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已从解放前的35岁增加到现在的72岁,也就是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日渐增加。但由于生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伴随着增龄而来的是各组织器官衰老和功能的减退,老年病也因而增加。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也有所改变,据美国、日本对老年人死因的统计,均以心、脑、血管病为第一,我国统计为一、二或三位(20%~25%),但我国尸检普查结果,40~49岁人群中,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检出率为583%和883%,并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长。因此,防老、抗衰和治疗老年病的研究,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近代研究有关衰老的学说有:交链学说;免疫学说;遗传工程学说;自由基学说;细胞突变学说;神经内分泌调节学说等。但目前,尚未发现确实有效的抗衰老西药。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中医“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以及人体的代谢有关。老年人及肾虚患者,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有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功能减退。用补肾药可以改善以上改变,实验表明补肾药:首乌、女贞子、枸杞子等;活血药:山楂、丹参等有降低血脂、抗动脉硬化的作用。说明补肾、活血化瘀药可以抗衰老和治疗老年病。
刘茂甫教授善攻难疾,悉心研究老年病近20年,他根据中医理论,从整体观出发,在临床辨证、辨病的基础上,用中药进行施治。并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对人体衰老和老年病的认识逐步趋于成熟。他发表了“论‘肾虚、血瘀’为人体衰老之本”等有关论文,逐步形成了以补肾、化瘀为主的一整套理、法、方、药体系。他所研制的补肾、化瘀代表方剂“益肾饮”,不但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实验研究证明:该药有降低血脂、抗动脉硬化作用,有调节内分泌老化的作用,有抗疲劳及增强免疫的作用。提示该药可用于抗衰老和治疗动脉硬化。本文就刘茂甫教授补肾、化瘀法治疗老年病的学术思想给予探讨;同时用以证为纲,以病为目,以法统证的形式对他临床治疗用药经验进行系统总结。
刘茂甫教授根据《内经》理论,从中医整体观出发,把人体衰老和老年病与肾联系在一起,通过“审证求因”,认为肾虚是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认为肾虚可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职,气、血、津液代谢紊乱,产生瘀血和痰饮或痰浊。血瘀是老年病的主要原因,痰饮是血瘀形成的主要因素。它们之间不仅可以相互导致,而且可以作为病理产物,引起新的疾病。故认为肾虚血瘀为人体衰老和老年病的根本病因病机,提出用补肾化瘀法治疗老年病的论点。
一、肾虚血瘀与老年病的发生
1.肾虚为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现;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气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他认为这段经文,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对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深刻认识及对人体生理变化规律的高度总结。祖医学对肾非常重视,称“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门户”、“造化之枢纽”。肾的盛衰对人体的生、长、壮、老、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女子到7岁肾气盛发育增快,14岁“天癸至”气血充盛,月经来潮,发育开始迅速,至28岁“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体格发育到了鼎盛时期,从35岁以后开始衰退,49岁“天癸竭,地道不通”,月经停止,人体就进入衰老时期。男子8岁发育开始增快,16岁“肾气盛,天癸至,精液溢泻”,发育迅速,到32岁“筋骨隆盛,肌肉满壮”,发育到了鼎盛时期,从40岁开始,肾气逐渐衰竭,“发堕齿槁”,到64岁,天癸竭,精少,形体逐渐衰老,出现各种老年形态,这种现象属于生理性变化规律。对大多数人来说:其生长过程与这种规律相符。女性从35岁开始,男子从40岁开始逐渐出现衰退表现,而这种表现则是因肾虚所致。肾虚则是人体自然的生理变化规律,衰老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也就是说肾虚是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是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
历代医家对肾的盛衰非常重视,认为它不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起着主要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到生命的寿夭。如《中藏经》曰:“肾气绝,则不尽其天命而死也”。《医学正传》说:“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虚则寿夭”。肾虚为何能使人寿命夭折,刘茂甫教授认为主要是因为肾中所藏的精气是生命之本,肾的精气虚衰,就可以引起衰老现象。
“肾主藏精,夫精者,生之本也”。肾中所藏的精气,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即为《灵枢·本神篇》所说的“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博,谓之神。”“后天之精”是指出生以后,来源于饮食物中,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即《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肾者……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藏之。”正常情况下,二者同处于肾中,相互补充,相互为用。《灵枢·本神篇》:“肾藏精有主骨生髓的作用,通于脑,其华在发”。骨为人体的支架,其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和营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其充在骨”。(《素问·六节脏象论》)肾中精气充盛,则骨髓充盈,骨坚。“脑为髓之海”,骨髓充满,则脑髓得以充养,脑的发育就健全,就能发挥其“精明之府”的作用,耳则灵敏能辨五音,《灵枢·脉度篇》所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反之,肾精亏损,则骨髓不充,骨的生长发育就迟缓,或骨疏松不密,甚则出现骨折等现象,“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懈怠安卧”(《灵枢·海论》)以及“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等症状。
2.肾虚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肾藏精,精气为人体阴阳之本。肾中之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来源于肾之精气中的元阴元阳,分别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和推动、温煦的作用,是人体阴阳之本。各脏之阴取之于肾阴,各脏之阳取之于肾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正常情况下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使“阴平阳秘”维持着各脏腑阴阳的相对平衡,肾精气虚衰,则生命就失去了物质基础,不但出现肾精虚衰之证候,而且还会出现阴虚、阳虚、阴阳俱虚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以五心烦热,咽燥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主的阴虚证候,以全身或局部畏寒或脉冷,面足虚浮,舌淡胖,苔润、脉沉微迟等为主的阳虚证候以及两者均有的阴阳两虚证候。同时出现肺、心、肝、脾的阴虚和阳虚症状。
肾藏精,主纳气,肺主呼吸。但“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也就是说,肺的呼吸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才能完成。若肾中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则见吸气不足,气短之证;肾主水,肺为水之上源,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的功能有赖于肾中阳气的蒸发、气化,若肾精亏损,气化失司,关门不利,则水泛为浮肿、尿少,甚则为喘吸、咳逆倚息而不得卧,故《素问·水热穴论》所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肺为燥脏喜润,需要肾阴的不断滋润,肺主呼吸主宣降的功能才能正常,肾若阴虚,肺失濡润,则见咽干,咳嗽少痰、颧红等症状,甚则咯血。肺与大肠相表里,肾司二便,肾精虚衰,肺阴不足,失于宣降,则肠燥便秘。
心属火,主血脉、主神志,而肾属水,主藏精。正常情况下“精血互生,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使心火亢,肾水不寒”,气血阴阳保持相对平衡状态。老年人因肾精亏损,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使心经阴血不足,心火独亢,则心主血脉、主神志的功能失常,出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等症状。肾阳虚,不能助心温运血液,使血液运行不畅,出现心慌、胸闷、刺痛等心血瘀阻之候。肾阳虚,不能主水,阳虚水泛,上凌于心,而出现心悸、水肿等“水气凌心”之证候。
肝藏血,主疏泄,而肾主藏精,精血可以互生,如《张氏医通》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为清血。”说明“精血同源”即“肝肾同源”。肝藏血,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藏血功能正常,其疏泄功能,主筋的功能就正常,则目明爪泽。若精不足,无以化血,则肝血虚,血属阴,肝之阴血不足,则“水不涵木”,一则可出现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及肝肾阴虚之胁下隐痛,眼睛干燥,爪甲不泽以及阴虚火旺的头痛、眩晕、五心烦热诸证;二则可以致肝疏泄功能失常,出现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的胁下痛胀,急躁急怒,胸胁闷满,甚则出现气滞血瘀,形成胁下肿块,痛如针刺以及血瘀所致的各种出血,同时可致肝木乘脾土、肝胃不和,出现上腹胀满,食欲减退以及水液代谢失常所引起的水液积于体内的水肿,体腔积液等症。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而肾主藏精,主水,为“先天之本”。正常情况下,先天助后天,后天滋先天,使体内精气充盛,气血水液运化正常。若肾阳虚,不能温运脾阳,使脾阳虚,运化失职,则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生化无源。水液运化失职,气血不足,一不能滋养全身,二不能滋补精血,造成精、气、血俱虚,出现四肢倦怠,面色萎黄,脉细弱无力;水湿内停,寒湿困脾,则脘腹冷痛,腹胀,纳呆、便溏。水液留于肌肤,则出现水肿等证。
总之,肾主藏精,为生命之本,肾精虚衰,不但有肾虚诸候,出现形体衰老表现,而且还使人体阴阳失调,出现阴虚、阳虚,阴阳俱虚之症。并能使人体其他四脏虚损,出现五脏亏损和脏腑功能失常而引起各种虚症。
3.肾虚可致血瘀,痰饮(浊)内生根据以上理论,肾虚能够引起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失常。也可以说是自然衰老现象。但因肾虚引起的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所致的血瘀、痰浊则为病理产物,其作为致病因素而进一步引起新的疾病,并且导致各种变症。
(1)血瘀:血瘀是老年病的主要原因,是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紊乱所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它的产生和肾虚有关,其直接原因多由气血的病变引起,如气虚、气滞、血寒、血热以及痰浊。其特点为血液停滞于体内,或运行不畅,以肿块、疼痛、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血为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多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如《灵枢·决气篇》所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精、气、津液均能化血,如《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于脉,化以为血。”精与血能相互化生,故有“精血同源”之说。因为精、气、血、津液均来源于饮食物,是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气,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正常情况下,心主血脉,血液的运行是在心气的推动下,沿着血管环流不息,内而脏腑经络,外而四肢百骸肌肤皮毛,无所不有,行使其“主濡之”的作用。正如《医学入门》所说,“人心动,则血行诸经”。血液在脉管的运行,除“心主身之血脉外”,还需要脾气的统摄和肝脏的疏泄作用,方能实现。另外,寒、热、痰、湿对血运的影响也很大。血属阴,得湿则行,得寒则凝。故《素问·调经论》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不能疏,温则消而去之。”“热则灼阴,火可迫血妄行”。使血不循常道出于脉外。
刘茂甫教授认为老年人常因脾虚,脏腑功能衰退,使血的形成、运行均受到影响。肾虚不能助脾,脾胃虚衰,食纳减少,则水谷之精气无以化生,使气血不足,心气虚推动无力,则可形成血瘀;血不养肝,因或肝血不足,疏泄不畅,致老年人易情志抑郁,使肝气郁结,则形成气滞。气滞则血行不畅,形成血瘀。若因阴虚火旺,或郁而化火,则可耗伤阴液,使血液变稠,血流缓慢,形成气血瘀滞。若火热迫血妄行,或脾不统血,肝失藏血,则可致各种出血,血溢于脉外留于体内形成瘀血。若元阳不足,或感受寒湿,均可致血寒,血流行缓慢,出现血瘀。
血瘀形成后,便可阻塞脉络或压迫局部组织,或出于脉外,出现经脉不通之病理改变,以疼痛、肿块和出血为其共同临床特点。因阻塞部位不同,所出现症状亦不同:如血瘀在心,则心悸、胸闷、心痛、口唇及指尖青紫;在肺,可见胸闷、胸痛、咳血;在肠胃,则大便色黑如漆;在肝,则见胁痛积块;在胞宫则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暗或成块,或见崩漏;血瘀在肢体末端,可见脱骨疽。
(2)痰饮(浊):痰饮(浊)是血瘀的主要因素,为老年人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形成与肾虚有关。痰和饮都来源于水液,是由于脏腑功能失常,使水液代谢紊乱,积于体内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痰饮来源于水。津液是体内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分泌物,如汗、胃液、泪等。它同气血一样,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功能正如《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为液。”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之中,它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津液是通过胃的“游溢精气”和小肠的“分别清浊”“上输于脾”而生成,再经过脾的散精,上输于肺,经肺的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最后化为尿液而排出体外。但这一过程都要通过肾中元阳的气化作用才能实现。故《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说明肾对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起着主宰作用。肾精虚衰,阳气不足,不能助脾阳,脾阳虚则失于健运;肾不能纳气,肺气失宣降,津液的升清降浊失常,水津停于体内,则为痰饮或痰浊。痰饮(浊)形成后,则失去了原来津液的功能,为病理产物,这种产物再作为致病因素,引起新的疾病,特别是痰浊引起的病症很广泛,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一般以为质地较稠浊的称为痰,而清稀者为饮。痰不仅是指咯吐出的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了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浊。沉积在脉管之内,而致气血滞流不畅形成血瘀证候,痰可随气流行,外而筋骨,内而脏腑,上下内外无所不至。因其停滞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各有异。若阻滞经脉,便可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停于脏腑,则可致脏腑功能失常。
老年人常见痰浊停留部位和症状有:痰停在肺,则见咳嗽,痰多;在心则出现胸闷痛、心悸;痰迷心窍,则神昏痴呆;在胃则恶心、呕吐、胃脘痞满;在经络筋脉则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则见眩晕昏冒;结于咽喉,则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若痰郁化炎扰心,则发癫狂。
另外,老年人因肾精虚衰,不仅阳不足,水液代谢失常产生痰浊,而且阴虚、火旺、灼津为痰。痰浊为老年人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指出:“附着于血管壁的一种特异性的‘痰浊’,由于它逐渐沉积和积累,逾变愈厚和范围的增大,阻滞血液流通,这样的病理变化,即可导致血管压力增大,或某脏孙络缺血,大脑孙络为脉管之最细者,而表现脑缺血更为突出,而且易发生变症,值得注意”。可见,肾主津液,肾虚使津液代谢失常,产生痰浊,而痰浊又是血瘀的主要成因也是老年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痰浊(饮)和瘀血形成后,除各自所有症状外,还可出现多种变症,如郁而化火,痰火上炎则见心烦、癫狂;痰湿阻滞胃肠,胃消化功能失常,可致食积。痰、湿、气、血、食积、火互结或相互导致,出现各种变症。
总之,血瘀和痰饮(浊)是老年人发病的主要病因,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紊乱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它们一旦形成,就可以阻滞气血、津液运行,使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改变。血瘀和痰饮的形成机制虽然不完全相同,症状也有一定区别,但都来源于气、血、津液,对老年人来说:与肾虚有关。因“肾主五液”,老年人肾虚为其生理特点。它们阻滞不通,停留于局部的特点是相同的,而且在发病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如痰饮(浊)阻滞经脉,可引起气血不通,形成血瘀,阻塞经络,使津液运行不畅,致痰饮愈积愈多,病情不断加重。在发病过程中,痰饮和瘀血也常交结在一起,形成病理变化,加重病情。如临床所见的胁下积块,先有气滞血瘀,尔后形成积块,出现疼痛固定不移,肿块压迫,阻滞经脉,津液运行不畅,形成痰饮,积于腹腔,则为腹水,积于下肢,则为浮肿。由于气、血、痰相互交结,使肿块越积越大,腹水越积越多,致病情进一步加重,终成膏肓之变。
二、肾虚血瘀与老年病类
基于以上对老年人存在着生理性肾虚及肾精虚衰引起各脏腑虚损,功能衰退,产生痰瘀和血瘀的认识,刘茂甫教授结合临床观察,指出大多数老年病均由肾虚血瘀引起。如中医的眩晕、头痛、中风、惊悸、消渴、痹证、痿证、积、淋证等证;西医的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如: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内分泌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免疫功能低下(如:易感冒、易患肺炎、易患泌尿系统感染),胃肠道功能减退(食欲减退、吸收差、腹泻等),营养不良及贫血,恶性肿瘤等,无不与肾虚、血瘀有关。
以上是刘茂甫教授根据中医理论,对人体衰老和老年病的认识,那么,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21世纪的今天,以现代医学对其研究是否合理?他的认识是否正确?现根据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病理学、流行病学等研究情况予以证实。
年龄平均45岁开始出现老年性变化。按照Aschoff根据各年龄组的主动脉解剖与组织检查指出,人类平均约43岁开始出现老年性变化,男女平均45岁以后为退化期的结果,与《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六七阳明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男子……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发鬓颁白……”的衰老年龄是基本相符的。
组织器官减少、萎缩,功能减退。现代医学通过对老年人解剖、生理、病理等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大,各脏器产生形态上和功能上的改变。其表现为人体功能性实质细胞逐渐减少,细胞间质增多,组织结构趋向不规则,各器官有明显的纤维化现象,有不同程度萎缩、减轻。但各脏器老化速度并不均等,一般以无分裂能力的脏器容易老化,功能丧失较多,如心、脑、肾。尤为肾脏萎缩明显,主要表现为肾单位减少,70~80岁时,约1/3失去作用,肾血流量减少47%~73%,尿素氮清除率下降25%~30%。心脏心肌细胞萎缩,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缺血,心搏出量减少30%~40%。脑重量减轻,神经细胞减少10%~12%,甚至20%~30%,末梢神经和神经纤维减少,出现神经活动功能低下,记忆力减退,易疲劳、四指末梢感觉减低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和功能减退。尽管这些不足说明是肾脏引起其他脏器老年性改变,但从以肾脏萎缩较早,较明显及功能减退显著,这可能说明了中医“肾”在人体的重要作用。
神经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下丘脑是一个接受内外信息的枢纽,是体内最大的神经内分泌转换器,现有大量资料表明,老年下丘脑发生明显的老年性改变,表现为神经单胺类的含量和代谢变化,特别以多巴胺能调节紊乱较突出。由于下丘脑是全身植物性功能的枢纽,其老年性改变必然影响到许多方面。因此,有人提出“老化钟”就在下丘脑。
垂体是体内占中心体位的内分泌腺,受下丘脑控制,其前叶分泌多种激素控制其他内分泌腺或直接作用于靶器官(或组织)。老年垂体重量减轻20%,功能减退。
老年人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储备低落,应激能力削弱,甲状腺功能低下,血清T3值普遍低下,基础代谢率下降;性腺轴各水平普遍低下,男性血浆雌二醇(E2)增高,睾酮(T)下降,女性E2减少,T增高,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代谢紊乱:主要改变为全身含水液多的肌肉减少,脂肪量增加,血中胆固醇、β-脂蛋白、甘油三酯增高。以上这些改变所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和高脂血症等,与中医的肾精气虚衰,阴阳失调等症状很有相似之处。
老年人血脂增高、血管壁硬化,有潜在性高凝状态。衰老因血管弹性减退、管壁变硬,使周围阻力增大,血压上升易患心、脑血管病。骨髓部分组织被脂肪所取代,造血功能减退,出现血细胞减少,白细胞核右移,吞噬力差。纤维蛋白原和血钙增加,血沉加快,血液粘度增高。有单位用电镜观察,老年人血小板之树突型和聚集堆明显增多,以冠心病患者尤多,反映老年人有潜在的高凝状态,老年人甲皱微循环轻度瘀血,乳头下静脉增多,血液呈虚线,管袢模糊,袢顶瘀血,流速变慢。刘茂甫教授认为这些改变所引起的症与中医的“血瘀证”是极为相似的,也可以说是一致的。
免疫功能低下,自身抗体阳性率增高。由于胸腺萎缩,T细胞分化成熟障碍,使外周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减少30%;β细胞对抗原刺激反应能力下降,骨髓干细胞分化减慢,影响免疫活性的生成及补充;抑制T细胞的减少和功能减退,使具有自身抗原的“森株”解放,并得到发展,因此出现自身抗体,故易患各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患,甚至肿瘤等。这种改变与中医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发病机理是等同的。
总之,现代医学对人体衰老和老年病的研究结果,与中医之“肾虚、血瘀”有的相似,有的等同,有的是基本一致。故中医“肾”对人体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
三、补肾化瘀为老年病治则
根据以上肾虚、血瘀是人体衰老和老年之本的论点,刘茂甫教授按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提出补肾化瘀法为老年病的基本治法。经多年临床验证,此治法不仅临床辨证施治对老年病疗效显著,而且选用补肾化瘀药,组成方剂,制为成药,经批量观察,对于消除和缓解肾虚血瘀症状疗效较好。说明此一治则组成的方剂,能治疗肾虚血瘀证,并能重复使用,有深入的科学意义,也证实了刘茂甫教授对老年病肾虚、血瘀的认识。
刘茂甫教授所应用和倡导的补肾、化瘀法实为扶正、祛邪之总称。是根据老年人肾虚、血瘀的特点而设立的治疗大法。补肾包括了补益精气,调补阴阳和调补气血以及对各脏腑功能的调理,但以补肾益精,滋阴、壮阳为主。化瘀则为驱除瘀邪、排除障碍为目的的治则,包括活血、除湿、行气、泻火与消食等,但以活血化瘀除湿化浊为主。在治疗中分别选用相应的药物和方剂。在临床应用时,根据精、气、血及阴阳虚衰的程度,瘀邪的性质、部位、轻重不同而辨证应用,并根据肾虚、血瘀先后缓急不同辨证施治。
四、补肾化瘀的治法与用药
刘茂甫教授指出补肾、化瘀法是补肾、化瘀的总称。补肾:包括了补益精气,调补阴阳、气血,但以补益精气滋阴壮阳为主,化瘀包括驱除各种瘀邪,但以活血化瘀,化痰祛湿为主。
1.补肾
(1)补益精气:“夫精者,生之本也”,老年人在生理过程中存在着生理性肾中精气虚衰,而出现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滑泄、阳痿、动作迟缓、耳聋、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小便失固等临床症状,遵照“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的法则,选用补益精气作用的补肾药。常用药有:肉苁蓉、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桑寄生、何首乌、山药、山萸肉、五味子、覆盆子、益智仁等,其代表方剂有益肾饮。
(2)调补阴阳:肾阴肾阳是全身阴阳之本,是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的。老年人因精气虚损,肾阴肾阳之物质不足,故常出现肾阴不足、肾阳不足及阴阳互损的阴阳俱虚证。临床上,不但有“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的症状,而且还兼有其他脏腑阴虚和阳虚的临床表现。在治疗上,应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补其不足”“损其有余”,但以补为主。肾阴亏损,因阴不制阳,出现五心烦热,咽燥口干,舌红苔少,脉沉细而数等阴虚阳亢之症状,则应“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用补肾阴之味,常用药有:生地、天冬、石斛、鳖甲、龟版、胡麻仁、旱莲草等药。成方多选用六味地黄汤、杞菊地黄汤,火盛者用知柏地黄汤等。对于兼有它脏阴虚者,根据所及脏腑选药,如:心肺阴虚者加百合、麦冬;胃阴虚者用沙参、麦冬。若火旺者加泻火之剂,但应用轻清泻火不伤阴之类,并注意功能的调节,如心火旺,出现心烦、失眠、多梦者加竹叶、栀子、丹皮以清热,酸枣仁、远志、夜交藤、合欢皮等以安神。有肺阴虚,肺功能失常的干咳少痰、盗汗或咯血、午后发热者,加清热宣肺之味:地骨皮、知母、生石膏、桑皮、杏仁;肝阴不足出现胁下隐隐作痛,急躁易怒,甚至头晕、目眩肢麻者加当归、白芍、柴胡、栀子、夏枯草、丹皮,重则用天麻、钩藤平肝潜阳,以滋阴柔肝,清热。
肾阳亏损,不能制阴,则阴寒相对偏盛,而出现腰膝酸痛,形寒肢冷,面浮足肿,夜尿频多,便溏,舌体淡胖,苔白润,脉沉微迟等阳虚寒胜之象。治疗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用温补肾阳药以除寒症,常用药有:淫羊藿、巴戟天、仙茅、阳起石、锁阳、补骨脂、续断、杜仲、狗脊等;甚则加肉桂、制附子,成方多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对兼有其他脏腑阳虚寒盛者,根据脏腑部位不同,寒盛之表现不同以及出现脏腑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药物。
对兼心阳虚,而见心悸,自汗、心胸憋闷疼痛,面色苍白,舌淡或紫暗,脉沉迟或结代者加桂枝、制附子、肉苁蓉、炙甘草、瓜蒌、薤白、半夏、丹参、元胡等;对兼脾阳虚,而见面色萎黄,食少纳呆、腹中冷痛、肠鸣泄泻,甚至完谷不化,并且每因受寒,饮食不慎而发者,选补骨脂、益智仁、巴戟天、制附子、山药并加健脾益气利湿之党参、白术、车前子、莱菔子;有食滞者加六曲、炒麦芽、鸡内金等,以消食和胃。
(3)调补气血:气血为人体脏腑组织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在生理情况下,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故称“气为血之帅”。而血又为气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血能载气,称“血为气之母”。从阴阳讲,血属阴为物质,气属阳为功能,故经常阴血并称,阳气并称。临床上阴虚常包括血虚,血虚亦会引起阴虚;阳虚常包括气虚,气虚也易导致阳虚。因此,补血与补阴,补阳与补气多相兼用。在补阴中,对阴虚兼血虚的,面色不华,惊惕不安,皮肤干燥等,则酌加补血之味,如熟地、当归、白芍、阿胶等药,常用成方有四物汤、归脾汤;对阳虚兼气虚的自汗、乏力、易感冒等,则加益气之品,常用药有党参、黄芪、白术、山药、黄精等,成方多选用补肺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
总之,刘茂甫教授所说的补肾,实指对肾之精气的滋补和对肾阴肾阳、气血的调补,并注意各脏腑阴阳气血的虚衰情况。对临床有阴血亏损虚火上炎者,酌加清热药;对阳气不足而阴寒偏胜者,则给温通除寒利湿之剂,其目的是以平为期。
2.化瘀化瘀是刘茂甫教授在对老年病治疗中得心应手的方法之一。上述老年人存在着生理性肾虚,肾虚使五脏六腑功能失常,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代谢紊乱,产生痰饮、瘀血以及因之所引起的食积、火热诸症。此便为老年发病的主要因素,是脏腑功能失调的产物,也可以称之为邪气,其产生于脏腑又加害于脏腑,故在治疗中当以除之为治则。
此法属于消法范围,其具体治法则根据瘀邪的性质,瘀邪所在的部位以及所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的临床证候等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则和相应药物。以下对其常用药分别论述。
(1)活血祛瘀:此法专用于血流运行不畅,甚至停滞凝聚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所引起的疼痛、肿块、出血、肢体麻木或一侧偏瘫,舌质紫暗、脉象沉涩,肌肤甲错的瘀血之症。是老年病化瘀的主要治则。根据瘀血所在部位不同,轻重程度不同以及伴随症状不同而选用适当活血化瘀药,并根据气行则血行,血得温则行,得热则妄行的特点,对有气滞甚者加行气药,气虚者加补气药,对因寒因热引起者,分别加温通和凉血之剂,对于瘀久所致的血虚则给加以补血,出血者给以活血止血之味。常用药有:当归,川芎,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姜黄,郁金,延胡,丹参,益母草,牛膝,五灵脂,刘寄奴,鸡血藤,泽兰,王不留行,瓦楞子,三棱,莪术,穿山甲,皂角刺。
常用成方多以《医宗金鉴》的桃红四物汤为主,按以下灵活化裁:对于血瘀以胀痛为主的气滞偏重者,常加香附、木香、台乌、枳壳、柴胡等以行气化瘀。对于血瘀兼有畏寒、冷痛、舌质淡紫,苔白腻等寒湿盛者加炮姜、肉桂、桂枝、细辛、吴茱萸等,以温经活血。对于血瘀兼有气短、乏力、肢软麻木等气虚症状者,加黄芪、党参等益气之药。对于血瘀兼有头晕、乏力、眼睛干涩等的阴血不足者,加生地、阿胶、白芍、麦冬等以滋阴养血活血。对于血瘀兼头项强痛,四肢屈伸不能,经脉不利者,加葛根、丝瓜络以通利经脉。对于血瘀兼出血者加三七粉、云南白药以止血,兼血热心烦者加丹皮、玄参等。
其次,刘茂甫教授对清代王清任的活血化瘀之方非常推崇,并根据部位选方,瘀血在头多选通窍活血汤,在胸多用血府逐瘀汤,在膈下多用膈下逐瘀汤,在少腹用少腹逐瘀汤。特别对血府逐瘀汤用之甚多,并经临证化裁,用于各种瘀血症。正如他所说:“此方为我国清代名医王清任先生所创,实为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而成,有人以此加蒿本治疗高血压头痛效果良好。”刘永惠常用此方佐以通络之品(丝瓜络、葛根),治疗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增高所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症表现为头昏、健忘、手指震颤,甚至一侧肢体麻木或萎弱不用,疗效显著。
(2)除湿化瘀:痰湿形成后,则因质地的稀稠和停留部位不同,出现痰湿特有的征象:水肿、体腔积水、痰核、舌苔白腻、脉沉滑等,并有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如在肺则咳嗽,多痰;在脾胃则四肢困倦肢重,胃脘满闷;在筋脉则局部肿块、酸胀不舒;在肝胆则胁下胀满,口苦粘腻等。故在治疗中,以除湿为主,分别采用利湿药: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车前草、白茅根、木通等。淡渗利湿之味使湿邪从小便而出,常用方有五苓散;化湿药:藿香、苍术、草豆蔻、砂仁等芳香健脾化湿之剂,使湿邪经脾运化而消除,常用方有平胃散;燥湿化痰药如:半夏、陈皮、南星、白附子等,常用方为二陈汤。除此之外要根据湿性粘滞,气能行湿的特点,加用理气药,并要调节脏腑功能,以达到祛除痰湿之目的。如:宣肺化痰用苏子降气汤,健脾化痰用香砂六君子汤。若兼有热者则应清热利湿,如八正散、茵陈蒿汤。对于痰湿蒙闭清窍、痰火扰心,按变证处理。总之,痰湿和瘀血形成后,治疗以祛除为主,在临床上,除扶正调节各脏腑功能外,行气是很重要的,如发生兼症和变症,则随症施治。
(3)行气化瘀:行气化瘀是指通过调理气机,来消除气机郁滞的治则。
气在人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以机能的形式表现于外,老年人本身因肾中元气虚弱,脏腑机能减退,产生痰饮、瘀血,但此又可阻滞气机的运行,使气机郁滞。气滞不行,使瘀结越积越大,互为因果,相互导致。气郁有因虚、因实而致的不同,因虚者,当补之(如前面所谈过的黄芪、党参之类)。对于气机郁滞不通的实证则应行气,痰饮、瘀血的形成与气的不足有关,但形成后对气机的阻滞,又使痰饮、瘀血加重,所以行气药在祛除瘀邪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正如《医方论·越鞠丸》中说“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疏通,郁于何有。”
气机郁滞后,因气的升降出入,功能受到限制,以胀、满、胀痛的证候表现于外,在临床上,又因其所在的脏腑部位不同以及郁结的程度和兼有瘀邪的性质不同,而选择用药。常用药有:陈皮、青皮、橘红、枳实、枳壳、厚朴、木香、大腹皮、香附、乌药、薤白、川楝子、柴胡、柿蒂、佛手、沉香、元胡。常用方有越鞠丸。
脾胃气滞,以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嗳气呃逆、恶心、呕吐为主者,常选用陈皮、枳实、厚朴、木香、苍术、柿蒂。常用方为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兼食积者,加消食药鸡内金、山楂,常用方为厚朴八味汤(厚朴、苍术、炒枳壳、炒莱菔子、陈皮、连翘、生山楂、甘草)。
肝气郁结以胸胁胀痛,妇女乳房作胀,月经不调,善叹息,情绪抑郁等为主者,多选枳壳、青皮、柴胡、香附、川楝子、元胡。常用方有四逆散(柴胡、甘草、枳壳、白芍),兼脾虚者用逍遥散。
肺气壅滞,出现胸部满闷,甚则气喘咳嗽多痰等症,多选用橘红、枳壳、厚朴,常用方有二陈汤(橘红、半夏、茯苓、甘草)、苏子降气汤。心血瘀阻,出现心悸,胸部闷痛者,用薤白、元胡,常用方有瓜蒌薤白汤(瓜蒌、薤白、桂枝)。在祛除痰饮和血瘀时,与除湿药和活血药配伍(在前面已论述过)。
总之,行气药在驱除郁邪中是很重要的。刘茂甫教授认为此类药多辛温而燥,用时要恰到好处,得当则气行郁消,不当则耗伤气机,他在化瘀的治疗中用行气法并不断总结。如厚朴八味汤就是他在《和剂局方》平胃散的基础上研制的,此方经临床验证,对因脾、胃、肝、肾等所引起的脾胃气滞、食积有特殊疗效。
以上对刘茂甫教授常用的补肾药(益精、壮阳、滋阴药)、化瘀药(活血、除湿药)进行了总结。行气药作为其治疗中的主要辅助用药也给予总结。至于其他瘀积,如食郁、火郁大多是在以上基础上所引起的变症,已在前面的加减用药中提及,不另列出。虽然补肾化瘀药分开总结,但在治疗中则不能截然分开。
五、补肾化瘀法的临床应用
1.关于补肾与化瘀先后缓急的辨证应用补肾化瘀法是在刘茂甫教授肾虚血瘀为老年病之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相对应的治疗措施,肾虚为正气虚,血瘀则代表邪气。按照《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其治法则应“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补肾,则是扶助正气,祛瘀则是祛除邪气,不论扶正还是驱邪,则是以达到正气恢复,邪气驱除为目的。在临床上,应辨证施治。
刘茂甫教授认为,一般情况下,应扶正驱邪同时应用,但要灵活掌握,根据瘀邪的多少,正气的强弱在扶正驱邪的药味、药量上进行调整。必要时可先驱邪而后扶正。调整方法如下。
(1)肾虚重,瘀邪轻,则以补肾为主。如症见腰膝酸困、头昏、记忆力减退等肾虚证,又有轻微下肢浮肿,辨证以肾精亏损为主,兼有湿瘀,这时就应以补肾益精气为主,使用少量除湿化瘀药,而补肾药量要重,化瘀药药量要轻。如用枸杞子15g,菟丝子5g,女贞子15g,何首乌15g,车前子12g,丹参12g。
(2)肾虚和瘀邪并重:补肾与祛瘀同时进行,但祛瘀药量要重。如曾治一高血压患者张某,头晕、头痛反复发作16年,一周来加重,伴双下肢浮肿,胸闷重,腰膝酸困,五心烦热,舌质红、苔黄厚、脉弦大,辨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兼有湿邪内停。治则滋补肾阴,清热利湿同行,方用六味地黄汤加清热利湿之味。处方:熟地9g,山药9g,山萸肉9g,茯苓26g,牛膝12g,枸杞子12g,泽泻12g,丹皮12g,白茅根30g,龙胆草9g,黄芩15g,夏枯草30g。每日1剂,煎服20天,症状基本缓解。此例用药则是扶正与祛瘀同时并用,但祛瘀药量重,以利于瘀邪祛除。
(3)肾虚但瘀邪偏重,则应以祛瘀邪为主,而后扶正。如曾治一患者王某,年迈体弱,患有慢性胃炎多年。近1周来上腹胀满疼痛,不能进食,恶心欲吐,舌质暗淡,苔腻微黄、脉滑。平素腰膝酸乏力。辨证属寒湿阻滞中焦,兼有化热,其本为肾气亏损,气血不足因寒困脾,气滞不通,胃失和降,使气血生化无源,虽有肾虚表现,但当务之急为驱除寒湿之邪,恢复脾胃功能,才是万全之策。故给厚朴八味汤祛瘀,处方:川朴15g,苍术12g,陈皮15g,枳壳15g,木香12g,莱菔子15g,云苓15g,元胡18g,连翘15g,焦曲9g,焦楂15g,甘草6g。服药3剂,症状减轻,两周后症状基本消失,再配以益肾饮口服,补肾化瘀以收全功。
2.调补肾阴肾阳偏胜、偏衰的辨证应用调补肾阴肾阳,主要是补其偏衰,并要注意其他脏腑阴阳盛衰的调理,这已在调补阴阳中阐述过。需注意的是在补其偏衰时,应注意阴阳互根、阴阳互损的生理特点。即对肾阴虚病人,在给补阴药中,加少许壮阳药,以“阳中求阴”;对肾阳虚患者,在用补肾阳药中,加少量补阴药,以“阴中求阳”。如消渴病,患者口渴多饮,饮一溲一,手足心发热,腰膝酸困,辨证为肾阴虚,用六味地黄汤滋补肾阴,但刘茂甫教授却在方中加补骨脂、巴戟天壮肾阳之药(全方: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2g,泽泻9g,茯苓9g,丹皮9g,补骨脂15g,巴戟天9g)以“阳中求阴”。若患者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头昏乏力,脉沉迟,辨证属肾阳虚,治以温补肾阳,用右归丸(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2g,枸杞子15g,鹿角胶9g,菟丝子15g,杜仲12g,肉桂6g,制附子9g)。但刘茂甫教授却在方中加入女贞子、旱莲草各12g以“阴中求阳”。刘茂甫教授认为其作用正如《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中所说的那样:“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3.补肾化瘀法临床应注意与现代科学技术、实验研究相结合而灵活应用刘茂甫教授指出,补肾化瘀法是专对老年病设立的治疗总则。老年病的发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从现代科学研究结果看,老年人各器官组织细胞都有明显改变,如脑细胞逐渐减少,使记忆力减退,容易疲乏,末梢神经和脊髓神经纤维数的减少,突触四肢末梢神经感觉最大传导速度逐渐减低。使机体对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使疾病的严重程度与临床表现不相符,如肺炎,因临床表现较轻或无症状易被忽视。脑血管动脉壁的硬化、脆性增加易出现脑缺血、脑出血等症。从生化检查看,有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功能紊乱,易引起肿瘤等病。根据中医理论,大多数与肾虚血瘀有关,其虚实挟杂,变化多端。故在临床上主张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相结合。
(1)在治疗中,应注意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老年病首先要用现代的科学手段诊断清楚,然后再用中医的理论体系去辨证施治。这样对病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就比较清楚,能够全面了解掌握病人的病情,有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如一患者,以胃脘胀痛乏力纳差1月之主诉就诊。查体:慢性消瘦病容,舌质微暗苔白腻、脉滑,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上腹部有压痛。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胃气阴两虚,兼有血瘀。刘茂甫教授嘱作胃镜检查,了解胃部病变情况。检查发现胃窦部有一肿块,病理检查报告为腺癌。随后给病人联系手术治疗。尔后又用中药调理。因癌症发展很快,手术治疗可以很快驱除病灶,是比较先进的手段,而病人体质尚能支持手术。故采取先手术,后用中药调理的措施。
而另一患者,以胃脘胀痛5年,加重3月之主诉就诊。伴乏力、纳差、口干、舌质淡,苔白,脉沉,上腹部有压痛,胃镜及病理活检: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属脾气虚弱,胃失和降,治以健脾益气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女贞子、五味子治疗一月症状缓解。
此两例患者都以胃脘胀痛为主症来就诊,病变部位均在胃,但经胃镜检查,诊断不一。前者先手术,后用中药;而后者则纯用中药,均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临床与实验室研究相结合:医学是人类在同自然界、同疾病作斗争中产生的,又服务于人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得到提高。但它的发展受自然科学的限制。如在远古时期,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是以部位命名的(如殷虚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记有疾腹、疾首、疾足)对疾病的治疗,以按摩等外治为主。以后在实践中才有了可治病的植物药和动物药,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便开始借助当时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朴素的自然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解剖和病理现象,使医学有了很大进步。随着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应用,对病原微生物逐渐得到认识,使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有了很大突破。从人痘免疫成功到现在的各种免疫制剂,有效地防治了传染病等等,都是实验研究的结果。英国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培根在《新工具》一文中指出:“只有观察和实验才是真正的科学方法”。刘茂甫教授认为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医学要发展,不但要善于观察,而且要与科学实验密切联系起来,如目前研究认为,动脉硬化与血脂增高有直接关系,而动脉硬化又是许多心、脑血管病的易患因素。许多中药可以治疗动脉硬化所致的头昏等症,就应该与实验结合起来,研究其改善症状的机理。如他研制的益肾饮就是在此思路指导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方法为给家兔用高脂膳食,形成高脂血症,造模成动脉粥样硬化。经用益肾饮治疗后与造模对照组比较,其不但有降低血脂作用,而且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使其缩小变薄的作用。后经对100例高脂血症患者临床观察,疗效显著。他认为此药得到实验证明,就可以作为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的药物。
(3)中西医治疗相结合:刘茂甫教授认为老年病复杂多变,在治疗上要注意发挥中西医的各自优势,各取其长,以利于治疗为原则。
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学,历经几千年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不断提高,不断升华,是我国人民卫生保健事业中的宝贵财富。西医则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传入我国的西方医学。其实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所形成的两种医学,其服务对象都是人类,所不同的是两种医学都有其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罢了。中国医学应是世界医学的组成部分,而两者各有其长,亦各有其短,临床上应取长避短,例如患者在中医科住院期间突患急性菌痢,就应该根据病因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用西药痢特灵、氟哌酸有特效,应立即给服痢特灵治疗。恶性肿瘤西药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副作用明显,病人也很消瘦,就应用中药给以调理。另如肿瘤患者用化学药物治疗,其毒副反应很大,特别是白细胞减少,被迫停止治疗,经中医治疗恢复患者体质,提高了白细胞的回升,如此既消除了这些毒副反应,又保证了化疗的继续进行,因而延长了患者寿命。在临床上这类情况很多,如病毒性疾患、功能性疾患等等不胜枚举,因而刘茂甫教授主张应取长补短,不应有门户之见。以上是刘茂甫教授用补肾化瘀法治疗老年病的临床经验。
目前,也有不少动物实验和药理研究表明,补肾、活血化瘀药和复方有改善衰老引起的病理改变的作用。
对补肾药研究报道的如:女贞子有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脂、β-蛋白的作用,使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缩小,冠状动脉阻塞也明显减轻。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研究所报道:地黄多糖RPS-b是地黄中兼具免疫与抑瘤活性的有效成分,其提取物对神经系统、内分泌、免疫和造血系统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枸杞子有调节和增强免疫的作用。用枸杞子提取物合剂,按每日1次,每次20g,给20位老人连服3周,白细胞介素2的活性平均增加226倍,表现精神好100%,食欲增加95%,睡眠好转95%,性功能恢复35%。枸杞子能抑制突变,对预防肝癌有一定意义,并认为该药可用于老年保健,夜间口干、慢性萎缩性胃炎、男性不育、皮肤病及糖尿病等。有人对何首乌用于高脂血症家兔的观察,证实何首乌有降血脂、减轻动脉硬化作用。据报道,首乌能抑制ADP所致高脂血症运动的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裂解,降低血液高凝状态。
补肾成药的研究报道有:“阳宝”胶囊(由右归丸、左归丸为主组成)能延长果蝇生存期。还精丹能延缓小鼠卵巢和睾丸组织的老化,提高老龄小鼠胸腺重量,改善胸腺超微结构,有提高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对六味地黄汤的药理研究表明,有抗疲劳、耐缺氧及促皮质激素样作用,对氢化可的松引起的小鼠肾上腺萎缩有一定对抗作用,对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所致的免疫抑制的小鼠有使其提高的作用。大菟丝子饮(由大菟丝子、熟地、补骨脂、桑椹、首乌、女贞子、巴戟天组成)能明显减轻或消除骨髓微循环的病理改变,通过改善骨髓微循环,促进造血功能。
活血化瘀药的研究报告:如川芎,有人用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家兔微循环障碍,观察川芎在球结膜和软脑膜对血流速度和血细胞凝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两个部位见到血液速度加快,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加,不出现红细胞凝集,说明有改善脑微循环的作用。丹参临床用于冠心病、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均有不同程度疗效。有人用高分子葡聚糖复制家兔的外周微循环障碍,从球结膜微循环中观察到丹参注射液使原来缓慢瘀滞的血细胞流速加快,毛细血管网的开放明显增多,并在不同程度上使聚集的红细胞发生解聚。另有报道,丹参既有改善外周微循环的作用,亦有改善脑循环的作用。赤芍,有人观察了赤芍和硝苯啶对慢性高脂血症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赤芍能降低高脂血症家兔血浆甘油三脂、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主动脉内、中膜甘油三脂、Ca2+及磷脂含量,使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程度减轻(肉眼、光镜观),其效应优于硝苯啶。认为赤芍通过影响钙代谢,调节脂代谢平衡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作用机理。
活血化瘀复方研究:心舒Ⅱ号方(由蒲黄、党参、红花、莪术、降香组成),对金黄地鼠颊囊及小鼠微循环的影响。药物注射后,在颊囊小动脉管径无明显改变情况下,血流速度增快,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加。表明微循环灌流量增加。心肌微循环血流量亦增加。通脉流浸膏(由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等组成)有提高患肢热循环指数,改善微循环障碍、降低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的作用,经对大鼠应用观察对血液流变学等的影响,结果证明该药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对已聚集血小板有显著的解聚作用,有降低血液粘滞度和降低Fig含量的作用。
总之,补肾、活血化瘀药,无论单味或复方药物,经实验研究证明,对老年改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是防治老年病和抗衰老比较理想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