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改变历史的科学发明·实验·预言
29474200000042

第42章 留住精彩瞬间——照相机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享受,有了照相机,人们不再担忧许多动人的时刻转瞬即逝、无法永恒。

照相机的发明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16世纪初,意大利画家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一种“摄影暗箱”。着名画家达·芬奇在笔记中对它做了记载。他写道:光线通过一座暗室壁上的小孔L,在对面的墙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当然,它只会投影,要用笔把投影的像描绘下来。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随着玻璃工业的发展,人们制成了平板玻璃、玻璃透镜。有人利用暗室小孔成像的原理制成一个暗箱,箱上装了一块凸透镜以代替小孔,箱子的另一头装了一块磨毛了的平板玻璃。凸透镜把投射进来的光线聚焦,人们用画笔在那平板玻璃上描画下各种大自然的景色。暗箱就是最原始的照相机。光学家为改善像质,在透镜上不断地做文章,就形成了一系列照相镜头,这就是现代人所称的照相物镜。机械设计师不断完善和改造那个笨重的木头暗箱,这就是现代摄影者所称的照相机机身。

但是用画笔来描下倒映在玻璃上的景色,毕竟太麻烦了,这就需要发明一种能够感光的“照相纸”。自从1828年法国发明家尼埃普斯拍出了世界上第一张永久性照片以来,影像就成为我们记录生活和历史的最常用手段。

早在19世纪,尼埃普斯是这样得到照片的:他用一架照相机,从窗口把景物拍摄在锡和铅的合金片上,感光材料是一种感光后能变硬的沥青,那张照片共曝光8小时。后来,法国画家达盖尔与汉普斯共同进行研究,直到1839年在达盖尔解决了显影、定影等技术难关后,世界上才公认发明了照相术。

那时的“胶片”便是碘化银感光板,感光性能实在太差了,加之照相机用的多是用一二块透镜组成的长焦距镜头。造成进入暗箱的光线很弱,因此拍摄一幅照片需很长时间,形成的影像也太模糊。而且,初期的照相机体积庞大,十分笨重,携带十分不便。照相时还要选择好天气,让照相的人在镜头前端端正正地坐半小时左右。

不久,随着感光技术的发展,曝光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照相机显得更为实用了。

1858年,英国的斯开夫发明了一种手枪式胶板照相机。由于其镜头的有效光圈较大,因此只要扣动扳机,就能拍摄。

之后,随着感光材料及摄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照相机也不断地得到完善。为了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人们在照相机中装上了快门。

当有了镜头、快门、胶片、机身等一系列主要部件后,一个现代照相机的雏形随着照相术的发展就初步完善了。

1946年,兰德和宝利金发明了新型照相机。这种照相机可以“一次成像”。具体地说,拍摄以后,只需要短短的第几十秒钟时间,一张照片就会从照相机内慢慢地“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