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西南部的峨眉山,佛家称之为“光明山”,从前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千百年来,那些虔诚的善男信女,怀着求仙拜佛的愿望,一步一叩首地爬上山去祈祷人寿年丰。
人们登上峨眉山主峰金顶(海拔3077米),如果正当天气晴朗的午后时分,环顾四周,但见白云茫茫,波起涛涌,汪洋无际,似乎这里已不是人寰尘世,“仙”与“凡”之间的隔阂已经消逝了。这时,金顶佛寺庙里钟声大作。寺僧宣告“佛将大观”。说时迟,那时快,在人们面前的深谷云底中,蓦地出现一轮巨大的光环,开始是白色,后来又变成了彩色。有时近到似乎举手可触。如果更巧一些,光环中还会出现硕大的影子,你抬手,它也跟着抬手,你移步,它也照样跟着移步。这一神秘的现象,佛门弟子众口一词地说它是“我佛如来”的“佛光”,还会引用《楞严经》中的话:“世尊于狮子座上放宝光,远灌十方。”
峨眉佛光
相传东汉永平年间,有位采药蒲公为追踪鹿迹,在峨眉山顶发现了“佛光”。经印度宝掌和尚指引,认识到佛光就是“普贤祥瑞”。后来,蒲公在峨眉金顶建造了普光殿(也称光相寺)供奉菩萨,从此开创了峨眉山佛教的历史。“光相”就是古代所说的“佛光”,或称“宝光”、“祥光”。
其实,峨眉佛光是由于峨眉山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是太阳光线玩的把戏。金顶雄踞峨眉山之巅,山中空气湿度很大,半山腰云雾缭绕,日出后半小时到上午9时,当阳光照射到云雾上时,悬浮在云雾中的小水滴往往起到凸透镜的作用,所以在云雾水滴后面的云层上,就可能形成一个太阳的实像。这实像从云雾后面发出光线,这些光线穿过无数个云雾小水滴之间的小孔隙,分散成彩色光环,紫色在内,红色在外。有时太阳光线强烈,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七彩光环,从外到里,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次序排列。有时太阳光线较弱,看到的只是几道彩环,层次模糊。有时看到的只是一个白色的大光环。但罕见的是,有时会出现几重光环,愈是向外,彩色愈淡。至于光环中的影子,其实就是人的身影。当你面向云雾背向太阳时,太阳光从背后射来,你的影子就正好投在光环里面了。头像在光环中心,你的一举一动,也都在光环中表现出来。由于这种光环和一些佛像头上画的彩色光圈十分相似,迷信的人就把它说成是佛光了。
山东泰山岱顶碧霞祠一带,也经常出现佛光,当地人称为“碧霞宝光”。相传,泰山佛光的出现是碧霞祠中的泰山女神显灵,她来接引那些“幸运儿”到极乐世界去。世间的凡夫俗子有幸见到泰山佛光,就会被超度为神仙。吕洞宾在泰山修炼成仙,就是因为见到了泰山佛光。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更为泰山佛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自古以来,它吸引着无数旅人游客怀着虔诚的希冀,攀登泰山,乞求佛光的福佑。事实上,在泰山看佛光,主要是在夏、秋两季,因为这时候的泰山最具备产生佛光的气象条件。据记载,我国和国际有关组织曾在1932年8月至1933年8月的一年时间内,在泰山共观测到6次佛光;1980年10月份也曾连续3次出现。湖北省神农架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米)也是一个频频出现佛光的地方。
佛光实不为峨眉山、泰山和神农架所独有。《读史方舆纪要》及《汝宁府志》记载,河南省确山县东南25千米处有座佛光山,“势极高峻,常有光焰”、“春时天气晴霁,常现圆光,初如明镜,渐如车轮”。又据《滇志》所记,洱源县也有一座佛光山,与该地毗邻的还有“佛光寨”,平日云雾缭绕,时有光环。山西五台县的佛光寺,大概也是因现佛光而命名的。佛光寺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距今有1000多年,说明佛光这一现象,1000多年前在五台山就已引起人们注意了。
由于这种光象最早在峨眉山发现,又以峨眉山出现的机会为多,所以在气象学上称它为“峨眉宝光”。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我国发现宝光的名山越来越多。安徽黄山、江西庐山、福建武夷山,以及浙江的天目山、雁荡山等,都有这种神奇而玄妙的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