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呢?财富多了就是幸福吗?在网络上通过一脱成名, 随之名利来了之后就会幸福吗?
不是。幸福不在名利。幸福在内心。心性知足,天天都有幸福。
《佛遗教经》中讲:“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意思是说,懂得知足的方法,就是处在富足、快乐、安稳的地方。
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也觉得很安乐。不知足的人,即使身处天堂,也觉得不满意。不知足的人,即使物质上很富有也是贫穷的人;知足的人,即使在物质上很贫穷也是富有的人。
只有心安,才能在贫穷的状态下也能感到幸福;那么,心要如何才会安呢?古人云:“无所为而为,善而不居,能得心安。”这是说当我们行善时,不要老想着“我在做善事”喔!“我在帮助人”喔!做善事不是为了索取回报,如果说有,那就是幸福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这一点,那你已经找到了幸福。
心安的人,自然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欲望”既是你积极向上的一股力量,也是主宰你堕落的源头。
人生的浮浮沉沉, 欲望乃是最大的滥觞。 因此, 自我控制的层次,亦可视为个人修持成就之指标。不能控制六根欲望的人,当然就得不到安详。
由于人的欲望太多,才会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轮回。如果能够在每一刹那,自我观照,自我控制,长养智慧与安详,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攀缘,离开一切执着,则能拥有和谐的心灵,幸福也就掌握在你的手中了。
但人往往是知多知少难知足,就像《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的老太婆,要了木梳要木盆,要了木盆要木屋,要了木屋要皇宫,要来要去一场空。
与老太婆异曲同工的还有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但收成却很少。一位官员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你能不断往前跑,你跑过的所有地方,不管多大,那些土地就全部归给你。
于是,农夫兴奋地向前跑,一直跑一直跑、一直不停地跑。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都需要更大的土地来耕作、来赚钱啊!所以,他又拼命地再往前跑。真的累了,农夫上气不接下气,实在跑不动了。可是,农夫又想到将来年纪大,可能要人照顾,需要钱,就再打起精神,不顾气喘不已的身子,再奋力向前跑。最后,他体力不支,“咚”地倒躺在地上,死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机会,可以说是能让人丰衣足食。
生活中有这么多令人幸福的东西,可我们却变得越来越不幸福。究其原因, 就是没有一颗知足的心。 有了贪念, 就永远不能满足; 不满足,就会感到欠缺。因此,一颗知足的心,是真正的喜悦、真正的宁静、真正的幸福。
其实,我们赚钱,就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如果只是埋头苦干,没有享受的乐趣,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生活质量的高低,并不完全体现在你拥有金钱的多少和物质利益的多寡上, 还有你脸上的微笑,心中的情感。而人生有着太多的不公平,有起点的不公平:
有的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有的人则生来就是残疾;有的生在穷乡僻壤,而有的则生在“天子脚下”。有结局的不公平:同样的辛勤付出,有的人抢得先机,而有的人只能向隅而泣;同样的冒险一搏,鹤起兔落之间有的人倒霉,有的人走运。
古人的“布衣桑饭, 可乐终身”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典范。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中蕴含着诸葛亮知足常乐的清高雅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尽显陶渊明知足常乐的悠然;沈复所言“老天待我至为厚矣”
表达着知足常乐的真情实感。更多的时候,知足常乐是融合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知足常乐,是一种人性的本真,在孩童时代,我们会为拥有自己梦想得到的东西而喜上眉梢,笑逐颜开,烙下一串串深刻的记忆; 今日重温, 也许会忍俊不禁, 无论行至何方, 所处何位,知足常乐永远都是情真意切的延续。
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面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用叔本华的观点来说,就会使人生在欲望与失望之间痛苦不堪。面对现实,我们看到不少铤而走险而落得身败名裂的人, 他们正是因为欲壑难填,贪得无厌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看到这些人的犯罪事实,很多人都会由衷感叹说:“要是他早一点收手,大概也不会走到这一步了!”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些感叹所流露的,正是“知足”的思想啊!问题是,一旦受贪欲支配,又哪里会知足,哪里会收得住手呢?所以,“知足”
不是没有追求;“知足常乐”更不是平庸的表现。相反,倒是很难得修炼成的德性,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物欲诱惑滚滚而来、挡也挡不住的时代。
寒山禅师曾作过一首《东家一老婆》的偈:
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
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
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
相笑傥不止,东边复西边。
这首偈以生活中常见的社会现象,提出令人深思的严肃问题。过去被我看不起的穷者,富了之后反笑我寒酸。我笑他在前,他笑我在后,笑与被笑的位置不断变换,必将陷入无穷的悲与喜的轮回之中。
然而一旦做到了既不因贫贱羡人,也不以富贵骄人,超脱于世俗的祸福之外,唯求自心清静,律己自重。这样,就不会陷入“东边复西边”
的无尽烦恼之中了。在现实社会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十分富有的父亲,想让儿子看看穷人的生活,使他知道自己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是多么幸福的事儿, 就安排他去看看穷人们的生活。
于是,这位父亲带着一家人来到乡下。他想让儿子看看贫穷是多么的可怜。他们找到了一户最穷的人家,在那儿度过了一天一夜。
回来后,父亲便美滋滋地问儿子:“你认为此行如何?”
“非常好,爸爸!”
“现在你该知道穷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了吧?”父亲问道。
“是的。”
“你都看见什么了?”
“我看到我们家花园中央有一个游泳池,他们却有一条没有尽头的小溪;我们家花园里有许多进口的灯,他们却拥有满天的繁星;我们的院子虽然很大,他们的院子却延伸到地平线上。”儿子说完后,父亲沉默无语。
儿子又说:“谢谢你,爸爸,你让我明白了我们是多么贫穷!”
富者可能在某些时候或某些方面抓住了机遇,成为了富人,然而为富不仁、弃贫爱富就是贫困的另一种表现,而这种表现让整个社会都厌恶。以贫富论英雄,是一种狭义的贫富观。
中国着名的数学家陈景润算是穷到家了,但是谁又能鄙视陈景润呢?还有历代以来的那些清官、廉官,谁又能说他们无能值得鄙视呢?
那些贫穷一点的人更不应该看轻自己的位置,不要盲目自卑,更不要因为贫穷而丢掉某些富人们所不拥有的“富裕”。作为不富裕的人,一定要成功地理解穷,思考为何会穷?千万不要轻信富人的杜撰,成功者奋斗的历史,道理很简单:别人的衣裳不一定适合自己穿。当我们发现,努力了、奋斗了,依然不富时,那穷就不是我们的错了。
可以说,世界没有绝对的穷人,也没有绝对的富人。以金钱分也只是一个局部,而我们面对的是人,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我们在金钱上的缺失,这肯定是“硬伤”,当注定我们在这方面是矮子时,我们为何偏要从短处较劲,而不去在其他方面发挥优势呢?
世界是一个舞台,上帝规定了我们的角色,主角固然是有数的几个。既然演不成主角,那就把配角或者次配角演好,更不必去羡慕那些主角。能将配角演好的演员同样是好演员。
在影视界比较有名的配角演员有很多,而且有一些专门演配角,其中已经逝去的傅彪就是一例:在他所参演的影片中,他作为主演的戏少之又少, 然而让人们记住他的反而是那一幕幕戏份不多的配角戏——可以毫不避讳地说,《大明宫词》没有他,只是一部古代的偶像剧;《大碗》没有他,只是一部平庸的贺岁片;《押解》没有他,只是一部枯燥的公路片………
因此说,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都不要因为自己身处的位置而骄傲或者自卑、鄙视或者羡慕,正如广告说得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只要自己正视这点,我们都将是富有的人。
倘若我们暂时富裕,切莫鄙视或嫌弃那些不如我们的;如果我们暂时贫穷或者稍不如意, 同样不必去羡慕那些整天开车、 忙于应酬的。
正是由于生活是自己的, 我们才能体会到那份只属于自己的幸福与甜蜜,而这绝对与贫穷或富裕没有必然的联系。幸福在于你的心态,在于你对生命的体悟。正如守静禅师在《云水偈》中所描绘的“云水”
人生。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守静禅师此偈前两句是用了拟人的手法进行论述的,首句中写水从上往下流,只是顺应“水往低处流”的自由本性,而不是刻意所为,暗喻人也应当把握自己清净无垢的本性。第二句中一片云随意游荡,就算飘入洞中,也并非存心而为。寓指禅修也不应虚妄计度。第三句总合了前两句中的事物,以“云水”喻“人生”,指出人的生活如果能像“云水”一样遵循本性,那就不必刻意修炼便可成佛。
要知道,倘若每个人都懂得遵循自己的本性,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心事儿,人生也就会时时有幸福。
幸福与快乐其实都是由心理状态决定的。快乐并不一定要花大钱、搞“大动作”;有时只是一种觉悟,悟到了也就快乐了——口干了有水喝,肚子饿了有饭吃,退休后可以养花种草、养鱼养龟……心里舒畅的感觉,有时只需我们拥有一颗容易满足的心即可。
有这么一位推销员,他在一个圣诞夜便悟得了这个快乐秘方。
那是某一年的圣诞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充满着节日的欢愉。
这位推销员却一个人孤单地坐在公园里的一张长椅上回顾着往事。
去年的今天, 他也是孤单一个, 以醉酒度过了圣诞节。 没有新衣,没有新鞋,更谈不上新车子、新屋子了。
“唉!看来今年我又要穿着这双旧鞋子度过圣诞了!”心里想着,并看了看脚上的这双旧皮鞋,一股惆怅悄然涌上心间。
就在这时,这位推销员看到了一位残疾青年正费力地支配着轮椅在他身旁经过,他立即醒悟:“我有鞋子穿是多么幸福!他连穿鞋子的机会都没有啊!”
那天过后,这名推销员发奋图强,力争上游,终于,他有了不错的业绩。不但穿上了新鞋,还有了自己的车、自己的房。
大道理好像大家都懂,但如何才能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呢?首先我们必须随时保持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
“知足常乐”听起来有点消极、 有点不思进取的意味。 其实不然, “知足常乐”非但不消极,反而是活泼、积极的,用现代人的形容词叫“敬业乐群”。人之所以有烦恼,很多时候都在于“不知足”。
例如,当我们找到一份工作以后,如果心里所想的只是要怎样往上爬,要怎样才能出人头地,这时烦恼就会产生了。如果我们能用另一种想法: “这份工作确实得来不易, 它是社会上种种的因缘与助力,才让我得到这个工作机会。”自然你就会珍惜与尊重这份工作,用这种心态去对待工作与工作的伙伴,就不难发现何谓快意人生了!
贫困的生活、卑贱的身份,很容易使人丧失志气、丢失激情。在磨难中保持热度不减,是生活发生转机的首要前提。再贫贱的人只要能够坚持住自己的信念、安贫乐道,那么生活就不会抛弃他,快乐也不会远离他。
东汉时,出身微贱的陈实在家乡当了一名县衙的小吏,有时还要干粗活儿。陈实俸禄很少,常常挨饿,有人就劝他说:“你毕竟是个小吏,吃不上饭只因你太本分了,为什么不贪占一点财物呢?”
陈实说:“我身份卑贱,如果再干些不法之事,不是更下贱吗?
我不能胡为,我要保持心灵的纯洁。”
陈实用心读书,希望有一天能摆脱卑贱的地位。有人认为他当务之急是安定生活,劝他说:“人要穿衣吃饭,读书有什么大用呢?即便你有大学问,仅因为你穷,别人也会看不起你,还是干点正事吧。”
陈实不理会这些,相信自己总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后来,陈实当了太丘县县令。他在任上,生活虽然有些改善,但因他奉公守法,日子仍不宽裕。
陈实的手下没有油水可捞,都对他抱怨不止,有的公开对他说:
“从前的县令,自己富足,我们做下属的也有好处可得。现在你自己清苦,我们也跟着受穷,对谁都没有好处,应该变通一下才好。”
陈实说:“我不想违法,因为我知道犯罪比受穷的害处更大。贫穷时不失去正义之心,严守本分,这才是致富的正途,哪能任性胡来呢?我们现在无灾无难,这不比违法入狱要好很多吗?”
邻县的县令后来因贪赃入狱,他的下属也有很多人被牵连治罪。
陈实的下属这才感到他的教导正确,说:“贫贱的人一旦把握不住自己,就会惹来更大的祸患。我们现在平安无事,都是陈实所赐啊!”
陈实不因贫贱而巧取豪夺,远离正道,所以后来他才当上了高官,没有中途倒下。他教导下属不用歪门邪道解脱贫困,他们才没有滑向犯罪的深渊。
安贫乐道,并非不思进取,它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积极心态。它是一种人生觉悟,能够让我们坦然度过人生中的每一个失意、每一段痛苦。
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因别人以及外界的干扰而随意改变,不因财富的多寡来左右我们的情绪,幸福感就会时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