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家、道家、儒家智慧一点通
29680400000043

第43章 荣辱不惊不是淡定

老人们常常用“宠辱不惊”来形容自己的淡定,殊不知,宠辱不惊并不是真正的淡定。况且宠辱不惊常人也很难做到!老子曾经说过,“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意思就是说,人们倘若将荣辱得失过于放在心头,在得到和失去时都会心惊:没有时怕得不到;凭空得到后又怕失去。人们一旦整天生活在得失的心惊之中,没有病也会被折腾出病来的。因此,无论荣辱,皆受之!只不过要转换一种思路来理解罢了。这才是真正的淡定,也是一种自然的、旷达、超然的人生智慧。

相传日本有一个大富翁,生有两个漂亮的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位洗衣店的老板,小女儿嫁给了一位制伞厂的老板。自从两个女儿结婚之后富翁就落下了心病:天晴担心小女婿的制伞厂生意不好;下雨又担心大女婿的洗衣店的生意不好。无论天晴还是下雨他都担心会影响到两个女婿的生意,怕他们会因此对女儿不好。久而久之,富翁的身体每况愈下,成天唉声叹气。

终于有一天,富翁因为不堪心理负担得了重病,被家人送到医院看医生,可医院检查半天也查不出富翁得了什么病!医生和家人手足无措!

这时,富翁的一位寺院的住持朋友听说了富翁病了就来医院探望他,听说了富翁的怪病后他终于明白了富翁得的是心病,他就问富翁有什么放不下的。

富翁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这位住持。住持听后不禁笑了,他对富翁说:如果是晴天,小女婿的制伞厂生意会不好,但是大女婿的洗衣店的生意会很好;如果是雨天,大女婿的洗衣店的生意会不好,但是小女婿的制伞厂的生意会很好!最后他说,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你总有一个女婿的生意会好,因此无论晴天雨天你的女婿都把钱挣到了,你有什么好发愁的?

富翁听后豁然开朗,马上病愈出院了。

由此可见,凡事只要换一种思路来理解,你就会发现得失与荣辱只在一念之间。该来的都会来,所谓宠辱不惊我们常人是很难做到的,有时还是一句空话,但是换一种思路来理解我们还是可以做到的。因此,无论荣辱,来之,皆受之!

生活中就是有这么一些人,整个儿被笼罩在患得患失的阴影之中,心里被得失纷扰寝食难安、终日忧心忡忡。

在一个很大的寺院里面住着一个游方化缘的和尚。这个庙的香火很盛,经常有人来上供一些好东西。这个和尚就把这些东西卖掉,慢慢地积攒起一大堆钱。自从有了这些钱以后,和尚整天疑神疑鬼,无论白天黑夜,他都把这些钱抱在自己的怀里,不敢有一时松懈,生怕丢失或被别人偷走了。每天每夜,他都感到心神不宁,痛苦不堪。

为什么世间常人会存在这种普遍的弱点呢,就是因为过于置身于利益的困扰中。古人说,“得不喜,失不忧。”这话说起来不难,做起来却并非容易。

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从左右的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下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赔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

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

面对得失成败,不同人有不同的态度,但患得患失却是不少人的通病。面对得失,斤斤计较,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一个和尚肩上挑着一根扁担信步而走,肩担上悬挂着一个盛满绿豆汤的壶子。他不慎失足跌了一跤,壶子掉落到地上摔得粉碎,这位和尚仍若无若其事地继续往前走。

这时,有一个人急忙跑过来激动地说:“你不知道壶子已经破了吗?”

“我知道。”老和尚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我听到它掉落了。”

“那么你怎么不转身,看看该怎么办?”

“它已经破碎了,汤也流光了,你说我还能怎么办?”

人们都喜欢听到夸耀自己的美言,不喜欢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建议;人们都喜欢吃甘甜的药草,不喜欢吃涩苦的药草。但事实上,听信美言常常使人迷失自我、陷自己于危难之中;甘甜的药草一般很难达到药到病除的功效。

人际交往中说话很重要,聆听也很重要,中国文化中关于聆听的智慧是非常多而且美妙的,名言警句络绎不绝,熠熠生辉。老子为此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论断,正是要人们提高对语言的鉴别能力,不能一味地听信顺耳美言、摒弃逆耳忠言。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尽人皆知:邹忌在镜前穿朝服,随口问妻:

“我和徐公谁漂亮?”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徐公之美齐国有名,邹忌当然不信,又问其妾:“我与徐公谁漂亮?”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翌日有客来访,邹忌再问:“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还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后来邹忌亲眼见到徐公,方知确实不如人家。换别人,故事可能就结束了。但邹忌的特别之处恰恰在此:他先是“寝而思之”,明白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然后又以此事面谏齐威王:“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导致齐威王下令悬赏纳谏,促使国家得以振兴。

邹忌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对称赞自己的美言抱有怀疑的态度,而不是毫不客气地收入耳中、飘飘然起来。因为他懂得真实可信的言语一般冻华美,而华美的方语往往并不可信。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对大臣萧禹说:“我少年时就喜爱弓箭,得到好弓几十张,自以为再不会有更好的弓了,近来拿给工匠看,工匠说都不是好弓。我问是什么原因,工匠说,木心不直,自然脉理都斜,弓虽然硬,发箭却不能直。我才知道以往的鉴别不够精确。我以弓箭定天下,尚且不能真正识别弓箭的优劣,何况天下的事我怎么能都懂得。”有一次,他问魏征:“君王怎样才算明智,怎样才算昏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十分赞同,于是,鼓励大小官员都可以积极进谏。

李世民在位时魏征纳谏二百多次,提出的意见都是十分尖锐的,但是李世民每次都能非常理性的对待,改变自己的施政方略,对他开创盛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讲话说得天花乱坠,很动听,很华美,但是到头来是让你上当受骗。因为他不伪装得美一些,怎么会打动你、让你上钩?所以“不信”的话经过外表“包装”变成的“美言”,不就容易使一些人轻而易举的相信了!相反“信言”是真实的、素朴的,一般都不会使用“包装”、没有那种外表的掩饰,却经常被一些人愤怒着抛弃。

历史告诉我们说,谁能够区分美言与忠言,并能接受那些逆耳忠言,谁就能成为“圣人”。

生活中,有的人笑脸迎人,心中未必友好;有的人痛哭失声,心中未必悲伤。人的内心常与外表不一,很难看透。给你恰当的批评的人,是你的老师;给你恰当肯定的人,是你的朋友;给你不恰当恭维的人,是你的敌人。

偏偏有一些人与此背道而驰,结果只能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平定南方以后,一出祁山的失败除了诸葛亮的自身原因之外,最大的原因还是马谡的狂言妄语。

《三国演义》里这样记载:诸葛亮正在营中为孟达事泄被杀而懊恼不已,忽有哨探报,司马懿派张合引兵出关,来拒我师。

诸葛亮闻报大惊:“今司马懿出关,不比曹真,他一定会去打街亭,断我咽喉之路。”环视左右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

参军马谡见丞相先是吃惊,便觉得好笑。谅那司马懿有什么可怕的?便说:“末将愿往。”

诸葛亮盯着他,不放心他说:“街亭把着要冲,地方虽小,干系却大。如街亭有失,我大军便完了。你虽深通谋略,无奈此地一无城池,二无险阻,把守极难呀!”

“丞相勿虑。再难也得有人把守。未将自幼熟读兵书,精通兵法,又跟在您身边南北征战,耳濡目染。难道还守不住小小的街亭?”

“司马懿非等闲之辈。先锋张合乃魏之名将,你能对付得了他们?”

马谡就不高兴了,丞相也大小瞧我了。嘴一撇,轻蔑地说:“晦,休道他司马懿、张合,便是曹睿亲来,又有什么可怕的?若有差池,杀我全家好了。”

在这次请命邀功的过程中,马谡有些过于狂妄了,可以说根本没有掂量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之后的布阵失利,马谡虽然逃得性命,然而却为军法所不容,才有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个实例同样是说明狂言妄语自损的,那就是魏延的死因。在当时来说,大多数能够单打独斗胜过魏延的人都已经死去了,他因此对自己有些过于自负,以至于在被杨仪激怒,问他是否敢大喊三声“谁敢杀我时”他毫不畏惧地猖狂大笑而发三声“谁敢杀我”,谁知在第三声之时,他就在毫不只觉的情况下命丧马岱之手。

狂言妄语能够给人带来杀身之祸,多言同样能够让你吃尽苦头,故而老子教导大家“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并不是教人闭口不言,而是要少说多做,因为“言多必失”是一个千古不变的哲理。

话说多了,漏洞就多,容易出毛病甚至引火烧身。不难理解,这是对说话“多”的人而言的,譬如滔滔不绝的醉鬼、妙语连珠眉飞色舞的政客,这类人因话多招致的所“失“往往惨重,譬如醉鬼丢了性命,政客落得革职除名,都是值得我们去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在得失之间,一定要有寓言中和尚那样的心态:得则得之,失则是之。任何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何必让自己饱受心惊的煎熬呢?换一种思路看待,荣辱皆受之,你就能做到真正的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