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高效能人士的十个习惯
29673400000032

第32章 学习习惯:坚持学习,把进步当成一种任务(2)

知识的海洋是无比宽阔的,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只有用知识来滋润我们的心田,我们才会成长壮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才是最强大的。

学无止境,知无竭源,学问的汲取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不管是人类已有知识的博大精深,还是新学问的源源而来,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成了习惯,每天都会增长新知识,如此日积月累,你的学识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有了这笔财富做资本,你就会逐渐地走向成功。

启示:

1.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在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要在关键时刻比别人占有优势,就得在平时比别人多下工夫。

2.学无止境,知无竭源,学问的汲取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不管是人类已有知识的博大精深,还是新学问的源源而来,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了习惯,每天都会增长新知识,如此日积月累,你的学识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思考:

1.你在工作或学习方面占有优势吗?怎样才能增强自己的优势?

2.如何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行动:

1.学习是一生的大事,时刻也不能放松,因此,即使工作再忙,你也得制订一个学习计划。

2.学习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做出严格的计划表,并认真执行到位,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5.学以致用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工作和生活,所以,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要学会掌握活的知识。学习不能致用等于白学,毫无意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能指导我们的行动,实践能提高我们的能力,只有它们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我们的发展进步。因此在掌握理论的同时,必须养成经常动手操作的好习惯,通过亲自实践来印证或修正、补充和完善理论。

美国最古老的纳尔逊中学是第一批登上美洲大陆的教徒创办的,其最显着的标志是校门前的两尊大理石雕塑,左边是一只苍鹰,右边是一匹马。这两尊雕像静静地陪伴着学校走过了三百多个春秋,它们被印在明信片或是刻在校徽上,甚至被复制成礼物放在礼品盒里。

在中国人心里,鹰是“鹏程万里”的代名词,马是“马到成功”的代表,但是纳尔逊中学的这两尊雕像却有另外一种内涵。

雕塑中的鹰是一只被饿死的鹰。这只鹰曾经为了实现飞遍世界的远大抱负,苦练各种飞行的本领,却忽略了最关键的本领:觅食,因此在出发后第四天就饿死了。

如果你留心观察,会发现雕塑中的马被剥掉了皮。这匹马开始时每天都要干很多的活,它觉得自己不能忍受这种超负荷的劳动,于是请求上帝把它换到别的人家。上帝满足了它的要求,把它换到了农夫家。可是马嫌农夫过于小气,给的料太少,便要求上帝再次给它换主人。这一次,上帝将马送给了皮匠。在这里,马过得舒服极了,既不用干活,还有足够的草料吃,但是不久它就被主人剥下了皮。

学校的创建者希望通过这两尊雕塑时刻提醒学生,不要被书本上的知识禁锢,要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生存的本领和技巧。

学习也是硬道理。面对知识爆炸和知识半衰期的缩小,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一个国家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发展,一个人更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学习也要言出必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拿出自己的决心,要克制自己的惰性,要挤出一切时间,要紧紧抓住可以学习的任何机会,才能成功地敲开知识殿堂的大门,学到一身真本事。

启示:

1.学习,就是给自己补充能量的过程,学到东西要懂得运用。

2.古往今来,成功的人无不都是勤奋学习的人,他们不仅勤于学习,更知道与实践相结合。

思考:

1.你是怎样理解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促进发展的?

2.结合实例,谈谈你是怎样学以致用的。

行动:

1.学习是自我超越的永恒动力。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知道怎样应用的人。

2.活学活用,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6.活学活用必有收获

人们的成功可以说受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先天智商,二是所学知识,三是活学活用。其中,第三个是最重要的因素。

过于相信书本之人,最终只能成为打工仔,但这并不是说书本知识不可信。成功人士在各自的领域内有着渊博的知识,正因为他们善于把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才使他们最终走向成功的殿堂。因此,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将学到的知识做到活学活用。

在墨西哥有一句谚语:“给他一条大鱼,不如给他一根鱼竿。”换个角度说就是求鱼不如求渔,作为一个求学者,任何时候学习方法都应该比结果重要得多。

凯特是电子通讯刚刚兴起时的名人,在他20岁的时候,就出了一本20万字的《电子通讯故障排除大全》,此书的出版在市场上引起不错的反响。虽然人们有不少的争议,但他通过大量的实践与知识积累,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并尽可能地深入学习,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其实,凯特所做的事情,绝大多数人也可以做到。

工作中的很多知识其实都是相通的,关键你能不能找到一个点,然后让这个点成为知识相互贯穿的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很多的知识是不需要老师去教的。同样,在工作岗位上也不需要领导去提醒,关键要看你的悟性有多高。

有的人虽然只学到了少量的知识,但他们却能够将这些少量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有的人虽然读书万卷,但是不会灵活运用。当前者将所学知识用得炉火纯青时,后者很可能连最基本的知识也忘得一干二净了。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所谓的差距。

当诸葛亮出使东吴,力主联吴抗曹之时,就有几位死读书的腐儒之士被他给击败了。其间,诸葛亮讲了一段话:“儒有君子小人之别……若夫小人之儒,唯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

学习的目的不是要做知识的奴隶,而是要将所学的知识用作更好的生活工具,否则,哪怕是一根点石成金的魔棒,在有些人手里也起不到它该有的作用,这魔棒也就没什么意义。

历史上有很多因食古不化、奉行教条而失败的例子。《三国演义》里的马谡,自称“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但在街亭之战中,只背得“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几句,而不听王平的再三相劝以及诸葛亮的叮咛告诫,将军营安扎在一个前无屏蔽、后无退路的山头之上,最后落得一个兵败地失、狼狈而逃、斩首示众的下场。中国现代史上也有过很惨痛的教训,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教条主义为特色的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顽固地坚持先攻打大城市、然后再波及农村的路线方针,结果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所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想在35岁以前获得成功,就必须把所学知识做到活学活用,否则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知识,必然会给你的事业带来损失。

启示:

1.学习的目的不是要做知识的奴隶,而是要将所学的知识用作更好的生活工具,否则,哪怕是一根点石成金的魔棒,在有些人手里也起不到它该有的作用,这魔棒也就没什么意义。

2.“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就必须把所学知识做到活学活用,否则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知识,必然会给你的事业带来损失。

思考:

1.你的学习成绩很好,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时候竟然不如那些做题慢于你的人,此时,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

2.“小时成绩很好,长大了未必有出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行动:

1.不要小看自己,更不要小看自己的知识,将所学知识同实际联系起来。

2.遇到困难时,大喊:我一定行!

7.选择最适合你的书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它记录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每一点进步。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掌握各个时期、各个种类的知识。这就是读书的真理。

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件事情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获得知识,那么就只能依靠书籍。一个没有书籍、杂志和报纸的家庭是缺乏动力的,只有通过经常接触书本,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各种知识,才能不与社会脱节。

耶鲁大学的校长海德雷说:“在各界做事的人,无论是商业界、交通界还是实业界,都这样向我说,他们最需要的人才是大学培养的、能善于选择书本、能活用书本知识的青年。而这种善用书本、活用书本能力的最初培养,最好是在家庭中,尤其是在那些具备各类书籍的家庭中。”可见,一个家庭的藏书对于自己和孩子的未来都是十分重要的。

聪明的学生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了一种重要的能力,那就是怎样才能从汗牛充栋的图书馆中,善于选择自己需要的书籍,以供阅读。这种能力也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掌握了如何在图书馆里寻找自己需要的书籍、资料,就等于掌握了怎样学习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像一个工人要善于选择自己需要的工具一样。

哈佛的一位前任校长曾经这样告诫自己的学生:“人,若是能养成每天读书10分钟的习惯,20年后,则必定判若两人。”但是,既然要读书就应当对书籍有自己的理解,对书籍的钻研是一个人从书本中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南宋朱熹谱写了中国儒学的一个新篇章,他大半生的时间主要致力于学术的研究和教育工作,成绩斐然。

朱熹读书十分刻苦,与他同龄的孩子仅仅满足于读书、识字和背诵,但他却更倾向于用心去体会圣人所讲的道理。他经常会为一句话所含的意义而食不甘味,夜不安寝。然而他一旦领悟了其中的道理,便会高兴得不能自禁。

他不仅读书刻苦,还非常善于总结学习的方法。他喜欢博览群书,但从不贪多贪快,他认为读书不明其中的道理,就算读得再多也没有用。

早年他在读《周礼》时,听人说《周礼》的每一句话都仿佛从圣人的心中自然流出,当时不甚理解。后来经过多年的研读和揣摩,终于豁然开朗。

他曾比喻说,这就好像是以前只听说糖是甜的,盐是咸的一样,今天亲自尝到了,才真正明白为何糖甜、盐咸。他还形象地把读书比作射箭,刚练习时,只要求射到箭靶上就行。但经过反复训练以后,最终则要求射中靶心,否则不能说学会了射箭。

朱熹认为,读书的目的在于弄懂书中的义理,而后照着这些义理去做。他说,十七八岁时一段一段地读《孟子》,到20岁,只能逐句去理会。以后才明白书中很多长段是首尾相连的,不能割断了它们的联系,只有把大段的文字综合起来理解,才能得到其中的真谛。

朱熹读书还十分讲究循序渐进的方法。他认为,读书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比如要先读《论语》,再读《孟子》;先读《论语》的“学而”篇,再读“为政”篇。读某一本书或某本书中的一篇时就要读到把它弄懂为此,再接着读下面的内容。这样,读到融会贯通的地步,才可以说把知识学到手了。

朱熹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他早年兴趣广泛,禅、道、兵法等样样涉猎,后来,他又转向专攻儒家经典研究,这些无不为朱熹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阅读过后,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因为对于同等知识水平的读者来说,除了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外,问题还在于是否注意了创造性阅读以及阅读的创造力发挥得如何。因此,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能盲目,而要根据自身的能力有选择性地阅读。

启示:

1.一个没有书籍、杂志和报纸的家庭是缺乏动力的,只有通过经常接触书本,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各种知识,才能不与社会脱节。

2.无论是商业界、交通界还是实业界,他们最需要的人才是能善于选择书本并活用书本知识的青年。而这种善用书本、活用书本能力的最初培养,最好是在家庭中,尤其是在那些具备各类书籍的家庭中。

思考:

1.当感觉自己的知识面很窄时,你会从哪几方面来弥补?

2.你认为是不是所有的书都必须去读?还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去读?

行动:

1.任何时间都准备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逮着空余时间就去看。

2.当自己觉得无事可做的时候,不妨去图书馆转转,也许那里会给你带来惊喜的发现。

8.他山之石的妙用

很多人以为,学习仅仅是青少年时代的事情,自己已是成年人,并且早已走向社会,就毫无必要再进行学习,除非是为了取得文凭,殊不知这种思想是错误的。

哈佛大学的一位专家指出:“这种看法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对的。在学校里自然要学习,难道走出校门就不必再学了吗?工作中、生活中所需要的相当多的知识和技能,课本上都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完全要靠我们在实践中边学边摸索。可以说,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我们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以更大的热忱,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使自己丰富和深刻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以便更好地投身到工作中去。

在美国,曾有一家报纸以《一个针孔价值100万美元》为大标题,突出报道了这样一件事:

美国制糖公司海运方糖到南美,因途中受潮,损失不小。请专家研究解决办法,虽然耗资不小,但始终没有收获。这时,公司一个工人经过认真考察,发现轮船有通风设备,只是方糖包裹得紧紧的,密不透风。他试探性地在一些包装盒上打了几个针孔,让两头通气,这些方糖就不再潮湿。工人将他的想法告诉老板,由此获得了100万美元的奖励。

一个日本人读了这一报道后,也对针孔产生了兴趣。他试着在打火机的火芯盖上打了小孔,结果,使原本灌一次油只能用10天的打火机有效地延长到了50天。很快,他申请了专利,并投产了改进后的打火机。

后来,这位日本人发散自己的思维,在女性用的纽扣上打个小洞,并注入香水,因为液体易进不易出,从而让香气微微散发,芳香诱人。这种新纽扣一经投产即博得女性的喜爱,因此订单很快就如雪片般飞来。

美国工人以针孔解决方糖潮湿问题,依据的仅仅是初级的物理知识,但实用性却很强,获巨奖则是理所当然的。而日本人却能够善于从中学习,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来,取得了巨大的效益。

虽然许多人读了美国的这则报道都眼馋大把美元,但最终对针孔的原理无动于衷。而这位日本人却能从中领悟到制胜的原理,通过将针孔原理与自己所关注的打火机、小纽扣联系起来,使自己进入创意的天地。

尽管方糖与打火机、纽扣风马牛不相及,由于通风透气是它们的共同点,因此这位日本人正是掌握了他山之石的妙用,而使自己取得了成功。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