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都无关宏旨。但你必须有做人之道。
——歌德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21世纪30年代,随着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宏观经济分析才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当代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国民收入的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的水平,反映着整个社会生产与就业的水平。
一、衡量国家富裕的标尺——GDP与GNP
(一)GDP核算方法——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通常我们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通常采用的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的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GDP的核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主要有三种核算方法:支出法、收入法以及生产法。下面我们具体来看这三种核算方法。
1.用支出法核算GDP
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流动法。
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产量,P1、P2……P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
Q1P1+Q2P2+……+QnPn=GDP
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1)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用字母C表示)包括:购买冰箱、彩电、洗衣机、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服装、食品等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以及用于医疗保健、旅游、理发等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属于消费。
(2)企业投资。
企业投资(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包括厂房、机器设备、住宅及存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造厂房、购买新设备、建筑新住宅的投资。为什么住宅建筑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呢?因为住宅像别的固定资产一样是长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2000亿美元而年末为2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企业存货之所以被视为投资,是因为它能产生收入。
计入GDP中的投资是指总投资,即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重置投资也就是折旧。
投资和消费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分类则取决于实际统计中的规定。
(3)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用字母G来表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购买军火、军队和警察的服务、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与办公设施、建设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也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表现出商品、劳务与货币的双向运动,直接形成社会需求,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
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劳务的作为报偿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失业救济、贫困补助、老年保障、卫生保健、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的支出。
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通过其职能将收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将一部分人的收入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实质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转移支付发生时,即政府付出这些支出时,并不相应得到什么商品与劳务,政府转移支付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4)净出口。
净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是指进出口的差额。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它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把上述四个项目加起来,就是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
GDP=C+I+G+(X-M)
2.用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这种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
在没有政府的简单经济中,企业的增加值即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要素收入加上折旧,但当政府介入后,政府往往征收间接税,这时的GDP还应包括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间接税是对产品销售征收的税,它包括货物税、周转税。这种税收名义上是对企业征收,但企业可以把它打入生产成本之中,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故也应视为成本。同样,还有企业转移支付(即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它也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移给消费者,故也应看做成本。
资本折旧也应计入GDP。因为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
还有,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也应计入GDP中。非公司企业主收入,是指医生、律师、小店铺主、农民等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用,其工资、利息、租金很难像公司的账目那样,分成其自己经营应得的工资、自有资金的利息、自有房子的租金等,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这样,按收入法计算的公式就是: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从理论上讲,用收入法计算出的GDP与用支出法计算出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
3.用生产法核算GDP
用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又叫部门法。这种计算方法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
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商业和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无法计算其增值,就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
按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下列部门:农林渔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业;电、煤气、自来水业;批发、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服务业;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把以上部门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加总,再与国外要素净收入相加,考虑统计误差项,就可以得到用生产法计算的GDP了。
从理论上说,按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实际统计中,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
(二)GDP与GNP的比较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个国家常住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住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机构单位。
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DP和GNP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它们都是核算社会生产成果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但因其计算口径不同,二者又有所区别。
GDP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它是“生产”的概念,GNP则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一般讲,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二者相差数额不大,但如果某国在国外有大量投资和大批劳工的话,则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往往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比如有这么一家子,妻子在家里种苹果,一年的产值是5000块钱,丈夫在外地卖馄饨,一年的产值是10000块钱。他们还有一间房屋出租给一个公司搞软件开发,一年的产值是10万块钱。那么,这个家庭的“家民生产总值”就是丈夫和妻子的生产总值,就应该是15000块钱;这个家庭的“家内生产总值”就是这个妻子和那个公司的生产总值,就是105000块钱。
比如中国境内的可口可乐工厂的收入,并不包括在我们的GNP之中,而是属于美国的;而青岛海尔在国外开厂的收入则可以算在我们的GNP中。与GNP不同的是,GDP只计算在中国境内产生的产值,而不管它属于哪国人。所以,中国境内的可口可乐工厂的收入就包括在中国的GDP中,而在海外的青岛海尔的收入,就不算在中国的GDP中。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他将GDP比做描述天气的卫星云图,能够提供经济状况的完整图像,能够帮助领导者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胀威胁之中。如果没有像GDP这样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外有大量投资和大批劳工的话,则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往往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比方说,日本在海外有大量的投资,那么,它的GNP就比GDP数字要大。在2001年度,日本的GNP比GDP高8.5万亿日元(大约折合80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GDP的2.5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即使是日本国内经济增长率为零,但是有来自国外的这800亿美元的投资净收入,也可以保证其GNP增长2.5%左右。
还有,比方说菲律宾,有大量的菲律宾妇女在海外充当佣人(简称“菲佣”),她们每年汇往菲律宾的外汇收入高达100亿美元!这样,菲律宾的GNP肯定比GDP要高。
在经济政策上追求GDP或GNP,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即内源性经济增长模式或输入性经济增长模式。
国内生产总值强调的是“制造地”,即不管是本国的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只要落户在本国境内就行。国民生产总值强调的是“制造人”,追求的是本国企业、本国人的制造。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策上更为推崇GDP,那么它的经济政策的取向必然是,不论是本国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只要能把GDP做大就行。当然,随着GDP的做大,政府也会有相应的税收。如果更为推崇GNP,那就不仅经济要增长,而且必须是本国、本地区的企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不仅要增加税收,而且要有实实在在的盈利。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策上更关注GDP,那就会更注重本国产业的成熟和发展,而不在乎支撑这些产业发展的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如果在经济政策上更关注GNP,则不仅本国产业要发展,而且应当是本国企业支撑了本国产业的发展。于是,前者会更倾心于招商引资,会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后者则重视本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以GDP或者GNP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追求目标,在一定的GDP水平下,会导致本国人民的富裕程度不同。如果强调GDP,就会出现诸如四川民工在深圳打工,把GDP留在了深圳,把利润带回了四川;在深圳设厂的企业,也把GDP留在了深圳,把利润带回了本国或本地区。
如果强调GNP则意味着本国企业公民在国内或国外都实实在在地给自己挣了钱。这一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新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据《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2月24日报道,2004年随着苏州经济一路高歌,GDP总量首超深圳,新苏南模式似乎达到了中国经济发展样板的制高点。
但这些掩盖不了新苏南模式的缺陷,被比喻为“只长骨头不长肉”,GDP上去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上去了,老百姓的口袋仍是鼓不起来,利润的大头被外企拿走,本地人拿的只是一点打工钱。2004年苏州的GDP是温州的两倍,但苏州老百姓的人均收入几乎只及温州的一半。看来,更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竞争实力的是GNP,而不是GDP。
二、政府调节经济的两大法宝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叫宏观经济政策。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需要国家的政策进行调控,是政府进行的未来增加社会经济福利、改进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有意识和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我国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有四个目标,这四个目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充分就业,大家看到表面意思,一定会觉得是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实不是的,我们所指的充分就业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就业,一定会有一部分人因为不想找工作,或者是正在找工作等,一系列的原因而没有就业,所以,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率为4%。只要比4%少,那么就可以称为充分就业了。
物价稳定,并不是指物价绝对的没有变化,而是把价格的增长维持在低而且稳定的水平上。我们这里的物价水平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如果你家楼下的橘子昨天卖1元钱,今天突然卖1元5角了,你不能说,哇,物价飞涨啊,都涨了50%,经济学里的物价是总的物价水平,如果社会所有的产品价格全部涨了50%,那么我们才可以说,物价水平涨了50%,而不能因为个别产品的价格增长而说物价飞涨。一般我们指的物价稳定,基本是维持在10%的增长之内。
经济增长,就是指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也就是说,既不是债主,也不欠钱,不盈不亏。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外目标的矛盾。
以上这四个目标就是国家或者政府进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本来经济就是一体的,四个目标相互影响,一个改变会影响另外的一个或几个。具体说来,宏观经济政策分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下面我们来了解这两种政策。
(一)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实现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策略手段。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主要有一般性的工具、选择性的工具和补充性工具等。我们这里主要介绍一般性的政策工具。现实中存在三种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它们分别是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再贴现率,就是央行向银行发放贷款时所收取的利率。当银行发现自己的准备金太少无法满足法定准备率要求时,就要从央行借款。贴现率越低,所借的准备金越便宜,银行在央行贴现窗口所借的钱就越多,这样,贴现率下降就增加了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
公开市场业务,就是政府在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当政府从公众手中买回债券时就增加了在市场上流动的货币量,即增加了货币供给;反之发行债券时就收回了在公众手中的货币,即减少了货币供给。这是最经常实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准备率,是对于银行最低准备金——存款比率的规定。举个例子。所谓的准备金就是如果你存了100元,银行必须按照一个政府规定的比率从这100元中留下一笔钱备用,比如法定准备率是4%,那这100元中有4元钱是不能动的,其他96元钱可以用来贷款、银行拆借等。法定准备率的上升提高了准备金——存款比率,从而降低了货币乘数,并减少了货币供给。法定准备率的变动是最不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运用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总的来说,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达到扩张经济的作用。
(二)财政政策
国家的调控手段除了货币政策以外还有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也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主要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也就是体现在国家的收入与支出这两个方面。国家收入主要是税收;国家的支出主要是政府的消费,一方面是政府对于商品的购买,另一方面是政府的福利措施,还有一个方面是政府的投资。
收入政策,是国家调节收入和财产分配的税收措施。比如,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制,高收入者纳税多,低收入者少纳税,这样就可以使富人没有那么富,穷人没有那么穷,从而起到缩小人们收入差距的作用。政府对垄断企业实现税收优惠措施,这一措施可以增加垄断资本积累,刺激经济增长。
另外,政府还可以调整经济结构的税收优惠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扶持需要大力发展的部门和地区经济,抑制某些部门生产的增长。
这里有一个典型,就是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出口货物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货物的国内已纳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
支出政策。首先,政府增减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这项措施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增减,从而调节市场。政府可以增减社会福利开支,通过这项措施可以增减社会购买力。其次,政府增减直接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津贴补助、各种价格补贴、各项事业费用开支等。这项措施可以引起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或减少。
当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时候,举国狂欢。对于北京人来说,取得了奥运会的主办权,就等于给自己打造了“金饭碗”。澳大利亚悉尼市举办的2000年奥运会,在奥运史上无疑是一次成功的体育盛会。悉尼奥运会建设项目采用的就是政府采购的方式,首先,悉尼奥运会资金绝大多数来自财政,按照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凡是财政的资金,必须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进行;其次,政府采购作为防止腐败现象滋生的一项措施,能在一定范围内保障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第三个方面,许多的奥运场馆并不是一次性的,在奥运会结束以后,它们还将造福于悉尼和联邦政府的人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通过奥运会可以对民族产业和中、小型企业给予扶持。
主办奥运会,意味着财源滚滚,但大产出的前提是大投入,而且大投入还要有高效益。1976年蒙特利尔举办第21届奥运会,亏空10亿美元,包袱背了好多年。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首次由民间筹办的奥运会。金融界人士尤伯罗斯领衔筹办,采用了许多赚钱、省钱的办法,结果不但没有亏空,还盈利2.5亿美元。
当经济过热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政策方面,往往采取增税等手段,抑制投资,减少个人收入从而减少个人消费,抑制需求膨胀。支出政策方面,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社会需求,从而把过热的经济降下来。反之,当经济不景气(经济疲软)时,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政策方面,往往采取减免税等手段,刺激投资,增加个人收入从而刺激个人消费,扩张整个需求。财政支出政策方面,增加财政支出,直接扩大社会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复苏。
政府会审时度势,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来采用具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大部分的时候都是“组合拳”登场,就是说,货币政策会与财政政策结合起来用,比如,经济过热的时候,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个人收入,从而减少消费,同时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的供应,以使经济不要那么热。
三、经济的阴晴圆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一)经济周期的外因论与内因论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可以称为商业周期、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关心经济形势,也就是“经济大气候”的变化。
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既受其内部条件的影响,又受其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一个企业,无力决定它的外部环境,但可以通过内部条件的改善,来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自己的小环境,以增强自身活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作为企业家对经济周期波动必须了解、把握,并能制定相应的对策来适应周期的波动,否则将在波动中丧失生机。
我们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萧条指规模广且持续时间长的衰退。
经济周期的形成,现在的经济学中主要有两个论点,一个是外因,一个是内因。
1.外因论
外因论认为,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因素——太阳黑子、战争、革命、选举、金矿或新资源的发现、科学突破或技术创新等,都是经济体系外的因素,所以叫做外因论。
(1)太阳黑子理论。
太阳黑子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归因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因为据说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气候的周期变化,而这又会影响农业收成,而农业收成的丰歉又会影响整个经济。太阳黑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大约每十年左右出现一次,因而经济周期大约也是每十年一次。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W。S。Jevons)于1875年提出。
(2)创新理论。
创新(Innovation theory)是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彼特提出用以解释经济波动与发展的一个概念。所谓创新是指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者说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生产要素新组合的出现会刺激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当新组合出现时,老的生产要素组合仍然在市场上存在。新老组合的共存必然给新组合的创新者提供获利条件。而一旦新组合的技术扩散并被大多数企业利用,最后的阶段——停滞阶段也就临近了。在停滞阶段,因为没有新的技术创新出现,因而很难刺激大规模投资,从而难以摆脱萧条。这种情况直到新的创新出现才被打破,才会有新的繁荣的出现。
总之,该理论把周期性的原因归之为科学技术的创新,而科学技术的创新不可能始终如一地持续不断的出现,从而必然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3)政治性周期理论。
外因经济周期的一个主要例证就是政治性周期。政治性周期理论把经济周期性循环的原因归之为政府的周期性的决策(主要是为了循环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政治性周期的产生有三个基本条件:①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刺激经济的工具。②选民喜欢高经济增长、低失业以及低通货膨胀的时期。③政治家喜欢连选连任。
2.内因论。
内因论认为,周期源于经济体系内部——收入、成本、投资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必然现象。
(1)纯货币理论
该理论主要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R。Hawtrey)在1913~1933年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出的。纯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度直接决定了名义国民收入的波动,而且极端地认为,经济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张和紧缩信用所造成的,尤其是短期利率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货币主义者在分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时,几乎一脉相承地接受了霍特里的观点。但应该明确肯定的是,把经济周期性唯一地归结为货币信用扩张与收缩是欠妥的。
(2)投资过度理论。
投资过度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循环归因于投资过度。由于投资过多,与消费品生产相对比,资本品生产发展过快。资本品生产的过度发展促使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但资本品过度生产从而导致的过剩又会促进经济进入萧条阶段。
(3)消费不足理论。
消费不足理论的出现较为久远。早期有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近代则以霍布森为代表。该理论把经济的衰退归因于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社会对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这种不足又根源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过度储蓄。该理论一个很大的缺陷是,它只解释了经济周期危机产生的原因,而未说明其他三个阶段。因而在周期理论中,它并不占有重要位置。
(4)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和投资过度理论是紧密相连的。该理论认为经济的循环周期取决于投资,而投资大小主要取决于业主对未来的预期。而预期却是一种心理现象,而心理现象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经济波动的最终原因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当预期乐观时,增加投资,经济步入复苏与繁荣,当预期悲观时,减少投资,经济则陷入衰退与萧条。随着人们情绪的变化,经济也就周期性地发生波动。
(二)经济增长
国民收入的增长其基础是技术进步、制度变革和意识形态的调整。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服务量的增加。
有这么几个因素直接决定经济的增长:
(1)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给了许多外国投资者超国民待遇,来吸引外资的进入。
(2)劳动者数量。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折断一根筷子很简单,可是,如果你要一下折断10根筷子,就很困难了,就是这个道理。人是重要的,有了人才可以进行生产,劳动的人多了,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就多了,这个比较好理解。
(3)生产率。生产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产率也对经济增长直接作出贡献。如果人是量的概念,那么生产率就是质的概念了。产量的计算是乘法,不仅数量大,质量也要高才可以提高最后产量这个得数。
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阶段,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阶段,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阶段,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量度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经济增长率。我国必须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现在我国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和人均量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只有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逐步赶上并最终超过他们。只有实现经济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较快地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我国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失业、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没有较快的经济增长是难以解决的。我国的资源条件较为有利,自然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人多,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另外,资金的积累也比较多,这些都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的条件,为我国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快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最后,我们要提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技术进步通过两种途径来推动经济增长:一是技术进步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二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形成的独立的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知识链接:经济周期的类型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在探索经济周期问题时,根据各自掌握的资料提出了不同长度和类型的经济周期。
基钦周期:短周期
1923年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的一种为期3~4年的经济周期。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要周期与次要周期两种。主要周期即中周期,次要周期为3~4年一次的短周期。这种短周期就称基钦周期。
朱格拉周期:中周期
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9~10年的经济周期。该周期是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标志加以划分的。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或长波
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该周期理论认为,从18世纪末期以后,经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789~1849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为35年,共60年。第二个长周期从1849~1896年,上升部分为24年,下降部分为23年,共47年。第三个长周期从1896年起,上升部分为24年,1920年以后进入下降期。
库兹涅茨周期:另一种长周期
库兹涅茨周期是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一种为期15~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由于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所以也被称为“建筑周期”。
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周期
1936年,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以他的“创新理论”为基础,对各种周期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熊彼特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 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他以重大的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8世纪80年代~1842年,是“产业革命时期”;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期”;第三个长周期从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时期”。在每个长周期中仍有中等创新所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中周期。在每个中周期中还有小创新所引起的波动,形成若干个短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