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改变历史的科学发明·实验·预言
29474200000169

第169章 发现电子的实验

电子的发现,不但揭示了电的本质,而且为物理学研究打开了通向微观世界的大门。

人类对基本粒子的认识由来已久,从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原子论”到近代道尔顿的“新原子论”,都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永恒不变而且不可分割的。

然而,19世纪末通过阴极射线研究的科学实验对电子的新发现,却打破了千百年来人们对此深信不疑的神话。

19世纪下半叶,物理学家们在研究真空放电现象时发现了阴极射线,并很快形成一个研究阴极射线本质的热潮。当时,物理学界围绕阴极射线究竟是一种“微粒”还是一种“光波”,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1893年,物理学家赫兹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在阴极射线管内与阴极射线行进方向平行的方向放上两块金属板,并给金属板加上电压。很显然,如果阴极射线带电的话,它就会在两块金属板间的电场中发生偏转。但赫兹始终没有看到这种偏转,于是他认定,阴极射线不带电,是一种波,而不是粒子。

科学界关于阴极射线本质的争论,引起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姆生的极大兴趣。他于1886年开始了划时代的探索,决心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实验来解决这场争论。

汤姆生大胆推测:阴极射线中的电荷载体是一种普通的物质成分,它比原子还要小。于是汤姆生在赫兹实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出色的实验。

他准备了一个阴极管作为射线源,两个带缝隙的金属板,以便产生良好的射线。再通过保险丝连接玻璃管和两个金属板以及电池,使两个金属板之间形成电场,然后在玻璃管的圆球形一端产生阴极射线冲击的闪光。

开始,他也和赫兹一样,没有看到阴极射线偏转,但他很快意识到,这很可能是管内真空度不够引起的。阴极射线使管内大量残留气体分子电离,电离后的带电微粒分别飞向带电的平行金属板,各自中和了那里的正负电荷。这就使金属板间电场减弱或消失,当然也就难以看到阴极射线的偏转了。于是,他提高了管内的真空度,这样,仅在平行金属板上加了两伏电压,很快就看到阴极射线的偏转了。

1897年4月30日,汤姆生在英国皇家学会上以《阴极射线》为论文题目,宣布发现了电子。这一石破天惊的发现,结束了长达20多年对阴极射线本质的争论,打开了现代物理学研究领域的大门,标志着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06年,汤姆生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子的发现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也为人类发现了第一个基本粒子。它不但揭示了电的本质,而且为物理学研究打开了通向微观世界的大门,从而开辟了物理学研究的新纪元。物理学家通过对电子的认识,发展起了原子核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等现代的物理理论,而这些物理理论又促使激光、半导体、超导等现代科学技术得以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