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物质DNA的发现,标志着现代遗传科学的诞生,从而拉开了生物学世纪的帷幕。
遗传物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从20世纪初开始,吸引了众多的科学家。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人们才把遗传物质锁定在DNA(脱氧核糖核酸)上。
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格里菲斯发现,肺炎球菌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有毒的,可使人得肺炎和致死小老鼠,称之为S型;另一种无毒,丧失了致病能力,称之为R型。格里菲斯给小老鼠注射R型活细菌,小老鼠未死亡;注射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也未死亡;而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活的R型细菌同时注入一个鼠体内,小老鼠却死亡了。格里菲斯认为可能是S型细菌内的一种“转化因子”进入了R型细菌,使R型细菌的本性发生了改变,由无毒型转为了有毒型。
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助手们进一步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首先,他们将大量的S型细菌细胞破碎,从中分离、提取出糖类、脂类、各种蛋白质、DNA和RNA等。然后将它们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只有在DNA的混合培养液中是S型细菌,而其他各种培养液中都是R型细菌。
艾弗里的实验证明,决定性状的遗传物质就是DNA,只有搞清DNA的结构才知道它是如何控制遗传,从而解开遗传之谜。
揭开生命奥秘的是25岁的沃森和37岁的克里克。1953年2月,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科研成果,借鉴鲍林建立的蛋白质螺旋模型和威尔金斯拍摄的DNA照片,用现代科学研究建立结构模型的方法,以及对碱基配对的独特见解,终于在1953年4月建立起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
他们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标志着现代遗传科学的诞生。
从而拉开了20世纪——生物学世纪的帷幕,极大地加快了人类认识生命现象的步伐。为了表彰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三位科学家,1962年,他们同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0年,中、美、英、法、日、德六国科学家,根据DNA双螺旋结构的原理,开展了一项“人类基因组计划”。这项启动于1990年、耗资巨大的多国合作的科学研究工程,被人们称为生命领域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它最终将给人们提供一份人类的“人体说明书”。这样的基因图谱,就是一部有关人类的“生命百科全书”。有了它,人类的生、老、病、死可以得到更有效地控制,真正实现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