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29502100000016

第16章 春节祀神祭祖风俗

春节来临,古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祀神祭祖。人们将祈求来年幸福的希望寄托于神灵和祖灵身上,因此,春节祀神祭祖的礼俗,其实是在表达人们的这种美好愿望,是春节最重要的仪式。

旧时岁月,但凡年节,人们总不忘有功于人间的各方神灵和逝去的先人,以各种不同的祭祀回报他们。

祀神

神灵是人们敬仰的一种事物,于是人们就将对未来的一些期盼寄托在这些神灵身上,希望他们能为自己带来好运气。

祀神是泛称,或表述为祀天地,也有称神为“真宰神”、“上帝”、“家神”、“宅神”的。一些地区祀神方式有特点,如明正德年间陕西《朝邑县志》中说:“元日树纸竿接天神。”而万历年间安徽《滁阳志》则是元日“将曙,继火具糕枣拜天,云‘焚天钱’”。

接神是一项神圣的活动,所以人们很注意接神的礼仪和时间。接神的时间在各个地区也不一样,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才接。接神的地点也是有限制的,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并且主持时都是由一些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以示对神灵的尊重。因为各方神灵所在的方位不一样,在接神时就有更多的讲究,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接神完毕后,等待着香燃完,再叩首,最后将剩下的香根、神像、元宝锭等东西,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这是一种民间的接神仪式。

祭祖

祭祖,又称拜祖先。中华民族对先祖历来敬慎郑重,祭祖仪式作为春节庆丰的主要内容,是极其自然的事情。明嘉靖河南《通许县志》说“于中堂或悬祖考影像,或请主以祭”,反映了祭祖设遗像或牌位的基本形式。

祭祖和接神被人们看做是一样神圣的,因为人死为大,无论这个人在生前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只要是一死,就将所有生前的罪恶都统统带走,依然会得到人们对他的祭拜。

沿袭舜帝在正月初一到尧的庙中祭告的传统,历代的天子都会在元日里祭祖和祭天;对于普通人家,同样有着一系列家祭。《四民月令》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挈祀祖祢。前期三日,家长及执事者皆致齐(斋)焉。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小无大以次列坐于先祖之前,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又以上亥祠先穑以祈丰年。”即正式祀祖前三天,家长及执事都要屏绝旁念,一心一意地用“礼制”约束。正日进酒降神,然后家室尊卑,无论大小,以次列坐先祖之前,子、孙、曾孙各上椒酒于其家长,举觞称寿。这反映了东汉时代北方大族的正日祭拜情形。

关于祀神祭祖的时间,守岁的人家子时一到,便已开始,没有守岁的,大多是五更起来。从现存的大量明清地方志看,一些地区人们起来要放炮,更主要的则是整肃新衣,燃烛烧香,陈牲设醴,做好准备后便拜天地祖宗,接着卑幼向尊长磕头。

当然,祭祖的仪式也是根据各地的不同风俗而定的。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顺序上香跪拜。祭祖的形式虽然不同,但时间大体上是一致的,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祭祖这种仪式是表示对死去的人的一种尊敬,一直流传至今。

延伸阅读

年字的三种含意

1.表示计时的单位

年为计时单位,三百六十五天,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谓之一年。早在二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就出现了以北斗斗柄所指星象位置的变化,用干支纪年、月、日的方法。“年”字的出现始于周代。在此以前,尧舜时称“载”,有天体星辰运载一周的意思;夏代称“岁”,含人长一岁,新春将临之意;商代称“”,表示四时已过。虽然在唐肃宗时曾一度将“年”改为“载”,但为期很短,以后又称为年,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2.表示收成的状况

“年”还有收成的意思。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收、藏循环规律的逐渐认识,把一年之中分为四季。在古籍记载中,对“年”的解释是“谷熟也”。收获五谷称“有年”,丰收称“大有年”,也称“丰年”。可见,年与丰收有很大的关联。

3.表示节日的名称

“年”作为节日,形成于汉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四分五裂的局面令百姓苦不堪言。秦国虽然统一了全国,减少了战乱,但役赋税却极为苛刻,使得民不聊生。直到汉代,才出现了社会较为稳定,经济日趋繁荣的局面,百姓们休养生息,为岁终的庆祝和新岁的祈福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