,肌体也就死亡。可见精、气、神为生命之三宝,精与神俱败,气就随之消失,人的生命也就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