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斯福的个人传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1896年,罗斯福被送入以培养政界人物为目标的格罗顿公学,开始适应新的环境。他读书多,见识广,文质彬彬,酷爱体育,擅长网球、高尔夫球,爱好骑马和驾驶帆船。
当时,格罗顿公学橄榄球盛行,罗斯福就主动组织了拉拉队, 当管理员。他擅长辩论,是“辩论学会”会员,在格罗顿公学他的成绩优良,给人的印象是善于用讨好人的办法来加强自己的地位, 以至于雷克斯福德?特格韦尔认为那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处理困难问题的惯常做法,是他遇到类似情况时言行举止的模式。
不知道大家读完这段内容,有什么感想?一个家境富裕、成绩优秀、各方面都表现十分出色的人,却常常以“讨好人”的方式与人交流。我们从中发现了罗斯福的人格魅力——适当地附和他人。
这种观点和前面威尔逊总统的“辩论出真知”并不矛盾,相反,这两句家训联合起来,会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我们教育孩子要敢于说真话,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切不可让孩子钻牛角尖,认死理。辩论不是人家说什么,自己就唱反调,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出自己的辩论才能。有时,我们需要适当地附和他人,以表现我们对他人的尊重。
就像看戏的时候,该在什么时候拍手,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合乎时机的拍手会使节目更精彩,而不合时机的拍手反而会破坏气氛。
再举个例子。有一天,你发现一个好笑的笑话,便热情高涨地要讲给同事听,哪知你刚刚开了个头,那边就有同事扫兴地说:“这个笑话我知道,没什么意思。”
这句话就像给你当头泼了盆凉水,浇灭了自己的那份好心情,令你很是尴尬。而那位同事,缺少的就是适时附和的智慧。
有人把适当附和称为是谈话中的润滑剂。在人际交往的课堂中,如何聆听,做一名好听众也是一门大学问。善听能给人以尊重他人、有礼貌的印象,最直接地表现为适时地随声附和,真诚地望着对方,适当穿插一些话语,使双方能愉快地交谈下去。
而如何选择附和的时机呢?其实在说话人的停顿中就已经暗示了你附和的时机,就像炼钢打铁的人一敲一停也要掌握敲的时机一样。掌握对方说话的节奏,并且配合对方,适时地作出附和,这并不是很难做到的事。即使对方说的话你不感兴趣,也要认真听、认真想。附和不是简单地说是、是、是……那只能证明听者心不在焉。有人总结出聆听的技艺:用一分钟说话;用两分钟倾听;在倾听的两分钟里,至少附和对方三次。我们不需要照搬这套理论,但在倾听时一定要做到用心。
家长在教孩子学会适当附和之前,自己要先做到。在家庭中父母之间不要针锋相对,事事争吵,什么事要先商量着办,谁说的对就照谁的办,使家庭氛围和睦健康。对孩子更不要娇纵、溺爱,不能让孩子唯我独尊,不能让所有的人都附和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首先要学会接受父母的意见。父母跟孩子说话时,要让孩子认真倾听,孩子不同意时可以发表意见。在融洽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才能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谦虚地对待自己。比如:六?一儿童节时孩子的同学在舞台上表演,家长和孩子在下边观看。这个时候,有些孩子看到自己的同伴在表演,会表现出不服输、不屑一顾的情绪。
这时候,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学会欣赏同伴:“看,他表演得多好啊!”孩子听多了,也就会认同表演,学会欣赏别人,发现了别人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