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29709300000028

第28章 心中有个尺度,衡量自己该走的路(1)

面对光怪陆离的社会,一个真正厚道的、智慧的人是不会迷失自己的,即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不会得意忘形,而是知道自己该走什么样的路。事实傻瓜,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别于他人的,所以我们活着,就要挥洒出自我的个性来,按自己的爱好展示自己,不随波逐流,不盲目跟从。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独立的人格,才能受到更多人的尊重,赢得更多人的欢迎。

1.永远不当名利的奴隶

【厚道经】

厚道的人心中有一把尺度,衡量着自己的该走的路,判断着自己该做的事,平和地追求成功,脚踏实地的做人,永远不会让自己变成名利的奴隶,更不会为了名利而违背做人做事的原则。

乾隆皇帝在下江南的时候,曾问金山寺的一位高僧:“长江中的船只每天都来来往往,如此繁华,一天到底要经过多少条船啊?”高僧答道:“这里只有两条船经过,一条为名,一条为利。”

名与利,始终与人生挂钩。衣食住行离不开金钱,人活着也势必要争一口气,渴望扬眉吐气、有所作为,但若把追逐名利当成了人生唯一的目标和自我价值的体现,人就成了名利的奴隶。

一个人到沙漠寻找宝藏,苦走了几日,宝藏没有找到,却已水尽粮绝。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力气,他绝望地躺在沙漠里等着死神的降临。

临死的那一刻,他默默地向天祈祷:“神啊,救救我吧!我还这么年轻,真的不想死。”

神真的出现了,问他:“你想要什么?”

他急切地说:“食物,水,哪怕一点点就好。”

神满足了他的要求。在吃饱喝足之后,他又继续向沙漠走去,幸运的是,没走多远他就找到了宝藏,贪婪的他把宝藏一股脑儿全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可是,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了,无法走完剩下的路。为此,他只得带着宝藏往回走。

一路上,他的体力慢慢消耗,不得不扔掉一些宝藏。就这样,他一边走一边扔,最后把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扔掉了。他又一次躺在地上,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临死之前,神又出现了,问他:“你还有什么愿望?”

他说:“食物和水,我要更多的食物和水。”

死到临头,却依然渴望更多的食物和水,为了捡回那些夺目的宝藏,他已然成了被名利操纵的木偶。放眼望去,我们周围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又有多少人和故事的主人公一样?

为了活得更多的财富,拼命地去争,不惜抛弃诚信和厚道,任由“金钱”的魔掌掌控着自己;为了获得更高的地位,费尽心机地往上爬,不惜抛弃仁义和道德,任由“名位”这根线牵引着自己。明明是自己为了名利奔波,却还自以为自己在掌控着命运,殊不知,命运早已经将他们交给了名利和欲望,他们随时随地可能成为名利的牺牲品。

朱熹曾告诫世人:“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这就是说,只有淡泊才能明志,只有宁静才能志远,剥去世俗的外衣,才能种下成功的种子。厚道的人,始终谨记着这一教诲,他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完全超脱于功名利禄,不是完全地与世无争,更不是甘愿无所作为;他们只是超越了一切世俗的观念,舍弃了无止境的贪欲,保持着一颗不为名利所累的心,以及适可而止的理智。厚道的人内心非常清楚,一个人如果醉心于功利,就会被“名缰利锁”束缚,就会对褒贬毁誉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一个人变得野心勃勃、贪得无厌,为了争权夺利陷入钩心斗角之中,就有可能泯灭良知。做人要保持厚道的本性,对别人厚道,对自己亦如此,唯有不受其奴役,看清名利的力量,拥有合理运用名利的理性,才能够真正成为掌控自己的主人。

只是,现实社会五光十色,到处都充斥着炫人的诱惑。对于名利这些东西,太多人只是嘴上说说“视名利为粪土”,当真正面对名利的时候,却还是忍不住要去争一下,抓一抓。尽管最后可能弄得自己身心疲惫,可下一次还是免不了这么做。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在名利面前不卑不亢,保持厚道的本性呢?

很简单,保持一颗淡泊之心。简单地说,就是对功名利禄、金钱美色、得与失等能以理智的态度对待,不是什么都不追求,什么都不在乎,而是能够平静地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做到得到欣然接受,失去泰然处之;在鲜花掌声中不忘形,在冷嘲热讽面前故我依然。仔细想想,人生在世,名利本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根本没必要看得太重。你一刻不停地追求和索取,也难以获得满足。相反,它只会不停地给你造成烦恼和麻烦,甚至引诱着你陷入贪欲的深渊,忘了做人之本,以致身败名裂。

在所有的处世原则中,淡泊是最该铭记于心的。有了一颗淡泊名利的心,才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沮丧或失态,也不会在成功面前骄傲自满;有了一颗淡泊名利的心,才能够用超然的心态看待眼前的一切,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凡尘牵绊,不为烦恼左右;游客一颗淡泊名利的心,才不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失去最真的自我,始终保持一份独有的安宁和坦然。

厚道,不是要我们一门心思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否则只会一事无成;厚道,是要我们保持本真的自我,在正确和有度的欲望驱动下,不断地提升自我,却不沦为名利的奴隶。做个厚道的人,保持一颗淡泊的心,就能抛开名利的束缚,让人性回归到本真的状态,从而获得心灵上的纯净和自由,同时在平和中收获成功。

2.对朋友要重情重义

【厚道经】

交朋友本身就是人生有趣且风雅的事,如果把它当作谋取财利的手段,那么就很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真正的情义是不以财利为衡量依据,这样的朋友之情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

中国人自古讲求“情义”,那些唯利是图的奸佞小人,为天下人所不容,遭人唾弃,留下骂名;而那些崇尚情义的人们,则备受人们的崇敬,凡是经过之处比留下人们的称赞和敬仰之声。

但身处现实社会,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有很多人太过看重金钱名利,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得围着利益转,“有吃有喝就是兄弟”、“有柴有米才是夫妻”……待到这些有形的东西没了,往日的情分也就消失殆尽了。可以说,这些人正是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典范。

可是,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些而怀疑世间没有真情在,没有厚道的、讲情义的人。

任何人都清楚,身处于光怪陆离的社会,到处充满诱惑,能够遇到真正对自己好的朋友,结交到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着实不是件易事。正因如此,情义才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在充斥着利益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人,当朋友遭遇变故,还能够坚持内心的原则,“义”字当先,位朋友两肋插到,可称得上是患难之交。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重情重义之人,才是可以赢得长久的情义和他人的信赖、尊重之友。

春秋时期的燕国,有两位德高望重的有才之士,一个叫羊角哀,一个叫佐伯桃,二人是挚友。当时,诸侯为了争夺土地,频繁地发动战争,百姓受尽疾苦。羊角哀和佐伯桃为了百姓能安居乐业,商议之后决定一同前往楚国,投奔楚庄王。

天有不测风云,他们在前去楚国的路上遭遇了暴风雪,被困在茫茫草原之中。佐伯桃在寒冷和饥饿的折磨下病倒了,羊角哀没有嫌弃他拖后腿,而是坚持扶着他走,并称他们是兄弟,要死也要死一起。两天后,羊角哀精疲力竭,终于把佐伯桃搀扶到一棵粗大的空心树下,暂避风雪。

大雪仍在不停地下,此刻的佐伯桃俨然已经生命垂危,他用微弱地气息对羊角哀说:“兄弟,这里荒原千里,雪又不知道何时才能停,与其我们两个人在这里冻饿而死,不如让一个活下来,你别管我了,只管上路吧!”羊角哀坚决地说:“我不会丢下你,就算是背着你,我也要把你背到楚国。”

此时,雪花还在狂舞,而左伯桃已气若游丝,他挣扎着用仅有的一点力气对羊角哀说:“这样下去,我们有可能都得冻死。兄弟你还是自己先走吧,别管我了。”

可是,羊角哀却摇摇头说:“我不会把你扔下不管的,我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回楚国去。”左伯桃非常感动地说:“你这份心意我领了,可是你也要知道,救黎民百姓于水火是我们俩的共同理想,这个理想不管是咱俩一起去实现,还是由一个人去实现,意义都是一样的。你说呢?”

这个道理羊角哀当然懂得,但他不想让朋友死。他缓缓地说道:“我当然知道,伯桃。这样吧,你拿着所有剩下的粮食去楚国吧。”左伯桃却连连摇手,他非让羊角哀去楚国。经过一番争论,最终羊角哀答应了左伯桃。

通过这一番“较量”,羊角哀很清楚,是左伯桃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自己把仅有的粮食拿走,活下命来,就冒着被指责缺乏道义的风险去做事。但是为了自己和好友共同的理想,即使被人骂也认了。

带着所剩的粮食,羊角哀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到楚国见到楚王后,他赶忙带着人回到荒原,可左伯桃已冻死在树洞里了。羊角哀安葬了朋友的尸体,挥泪告别。

这件事传到了楚王的耳朵里,他精心安置了左伯桃的妻儿。后来,羊角哀果然不负左伯桃之希望,干出了一番事业。

此后,每年左伯桃的祭日那天,羊角哀都会朝着他的坟墓所在的方向深深地跪拜,心里也默默地祷告:“伯桃安歇,我一定要实现咱们俩共同的理想!”

这个体现了生死考验的故事,着实让人感动。这种能在遇难之际甘愿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的朋友,实在是有情有义之人,也是一辈子都会深深记住的朋友。

当然,身处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未必需要用生和死来验证朋友的分量,但朋友间的情义却永远不能丢。

实际上,交朋友本身就是人生有趣且风雅的事,如果把它当做谋取财利的手段,那么就很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因为财利也好,权势也罢,它们都不是永恒的,更不是人力所能够控制得了的,所以,假如以此为筹码的话,亲疏关系也就不会长久。真正的情义是不以财利为衡量依据,这样的朋友之情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

3.得意时要学会自省

【厚道经】

得意的时候,往往是我们疏于防范的时候,这时候,我们最容易失去理智,最需要自省。厚道的人会从光环和掌声中退下来,继而审视自己取得成功的道路,然后,再以此为新的起点,勇敢前进。

常言道:“风水轮流转。”言外之意,就是人生有得意也有失意,有顺风顺水,也有“犯太岁”。出于人的趋利避害的本能,我们当然都希望自己多一些顺利和得意,而少一些颓败和失意。怎么才能实现这一点呢?

看看古今中外,众多成功人士在介绍总结经验的时候,总会提到自我反省的能力。也就是说,是自省让他们不断地走向了成功。一位教育界的专家也曾说过:“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和他自我反省的能力有很大关系,因为只有找到自己的缺点或做得不够完善的地方,才能不断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成功。”

无独有偶,我国古代的曾子也不止一次的提到自我反省,他说:“我每天都会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和朋友的交往中,是否做到了诚实?老师传授的功课是不是复习了?”有一次,曾子对他的学生子襄讲什么是勇敢,直接引用了孔子的话,他说:“我曾听孔子说过什么才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义不在自己这边,即使对方是普通人,我也不去恐吓他;自我反省,假如正义在自己这边,即使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可以说,一个真正厚道的、智慧的人是不会得意而忘形的,而是能够时时反省自己的。否则,到达成功的顶点就飘飘忽忽,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那可就真的悬了。

我过历史上的明代,有个叫沈万三的“全国首富”。据说,他当时有上万顷田产,还开了无法计数的店铺。一句话来概括,沈万三太有钱了,简直富得流油。

朱元璋在南京定都后,打算重修都城,可由于连年战乱使得国库亏空,只好像富人们借钱。沈万三财大气粗,主动承担了一半的财务开销。虽说作为商人的沈万三此举有自己的道理,他以为自己这么做算是帮皇上一个大忙,以后有皇上这个大靠山,自己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想到这儿,沈万三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他还特意与皇上的工程同一天开工,并且先于皇帝完工。

不仅如此,沈万三在修筑帝都三年后深觉“不过瘾”,于是又申请由自己“掏腰包”犒赏三军。结果他拿出了近百万辆纹银犒赏给全国军队中的每一个兵士。

沈万三认为,这样皇帝会更开心吧。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朱元璋本来出身贫苦,再加上心胸狭窄,终于由妒而恨,他心想,你区区一个匹夫,不但修都城早于我完工,还居然随意犒赏我的军队,天理不容!

这下,沈万三可就遭殃了。从那时起,朱元璋下令向沈万三征收重税,相当于亩产的一半多。最后,沈万三被落得发配云南的下场,再也未能回到江南故土。

显然,这个沈万三只顾了彰显自己的财富,而忘了得意之时要自省。如果做到这一点,他就会收敛一下,不至于和皇帝去抢功劳,也就不会落到后来凄惨的下场了。

或许有人认为皇帝也太小心眼了,人家帮他办事他还这样对待人家。

这只能说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我们还要了解到更深的层面,那就是当主子的不希望臣子的功劳盖过自己。本来皇帝是统治天下军队的,军队说白了就是为皇帝效力的,而你仗着是个大财主就花钱犒赏。这么盛气凌人的左派,谁能看得惯!

所以说,这种得意之时不懂得自省,只一味高调做人做事的人,终会迷失方向,乱了阵脚,得不到好的结果。而厚道的人才能正视自己,正视问题,理性地看待得与失,当问题出现的时候,自己才能稳如泰山。

和当年的沈万山这个全国首富相比,现如今比尔·盖茨这位连续十多年的世界首富又是什么样子呢?他会不会也像沈万三那样出手阔绰,一掷千金呢?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事实上,比尔·盖茨不仅为人类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给财富和财富的拥有者做出了新的定义。

比尔·盖茨出生于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的一个上层家庭,他是一名出色的学生,在高中时就曾断言自己会在25岁时成为亿万富翁。

果不其然,盖茨实现了当初的梦想。他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靠电脑软件积累亿万财富的人,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首富。在1996年的时候,他的财产是160亿美元。

可就是这样一个有钱的主儿,生活中却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他平时用餐的时候,除了工作需要之外,一般都去普通的餐厅,很多时候就去肯德基或者咖啡馆,购买东西也常常去一些较有特色的小店。外出的时候,他经常会租一辆普通的汽车,而不是坐豪华气派的名车。出差需要坐飞机,他也几乎都是坐经济舱。

盖茨这种朴素的做派,深深感染了微软的员工,也深得员工们和更多的人的钦佩和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