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医学专家谈健康
29510300000014

第14章 其他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在对付形形色色传染病方面,我们人类需要一双猎鹰般的眼睛,一颗狮子般的雄心。

——〔美〕约翰·德沃特

传染病是一类非常古老的疾病,它的产生几乎与人类一样年代久远。从古至今,斗转星移,其间传染病几经变幻,在浩浩历史长河中不断变异,新旧交替生生不息,繁衍至今,形成了多种类的一系列新的疾病。它以不同的面目肆虐于人类,导致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人被夺去生命。在人类与传染病顽强斗争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当中,人们已逐渐认识了这样一个道理,就是不仅要对一些危害巨大的主要传染病作集中、重点防治,而且也要对那些存在潜在危害及试图死灰复燃的次重要传染病加以重视和有效抑制。与时同时,还要时刻警惕新型的传染病的出现,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措施,提高监测手段,发展科学研究,将这些奇病、怪病、突发之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从目前的进展来看,人类控制传染病并最终消灭传染病将会任重而道远。

1.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与预防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不仅症状重,对健康危害很大,而且死亡率高,并主要发生在青壮年,对生产影响很大,必须积极地进行预防。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1)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因

流行性出血热,是老鼠传染的一种以发烧、出血、休克及病死率很高为特征的疾病。引起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主要存在于黑绒姬鼠等野鼠和褐色家鼠的体内,在鼠间传播。秋季、农忙时节,人们在野外劳动,如果皮肤上有破损的小伤口,受到带有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污染;或者手被鼠夹打伤污染上鼠尿,以及手指被鼠咬伤;或者在流行季节里捕鼠、玩鼠,参加鼠和螨的调查而感染,均可发病。与鼠接触较多的炊事员、粮食保管员或水利工地住工棚睡地铺的人;住在场院、菜地、果园小屋的看守人员接触野鼠、家鼠机会较多,可能吸入被鼠尿、鼠粪污染的尘埃,病毒经呼吸道黏膜侵入体内而被传染发病。

患流行性出血热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肾脏损害表现是临床上常见的基本特点。人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以后,经2周左右潜伏期便急骤起病,常高烧不退,持续3~5天,伴头痛、头晕、疲乏、嗜睡或兴奋不安、谵语失眠、恶心、呕吐等症状。头痛、腰痛、眼眶痛是本病的“三痛”特征。发病2~3天后,患者眼、面、颈、上胸部潮红充血,似酒醉面容;同时,皮肤和黏膜出血、鼻衄、咯血等;高烧退后,出现低血压、休克,持续1~3天,进入少尿期,24小时尿量在400ml以下,甚至只有50ml。2~5天后,尿量逐渐增多,由每日2000ml增至8000~13000ml,可再次休克而死亡。

(2)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变化极大。典型病例具有的基本特征就是“三大主症”和“五期经过”,在临床表现上极为突出,既是诊断本病最可靠的依据,也有利于区别其他疾病。

“三大主症”是:

[1]以发热为主的病毒血症症状。这是最基本的特征,也是病程早期必有的症状。病毒直接损害和变态反应的参与,造成病理损害,加上病毒毒素在血液内的作用,引起全身毒血症状,如急骤发冷发热、头昏头痛、全身酸痛等毒血症表现。

[2]血管损害的表现。病毒直接损害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造成血管扩张、充血,管壁脆性和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大量外渗和出血,表现除有皮肤黏膜的充血、渗出和出血外,并可引起低血压休克和多脏器功能损害。

[3]肾脏损害。病毒直接损害肾血管和免疫复合物沉积,造成整个肾皮质、髓质和肾小管的病变,表现有剧烈腰痛,肾脏肿大,早期出现蛋白尿及以后的少尿和多尿表现。

少尿期为本病最严重阶段,常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容量综合征、高氮质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严重表现。

“五期经过”是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是本病发展过程的特有表现,典型病例此五期可依顺序先后出现,也可有两期(发热期与休克期或休克期与少尿期)或三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重叠。在少尿期进入多尿期的中间常有几天过渡阶段,这时的排尿量比少尿期多,但又未达到多尿的标准,称为移行阶段,或称多尿的早期。有的病例病后经早期积极治疗,在病程发展中可不出现低血压休克期或少尿期,称为“越期”现象。有“越期”表现者,病情多较轻,恢复较顺利。

发热期通常为3~6天,是感染病毒血症的表现。低血压休克期在病程第四天至第六天发生,持续约1~2天,也可能呈一过性低血压表现。少尿期、多尿期为肾脏损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极期和恢复过程,以后进入恢复期。典型病例五期经过的时间约为4~6周,为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本病可能有多种途径传播。

(1)动物源性传播

主要是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野鼠,直接或间接将本病传播给人。推测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传播:

[1]接触传播:携带病毒野鼠的体液或排泄物,直接污染破损皮肤、黏膜而感染人体。

[2]饮食传播:携带病毒野鼠的排泄物污染食品或饮用水,经消化道感染。

[3]呼吸道传播:携带病毒野鼠的排泄物污染尘埃,尘埃飞扬形成气溶胶,通过呼吸道传播。

(2)螨媒传播

近年来证实,在革螨和恙螨体内都可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而且各疫区流行季节黑绒姬鼠鼠窝及体表存在的昆虫主要是革螨,恙螨也经常在黑绒姬鼠体表寄生。

(3)宫内传播

即垂直传播。正在怀孕的母鼠,用人工方法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后,从其胎儿脏器中可检测出病毒抗原,分离出病毒,并发现这些脏器还存在相应病理改变,从而证明,本病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

在以上各种传播途径均有一定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证据支持的条件下,显然存在多种传播途径的可能性。当然,其中一定会有主要传播途径和其他仅在特殊条件下起作用的次要传播途径。例如宫内传播,显然不是人间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

容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人群

一般认为,人群对流行性出血热普遍易感,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种族的人,只要有机会在本病流行地区活动或与宿主动物接触,都可能受感染而发病。长住流行地区的人是如此,新进入流行地区的人也是如此。但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组发病率的高低有明显差别。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农民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职业人群,这种现象显然与本病疫源地或流行区主要分布于农村有关。农民中又以搬运粮草、脱谷、看场及野外留宿者发病多,林业工人发病者也较常见。尤为突出的是野外宿营的部队以及在水利工地野外临时工棚住宿的民工中,常见流行性出血热暴发流行。这说明,本病发病率高低主要取决于在野外疫源地活动或与野鼠接触机会的多少。

关于年龄组与易感性的问题,一般认为,各年龄组都是易感人群,但以20~50岁的青壮年发病率较高,因为青壮年是农村主要劳动力,野外劳动机会多。学龄儿童在农忙季节,学校放假常参加夏收及小秋收,或在田间玩耍,野外活动并不少于成人,然而极少发病,即使发病,病情也轻。由此看来,低年龄组发病率极低的现象还不能完全用野外接触机会来解释,可能还与其他未知的因素有关。

此外,在青壮年农民中,男性经常从事农田劳动,其发病率较女性为高。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地区广泛,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对工农业生产、国家的建设影响极大,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因此,必须坚持采取以灭鼠为中心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减少发病。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下:

(1)深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搞清当地疫源地的范围、流行季节、流行规律、传播途径和人群的易感性,特别是本病在当地发病和扩散的规律,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高预防效果。

(2)改造和消灭自然疫源地

消灭自然疫源地是指消灭疫源地内野生动物栖息生存的条件,改造或消灭传染源赖以生存的环境,使传染源减少。大范围地区改造自然地理条件,是一项十分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必须结合当地工农业生产、城镇建设开发,有计划地进行。

(3)大力开展灭鼠、防鼠运动

灭鼠的重点是针对本病传染源和宿主动物的黑绒姬鼠和家鼠。应该统一行动,采取各种方法,室内室外同时进行。每年必须大规模彻底灭鼠1~2次,以减低鼠密度。灭鼠一时不能达标的地区,应加强防鼠措施,如挖防鼠沟,睡高铺,管理好食物,断绝鼠粮等。

(4)灭螨防螨

革螨和恙螨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媒介之一,应采取有力措施消灭室内的螨。对人们可能接触有螨的野外地区,亦应尽量消灭螨的孳生地和药物灭螨,若一时达不到灭螨的要求时,则应加强预防措施,防止螨的幼虫叮咬,切断传播途径。

(5)个人防护

主要是切断可能感染本病的传播途径,应做好以下工作:

[1]在劳动及从事各种操作时,要预防皮肤破损而感染,一旦有皮肤破损,应及时用碘酒、酒精消毒。

[2]尽量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或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接触,特别是接触病人的血、尿及其污染物品时,要注意消毒。

[3]预防被污染尘埃所形成的气溶胶吸入,如在打谷场或拉运稻草时,易吸入被扬起的污染尘埃而造成呼吸道感染,必要时可戴口罩,搞卫生时应先洒水再进行清扫等。

[4]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以防被咬伤或被其排泄物感染,对捕杀或毒死的鼠类应焚烧或深埋。

[5]饲养鼠类进行病原研究和实验操作时,应在有防护设施的实验室进行,严格执行安全防护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实验室感染。

(6)加强食品卫生及保管

鼠类感染本病后,可从尿液、大便和唾液排出病毒,污染食物,故要防止所有食物、食具被污染,加强饮食卫生和食具消毒,过夜的或已被污染的食品,必须高温加热后才能食用。

(7)野外作业前须做流行病学侦查

特别是野外劳动、施工或部队训练时,应做好流行病学侦查。若系本病疫区则必须采取灭鼠灭螨和防鼠防螨措施,尽可能住当地民房,或选择向阳、干燥的高地建“介字形”的工棚,搭高床铺(60cm以上),不要随便坐卧草地,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8)疫苗注射

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本病疫苗预防注射。但目前尚未普遍应用。

2.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与预防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又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腮病毒不仅可以侵犯腮腺,而且还可以侵犯全身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应高度重视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和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1)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患者为惟一的传染源,通过飞沫传染。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儿童多见。临床以发热、腮腺肿大疼痛为特征。在集体生活机构如幼儿园、学校、连队、医院等可发生暴发流行,再加上其病毒除了可以引起局部症状外,重要的还可侵犯全身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因此对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儿童易并发脑膜炎,成人易并发睾丸炎。该病属中医“痄腮”范畴。

(2)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1]前驱期。少数病人有短暂的前驱期,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2]腮肿期。腮腺肿大为其主要特征。部分患者伴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乏力。

[3]体征。腮腺肿大,常为双侧腮腺肿大,有时亦可表现为单侧。肿大的部位以耳垂为中心,并向前后下蔓延,局部皮肤紧张、发热,多不红,有触痛。肿块质韧有弹性,边界不清,肿胀部位有胀痛与感觉过敏,张口与吃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

[4]常见并发症。多发于腮腺肿后1周左右,常见的有睾丸炎、脑膜炎,生殖器并发症男性多于女性,偶有并发胰腺炎、心肌炎、关节炎、肾炎者。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措施

由于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染,因此,为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在发病的高峰季节应少去或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在接触病人时应戴口罩,病人必须外出或接触其他健康人时也必须戴口罩。在流行季节,幼儿园、学校等集体生活机构,应加强室内的通风,定期用0.2%的过氧乙酸熏蒸,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发现病人一定要及时隔离病人,直至肿胀的腮腺完全消退为止。病人活动和居住的地方,应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有条件的可以用紫外线灯对房间进行消毒。出现了病人的幼儿园、学校、连队等,应禁止人员外出,防止隐形感染者在社会上传播。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可减少发病率,1岁以上的儿童应该接种。因为注射疫苗后的预防作用大约可维持8年,所以,青少年应根据情况接种。这种疫苗的免疫途径比较广泛,可以用0.5ml做皮下注射,7~9日后可产生免疫力。还可用做喷鼻或气雾吸入,这两种方法可使抗体增高率分别为50%、87%,还可避免因打针引起的疼痛及全身反应,使病人乐于接受,也便于推广。但气雾吸入法须在气雾室进行,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相比之下喷鼻法则更简单易行。具体方法先用棉棒将双侧鼻孔清洗干净,然后让病人头向后仰,用喉头喷雾器将疫苗0.3ml平均喷入两个鼻孔,喷完后头仍向后仰并保持2~3分钟。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疫苗禁止孕妇使用,避免疫苗经胎盘引起胎儿的不良后果。另外,由于该疫苗是从鸡胚细胞中所得,所以对鸡蛋白过敏的人也应避免使用。上述免疫只对没有接触流行性腮腺炎的人有预防作用,对已经接触了该病的易感者没有预防作用。接触了该病5天以内注射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有肯定的预防效果。一般的免疫球蛋白、胎盘球蛋白对本病都没有预防作用。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传播与预防措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起病突然,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对病人生命威胁很大,因此,一定要加强个人防护和治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流脑多呈散发流行且有一定的季节性,冬春多发。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发热、呕吐、皮肤瘀斑点。流脑起病突然,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对病人生命威胁大,若治疗抢救不及时,病人可在24小时内,甚至数小时内死亡。重危者经治疗抢救,部分病人亦可能留有智力减退、瘫痪、耳聋、失明等后遗症。该病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菌抵抗力低,在自然环境中难以生存,在人体外很容易自溶,既不耐寒,也不耐热,干燥环境中很容易死亡。此菌在人体内尤其是脑膜内生长很快,并释放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叫做脂多糖内毒素。对各种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都很敏感,1分钟就可杀死,房间通风1小时,被服曝晒,碗筷、水杯烫洗都可将细菌杀死,达到消毒目的。

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对流脑普遍易感,成人在多次流行过程中,约70%~80%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故发病多为儿童,其中尤以5岁以下为多。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

脑膜炎双球菌由上呼吸道侵入人体,波及脑膜,形成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以发热、剧烈头痛、呕吐、皮肤及黏膜出血点和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1]普通型症状:急性起病,发热,畏寒,鼻塞咽干,全身不适,头晕头痛,烦躁或嗜睡,谵语或神昏,皮疹。

[2]重型症状: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寒战,面色苍白,口周发灰,四肢发凉,嗜睡或烦躁,短时间内广泛皮疹。

[3]重要体征:

a。体温升高,可达40℃。

b。皮下瘀点,斑丘疹。

c。脑膜刺激征:颈部抵抗,克氏征与布氏征阳性。

d。重型休克时肢冷、脉弱、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3)常见并发症

易并发感染,以肺炎为多,此外,可并发脑脓肿、脑积水或硬膜下积液。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传播途径

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在人的鼻咽部寄居,人在说话、呼吸、咳嗽、打喷嚏时,病菌借空气飞沫直接传给对方,病菌由鼻咽部侵入人体。一部分人鼻咽部带菌,但不发病,被称为带菌者。病人因为出现了各种症状,或在家休息,或住院治疗,与人群接触较少,所以,作为传染源的重要意义相对较小。而带菌者因为没有症状,仍工作、学习或在社会中流动,而且流行期间人群鼻咽部带菌率显著增高,约为病人的10~20倍,所以传染性比病人强,对周围人的危险性比病人要大。在人员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学校、幼儿园等场所,2米以内的接触者均有被传染的危险。因为脑膜炎双球菌在人体外生存能力极弱,故通过其他日常生活用品间接传播机会极少。人对流脑普遍易感,成人在多次流行过程中,70%~80%通过隐性感染获得了免疫。抵抗力强者,可迅速将病菌杀死或成为带菌者。当人在劳累疲乏、身体虚弱、细菌量多、毒力强的情况下,病菌经鼻咽黏膜进入血液、脑脊髓膜生长繁殖、释放毒素引起脑膜发炎。新生儿很少患病,2~3个月以上的婴儿就有感染的可能,6个月~2岁的幼儿发病率最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与护理

(1)预防措施

[1]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感染。

[2]疫区有传染可能者,可预防性服药:常用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口服。

(2)护理

[1]隔离治疗,卧床休息,保证每日液量及能量。

[2]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瘀斑破溃而引起继发感染。

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与预防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大脑,严重威胁人的健康,因此,必须提高预防乙脑的意识,做好防护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点与临床表现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由乙脑病毒(JEV)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大脑,又称大脑炎。由于该病最早在日本发现流行,故又称日本脑炎。该病主要在亚洲及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些国家流行。近年来乙脑流行地区有所扩大,如1990年美国的Saipan岛(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首次报告乙脑流行,1995年和1998年分别于澳大利亚的Badu岛和澳大利亚大陆首次报告乙脑病例。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点

我国除西藏、新疆、青海外,全国其他省区均为乙脑流行区,但流行程度不等。在1957年、1966年和1971年先后曾发生三次乙脑暴发流行,后两次发病人数分别高达15万和17万多,发病率达20/10万以上。自1976年大量使用乙脑疫苗预防接种以来,病例逐年下降,没有发生较大流行,但每年仍有1万~2万病例。我国乙脑流行的特点是:

[1]由于乙脑通过蚊虫传播,因此有严格的季节性,主要在夏秋季流行,约90%的病例发生在7、8、9三个月,南方提前一个月。

[2]高度的散在性,很少一户同时出现两例以上。

[3]多发于学龄儿童,但从非流行区进入疫区的任何年龄均为易感人群。病毒通常在猪-蚊-猪之间循环,三带喙库蚊为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猪为乙脑病毒的主要扩散宿主。大多数人和动物被带毒蚊叮咬后不得病,称为隐性感染,只有少数人患脑炎。动物只有马可发生严重脑炎,马的病死率高达50%;孕猪能发生流产,公猪发生睾丸炎。因此乙脑也是严重影响人、畜健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

人感染乙脑病毒后潜伏期为5~15天,病人症状以高烧、惊厥、昏迷为主要特征。病程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

[1]初期表现: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头痛、发烧,常伴有寒战,体温38℃~39℃。头痛常较剧烈,伴有恶心、呕吐(呈喷射状),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1~6天。

[2]急性脑炎期表现:最突出的病状是持续高烧,体温高达39℃~40℃以上,几天后中枢神经感染加重,出现意识障碍,如神志恍惚、昏睡和昏迷、惊厥或抽搐,颈项强直,受影响肢体出现麻痹,有的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3]恢复期表现:在此期神经系统症状逐渐缓解,体温和脉搏等逐渐恢复正常。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下:

a。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伴有脑膜刺激症状。

b。急性起病,发烧2~3天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昏迷、惊厥、抽搐、肢体痉挛性麻痹等,或发展至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控制措施

(1)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将预防乙脑的知识教给群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提高群众对疫苗接种、防蚊灭蚊对预防乙脑重要性的认识。

[2]免疫接种。接种乙脑疫苗以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接种对象是流行区的儿童及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的敏感人群。目前有灭活疫苗和活疫苗两种。为了确保疫苗接种效果,接种时间应在流行季节前1~3个月完成。儿童经初次基础免疫后应按规定加强免疫。疫苗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均应在4℃保存,以保证其有效性。

[3]灭蚊防蚊。灭蚊要强调一个早字,最好在乙脑流行前1~2个月开展一次群众性的灭蚊活动,在农村重点是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夜间睡觉防止蚊虫叮咬可用蚊帐、驱蚊剂等,不提倡露宿。黄昏户外活动应避免蚊虫叮咬。

(2)疫情报告

乙脑为乙类传染病,发现病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城市要求12小时内,农村要求24小时内报告。

(3)流行期措施

如发现乙脑流行,应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1]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有关乙脑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早期发现和治疗病人。

[2]开展以灭蚊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必要时对高危地区采用超低容量大面积喷洒马拉硫磷方法,短期内可控制成虫,对预防乙脑有良好效果。

[3]应急接种疫苗。如果易感人群疫苗接种覆盖面低,应采取应急接种疫苗,但应注意偶合病例发生。

5.炭疽病的传播与预防措施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传染性强,而且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加强炭疽病的防治十分必要。

炭疽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与危害

(1)炭疽病的病因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存在于食草动物和牲畜群落造成环境的广泛污染。炭疽病在历史上曾多次在家畜和人群间大流行。尤其是炭疽杆菌可形成芽胞,而芽胞的抵抗力特别强,在土壤内可生存60年,在草原可存活40年。土壤、草原被污染,可长期使人感染炭疽病。

(2)炭疽病的临床表现

炭疽病患者的症状很严重。人感染炭疽杆菌,一般经2~3日的潜伏期便可发病。由于炭疽菌侵入人体的部位不同,炭疽病可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三种类型。

皮肤炭疽患者最多见,约占98%,病变多见于面、颈、肩、手等暴露部分。初呈斑疹或丘疹状,第2日变成水泡,内含淡黄色液体,周围组织发硬而明显肿胀,3~4日中心区坏死,稍下陷,周围有成群小水泡,水肿区不断扩大,渐成溃疡,有血样分泌物结成黑痂,1~2周后才能脱落,再过1~2周才愈合。少数皮肤炭疽病人局部无水泡及黑痂形成,仅呈水肿,全身中毒症状特重,高烧、头痛、恶心、呕吐,病情危重。另外,皮肤炭疽可发展成肺炭疽、炭疽性脑膜炎。

(3)炭疽病的危害

肺炭疽多由吸入炭疽杆菌引起,患者起病急骤,有寒战、高烧、呼吸困难、气急、紫绀、咳嗽、咯血痰、头痛、大汗等症状,救治不及时,可在24~48小时内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肠炭疽多由吞食未煮熟的的病畜(牛、羊)肉类或喝染菌的水、奶类而发病。多数病人突然发生持续性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可长达数日。还有一部分病人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并伴有呕血、血便、腹胀、腹痛、腹泻等,常发生休克。

炭疽杆菌脑膜炎主要由皮肤炭疽并发而成,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多于2~4日内死亡。

总之,炭疽病传染性强,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同时炭疽杆菌对外界抵抗力强,一旦污染可长期使人畜发病,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危害。

炭疽的传播途径

人类主要通过接触患病的牲畜、进食感染本病的牲畜肉类、吸入含该菌芽胞的气溶胶或尘埃,以及接触污染的毛皮等畜产品而患病。

炭疽对动物或人的入侵门户是经过上皮组织,包括皮肤或黏膜,如食管、胃、肠和肺的上皮,眼结膜也是入侵的部位。

动物主要是经口感传染。

[1]干旱或寒冷季节,草食家畜在啃食草根、损伤口唇和口腔黏膜时,土中所含的炭疽芽胞可侵入机体。

[2]雨水多的时节,土壤中的炭疽芽胞被冲刷集中于开放的贮水池,可致通过饮水感染。

[3]圈养家畜可因食入被炭疽芽胞污染的动物性饲料,如骨、肉和内脏制品而感染。

人感染的机会较少。最常见的是皮肤炭疽,多是经过易被忽略的轻微伤口(擦伤等),接触炭疽芽胞而感染,王学元曾报道(1981年)以生羊油擦脸而致的皮肤炭疽。经皮肤损伤而感染的病例几乎占炭疽总发病数的95%。

人和牛、羊、马、猪等家畜都易感染。人患病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多少。

天然的感染途径包括皮肤、胃肠道和呼吸接触,往往由于操作污染的动物尸体和皮毛,接触感染动物污染的土壤等感染。人-人传播在平时仍无证据,在处理感染动物尸体、产品、体液和土壤时需加小心。由炭疽芽胞污染的物品和泥土可保存传染性数十年。

炭疽病的预防措施

由于炭疽主要是动物源性传染病,人与人的传播极为少见,因此,平时应采取下列措施,将防治重点放在动物炭疽病防治上:

[1]普及炭疽危害及其防治的知识,加强临床医务人员识别能力,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患者。

[2]对相关人员接种炭疽疫苗。对皮毛工人、牧民、兽医进行教育,使其掌握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并进行减毒活菌苗预防,采用皮肤划痕法,每年1次。

[3]接触者医学观察8天。必要时药物预防。

a。四环素:口服,每日4次,每次2g,服5~6日。

b。青霉素:肌肉注射(简称:肌注),每日2次,每次80万单位,连续5~6日。

c。环丙沙星:口服,每日2次,每次500mg,并开始接种疫苗,连续4周。

d。多西环素:口服,每日2次,每次200mg,并开始接种疫苗,连续4周。

[4]对皮、毛、动物性饲料及畜肉按国家规定和相关标准进行检疫。

[5]教育、指导炭疽高发区民众改变屠杀病畜、用生羊油擦身和吃半熟肉等不良习惯。

[6]实验室防护:少量操作可用二级生物安全柜。操作量较大时,应用3级生物安全柜。操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戴眼罩、戴口鼻防护用具。

6.猩红热的传播与预防措施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苗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猩红热病菌寄生在鼻咽部黏膜上,主要借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发病,尤其是1-5月份发病最多,有时甚至可在夏季流行。因为这种细菌可产生红斑毒素,使病人皮肤呈猩红色,故而得名猩红热。

猩红热的病因与临床表现及传染途径

猩红热是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如治疗不当或不彻底可能出现关节、肾脏等变态反应性并发症。猩红热在我国南方少、北方多;冬春季多,夏秋季少。其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尤其是轻型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给密切接触者,偶可通过带菌的用具传播。发病年龄以2~10岁小儿多见,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故很少得病。

猩红热的传染途径

猩红热的主要传染源是猩红热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猩红热的潜伏期多数为2~5日,一般情况下,病人在潜伏期末就有了传染性,病情最重时,也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整个病程均有传染性。为了早期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病人,就要了解猩红热患者的特殊症状。

猩红热发病很急,早期患者体温达39℃,咽痛、头痛、呕吐,1~2天后出现皮疹,体温渐退。猩红热患者发生皮疹,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开始出,数小时延及胸背上肢、下肢、手足。皮疹为充血性,针头大小,密集而均匀地分布全身。在腋窝、肘窝等皮肤皱褶处皮疹更多,叫线状疹。患者面部潮红,口周显得苍白,叫口周苍白圈;疹出齐后便开始消退并脱皮,手足脱皮为大片大片的,像手套、袜套一样。另外,猩红热病人的舌头很特殊,病初起时,舌有白苔,舌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外,似草莓,叫“草莓舌”。第3日舌有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乳头仍隆起,称“杨梅舌”。

猩红热的预防措施

早期隔离病人及做好空气消毒,就是预防猩红热的关键措施。对猩红热病人一定要隔离治疗,一般隔离治疗6天即可出院。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成为病人或带菌者,也是重要传染源,故要对他们进行医学观察7~12天,出现猩红热症状即按猩红热治疗;如属于带菌者,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对病人的污染物、分泌物、排泄物应及时消毒;尽量少与病人接触;在猩红热流行季节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或戴口罩;与病人密切接触后服用或注射抗生素,有一定预防作用。

7.口蹄疫的传播与预防措施

口蹄疫也称为口蹄病、口疮热,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和牲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偶蹄动物,如牛、羊、猪等,少见于人。此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

口蹄疫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引起口蹄疫病的病原是口蹄疫病毒。该病毒在奶和奶制品中存活的能力比较强。碱和有机酸如2%的醋酸能有效地对口蹄疫病毒进行消毒。对高温抵抗力弱,在63℃~65℃经半小时能被灭活,80℃~100℃立即被灭活。口蹄疫病毒有不同的型,有部分病毒能抵抗72℃和pH4.6的酸度。病毒在不同的牲畜体内能生存数周至数月,在被污染的饲料和土壤生存1~4个月。一年四季都能发病,在家畜口蹄疫流行地区,人口蹄疫可能散在发生,以小儿发病为多,主要是在夏秋季发病。患病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的持久性免疫力。

感染了口蹄疫到出现症状的潜伏期为2~18天,以2~6天多见。患者的表现程度不一,多数人症状较轻微,但婴幼儿及老年体弱者症状较重。多数突然起病,开始即有发热、头痛、精神萎靡、呕吐等。1~2日后口腔黏膜极度充血,并有干燥、烧灼感,进食和讲话时疼痛,唾液分泌增加,有口臭。继而出现疱疹,可发生在口腔黏膜、双手,甚至全身的皮肤、黏膜,以至内脏。由于接触感染原因,皮疹好发于手指掌面、甲床、指间皱襞、足底和足趾上,以后继发躯干部位。出疹时局部有发肿、灼热和痒痛,手足有刺痛感,皮肤较厚的足底等处水疱扁平,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互相邻近的水疱能融合成片。2~3天后,水疱破裂,成为表浅而边缘不规则的溃疡,愈合快,不留瘢痕。整个病程约在1个月以内,恢复比较顺利。疱疹逐渐萎缩,形成的溃疡恢复得比较慢一些,若指甲床发生水疱可致指甲脱落。一般没有并发症,预后较好。

口蹄疫的传染途径

口蹄疫主要是由患口蹄疫的动物传染给人的。人传染给人还未见报道。口蹄疫病毒一般存在于感染的动物食管和咽部的体液呼吸道呼出的气溶胶中,如果吸入了这些动物呼出的气溶胶就可能感染。在动物发热期间,其血液和器官中广泛存在病毒,所以,人如果直接或间接接触了这些带有病毒的组织或体液,如:唾液、乳汁、精液、汗液、尿、粪、血液、肉、脏器、皮肤疱疹内的疱疹液等,就可能被感染。比如:用手挤牛奶接触牛乳房上的皮肤病变部位;饮用生牛奶;食用了病牛的肉等。另外,牛肉存在的时间和其pH值决定带毒的时间。当存放温度为4℃时,肌肉组织中的pH值可以降到5.3,那么可使肌肉中的病毒在几天内灭活。但是如果鲜肉直接速冻,肌肉则停止产酸,病毒就可存活达6个月。

口蹄疫的预防措施

在口蹄疫感染区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检测,限制人员、牲畜、动物产品和饲料的流动。防止病畜进口。发现口蹄疫动物后,国外是立即宰杀患病动物,被感染的动物不能吃,对畜厩应进行彻底的消毒,病畜使用过的物品、用具都应消毒。对经济价值较大的动物应隔离治疗,直至病情消失,方可解除隔离。隔离期间要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病毒的传播。

接触病畜及分泌物时应戴手套、穿防护衣,做好个人防护。如手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离开疫源时认真清洗双手,有条件时要洗澡更换衣服。一切污染品经消毒后方可使用。

对物品的消毒可以用煮沸的方法,不能煮沸的可以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没有消毒剂时可用2%的醋酸。在使用消毒剂时要按说明书的浓度和方法使用。不能浸泡的物品可以用上述溶液反复擦拭或冲洗。

8.狂犬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因其毒性大,致病力强,潜伏期较长,故对人类的危害很大,一旦发病即很难救治。因此,必须注意预防和治疗。

狂犬病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狂犬是主要传染源,其他动物如患本病的猫、狼、狐也能传染本病。狂犬病病毒存在于病人或病兽的神经组织和唾液中,病毒通过伤口侵入人体,沿周围传入神经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发病,继之病毒沿传出神经进入唾液腺而出现于唾液中。

人得狂犬病后,从感染到症状出现,需要1周~1年,通常为4~8周。起病时有低热、头痛和食欲不振,继之出现恐惧不安和兴奋,对痛、声、光和风比较敏感,并有喉部收紧的感觉。被狗咬伤已经愈合的伤口出现麻木、痛、痒和蚂蚁爬的感觉。大约经过数小时至2天,病人出现躁动不安,极度恐惧,口角流出很多唾液,感觉过敏,微风、轻碰亦能引起咽喉部痉挛和呼吸困难,甚至全身阵发性痉挛。怕水、怕风、怕光,病人不能喝水,如勉强喝水就会引起咽部和喉头痉挛,严重者甚至看到水、听到水声就会发生同样现象。除了“三怕症”外,病人中等发热,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声音嘶哑,全身麻木,精神失常。大约经过1~3天,病人变得安静、抽搐停止而全身麻痹,肌肉松弛,下颌下坠,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心力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狂犬病的预防措施

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无救,所以关键在于预防。预防的重点是加强犬类管理,严格控制犬类,捕杀野犬,管理家犬,市区、城镇禁止私人养犬,特殊单位需要养犬时,应按公安等部门有关规定办理登记,按期注射犬用狂犬疫苗,即3个月至1岁狗进行初种犬用狂犬疫苗,后肢皮下注射活疫苗1针(灭活疫苗2针),以后每年加强免疫一次,可维护2年以上免疫效果。剂量:6个月3ml,6~12月4ml,12月以上5ml。

发现狗咬人(不管是疯狗,还是外表正常狗)都应争取最快速度,立即就地用大量清水(10000ml以上)冲洗伤口。如果周围一时没有水源,可先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然后再设法去找水。伤口冲洗要彻底,狗咬的伤口往往是外口小里面深,冲洗时尽可能扩大伤口,并用力挤压周围软组织,设法把沾污在伤口上狗的唾液冲洗干净。如果伤口出血过多,应设法止血,但不要包扎,即送医院作进一步处理。

狂犬病的治疗措施

[1]局部咬伤处是狂犬病病毒进入身体的门户,如处理及时而得当,可能直接防止感染,或延长潜伏期,有利于疫苗充分发挥作用。处理方法为首先(最好是咬伤的当时)在咬伤近端缚一止血带,促血流出,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20%软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不少于30分钟),用清水洗净后,以0.1%新洁而灭溶液擦洗,或用75%酒精、2%~3%碘酒涂擦。必要时可切除部分污染的组织,不要缝合或包扎伤口。伤口深时,可用浓硝酸烧灼。处理伤口的时机很重要,因为只有在病毒未固定在神经组织前处理才有效。即使来就医的时间已较晚,也不应放弃对伤口的处理。必要时还要作局部预防细菌感染的措施。伤口较深时要注射破伤风抗血清。

[2]发病后的处理一旦发病,应随时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要单间隔离,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强光、大声或风的刺激。注意护理,要严防患者伤害自己或伤人。兴奋期中病人出现狂躁时,可轮流应用多种镇静剂,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冬眠药物,甚至用吗啡皮下注射、氯仿或乙醚全身麻醉。要注意监护与及时治疗各种危重症状和并发症。

有报告用狂犬病病毒中和单克隆抗体对狂犬病动物进行实验治疗,与疫苗联用时,对发病(感染后6日)的动物仍有46%的治愈率。

9.伤寒的传播与预防措施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起病大多比较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重症患者可有谵妄、昏迷,可并发肠出血和肠穿孔。因此,对伤寒病必须注意预防和治疗。

伤寒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可见于任何季节,而以夏秋季节为多。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持续高热、腹痛、便秘或腹泻、肝脾肿大、白红胞减少,部分病人有玫瑰疹、相对缓脉等。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伤寒病的病原体是伤寒杆菌。伤寒病人或带菌者是传染源。主要通过污染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和蟑螂而传播。水源受污染是传播本病的最重要的途径。伤寒杆菌随受污染饮食(包括饮用水)进入消化道后,未被胃酸杀死的细菌进入小肠,借助于肠腔内的碱性环境、胆汁和营养物质进行繁殖。伤寒杆菌侵入肠黏膜,经淋巴管进入肠道淋巴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繁殖,再由胸导管进入血流,通过血流进入肝、脾、胆囊、骨髓等脏器内继续大量繁殖。并再次进入血流,引起严重菌血病,释放内毒素,产生临床症状。伤寒杆菌继续随血流散布至全身各脏器,经胆囊进入肠道,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部分则经肠黏膜再次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在原已致敏的肠道淋巴组织中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加重肠道病变,使肠壁组织发生坏死和溃疡。随着机体变态反应的形成和逐渐增强,通过细胞免疫作用,使细胞内的细菌不断被杀灭,伤寒病变逐渐平息,身体得以康复。

伤寒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体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和咳嗽等,发热前可有畏寒。至病程第2周,则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多固定在39℃~40℃(即所谓的“稽留热”)。病人虽然发高烧,但脉搏的跳动却不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正常情况下,体温每升高一度,每分钟脉搏就应加快15~20次),一般每分钟仅有85~100次左右(这就是所谓的“相对缓脉”)。同时病人食欲不振更加明显,舌苔厚腻,舌尖和舌缘无苔,而舌质红,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少数则以腹泻为主。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患者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有谵妄、昏迷。多数病人有肝、脾肿大,质软,有压痛。部分患者的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即玫瑰疹),直径约2~4mm,压之退色,数目多在10个以下,分批出现,主要分布于胸、腹部,亦可见于背部和四肢,多在2~4天内消失。水晶形汗疹(称“白痱”)亦常见,多发生于出汗较多者。

伤寒可并发肠出血与肠穿孔。肠出血多发生在病程第2~3周,可以大便潜血阳性至大量血便。肠穿孔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亦多见于病程第2~3周。患者突然腹痛,以右下腹为主,伴冷汗、脉搏加快,体温与血压下降,腹部肌肉紧张,很硬,用手摸上去像木板的感觉。整个腹部都有明显压痛。

伤寒的预防措施

预防伤寒,必须针对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采取综合性措施。对传染源,主要措施是早期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早期治疗,并早期报告。病人应选择疗效高、反应小、复发率低、治疗后带菌少的药物,如氯霉素、呋喃唑酮、复方增效磺胺片等。病人的粪、尿、用具均应彻底消毒。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出现症状立即隔离治疗。

对伤寒的带菌者加强管理与治疗,对控制伤寒的流行很重要。

对伤寒、副伤寒的传染途径的主要措施是管好饮用水,包括保护水源、饮水消毒等,管好粪便,管好食品,消灭苍蝇。

对易感人群的主要措施是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

首先是要搞好饮用水及饮食物的卫生。尽量饮用自来水,若无自来水,亦要尽量饮用井水,水井周围不设厕所、猪圈、粪坑、垃圾堆等,井台要加高,井口要加盖,并设公用水桶,防止伤寒杆菌随污水渗入井内。在夏秋季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要用漂白粉消毒,使余氯保持在每升水含0.3~0.5mg的范围内。不要喝生水,尽量少吃生冷瓜果食物,如果生吃一定要洗烫。不要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厨房内生熟食物要分开保管,坚决做到切生熟肉的刀案分用。碗筷要彻底洗净,煮沸消毒。不要乱用别人的水碗喝水,尽量不用公用的餐具、水杯等。养成个人卫生的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另外,灭蝇、防蝇对预防伤寒亦非常重要,大搞环境卫生,灭蛹蛆,灭成蝇,吃剩的食物要加盖,防止苍蝇传播病菌。

进行预防接种,增强人群对伤寒病的免疫力,也是预防伤寒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常用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每周1次,连续3次,分别以0.5ml、1ml、1ml菌苗作皮下注射,必须在夏季之前完成。以后每年须加强接种1次(1ml)。中草药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方供选用:

[1]苦瓜头15g,水煎代茶,加白糖冲服。

[2]川黄连、胡黄连各等分,或单用研末制成蜜丸,1日3次,每次口服1~2丸。

[3]黄连3g,黄芩10g,黄柏10g,水煎服,每日3次。

[4]六一散12g(布包),青蒿15g,水煎服,1日2次。

此外,必须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对于脑力劳动者,应适当参加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吸收新鲜空气。在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营养,以增强抗病能力。

伤寒的饮食疗法

伤寒病人的治疗应以抗生素为主,必要时配合中药治疗,而饮食疗法对本病的康复则有较大影响。

伤寒病人的饮食原则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热量来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一般每日约400~500g。因碳水化合物不仅易消化吸收,并可减少体内脂肪和蛋白质被氧化消耗,避免产生代谢性酸中毒。由于持续高热,蛋白质分解加强,故蛋白质的摄入也要增加,一般每日需100g左右,宜选用奶类、蛋类、鱼类和新鲜豆制品等。脂肪适量供应,每日约60~70g,宜选易消化的脂肪,如奶油、植物油等。为保持人体正常代谢,促进细菌毒素排泄和健康的恢复,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应量也要适当增加,一般每日入水量在3000ml左右,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应多于正常人的需要量,食盐每日在4g上下。

具体来说,病人在发热期间,应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藕粉、米粥、蛋类、肉汁、菜泥、菜汤、果汁、鱼汤等。病程进入缓解期时,病人食欲往往好转,此时要特别注意饮食适当,否则,极易引起肠出血和肠穿孔等并发症。应禁用粗纤维及其他刺激肠蠕动或使肠胀气的食物。蔬菜水果要做成泥、汁食用。腹胀明显时,应少吃或不吃牛奶、豆浆及蔗糖多的食品。疾病恢复期,可逐渐由半流、少渣软饭转为普通饭食。病变期间宜少食多餐,以适当减轻肠的负担。

食疗方可用茶叶100g,加水100ml煎煮,分3次口服,每日1剂。亦可用乌梅熬膏,先将乌梅洗净,加水炖制熟烂,纱布过滤取汁,用文火熬成膏,每次服1g,每日服4次。

10.疟疾的传播与预防措施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疟原虫寄生在病人的血液中,通过蚊子传播。恶性疟疾可致人高烧、昏迷、精神错乱、休克等,凶险发作可致病人死亡。因此,对疟疾要积极预防和治疗。

疟疾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疟原虫有四种,每种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症状不完全一样,每个人对不同种疟原虫的反应也不相同。

按临床症状的轻重,疟疾可分成四型:

[1]脑型:病状凶险,患者多为儿童或从非疫区来的外地人,往往由延误治疗或用抗疟药剂量不足引起。患者常高烧,体温超过41℃,突然昏倒,抽风、昏迷、剧烈头痛、精神错乱、烦躁不安、谵妄、大小便失禁,偶有偏瘫、失明、失听、失语等;如合并脑水肿可迅速死亡。

[2]胃肠型:患者除不同程度发烧外,呕吐、腹泻明显,以致肠出血,类似急性胃肠炎。

[3]过高热型:又称高热中风型。患者发作较急,在发冷、发热阶段,体温高达42℃以上,持续不退,烦躁谵妄,迅速虚脱,深度昏迷。

[4]寒冷型:患者体温低下,呼吸促迫,出冷汗,脸色发紫,神志不清,血压下降,休克。

◇疟疾的传染方式

疟原虫寄生在病人的血液、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中,通过媒介昆虫,如蚊等叮咬,就会由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

疟原虫的繁殖过程比较复杂,它必须在蚊体内发育一段时间才能有传染性。疟原虫的发育分成子孢子、裂殖子、配子几个阶段,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下发育完成。子孢子在蚊体内发育完成后移行到蚊唾液腺内。由于蚊子在咬人吸血前要吐一些唾液,以防止被叮咬者血液凝固而不便吸食,故疟原虫的子孢子便借蚊子的这种特性随蚊的唾液进入人血中,大约经30分钟便侵入肝细胞内发育,进入被叮咬者的血液中,进而形成千万个裂殖子。成熟的裂殖子肤破肝细胞后侵入红细胞内继续发育繁殖,并破坏红细胞,放出裂殖子、疟色素、代谢产物到血液中,使人发生发冷、发烧的疟疾症状。一部分裂殖子又浸入新的红细胞,重复发育,便使疟疾有规律的周期发作。有一部分侵入红细胞的裂殖子发育成雌雄配子体。配子体不引起症状,在人体内可生存30~60日。在此期间蚊子叮咬病人吸血,可把雌雄配子体吸入胃内,发育成合子,合子又继续发育成子孢子,并移行到唾液腺,蚊子再叮健康人便可传染了。

孕妇患疟疾,血液中的裂殖子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内,传染给胎儿。

带有疟原虫的人,如果输血给健康人,也可使受血者发生疟疾;使用给疟疾病人用过又未消毒的注射器,也可能传染疟疾。

疟疾预防的措施

疟疾病人和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蚊子是主要的传染媒介。因此,预防疟疾必须控制传染源和消灭蚊子。

消灭蚊子孽生地和消灭蚊子,切断疟疾的传染道路。

易于感染疟疾的易感者,应做好防蚊工作,如挂蚊帐,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子飞入室内,不露宿;夜间在室外乘凉或工作、活动时,在暴露的皮肤上涂些驱蚊剂等。另外,到疟疾流行区工作或旅游,应服用预防药物,一般可在到达流行区前1周开始服药,至迟也应于到达的当天服药。首次应连服2天,离开疫区后仍要服药4~6周。预防疟疾的药物有几种,可每3个月调换1次。常用的药物包括氯喹,每次服300mg,间隔14天服1次;乙胺嘧啶,每次服50mg,间隔14天服1次;喹哌,每次服600mg,20~30天服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