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刘茂甫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29431800000002

第2章 二世先师刘芾

芾公,字桐斋,号树堂,幼年曾熟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18岁即考入河南省开封高等师范学习。由于他在开封人地生疏,常到同乡学轩公老友开封名医朱瀚卿家中作客,交谈的话题就是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等问题,耳濡目染,对中医学倍感兴趣,因他学有余力,除完成学校作业外,在朱医生的指导下,熟读了《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本草》等经典著作,其次还研习了温病名家之著述。此后,还阅读了明、清各家名著,如《景岳全书》、《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医宗金鉴》等医学巨著,在河南高等师范毕业后,费了很大力气,亦未曾找到合适工作,遂决心继续学习医学,刻苦用功,如《伤寒论》、《金匮要略》均可通背,本草、汤头歌诀则应口而出。

1920年芾公创办“彤斋医室”之后,应诊之余还深入研究了中国医学史的发展,医学与哲学的关系,还练就了一笔好书法,他所写的文章和著作都是用毛笔写成的。尤其是在1931年后,曾任教于河南省中医传习所(学院)之同时,还被选为河南国医馆理事,他深入研究医、史、哲、文和书法,临床有其独特的辨证与思维方法,富有创见性,故其临证效果良好。

芾公善于书法,勤于笔耕,其著作甚多,如他在《医界春秋》杂志发表的“黄芪芍药汤治疗胃痛”、“妇女不孕之我见”等文稿,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寇飞机轰炸,社会动荡不安,大多佚失。现根据其著作《桐斋医科纂要》、《妇幼秘诀》、《芾医案》等书的文稿以及在世时所述医话医案,编者进行了初步归纳,其学术思想、治学方法、临证经验等约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研究医史以历代某些名医之学术思想为借鉴,以丰富自己之临床技术。

(1)芾公对张仲景之学术思想甚为敬佩,对其学术经验也进行了深入探讨,而且对仲景之生卒年代亦进行了深入研究,正如他在《张仲景生卒年代考》一文中指出:“仲景生卒年代迄今所说不一,一说仲景生于东汉和平一年,岁在庚寅(公元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岁在己亥(即公元219年),享年69岁;一说谓生于汉安元年,岁在壬午(即公元142年),卒于建安十七年,岁在壬辰(即公元212年),享年70岁”。此两种说法,究竟哪一种说法比较正确,据芾公考证第一种较为接近,其理由是:①据《中国医学史》(下称医学史)记载:汉灵帝时举孝廉,孝廉按《辞海》的解释应相当于明、清时代的举人,举人即通过省级考试合格者称举人,当时为中等学历,在正常情况下,考中举人的年龄一般在20~22岁之间,因此认为仲景举孝廉的时间,大概为汉灵帝刘宏年号建宁三年或建宁五年。②至于仲景官居长沙太守的年代,按《医学史》谓:“建安年中期。”汉代的太守官职,相当于明、清两代的州官,州官一般管辖三四个县,比现在地区要小。汉代建安年号共计25年,大约在建安十一二年。官居长沙太守此时仲景年龄的为五十六七岁。

(2)关于仲景业医年代应为多久,按芾公分析,仲景举孝廉之后到出任长沙太守,这一段时间约为三十三四年。在一个人生的过程中,三十多年是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他认为仲景在青中年时代阅读和研究了前贤医学的有关名著,如《素问》、《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医学书籍,同时他还“平脉辨证”。仲景除所著之《伤寒杂病论》外,还著有《辨伤寒》、《评病要方》、《疗妇人方》、《五脏论》、《口齿论》等书,虽然这些书籍早已佚失,其编写时间,他认为大约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我们认为,芾公这样的考证,打破了现在一般学者都认为仲景之一生是先居官后业医这一认识,实际上应当是先业医后居官。

(3)关于《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的考证:芾公对仲景所著之《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的考证,我们认为他对此一问题的研究,尤为深入。

芾公说:“据《伤寒论》原序‘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尤未十稔,其死亡三分有二。’这段叙述,说明了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在建安十年之后,建安十年岁在乙酉(公元205年),此时开始编著《伤寒杂病论》,该书理、法、方、药具备,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是仲景临证经验之作,按当时在竹简上写此巨著之条件,没有两三年功夫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他认为《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约在建安十二三年,即公元207~209年或更晚2~3年(即公元209~211年)为《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此时仲景约五十八九岁了,可以说该书为仲景之晚年著作。

据以上考证,此说应接近事实。至于其二,即认为仲景生于公元142年(即汉安元年),卒于212年(即建安十七年)则距事实较远,因为《伤寒杂病论》之成书年代约为209年或211年,距仲景去世时间较短,疑为则不可能。由此可见,芾公对中国医学史的研究颇深,这是无可置疑的。

此外,他还对金元四大家的评论亦甚为深刻,他说:“金元四大学子的争论,对我中医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守真(刘完素)先生用药多主寒凉,以降火益水为主,如用栀子、黄连、黄柏、黄芩之类,以栀子清膀胱湿热,并兼以治疗心神虚烦,黄连除脾胃湿热又能清心解毒,用黄柏治疗肾经虚火,又能治疗妇女湿热带下,以黄芩治疗肺经实火,又可清肝明目,举此四药则可通治五脏实火也,迄今用之得当,常有桴鼓之效。守真不仅以清火为主,而且还注意益水养阴,所用地黄、山萸肉之类,意在补其肾阴,肾水脏也,肾阴充则水自生,水盛则火亦除,以达到水火既济之目的。

张从正先生(张子和)精于医学,遵内、难之旨,对汗、吐、下三法用之甚精,特别是下法用之尤多,并兼以寒凉,他之所以用之苦寒泻下之品,意则治病应注重祛邪,邪去则正安矣。

李东垣先生从师洁古(张元素),因洁古首创古今异轨之说,不主张用古方而治今病。东垣甚遵其师之意,临证重在补脾土为主,所著《脾胃论》,创补中益气之说,倡补脾升阳之法,当然与当时元兵南下,京师戒严之后,多数人起居不定,饮食饥饱不一,脾胃失调,多病中气虚弱,用此补脾益胃治则,多数获效。

朱震亨先生(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主张以滋补肾阴为主。肾为人体功能之源,功能乃肾阳之表现,而肾阳又来之肾阴,如肾阴不足则肾阳虚衰,肾阳虚衰则可影响功能表现,功能表现很差,即可出现身困乏力,阳痿早泄,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食欲不佳,甚则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证候。朱先生抓住滋补肾阴之法,乃治病求本之真蒂也”。

芾公对金元四大学派还有一段评论,他说:“四大学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名家,原因诸多,其一,他们对当时社会有着深刻了解。其二,对众多疾病发病原因掌握较详,得出规律,定出总的治则,付之临证,效果良好,著书立说,获众共认,所谓医者意也,就在于此。吾辈后学,应取其所长、补其所短,遵仲景辨证之详,借诸子治疗之法,但不能墨守成规,死于足下”。由此可见芾公临证思维非常活跃,既借助古人经验,还有自己的创新。

2.通达古汉语及文法,又精于书法艺术芾公不仅对医学、医学史,而且还对古汉语及书法均甚为精通,当然正由于他的文学造诣较高,从而能够达到医学之很高境界。下面列举他对唐代医学家王冰所辑成的《黄帝内经素问注》一书,该书作者首先叙述了《素问》的作用,但其年代甚远,尽管说王冰叫译文,现今初学者还是很难理解他这译文,芾公曾对该译文进行过翻译,现举对该书的首段所译成的白话文,可见芾公的古汉语及文法之功底。

原文为: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侯列,变化之由表,生死之兆彰。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挈。稽其有征,验之事不成。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芾公译文为:唉!要解除患者的疾病痛苦,保存真精,通导元气,拯救黎民百姓达到长寿之目的,救体格消瘦的久病患者,必须学习三位圣人(指伏羲、神农、黄帝)所著的书,才能有这样的本领。孔国安(西汉经学家)在《尚书》这部书的序言中说:伏羲、神农、黄帝这三位古人所著的书,都是讲的医学中的大道理呀!班固(东汉史学家)在《汉书·艺文志》(汉代时的图书目录)中说:《黄帝内经》有十八卷,《素问》就是《内经》的其中九卷,还有《灵枢》九卷,共为十八卷,总称《内经》。虽然说年月的推移,朝代的变革,而传授医学的这些医生,不隐藏一点内容,还生怕不能传授给自己同道的人,但当时主管教育的叫师氏的人,把第七这一卷隐藏起来了,所以今日看到的此书,仅有八卷。当然,《素问》一书所写的文字比较简要,但其意思肯定是非常广博的,讲的道理非常深奥,而且很有趣味。其中写天地之间的各种现象,阴阳有各种征象和变化的由来以及人体生死的预测,甚之可以推测生命之长短,因此,以考察所说的话是有证据的,随后检验这些病的转归是没有差错的,可以说这是医道的典范,养生的基础啊!

从上面译文可以看出,芾公对古汉语(包括医古文)是很有研究的,因而对医学的造诣也是很深的。此外,芾公对书法艺术亦甚感兴趣,自幼研习书法,对晋代王羲之、王献之,唐代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大师的作品进行过长期研究和临习,进而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他所著的《桐斋医科纂要》一书,全书就是用毛笔楷体写成,小字犹如现在印刷品三号字大小,其用笔有度,功力深厚,技巧娴熟,笔画精妙,下笔沉着,劲健典雅,出韵润逸,天真秀丽,确有他自己书法特点。正如清代大书法家刘熙载所说:“书,如也,如其才,如其学,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3.立德、立言为其志,医术精良为众生芾公在长期行医过程中,视患者如亲人,对贫穷的病人,不仅不收诊费,往往还赞助其金钱购药,很多病人对他这样慷慨解囊十分感激;在立言方面,他学识渊博,乐于写作也善于写作,其文力求突出自己的观点,语言畅达,所著《桐斋医科纂要》一书,在《诸证大目》篇中记载每症要点,提纲性讲述了该症的诊断重点和分类,使后学者容易掌握,此书阐述的均为内科疾病,共计70个病症,均是用毛笔楷书,阅读此书,不仅学习了内科各症,而且欣赏了他的书法艺术。

此书的另一特点还记载了他临证经验和心得,如“伤风伤寒辨”、“阴阳表里辨”、“伤寒用桂枝辨”、“伤寒误药杀人辨”、“伤寒用药大法”、“伤寒用药相配合宜”等篇,都是讲述了他的观点与经验,试举其中一篇“伤寒用桂枝辨”,以飨读者。

书曰:发汗宜桂枝汤,是用桂枝以发汗也。复曰:无汗不得服桂枝。又曰:发汗过多者,却用桂枝甘草汤,是用桂枝以敛汗也。一药二用者何居?盖桂为百药长,善通血脉,故用以止烦出汗,非桂能开腠里而发汗也。以能调营血,则卫气自和。邪无容地,遂自汗而解矣。汗多用桂枝者,亦非桂枝能开腠里而止汗也!调和营卫,则邪从外出,邪去而汗止耳。使既用桂枝,太阳伤风自汗者,及中风自汗者,固见奇效。设系太阳伤寒无汗,而骨髓无寒者,为害岂浅哉。故仲景曰:无汗得服桂枝,又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此也。我们认为,芾公之临证经验及论述,说理性强,可谓笔下生华。

芾公临床辨证多效仲景之细,治法多从东垣矢矢见的,他在该书中专列《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一篇,该篇实际是将东垣临床用药规律化,例如眉棱骨痛用羌活、白芷;肢节肿痛用羌活;脘腹胀满用姜制厚朴、木香,宿食不消用黄连、枳实等。其内科64症用药及妇科10症用药,不仅芾公推崇之,就是今天其再传弟子也常仿效之。

此书还将常用方剂编成歌诀,与其他汤头歌诀不同,以便读者背诵。例如,他对四物汤、四君子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的合方歌诀曰:地芍归芎四物汤,生新祛瘀效非常,参苓术草四君子,扶卫调营不可当,欲问八珍无别物,两方相合更相帮,十全芪桂添姜枣,反本回阳第一方。此一歌诀包括了以上四个处方,同时还将其药物、组成、功效与主治均容纳在内。还有些汤头在歌诀中将他的临床经验也写在内,如他编写的胶艾四物汤就是如此,歌曰:胶艾汤中四物全,甘草调和止血显,胎动黄芪姜可用,杜仲川断外加添。还有些方剂对于某证有效,但证变时,此方则禁用之,他在歌诀中就重点提示,如犀角地黄汤用于凉血止血时有效,如失血过多导致亡阴,乃至亡阳,则绝对禁用,他写到:白芍丹皮生地黄,汤名犀角泻非常,虽然止血称奇效,单怕阴伤阳亦亡。芾公所编写的汤头歌诀,不仅显示药物、功效,而且还显示了他的临床经验,这也是非常可贵的。

另外,他还在该书《本草汇义》一篇中,所写的中药共计413种,他写的格式与其他任何本草均不相同,一般本草所写的中药,都是性味、归经、功能、主治,该篇所写的中药绝大多数是写的芾公对每味中药的经验和体会,如麦冬用宜去心热,降火清心,润燥滋金,入肺经气分,地黄、车前为使,恶冬花,畏苦参,便滑中寒勿使。石菖蒲气温味辛,心气不足者用之,虚则补其母也。肝苦急,以辛补之,又能佐大黄、天冬之属,资其宣导,芳辛利窍之物,多用独用,亦致耗气血而为殃。远志苦温,功在强志、益精,治善忘,益肾精不足,志气衰,又能上通于脑,故治迷惑善忘。远志气升,能通肾气上达于脑,用为佐使则可,不宜多用,痰火实者,当避。枣仁宁心志,止虚汗,安神养血,益肝补中,多眠者生用,不眠者炒用。丹参性微寒,为入心、脾、肝、肾血分之药,生新血,去宿血,调经脉,止崩漏,功兼四物,畏咸水,忌醋,反藜芦。当归味甘补血,气辛行血,性温和血,入手少阴、足太阴、足厥阴三经,血中之气药也,可攻可补,随佐而得,营虚而表不解,柴葛麻桂等剂;卫热而表不敛,佐六黄之属。但气辛而动,阴中火盛者,当避之。性滑性行,大便不固者,须慎焉。栀子气浮,清心肺之火,味降泻肝肾之火,仲景治虚烦客热,栀子豉汤主之,用其苦也。或云利小便非也,盖肺清则气化自能出矣,小便利三焦之郁火亦解,加茵陈除湿,加厚朴、枳实除烦满,加生姜、陈皮除呕哕,同延胡破热滞瘀痛。生泻火,黑止血,姜汁炒止呕。天花粉性寒不宜于脾胃虚寒之人,最凉心肺,善解热渴,大降膈上热痰,治肝火疝痛、胃家实热,兼消乳痈,解酒毒,排脓生肌方多用之。犀角功力在血,专入阳明,清胃火,解热毒,其他凉心泻肝,升散峻于升麻。若中气虚弱,脉细无神,痘疮血虚,真阴不足,一切畏寒、畏汗、畏散者,皆所当忌。孕妇服之,消胎气,忌咸物。羚羊角味咸性寒,羊本火畜,此独属木,有平肝舒筋,安魂散瘀降气之功。凡伤寒邪热、中风、惊痫、瘀滞、疝痛、目暗翳障、中恶毒气,皆治之。黄连血分之药,有酒炒、童便制、姜汁炒、盐水制之异。又有吴茱萸止火痛、陈土炒止热泻。同枳实消火胀,同花粉解烦渴,同木香散火滞下痢腹痛,同吴萸治胃热吞酸,并可明目解毒,除疳杀蛔,唯虚热用之必格阳,虚寒用之必清利。连翘治血热,不同柴胡之治气热也。血凝气滞结聚者所不可无,消肿排脓亦不可废。入手少阴、厥阴而泻火,兼除手足少阳、手阳明气分之湿,盖表散之剂也。

此外,他对参芪功效还有一段较深刻的认识。他说人参气壮而不辛,所以能固气,味甘而纯正所以能补血,好古曰:“入手太阴能补火,肺受火邪者宜沙参”。景岳曰:“阴虚而火不盛者参为君,阴虚而火稍盛者参为佐,阴虚而火盛者暂忌人参”。黄芪性味纯于气分,升多降少,故中满气滞者不宜用,表旺阴虚者亦恐升气于表而里愈虚。生者微凉,治痈疽之症;蜜炙性温,能补虚损。气虚而难汗者,服之可发,表虚而自汗者服之能止。

从以上所录这几味中药,说明他对中药的功能认识确有独到经验,由于篇幅所限,尚不能把他所编著的《本草汇义》全部列出,仅取其全豹之一斑,以其说明他对中药研究之深。

芾公医学知识渊博,临证精于内、妇、儿三科,上面摘录的是他在内科的临症经验及他对所应用的中药心得,和为教学使用的汤头歌诀。下面拟摘录他对妇科、儿科的经验,他所著的《妇幼秘诀》就是集中反映他在这两科临证经验的记载。

《妇幼秘诀》一书,主要分妇产科和幼儿科两个部分,妇产科包括经、带、胎、产,但以经、产为主,幼儿科部分包括新生儿及婴幼科各种疾病。他在妇产科中有多篇论述,其中包括《四诊说明》、《妇人诊科四言诗歌》、《妇人症论》、《室女症论》、《月经见证论》、《妇女白带方论》、《怀胎说兼记难产·胞衣不下 》、《难产七因》、《护产》、《产后诸证》等。《月经见证论》说:“经水有定期,循乎常道,以象月盈则亏也。经不行其愆乎常者,则病也。方书以提前为热,退后为寒,其理近似,然,亦未可尽拘也,因有脏腑空虚者,其经水淋漓不断,频频数见非提前也,不可便断为热,又有内热、血枯、经脉迟迟不来者,岂可便为寒?务须察其颜色,辨其兼症,而经以红为正,其变紫黑者为热也,黄如米泔者湿也,浅淡红白者虚也,有块而紫黑色明者热积也,成块而紫黑色暗者寒凝也。行经而腹痛喜按者,气虚血少也,将行经而腹痛拒按者气滞血凝也。经前烦热者为血热,经后烦热者为血虚,腹胀者为气滞,腹痛者为血滞,血多色鲜者,血有余也。血少色淡者,血不足也。凡逆行、上溢而吐衄,错行下流而暴崩,皆属血热妄行也。然,亦有脉络损伤,瘀积肝脏所致者。以此定断,其无所失矣。今依所见各证辨证和治法,并列于左”。

从此篇所论,可见芾公对妇科月经病的辨证颇有见解,心中了如指掌,他对婴幼儿常见症的治疗,亦甚娴熟,如对新生儿胎黄、胎热、胎毒用集成亢械丹,以清热祛湿。对婴儿咳嗽气促用金栗丹,以清热化痰。对婴儿食滞用三仙丹,以和胃消导等。这些经验,至今仍有借鉴的价值。

芾公又一著述《芾医案》一书,系他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所集,其中医案120余例,内科病案约占2/3,妇科病案约占1/3,每案有病论、处方用药,复诊情况。还记载有何证好转,何证痊愈,记载认真,为后学者所能借鉴。现举2例,以供参考。

张某,男,46岁,家住本县兴隆街18号。患者素有胃痛旧疾,近日天气寒凉,加之饮食不当,致胃脘胀痛,串及两肋俱痛,食纳甚差,大便3日未行。脉左关弦涩,右关略涩,舌苔厚微腻,此乃肝胃不和之症,宜和胃舒肝之剂。方用:紫厚朴,炒苍术,广陈皮,川枳壳,炒白芍,广郁金,制台乌,生山楂,莱菔子,炒干姜,生甘草。3剂,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经服上方两剂后,症大减,两肋未再串痛,胃脘胀亦明显减轻,食纳亦有所好转,脉象:左关略弦,右关脉略小,舌苔:变薄。精神振作,唯食欠佳,宜和胃理气,兼以健脾之品。方用:潞党参,土白术,云茯苓,川厚朴,广陈皮,清半夏,川枳壳,广木香,焦山楂,炒麦芽,甘草。3剂,服法同上。服上方后,诸症悉减,食纳已正常,精神体力均好,双关脉亦平和,舌苔微白。嘱服香砂六君子丸,1日3次,每次2钱,以善其后,此案已告痊愈。

姜某,女,26岁,家住本县青平街2号。患者素有痛经病史,因与其夫口角,月经始来即止,少腹胀痛甚剧,且两乳胀痛,不能触之,精神烦躁,郁郁不乐,不欲食。脉:左关脉弦大而涩,双尺脉弦细,舌质红绛,此症为肝郁化热,冲任失养,急应舒肝化郁,调和冲任。方用:秦当归,炒杭芍,净柴胡,云茯苓,炒白术,苏薄荷,制香附,粉丹皮,川红花,生栀子,延胡索,广青皮,生甘草。4剂,每日1剂,水煎2次,分两次服。该患者服上方2剂后,月经来潮,少腹疼痛及双乳胀痛亦明显减轻,又服两剂,月经色红量多,宛如往常,双乳松软,情绪好转,嘱服逍遥丸7天,每天服3次,每次服约3钱,并嘱下月如月经异常,再来复诊。两月后,在出诊路上,适逢其母,据云其女近两月月经每次约4天,量中等,双乳未再胀痛,其母一再表示感谢云。

从以上两例病案看,效果确实良好,《桐斋医案》中所载之医案甚多,像上述病案之效果者,比比皆是,可见芾公临证经验丰富,用药独具匠心。

芾公夫人张氏桂英,生有两子六女,两子均习医,长子刘茂甫为西安医科大学中医学教授、主任医师,次子刘馨吾亦为医师,不幸早亡。芾公带有学徒10余人(中医传习所学生未计在内)。芾公生于1885年3月,卒于1964年5月12日,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