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孟子关于“好为人师”的言论,有人不禁要发问: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中曾经讲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师者喜欢教育别人也是错误的吗?不“好为人师”还怎么为学生解惑呢?
其实提出这样疑问的人,往往曲解了孟子原话的意思。孟子说“好为人师”是个毛病,并不是不让老师去教授学生,也不是不让那些某个行业和领域的专家为大众解疑。孟子这里讲述的是一种为人师的态度。如果你是老师,那你以自己的才华教授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你是某个行业的专家、学者、大师,确实能够讲出惠及大众的知识和经验来,那你也可以为人师。孟子这里批评的是哪种不谦虚,只喜欢卖弄学问的人,可能包括下面几种人:那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本来自己知道的就不多,却还喜欢到处是卖弄,甚至班门弄斧;自己知道的知识,不管别人是否爱听,是否需要听,就不看对象、不分场合一股脑地向对方灌输……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并不是让我们争抢着去当别人的老师。我们都有一种体验:生活中有一种人,处处都爱显摆自己,别人懂的他也爱卖弄,别人不懂的,他讲出来,就好像自己有多强似的,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姿态,我们往往会很讨厌和这样的人相处。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最多只可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向周围的人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但也要分场合,看情况,观察人家是否真的需要,真的想听,而且即使自己懂得比别人多,也必须保持谦虚的心态,一副骄傲的好为人师的姿态总是让人接受不了的。
一个好为人师的老山羊正悠闲地在河边漫步,看到一只海鸟在河边饮水。就上前教育它说:“你只顾喝水,也不注意点外界环境,如果狐狸来了,会吃掉你的。”然后有不厌其烦地给海鸟讲了好多大道理。
海鸟笑着接受了,并感谢老山羊的提醒。可老山羊一走开,它就对身边的蜗牛说:“仗着自己胡子长就来教育人,去年他的孩子还不是在这里被狼吃了?”
老山羊也许只是出于好意,提醒了海鸟一下,也许正是因为自己的孩子被狼吃掉了,所以警戒海鸟当心经常在河边出没的狐狸,可它这种喜欢指点别人的态度让海鸟无法接受,认为它太自以为是,是在摆老资格,所以对老山羊也就阳奉阴违。
其实,生活中,我们都不太喜欢那些不请自来的“老师”,往往会对其敬而远之。因为对于同样一件事情,可能有多种解决办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路,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决,这时候突然来个不谦虚的人,毫不客气地指出你的缺点,告诉你应该按照他的思路去做,这样就会打乱你的思路,一般人肯定无法接受。
然而,中国人似乎历来就有好为人师的特点。
据说,北宋时候,有一天,大文豪苏轼去拜访当朝宰相王安石,正赶上主人出门了。苏轼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两句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想,菊花是秋天盛开的,其性属火,既然能够耐得住秋霜,说明它能耐久,所以它即使干枯,菊花花瓣也不会飘落的。于是苏轼就在后面补充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以讽刺王安石贵为当朝宰相却连菊花花瓣只会干枯不会飘落的常识都不懂。
后来,苏轼被贬,一天在黄州和朋友饮酒赏菊,秋风吹过,菊花花瓣落了满地,他才意识到当年自己孤陋寡闻了。后来苏轼在自己的散文《石钟山记》中写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答案当然是不可以了。
苏轼的伟大在于他留传后世的大量文学作品,也在于他人格的高尚。上面的故事中,苏轼是先扮演了好为人师的角色,想要对当朝宰相的诗指点一二,可当若干年后,他发现不是王安石不懂尝试,而是自己搞错了时,就勇于承认错误,是很可贵的,这也是其伟大而为后人尊敬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比较,下面这位专家则让人无法尊敬了。
2007年的某场选秀活动中,一位饰演林黛玉的演员表演完毕后,一位特邀的“现场专家”当即指出她台词中的错误,说,她用了“您”这个称谓,而《红楼梦》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那个时候并没有“您”
这个字。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觉得从专家那里学到了知识。
可后来就有认真的观众,回去查了史料。却发现,原来,元朝的大都(今北京)就有“您”的发音了,元刊本《杂剧三十种》和明刊本《元曲选》中关汉卿的作品中就多次用过“您”字。可见,收看了那期节目的观众并不是学到了知识,而是被所谓的“专家”以讹传讹了,被误导和欺骗了。
其实“专家”们只要多看点书就不会出这样的错误了。而且,对于不确定的知识点,专家也应该打个问号,而不能以好为人师的态度,像灌输知识一样教给观众。这样不懂装懂,以讹传讹,是害人不浅的。
56可见,好为人师者多半不会让人喜欢的。生活中我们与其“好为人师”,不如“善为人师”,这就必须先具备几个条件:一、你懂得别人不懂的知识、道理。二、你确保自己所讲的知识、道理是正确的。
三、别人愿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