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井泉出生于江西省临川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青年时代开始,他就喜欢读书学习,阅读进步刊物,接受进步思想的熏陶,积极探求革命真理。刚满15岁时,李井泉进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他为校园内掀起的新文化运动热潮所振奋,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与舒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等进步学生成立了“读书会”,在学习功课之余交流心得,共同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问题,他还与读书会成员一起秘密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动员农民支援北伐军。1927年春,李井泉由学校老师章涤昌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出席了在南昌召开的农民协会代表大会。
1927年8月,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李井泉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与多名临川热血青年一道,离别故土,参加了周恩来、叶挺、朱德、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随后,朱德派他到第4军第25师任政治宣传员,参加了会昌战斗。1927年9月,部队进入广东,在大埔三河坝与敌军进行了一次激烈战斗,因敌强我弱,部队被打散。李井泉在三河坝战斗后,留在大埔,与当地的地下党接上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在极其艰苦困难的条件下,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坚持开展工农武装斗争,先在丰顺县黄金铺区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后担任共青团东江特委秘书长。
在此期间,毛泽东等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大地。1929年红四军主力曾进军东江,帮助东江特委发展武装,在东江一带形成了很大的革命影响,李井泉对红四军十分向往。
1930年春夏之交,李井泉接受一项特殊任务,东江特委派他去中央苏区红四军前委送一封密信,这个时候,毛泽东等率领红四军正在从赣南寻乌向闽西长汀转移途中,李井泉不顾终日奔波的疲劳,跋山涉水日夜兼程,最后终于追上了部队,找到了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
毛泽东接过密件,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位年轻人,只见李井泉中等身材,略为清瘦,五官匀称,两眼炯炯有神,给人感觉是精明强干。
听完了李井泉简单的自我介绍,毛泽东对这个年轻人十分欣赏,他语重心长地说:“你很年轻,精明强干,又有文化,很适宜做政治工作,那就留下吧!希望你努力学习马列著作,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与士兵同甘共苦,把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贡献给工农大众。”
由于受到毛泽东的赞扬,李井泉随即被分配到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政委办公室任秘书长,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秘书工作非常琐碎,也非常辛苦,但李井泉不厌其烦,不怕吃苦,他在毛泽东身边收收发发、抄抄写写,后勤总务,样样都干。很自然地,在那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毛泽东等首长的影响和熏陶,思想进步很快,政治上日趋成熟。1931年,李井泉便升任由赣南地方武装改编而来的红三十五军政治委员,不久又担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直属队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