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夫·万格,着名的趋势大师。他出生于芝加哥的一个普通家庭。在美国着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相继获得了工业管理学士和硕士学位后,万格投身投资业。在他加入到哈里斯联营公司时,正逢迈克尔·B·哈里斯开始组建基金,万格便成为了基金管理人之一。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此后,这个基金演变成声名显赫的橡子基金,万格也因为管理橡子基金时的出色表现成为了着名的投资大师。
了解趋势
拉尔夫·万格被人们尊称为趋势大师。他个子不高,脸很圆。他爱开玩笑,经常做些古怪的幽默的表情。不过,在悠闲中偶尔也有冷峻的时候。
万格出生在芝加哥,在麻省理工学院相继拿到了工业管理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最初在大陆保险公司工作,但业绩平平。1960年,他涉足投资界,就职于设在芝加哥的哈里斯联营公司。当时这家公司只成立了两年时间而已。提及他为什么要投身于投资行业,他的回答是他喜欢投资业,这行不但报酬丰厚而且工作轻松。万格一直在这家公司做证券分析师兼投资组合司理,直到迈克尔·B·哈里斯建立了橡子基金。万格担任了橡子基金的投资组合司理,并于1977年2月成为总裁。
万格掌管橡子基金后,在1978~1988年的10年间,橡子基金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8.8%,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复合增长率仅为16.1%。万格认为,他的突出业绩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由官僚机构的低效率造成的。如果一个投资者能取得12%~15%的复合收益率已经算很不错了,因此大多数投资者没有必要为超越这个目标而费尽心机,因为即使每年只有12%的复合收益率,那么用不了6年时间,投资者就会变得非常富有。
万格在投资时,非常重视趋势的判断。他认为趋势将会告诉投资者,什么可以赚钱。万格说过:“很多变化深刻影响着人们如何花费他们的时间和金钱。例如,现在有许多老年人,背和膝不好,需要治疗,因而为某些人提供了赚钱机会。”
万格对计算机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也让他收益很多。在计算机行业刚刚兴起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意识到了。万格说:“在信息或运输服务领域最大的利润点通常不是核心事业。回过头来讨论晶体管,虽然晶体管作为一个行业是不景气的,但电视通讯、有线电视、电脑、数字控制等已成为主流趋势。例如IMS国际集团,为购买计算机者提供服务,这在先前不是很有价值。计算机的成本一直在下降,每年都或多或少降一些。当我在CNA保险公司工作时,我们购置了一台价值300万美元的IBM705型计算机系统,有三位专职的IBM工作人员守着它,更换电子管。它有一台周期为6微秒、容量为40K的存储器。今天,一台2000美元的电脑就使我们这台300万美元的机器黯然失色。事实上,仅仅3年后,CNA就不能售出它的705系统了。他们甚至不能仍掉它,它的价值尚不足以雇人运走它。”
万格认为,正是由于计算机的出现,让投资业正在经历一场革命。万格购买了大量计算机行业的股票,获取了不少收益。在他看来,计算机行业一直是收益较高的行业,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大规模持有股票。
同时,万格列举了其他例子,说明了趋势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有人正确预示到了房地产业和铁路业的发展趋势,就会在在19世纪大赚一笔。他说:“在19世纪的时候,美国土地使用权是可以赚钱的。1880年,如果一直投资于铁路运输业可能只亏不赚,但是如果投资到芝加哥房地产业,那么接下来的40年里收益将是无穷大,因为在20世纪初,芝加哥一直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城市。”
新加坡是亚洲“四小龙”之一。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迅速崛起。万格很早就看好了亚洲市场的发展潜力,于是将目光转向新加坡。
他认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将出现中产阶级化持续爆炸性增长的趋势,而这些阶层非常喜欢旅游。于是,万格立刻买进了三家航空公司的股票,他觉得如果要投资航空公司,最好选择那些拥有较多主要航线、支线较短,机票折扣较少以及运输量增长迅速的公司。这样的公司不但能降低投资风险,而且能让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
不过,想成功的预测趋势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那些所谓权威的科学家,也无法做到这一点。据说,未来学家在1972年所做的预测未来几年在技术领域将出现的20项重大进展,只有深海石油钻探一项真正变成了现实。这说明,预测趋势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性。因此万格从中得到的教训是:技术的发展趋势极难预测。万格指出,尤其在一个高速变化的世界里,一家公司持续保持20年或30年的稳步增长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太少了,因为在此期间事情已经完全变样了,无论你在30年前是靠什么取得成功的,现在这些因素都已经失效了。万格认为,通过集中对小公司进行投资,投资者更有可能正确把握下一个趋势。
为了积极寻找超潜力的小公司,万格利用了芝加哥大学洛夫·本茨教授于1978年对“小公司”现象的研究资料。本茨教授认为,即使经过高风险的调整,资本较少的企业收益率也要超过平均水平。所以,万格坚持投资资产较小的企业。他认为,这样的企业通常价格很低。当这样的企业成长起来后,其经济价值完全反映其经营成果时,投资者再将股票卖出去,就会获利。
在现实的市场中,很多大机构雇用的分析人员纷纷忽视小企业,但万格是例外。1973年,万格这样写道:“橡子基金的1440万美元投到39家公司上,平均一家的投资是36.9万美元。这么多数量的投资,给了我们多样化经营的机会,尽管我们不能重视每个小公司的经营,但橡子基金从每家小企业中都能获得满意的收入,大约在20万美元左右。”为了能够详细地列出所有有潜力的股票,万格从当地的小型经纪人公司收集信息。
他每年都为最有价值信息的提供者颁发奖励,命名为“红A”。由于万格不断将目光盯住小企业上,不但规避了一定的投资风险,而且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万格喜欢预测趋势,也在成功预测趋势的基础上受益颇多。他认为,一个投资者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很难在这一行业有所作为。
“三脚架”选股法
每一位投资大师,都有自己的一套选择股票的方法。拉尔夫·万格在判断一只股票好坏的时候有三条标准,他将其成为“三脚架”。而他的“三角架”包括:发展潜力、财务实力以及基本价值。
首先,发展潜力与五个方面相对应:公司的产品市场不断扩大;有良好的产品设计;有效率的生产;强大的销售以及强大的利润率。通常,强大的利润率都是由于公司有过人之处,比如说掌握了尖端的科学技术等。
他喜欢市场占有率有绝对优势的公司,他说:“灯泡行业的龙头也比拖拉机行业的老三要好。”万格认为,一家电视台,或一家地区性商业商场,或一家报纸都可以形成区域性垄断。宁为鸡头,无为牛尾。
接着,万格寻找那些具有优秀管理层的公司。在万格的眼里,一个优秀的管理层应该是懂得自己的行业,精于营销和销售的。同时,他们还要对顾客有奉献精神。此外,他还偏好那些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的公司,这样管理层和外部股东利益才能更加一致。
其次,公司的财务状况。万格认为,财务状况良好的标志是:低负债、营运资本充足、会计制度比较保守。一张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可以保证公司盈利在增长的同时,现有股东的权益资本不会被稀释。
最后,股价必须有吸引力。万格认为,不要将公司和股票等同起来,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许多好公司的股价可能已经被市场高估了。
通常情况下,为了检验股票在市场中的价值,万格设计了一个屡试不爽的试金石——停止试验。“你不妨假设自己正在演一场戏或是玩一个游戏,假设你在银行界有一位很古怪的朋友,他借给你一笔钱,利率大约为10%,你准备将这笔钱全部换成正在研究的公司的股票,均以现价买进。
如果你研究了这家公司之后,能够说:‘伙计,这真是妙不可言,这是一个大买卖,我将停下手中的活来经营那家公司的股票。’那么你可能发现了一只优良股票。如果你说:‘好家伙,我想我还是不借钱为好。’那么这只股票就不是一只好股票,此时你最好想想其他的股票,将注意力立刻转向他处。”万格说。
为了能够准确地衡量一只股票的价格,万格还让他的分析师估计这家公司的盈余。对于股估值不当的股票,则要预测公司是否可能破产,还包括两年以后会出现的情况。之后,套用传统股息折价公司,计算出当时这只股票的市盈率,最终得出目标价格。目标价格计算出来后,还需要计算出如果股票真从现行价格升至预期水平的回报率。最后万格的工作是,盯紧屏幕中出现的回报率,考虑分析师预测哪里与市场不同。
与此同时,万格在选择股票时,不在乎时效性和流行趋势。他非常同意彼得·林奇的观点——每年看15分钟的形式报告就足够。他说:“市场是不会在乎经济是上升了3个百分点还是下降了1个百分点。”他认为,每一份研究报告都证明了股票是可以正确反映经济的发展方向的,但是要寻找其他方面的信息,就没有一点用处了。
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万格讲了一个他亲眼看到的例子。他经常在纽约中央公园散步。他看到一个女人在遛狗。这个女人从公园的一个门踱到了另一个门。而她的狗始终前后左右地乱窜。但无论它怎么乱窜,它始终都是要回到它的主人的身边。万格认为,如果想预测那只狗的运动轨迹,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无论它做了什么,它都是要在公园的门口等它的主人。
于是,万格认为,如果投资者买入一只股票后,每天都跟踪它就是记录那只狗的行动轨迹。所以投资者要着眼于股票的长期发展,关注股市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的缓慢而平稳的总体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