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家、道家、儒家智慧一点通
29680400000063

第63章 孔子的精神

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周游列国长达14年之久;居无定所,食无定点;时常还会被人追杀,经常挨饿受冻,吃了上顿没下顿……历尽磨难的孔子为何还能保持一颗“愤青”的心,如何还能保持一颗阳光的心态?在孔子身上我们却看不出丝毫“怨天尤人”的扭曲和怨恨。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他把信仰表现在行为上,把操守表现在实践中,一生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这恐怕是当代人最缺乏的一种品格。孔子,贯穿其生命始终的,是一种激情饱满与积极乐观的精神——这就是孔子给予我们的力量。

所以,这也是我们读《论语》时所要明白的一个道理。在读《论语》之前我是这样的人,读完之后我还是这样的人,那不如不读。学孔子就要学他的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才会“实受其福”,才能找到安抚自己灵魂与造福社会的精神依托。

学习孔子的智慧与精神,做一个理智和智慧的人,就不会深陷在牢骚和抱怨中,而是能用自己的毅力和拼搏精神赢得世人的尊重,并在别人的羡慕与尊重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几千年来,孔子被尊奉为“圣人”,《论语》被定位为“圣学”。人们对于孔子及《论语》皆怀着一种“高山仰止”的心怀,不敢越雷池半步,虔诚地将其推上神坛,推向常人所不可企及的高度。

当然,我们今天再来读《论语》、读孔子,就要历史的来看待,既要看到伟大神圣的一面,也要看到孔子本人作为普普通通的一个人的自然一面。

《论语》蕴含了太多的人生智慧,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及其待人接物、兴趣爱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作为儒学传统文化的开创者,孔子无疑是伟大的,几千年来,他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知识分子,其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虽然在其传承的过程中遭遇过“焚书坑儒”的洗礼,也享受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崇。但其包含修身养性的生活态度,治国理政的政治见解,面对生死的义利探讨,朋友之道,为孝之道,学习方法及教育理念等方方面面的见解,千百年来始终放射着其独特的智慧光芒。

《论语》中孔子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做学习,经过十五年实践以及人生的磨练,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可以有定性了。确定了,人生可以走这个路子了。但是这时候还会有怀疑,还会有摇摆的现象。

到了四十岁就不会有疑惑了,对社会对人生没了疑问。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加上十年,到了五十岁,才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命题,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然后到七十岁,才能从心所欲,怎么想的就怎么做,但所想所做都没有越过事物的规律。”

这里面有个“三十而立”,大家一直以来有个误解,认为到了三十岁就应该是建立家庭事业有成了。其实,这个三十而立立的是心智,不是事业家庭,特别是现在的社会,三十正是事业的起点。经过十五年的学习、实践,到了三十岁就要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开始构筑起自己的人生坐标,做人做事要有了定性。

孔子的人生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实践,完成了从有我到无我的过渡,不同阶段的体会,对我们都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启发。

一个人立身为人,应当心怀四海,情满天下,求天下之学,以安邦定国,经世致用。即使起步艰难也应坚持,一如既往的追求,如此才能获取真正的学问。

孔子出身望族,可幼年丧父,少年丧母,年轻的他只能依靠独立谋生。孔子明白,先祖的显赫,父亲的战功,母亲的家世,这些固然可以为自己进入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要在鲁国国都立住脚,就得踏实学习,努力奋斗。

母亲在世时的苦心教育,使孔子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早早地就懂得了学习对人一生的重要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小小年纪,孔子就已经立下通过发奋学习来改变自己一生的远大志向了。

孔子对于知识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一个人真心求知的表现。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鲁国建有祭祀周公的太庙,孔子初进太庙时,对太庙中的一切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向别人问这问那,好像有问不完的问题。

有人对孔子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不理解,于是就说孔子的闲话:“谁说陬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呢?他进到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别人。”

孔子听说后,一点也不恼火,他说:“这正是合乎礼的做法呀。”

在孔子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想要参与贵族政治并且取得一定地位,就要学会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要熟悉并能遵循当时流行的礼仪,懂得音乐,掌握射箭技术,会驾驭马车,会写字,会计算,这可以说是当时的六门基本功。孔子是非常善于自学和向别人请教的,他应该是全面掌握而且精通这六门基本功的。从流传下来的一些历史资料,就能说明孔子的勤奋、博学。

鲁国东南方有一个小国郯国,是鲁国的附庸国,按例是要定期来朝见鲁君的。鲁昭公十七年(前525年),孔子二十七岁时,郯国的当政者郯子又来朝见鲁君。宴会上,鲁国一个大夫叔孙偌向郯子问起少昊为什么以鸟作为官名的问题,郯子对此作了详尽的回答。

孔子闻听后马上就去向郯子请教有关少昊氏时代职官制度的情况,事后他对别人说:“我听说‘天子那里没有管理这类事情的官员,而这类知识却在四方蛮夷那里得到了完整的保留。’现在我相信这是真的。”

孔子在求取学问的经历中,有一件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他曾到当时周天子的首都雒邑(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学习周礼和查阅一些古文献,还专程向当时的一位大学问家老子问礼。

老子,姓李名聃,人们敬称他为老聃、老子。老子曾担任周朝的柱下史,熟悉礼仪典故,当面向老子请教,这也是孔子梦寐以求的。

但是,曲阜到雒邑,远隔千里。在当时非常落后的交通条件下这无疑是一项极其艰巨、辛苦甚至是充满危险的旅程,另外当时的孔子自身贫困,如果没有鲁国贵族的支持和资助几乎是不可能的。所幸的是当时鲁国贵族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师事于孔子,在他的努力下,孔子从鲁君那里得到了一辆车、二匹马和一个跟随童仆的资助,南宫敬叔自报奋勇地陪同,孔子这才得以成行。

据记载,孔子这次雒邑之行的收获非常大。他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东西,如出丧的时候遇到日食怎么办,小孩子死了该葬到远处还是近处,国家有丧事的时候不避战争对不对,与敌国交战时已死国王的牌位该带还是不该带等等,老子对这些问题都一一作了解答,使孔子获得许多知识。

在孔子告别老子准备启程返回的时候,老子还结合自己的丰富阅历再三叮咛孔子一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学无止境”,生有涯而知无涯,学习是没有尽头的,“活到老,要学到老。”博学广识,谦恭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他人的长处,学习他人身上值得借鉴的东西,勇于和善于向他人广泛地学习,且不可妄自菲薄,更不可固步自封。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完善的人格,学习不应该只啃书本,要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成为能量,照亮自己的人生,惠及天下苍生。

在谈到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性时,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爱仁德而不爱学习,那他肯定会被愚昧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那必将被放荡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信实但却不爱学习,那必将被戕害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直率而不爱读书,那他将会被偏激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那他可能被祸乱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刚强而不喜爱读书,那他可能将被狂妄所蒙蔽。

这说明一个人即使具有爱仁德、爱智慧,为人直率,处事勇敢,遇事刚强,但如果不爱学习,所有这些好的品质都可能向其反面发展。这真是把话说到了家。那些心术不正、本身品质就有问题的人,若不学习就更可怕了。

现在不少人认为“读书无用”,最实际的是权力和金钱。这是很短视的。人为何要学习呢?人有别于动物正在于他的文化,没有文化,人与兽何别?而文化的传播与继承非要读书不可。

为何今日中国物欲横流?为何一些人为钱而不顾道德?为何一些人纸醉金迷?看一看他们的行径,有一条是共同的:“鄙视读书。”

鄙视读书,离开了文化,这个社会的根基就会动摇。如果一个社会是拜金主义支配的社会,其道德必会沦丧,而道德沦丧必然阻碍和谐社会的发展,没有和谐的大环境,自然就会导致个体很难有所发展,最后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