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东北部布隆迪高原,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是非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长河。尼罗河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苏丹和埃及等国,由南向北纵贯埃及全境,沿途经过许多湖泊,留下6道瀑布,出现数处激流和险滩,最终穿越非洲沙漠,进入地中海。全长6671千米,流域面积约为335万平方千米,占非洲大陆面积的1/10,入海口年平均径流量为810亿立方米。
尼罗河
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3条河流汇流而成。尼罗河最下游分成许多汊河流注入地中海,这些汊河流都流经三角洲平原。三角洲面积约为2.4万平方千米,地势平坦,河渠交织,是古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现代埃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尼罗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诞生于此。
像世界其他名川大江一样,尼罗河也一直备受人们的赞美。埃及诗圣艾哈迈德·肖基曾写下“尼罗河水自天降”的不朽诗句。前人也曾有过这样的描绘:“河谷里有灿烂的阳光,肥沃的土地,温暖的气候和美丽的风景。”在尼罗河河谷的土地上,青草、谷穗、葡萄夹在灼人的沙漠之间,宛如水流不断、花果丛生的“人间天堂”。
尼罗河的支流之一白尼罗河源于维多利亚湖以西终年多雨的群山之间,流经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和扎伊尔,最后进入苏丹。另一条支流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西北部高原的塔纳湖,流经埃塞俄比亚和苏丹。这两条支流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合,合流点以下的河段就称为“尼罗河”。
汇合后的尼罗河主流水量大增,流量变化加大,再纳支流阿特巴拉河,然后进入埃及。尼罗河在埃及境内长达1530千米,在埃及首都开罗以北形成了巨大的三角洲平原,河道在这里被分成许多岔流,流入地中海。
尼罗河谷地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古埃及人称之为“黑土地”,这里的土壤呈黑色,含有洪水留下的黑色淤泥粉末。正因为有了这层表层土,这一地区的土地才异常肥沃。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甚至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礼物”,如果没有尼罗河充足的泛滥之水,埃及的一切都不会存在。
尼罗河三角洲
关于尼罗河的泛滥,流传着许多神话、传说。相传尼罗河泛滥是因为女神伊兹斯的丈夫遇难身亡,伊兹斯悲恸欲绝,泪如雨下,泪水落入尼罗河中,使河水上涨,引起泛滥。所以,每年的6月13日或17日,当尼罗河水开始变绿、预示河水即将泛滥时,埃及人就举行一次欢庆,称为“落泪夜”。
如今,尼罗河水由一组大坝及灌溉系统控制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阿斯旺大水坝,它横跨两岸的坝顶近4000米,底部厚980米,高110米,一年四季都可进行灌溉。没有了一年一度的洪水泛滥,那些曾经令尼罗河河谷变得肥沃的淤泥只好沉积在纳赛尔水库的库底了。
尼罗河畔的居民曾经根据河水的涨落,定下了各种劳作的日子,创造出一年分成三季的自然历法:每年7月中旬,尼罗河水开始泛滥之时,自然历法中的第一个季度“阿赫特”就开始了,在此后的4个月里,田野被浸泡在水中;第二个季节被称为“佩雷特”,意思是“出”,既指土地“出”水,也指幼芽“出”土,是农作物的生长季节;最后一季被称为“合莫”,是指收获庄稼、平整土地和维修堤坝的季节。
尼罗河的确为埃及提供了许多得天独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埃及文明的诞生。早在法老时期,埃及就流传着“埃及就是尼罗河”、“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等谚语。尼罗河也确实是埃及人民生命的源泉,它为沿岸人民积聚财富、缔造文明创造了条件。所以,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比喻为哺育、滋养自己的伟大母亲,古代著名的《尼罗河颂》便是埃及人民对尼罗河感情的真实流露:“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川流不息,为的是使埃及苏生……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你生出大麦和小麦,好叫神庙里欢度节日。”
尼罗河三角洲地区是埃及最富饶的地方,被称为“鱼米之乡”。虽然三角洲的面积仅占埃及全国总面积的24%,但在这块土地上,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埃及的城市、村落、居民和久负盛名的历史古迹,绝大部分都分布在这一带,“不到绿色走廊不算到埃及”的说法在非洲极为普遍。这里既是古埃及灿烂文明的摇篮,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发祥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