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开国第一任省长
29462400000034

第34章 (5)全力建设新吉林

年仅35岁的周持衡走马上任,担任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省政府主席,主要任务就是领导人民搞好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他精神抖擞,全力以赴领导、带领全省人民响应党中央、东北局的号召,努力为发展生产,为吉林的经济恢复与建设而奋斗。

周持蘅根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吉林省的具体情况,大刀阔斧地抓了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工作。

1950年4月5日,吉林省召开人民代表会议,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搞生产建设。省委书记刘锡五在会上发表讲话,传达了毛泽东出访苏联路过东北时提出的“要把东北建设成为全国工业化基地”的指示,提出了落实毛泽东重要指示的具体措施。

刘锡五讲话之后,周持衡代表省政府作了工作报告,全面介绍了吉林省关于恢复和重建吉林经济的长远考虑和初步设想,到会的各界代表非常赞同周持衡的报告,对政府的经济建设构想表示拥护。会议精神在全省得到普遍贯彻和执行,对吉林省1950年的建设发展,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为了完成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当年全省生产粮食360万吨”的任务,周持衡亲自组织力量,抽调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领导人民掀起生产高潮。全省农业生产由于自然灾害较重,收成比上年稍差一些,但由于农副业生产的弥补,基本完成了年初提出的任务指标。

1951年由于吉林省的工作路子对头,工作发展顺利,经济又获得迅速发展。工业生产增产节约任务不仅完成了定额,而且超过了预期目标。建省之初,吉林的工农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

1952年6月29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调李梦龄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栗又文接替周持衡任省政府主席。

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吉林省的“三反”、“五反”运动,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和小城镇进行,基本做法是把宣传动员、按行业进行重点检查、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号召不法资本家坦白交代、组织专人进行调查等项工作结合起来,各大中城市的党委和政府贯彻严肃与宽大相结合的方针,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守法的资本家及广大市民,开展大规模的运动和斗争。“五反”运动高潮中,有的地方曾出现过违反政策,搞逼供信、体罚等现象,后来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及时得到了纠正。全省的“五反”运动于1952年基本结束。经过运动,打退了资产阶级的进攻,对广大工商业者进行了守法经营教育,保证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在“三反”、“五反”运动中,中共中央东北局对中共吉林省主要领导成员作了调整和处理,时任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主席周持衡被定成“进行反党小集团活动的混入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省委决定并报经东北局和中共中央批准,将周持衡开除党籍,撤职法办。接着,在省委召开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省委扩大会议和全省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团县委书记联席会议上,又对省委书记刘锡五进行了错误批判。在此之后,吉林省委6名常委中,有5人调整了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吉林省委复查复议,报中共中央批准,撤销1952年对上述吉林省主要领导成员所作的结论和处分决定。此后,周持衡也重新安排了工作,先后担任水电部大伙房水库工程局副局长,辽宁省水电厅副厅长、水利设计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水利局局长,辽宁省副省长、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4年恢复了副省级待遇。

小资料:

开国历任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

1949年7月至1952年4月:周持衡(主席)

1952年4月至1955年2月:栗又文(主席)

1955年2月至1958年7月:栗又文(省长)

1958年7月至1968年3月:栗又文(省长)

1968年3月至1977年2月:王淮湘(革委会主任)

1977年2月至1980年3月:王恩茂(革委会主任)

1980年3月至1982年6月:于克(省长)

1982年6月至1983年4月:张根生(省长)

1983年4月至1985年6月:赵修(省长)

1985年6月至1987年7月:高德占(省长)

1987年7月至1988年1月:何竹康(代省长)

1988年1月至1989年1月:何竹康(省长)

1989年1月至1989年3月:王忠禹(代省长)

1989年3月至1992年3月:王忠禹(省长)

1992年3月至1995年6月:高 严(省长)

1995年6月至1996年2月:王云坤(代省长)

1996年2月至1998年9月:王云坤(省长)

1998年9月至1999年2月:洪 虎(代省长)

1999年2月至2004年10月:洪 虎(省长)

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王 珉(代省长)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王 珉(省长)

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韩长赋(代省长)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韩长赋(省长)

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王儒林(代省长)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王儒林(省长)

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巴音朝鲁(代省长)

2013年1月至今:巴音朝鲁(省长)

§§第八章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席 于毅夫

于毅夫的人生之路极具传奇色彩,他是颇具文学天赋的燕京大学高才生,师从著名作家许地山,结识唯美派青年才俊徐志摩,发表过许多赞美家乡、针砭时弊的文学作品,被誉为现代东北文学开拓者。抗日救亡运动中,曾在张学良胞弟、天津市市长兼公安局局长张学铭手下当秘书,在北平担任过“红色特工”为苏联红军秘密搜集情报,该组织的上级即二战时期著名红色谍王佐格尔。于毅夫利用与东北军高级将领的特殊关系,使北平中共地下党免遭重创。新四军军长陈毅向中共东北局书记彭真大力举荐于毅夫“堪任一省之长”,于毅夫走马上任省政府主席,险遭国民党特务暗杀。

简历

1903年,5月9日出生于今黑龙江省肇东县。

1920年,入上海同济大学预科学习。

1921年,就读北京平民大学。

1924年,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学习。

1927年,任民国大学校刊总编辑和图书馆馆长。

1928年,任黑龙江省省立第一中学校长。

1931年,在北平组织“东北人民抗日会”。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任“东北抗日救亡总会”常委兼宣传部长。

1938年,创办和主编《反攻》月刊。

1943年,任新华社华中分社总编辑。

1944年,任新四军情报部副部长。

1945年,任嫩江省政府主席。

1947年,任黑龙江嫩江联合省政府主席。

1949年,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席。

1952年,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1958年,任吉林省永吉县县委书记。

1959年,兼任吉林市市委书记。

1960年,任吉林省委书记处书记。

1965年,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77年,当选吉林省政协副主席。

1978年,当选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2年,6月11日因病在长春逝世。

1949年4月2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东北划为6个省和4个直辖市,其中黑龙江省、嫩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5月15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于毅夫担任开国第一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