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苹果式营销
29440600000011

第11章 为什么苹果市场非常火爆,库克却从来不追加生产

库克和乔布斯不同,在他血管中流淌着的更多的是商人的血液,所以在他的头脑中,总是会用商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公司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型企业成长为全球闻名的超级公司,固然有乔布斯非凡的贡献,同时也离不开库克独特的思维贡献。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无论苹果商品卖得如何紧俏,即使与乔布斯产生不同意见,甚至是进行激烈的辩论,库克也从来都不允许追加生产。虽然乔布斯是个要求苛刻的老板,但库克的为人却比较谦和。乔布斯在被无限放大后,人们对他的情感似乎已经变成了崇拜,而人们对库克却只有尊敬之情。

乔布斯享誉国际,创业经历更是让无数人对他钦佩不已,甚至可以说苹果品牌不仅代表商业的成功,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个普通人奋斗的成功。和乔布斯比起来,库克的行踪更加隐秘,行事更加低调。在乔布斯的耀眼光环下,库克留给人们最多的印象是一丝神秘。在遇到一些比较刁钻和另类的客户时,乔布斯总是难以静下心来和他们周旋,库克则往往会在这时代替乔布斯出马,而他的耐心总是可以把问题处理得井井有条。曾经有媒体人风趣地披露说:“库克就是那个避免让乔布斯抓耳挠腮的人,因为所有可以让乔布斯抓耳挠腮的事情,都已经被库克解决了。”而库克对于苹果公司的贡献,确切地说是对于乔布斯的互补,也表现在对市场的分析和把握上。

众所周知,苹果产品的定位主要就是锁定高端消费者。比如,从最明显的价格方面来看,苹果品牌的产品往往要比其他同类品牌产品高出百分之五十,甚至高出一倍之多。基于这样的基本市场定位,苹果产品对于一些中低端客户的兼顾自然就会比较疏漏。但是,乔布斯却始终没有忽视这些中低端用户,希望可以通过追加生产的方式,满足市场需要。对于这种明显可以赢利,而且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赢利的方式,库克却持完全相反的意见。库克的想法很简单,即不能因为短期的对客户需求的满足,而让客户对苹果品牌的新产品减少期待感。事实也正如库克料想的那样,那些没有买到苹果产品的消费者,尤其是那些高端消费者,没有买到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他们对苹果的产品更加期待,继而也使苹果的销量持续攀升。

所以说,把精力投注到产品的更新换代上,比追加生产更加高明。前者可以让产品的市场空间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而后者虽然可以在短期填补市场空间,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则会对产品的市场开拓造成阻力。更何况,追加生产的方法也是有悖于最初制定的“限时限量”推出商品的原则的,如果打破这一原则,就会使消费者形成一种苹果公司失去信誉的不良影响。库克是一名资深的市场运行专员,他深知信誉对于一家想要取得长足发展的公司的重要性。为此,即使是在乔布斯强烈要求追加生产的时刻,库克还是顶住压力,没有破坏苹果产品“限时限量”出售的原则。从后来的苹果品牌之路看,库克的坚持的确起到了决定性的积极作用,而这也让库克成为了继乔布斯之后的苹果掌门人。

然而,庞大的余留市场又不能坐视不理,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电子产品市场,很多其他商家同样在窥视着苹果遗留的市场空间。所以对于苹果来说,不主动占领市场,就等于把市场拱手让给别人(实际上就相当于是自己的资产在无形当中流失)。为了弥补这一市场空间,库克最终和乔布斯商定了一个办法,即在苹果公司将新一款产品推上市场之后,再大量出售上一款产品。这样一来,既不影响新产品的面市,同时也满足了过剩的市场需求,而且后来这种方法还发展到同时几代产品共同运作的连锁形式,这些都是库克在销售过程中摸索出来的宝贵销售经验。由于之前的老款产品各方面技术和运作都已经极为成熟,苹果公司又不愿意浪费精力在这些产品上,所以他们就将追加生产的权利下放给一些小的生产商,然后以利润分享的形式,基本维持自身利益不变,同时也减少了自己潜在竞争对手的数量,正可谓是一举两得。

库克之所以不利用追加生产的方式拓展利益空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是他正在考虑如何完成苹果公司的阶段性成长。在苹果产品受到市场热捧的初期阶段,苹果公司的决策层主要由以乔布斯为首的技术工程人员组成,也就是苹果产品的强大技术支持阶层。在库克看来,这样的公司组成构架,固然可以保障苹果品牌拥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但是对于市场变化的感知却相对滞后,从而导致公司制订未来计划的能力低下,不利于公司长期有效发展。然而从本质层面上来讲,库克的想法和乔布斯存在冲突,因此在乔布斯担任苹果CEO的时期,库克的想法一直都未能得到有效实施。而乔布斯的强大个人魅力,也确实能够使公司上下团结一致,从而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光辉业绩。

2011年8月24日,为事业拼搏了一生,从未停下脚步享受生活的乔布斯,终于由于身体原因而不堪重负,辞去了苹果公司CEO的职位。与此同时,乔布斯的生命旅程也只剩下仅仅六个星期的时光了。而此时的他对于库克始终坚持的意见,也可以进行客观思考和评价了。果然,在取得了乔布斯的支持后,库克在就职典礼上发出了公司改革的信息。自此,苹果公司开始从一个以个人为中心进行管理的公司模式,逐渐转变为一个由整个公司共同管理的公司模式;而在极短的时间内,乔布斯一直反对通过的派发股息和回购股票方案,在苹果公司新的决策层那里得到了通过。实际上,库克的做法就是将苹果公司的每个员工都牢牢拴在苹果公司“这条船上”,形成“苹果公司发展良好,公司员工前途光明;反之,前途暗淡”的经营局面。而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体制形成,也使苹果公司在乔布斯过世之后局面平稳,并未出现很多媒体所预料的那种波动。

与此同时,苹果公司完成整体持股的体制转变,也是苹果公司众多投资人的意愿。而这种体制转变的完成,也让苹果公司的资金储备得到了更高程度的保障,并最终使苹果公司安然渡过了乔布斯过世的危险期。事实上,乔布斯不善与人沟通,在乔布斯主政苹果期间,库克长期担任苹果公司的首席运营官。为此,库克和客户接触的机会有很多,而由客户反馈的信息,很可能就是来自市场的启发,所以这些信息很大程度上都是非常客观有效的。也就是说,库克从客户那里可以得到真实的市场信息。

此外,库克的交际能力还表现在他与华尔街各大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上。对于太多闭门造车的决策者来说,库克的眼光却是全球化的。什么样的公司能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他已经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即便对各种企业不甚了解,库克也可以从美国政府那里得到启示,因为美国政府的权力,是由中央和各州组成的。值得一提的是,各州的权力非常大。也就是说,美国政府的构成,实际上是由诸多权力机构共同组成的,彼此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并且一荣俱荣,最终使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更是如此,为了将权力下放,库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从其整个过程来说,乔布斯对他也是非常支持的,至少没有为其制造阻力。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打造苹果的品牌形象,库克与各家慈善机构也保持着融洽的关系,他不仅将公司的一部分收益以固定形式捐献给慈善机构,还利用工作之便,为慈善机构提供软件产品。而库克的一系列做法,也使苹果公司在业绩攀升的同时,得到了包括乔布斯在内的很多人的赞誉。

苹果公司在库克的引领下,逐步完成了模式转变,从“有事问乔布斯”转变为了“有事进行团队磋商”。库克知道自己没有乔布斯的强大个人魅力,也没有他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因此他在对苹果公司的各项改革中,都非常谨慎认真。而正所谓“认真无难事”,截止到库克接管苹果公司的第三个季度,苹果公司的月赢利额虽然没有达到乔布斯执掌期间的最高峰值,但是比起接手时已经提高了15%。据美国市场分析专家凯蒂·休伯蒂介绍,库克接手苹果后提升的15%营业额,代表着苹果公司的市值增长了1400亿美元,而当时增幅最快的埃克森美孚公司还不到1000亿美元,库克的努力则让苹果公司比其高出了将近一半,成绩非常显著。

据统计,库克接管苹果公司三个季度后,为苹果公司带来的纯收益达到了310亿美元,卖出的产品数量包括iPhone 8900万台、iPad 3800万台,以及数量不等的各种苹果品牌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