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烟草改革与发展问题
29562800000006

第6章 规范也是核心竞争力

刘 晗

摘要:本文从规范的两层含义出发,论述了规范对烟草行业的重要性,从体制、机制、文化、信息四个方面,对进一步提高烟草行业规范水平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

关键词:烟草行业 规范 竞争力

规范有两层含义,名词是指成文的或不成文的标准和制度,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文件、技术标准、道德准则等,动词是指使行为符合标准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宣传、检查、处罚等。发达国家的发达得益于规范,整洁的环境、严格的时间观念、一丝不苟的程序,无不透出规范:其成文的标准达到了苛刻的地步,甚至规定了一个螺丝钉该拧多少圈,计算了包装箱用的每一颗钉子对所包装商品产生的成本;其不成文的规范也有深刻的含义,一个从日本回来的朋友说,在日本坐电梯,第一个上电梯的担任操作员,若中途离开,靠近的人顶替,对比我们身边的情况,应能体会其中的道理;特别值得推崇的,还有那些国家对规范的严格执行,没有下不为例,没有可能、也许、差不多。在新加坡,一个美国人违反了城市整洁的规定,应施以8次鞭刑,当时的美国总统出面请求赦免,但被照打不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是规范水平不高,或者没有标准和制度。比如食用野生动物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或者不尽完善。比如对在城市中乱吐、乱扔、乱过马路等问题,虽有“五讲、四美、三热爱”、某某处罚标准之类的倡导和规定,但由于执法主体、力度等原因,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或者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比如一些法律、法规,法理清晰、操作性强,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烟草行业20余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从不规范逐步走向规范的过程。在制定规范方面,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比如专卖法、实施条例、三个令、内管规定、五条纪律,以及各种技术标准、职业规范等;在执行规范方面,通过查处行业内外违纪、违法案件,维护了规范的严肃性;从经济运行质量看,在经历了大甩大卖、体外循环的不规范经营阶段后,逐步走上了自主经营、自我约束、专卖专营的道路,特别是近年来,按照“一要规范,二要改革,三要创新”的工作思路,以规范为基础和突破口,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狠抓专销两个网络建设和品牌培育,开始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品牌分散、地方封锁、创新能力不足、体外循环仍然存在、部分员工竞争意识和能力不强等,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一方面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消除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对改革和创新的成果加以总结,并为其提供制度保证和思想保证。所谓核心竞争力,对烟草工业来说是品牌,对烟草商业来说是营销网络,对整个行业来说是规范,提高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就是提高规范水平。有人将核心竞争力概括为领导的决策能力和员工的执行能力,体现这两种能力,规范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领导决策应有一个规范的程序,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员工的执行需要纪律、规则作保证。

分析行业现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规范水平:

一、建立保证和促进行业规范运行的体制环境

体制环境是“大环境”。与烟草行业密切相关的包括专卖体制,税收制度,烟草工商关系、专商关系等。目前,烟草行业正在着手进行工商分离,逐步消除造成地方封锁等不规范现象的体制原因。由于体制的建立、运行和变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里谈一点理想化的想法。

1.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竞争主体。旧的烟草体制农、工、商、专四位一体,省级局(公司)一个法人统管,同时对国家局和省级政府负责,加之实行分税制,容易形成自产自销的封闭运行,阻碍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大市场的形成。工商分离是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塑造工业,进而塑造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工商分离分三步走,首先是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对各自辖区内的烟厂进行重组整合,在国家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国内外市场开展竞争;第二步是通过品牌实行跨地区重组,建立3~5个跨区域集团;第三步是通过这几个集团,以品牌和资产为纽带,对全国烟草工业,乃至商业进行重组。

2.改革烟草税收体制,变工业环节征税为商业环节征税。烟草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地方封锁,其根源是分税制的体制,在商业环节征税,可以有效抑制地方保护,迫使工业企业加快重组步伐,实现大品牌、大企业、大市场。

3.改革专商体制。工商分离取得成功后或与之同时,着手进行“专商分离”的改革,比如,随着烟草税制的调整,将烟草专卖局并入税务局,通过批发环节征税、对卷烟贴印税标等方式,保证规范经营和国家财政收入。

二、建立健全保证规范运行的机制环境

机制是规范企业内部运行的规章制度及其运行的总称,包括管理理论、三项制度、管理风格、处置方式等多个层面。在机制建设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抓住机制的核心,搞好“三项制度”建设。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烟草行业“三项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存在“大锅饭”现象,部分员工进取心不强,竞争能力不足。加强机制建设,就是要突破“三项制度”建设的瓶颈,真正实现“三能”,即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以建设一支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的职工队伍,这支队伍是否合格的标准也是“三能”,即能干、能写、能说。

2.清理、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其可操作性。规范不在多,关键在于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公安部出台的“五条禁令”,烟草行业出台的“五条纪律”,抓住了各自存在的不规范现象的要害,并且提出的处罚措施简便可行;长沙卷烟厂虽位居中国卷烟市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位,但它们推行“简单管理”,将三级门卫改为一级门卫,三级质检改为一级质检,规章制度由1448个减为200个,制止职工偷烟的制度由几千字变为“偷烟20支即开除”7个字。制度少了,程序简化了,但消除了推诿、强化了责任,效果反而更好。

3.用铁的手段执行规范。“立规范易执行难”,规范水平的提高是坚持不懈与不规范行为做斗争的结果。不执行的制度不如不要,不兑现的纪律不如不订。新加坡等国家的规范得益于长期坚持铁腕治理:公安部“五条禁令”受到称赞,在于违令者“斩立决”,短短几个月内,已有几百名公安人员因违反禁令被开除;烟草行业“五条纪律”深入人心,是因为国家局根据“五条纪律”,对云南水富县烟草公司和11家烟厂体外循环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

三、建立保证规范运行的文化环境

企业文化是建立在机制之上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以及企业的形象。机制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载体,企业文化是机制的升华。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制度管理只能发挥员工30%的能力,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出另外70%的潜能,提高执行规范的自觉性和执行的质量。每个企业都在追求建立优良的企业文化,但要真正取得成功并不容易,所谓“建机制易建文化难”,很多企业建立起了良好的机制,但不能说建立起了良好的文化。在文化建设方面,行业内外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行业外的海尔、行业内的红河卷烟厂。

1.“红河现象”与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红河卷烟厂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位于云南边陲的弥勒县,曾被认为建立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建厂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项指标位居全国烟厂末位,1992年后,开始步入良性发展道路,目前,综合指标稳居全国前5位,“红河”品牌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卷烟品牌。其快速崛起,被业内外人士称为“红河现象”。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说:“红河卷烟厂的价值不仅是每年向国家上缴十几亿的税收,还在于它摸索出了国企激励员工的有效方式。红烟在传统企业管理中无师自通地注入了先进的因素。”其“激励员工的有效方式”是什么?就是机制,在用人方面,红烟实行竞聘,在劳动用工上,实行竞争,在收入分配上,实行“岗位工资+突出贡献奖”,在对待冗员上实行退养。很多烟草企业都有类似的做法,但力度不足,实际效果相去甚远,红烟的竞聘选出了25岁的副厂级总部经理,红烟的竞争造成不到30岁的人退养,红烟的收入差距达到十倍、几十倍,红烟退养的人达到600余人,占在岗人员的60%;其“在传统企业管理中注入的先进因素”是什么?就是企业文化,并以之最大限度挖掘员工的潜力,造就一流员工和团队,成就一流企业和品牌。如果没有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没有一种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25岁的副厂级,20多岁的退养工,几十倍的收入差,超过一半的退养人员是不可想像的。

2.烟草行业需要建立竞争性的企业文化。红河卷烟厂的企业文化没有时髦的称谓,其实质就是公正持恒的竞争,就是适者生存。不妨将其定名为竞争性的企业文化。烟草行业今后也许可以建设更有影响的文化,比如“以人为本”、“团队精神”等,但目前,作为已面临冲击的垄断行业,竞争的理念和运作是必须首先建立的。烟草行业应明确提出建设竞争性的企业文化。从“红河现象”看,竞争性企业文化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1)竞争意识统率整个企业,深入每个员工灵魂,是“我要竞争,而不是要我竞争”。其体现是“四有”,一是有竞争的渴望,每个员工都希望以竞争取得更高的位置和更好的收入;二是有能力,每个员工都能干、能说、能写,甚至一专多能;三是有竞争的平台,比如频繁的竞岗、选拔、考试、业绩档案等,对能力差距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四是有体现,即能者上,收入高;无能者退出竞争,收入减少。

(2)员工成为学习型的员工,企业成为学习型的企业,竞争实力不断提高,是“我要学习,而不是要我学习”。其体现是每个员工都在学习,其能力与时俱进。

(3)建立科学、公正、持续的竞争绩效评价体系,且评价结果得到广泛认同。红河卷烟厂的评价体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厚厚的个人业绩档案,作为员工参与竞争的客观依据;二是实行三类九级工资制,最高与最低相差10倍以上,在确定工资时,个人申报与评定相结合;三是实行突出贡献奖,奖额很高,申报与评定相结合,每个人都必须申报,即使放弃也要写明理由;四是建立分级放权管理、评定责任等制度,使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的责、权、利相统一。

(4)建立保障制度,对竞争弱者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这既是国有企业优越性的体现,也是烟草竞争性企业文化的前提之一。

四、建立保证规范运行的信息环境

企业信息化指以信息掌握、运用为手段,对企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过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通过信息化,提高规范运行水平已成为行业的共识,但一些企业,少数干部职工,甚至一些领导干部对信息化认识不足,认为信息化就是买几台电脑,开发个软件,把手工劳动变为机器劳动;一些单位虽然对信息化认识到位,但由于缺乏高科技知识,走了不少弯路,投入很大,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加强信息化工作,应注意以下问题:

1.进一步提高认识。信息化是企业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规范水平的过程。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对经营和管理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改造,通过信息化,推动企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因此,国家局将其定位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应成为信息化的第一负责人,从系统论证、流程分析、软件开发、实际运行全过程参与,以找到人与机器,企业与软件的最佳结合点。大连烟草和红河卷烟厂搞信息化,“一把手”亲自抓,历时三年,在完成信息化阶段目标的同时,使企业实现了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规范水平大幅度提高,大连烟草实现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ERP、CRM,红河卷烟厂机关管理人员从最初的600人精简到200人。

2.结合实际开展信息化工作。信息化建设不能贪大求洋,不能搞拿来主义,必须切合实际。实践证明,“自主开发,整体推进,持之以恒”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自主开发”指不能照搬所谓先进、成熟、流行的东西,而应自我开发,找到切合实际的模式、流程、节点;“整体推进”指涉及企业几个主要环节的软件要同时考虑、同步开发、同步提高,做到信息互通、共享,防止因开发商、开发平台、开发时间、硬件环境不同,形成“信息孤岛”;“持之以恒”既是指信息技术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更是指一种态度、一种精神,那就是不厌其烦,反复思考、反复磨合,通过信息化,使运作水平、管理水平、规范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烟草专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