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29502100000007

第7章 传统节日的传承意义

传统节日凝结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不仅是满足各民族社会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有助于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生活和智力的发展,节日习俗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被净化。愚昧的部分被摒弃,那些富于生活情趣的有益的部分被留下,并一代代传承下来。

以人为本,慎终追远的人文主义精神

以尊重人、关怀人为内容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以人为本”,指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天生物,人最灵。天地之间人为贵,人是主导,人是目的,这是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例如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其祭祖、团年、拜年等活动;清明节的祭祖、扫墓、拜祭轩辕陵、悼念革命先烈等活动;重阳节的敬老活动;以及腊八节的祭祖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家人团聚,友人和睦,不忘先祖和革命先烈,尊老孝亲,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的人文主义精神。

贵和尚中,团结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是富于团结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因此,贵和谐,尚中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如中国传统元宵节的“灯会”,宋代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元宵》中描写:“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百花齐放,万灯齐明,无君臣上下之区,无尊卑老少之别,大家同乐,共庆元宵,可谓一派升平,和谐欢乐。

再以中秋节为例,每逢中秋佳节,古时远方的游子一定要赶回家,与家人团圆。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一词中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掸娟”,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团圆的企盼。

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先民们为了生存,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同凶猛的野兽斗争,养成了勤劳勇敢和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这种精神为历代的思想家所重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如腊八节中关于“劝勤惩懒”的传说,讲一对年轻夫妇在父母双亡后,不记父母的教诲:“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不思耕作,坐吃山空,最后冻饿而死。这又从另一方面肯定了勤劳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

因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得以跨地区、跨民族,年年沿袭,代代相传,亘古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然,节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前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因素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变异。节日风俗中积极、向上的成分不断发扬光大,守旧的陋习不断被淘汰。这也正是传统节日永葆活力和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原因。

延伸阅读

漫话祭祖

在东北的农耕地区,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活动一般都是在岁末举行,而且大部分是在腊月二十八至除夕这几天。祭的形式依条件而有所不同。一些祖上做高官而且人丁兴旺、财力殷实的家族,往往建有本族的宗,俗称“家庙”,祭祖活动集中在这里举行。在祭祖的日子,当地本家各支系的主要男性成员齐集家庙,事先将应用的供器擦洗干净,供品预备齐全,把各代先人的神主(牌位)和画像(俗称影像)按辈份顺序摆挂。随后在族长的主持下,所有人按辈份高低,分批向各位祖先上香行礼。各家各户的祭祖是一番形式,很多地方都是在吃晚饭前进行,先是到自家的坟地祭,有的只是磕头,有的还要用炕桌抬一桌酒菜,称为“给老祖宗送席”。祭的顺序当然是从坟地中辈份最高者开始,把炕桌摆在坟前,磕头行礼,再倒一盅酒于地上,照此依次祭完之后,把饭菜埋进土里,算是给祖宗们“送去”了,同时还要在坟前烧纸,算是孝敬祖先们过年期间的“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