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的个案也许不说明问题,让我们再看看宏观的层面。先看一个他人的例子:
1945年,日本彻底战败,战争破坏加上战后拆卸重型设备赔偿受害国等等,日本基本上赤地千里,女人靠向美国大兵卖淫为全家谋生,很多大人、孩子冒险围着美国军舰,希望从军舰“排泄”出来的垃圾中,找到一点有热量的食物充饥。
这时日本人很可怜,也很活该。
在经历了艰难的战后重建,日本从50年代至80年代,实现了30多年经济腾飞。1965年,世界前五大半导体生产商依次为:
德州仪器、仙童、西格尼蒂克斯、威斯汀豪斯和摩托罗拉;
而到了1987年,这一排名变为:NEC、东芝、日立、摩托罗拉和德州仪器。
这一年,日本人的工资水平超过美国,而到1988年,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IC生产国。
同时,日本还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基尼系数0.28)、劳资关系最和谐的国家。
有些人也许会强调,日本在冷战期间受益于美国的扶持,而且人口比中国少。但韩国、台湾同样受益于冷战,人口比日本更少,却并没有日本的辉煌。
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对日本确实有些扶持,但IC产业从来是美国的支柱产业,它绝不会在这个产业上,扶持昔日穷凶极恶的对手,超过自己。
中国的管理者喜欢说“懒惰者找借口,实干者找差距”,我们不能在这里为自己找借口!
再看看中国的情况:
邓小平发动的中国对外开放,始于1978年。尽管经过“十年浩劫”,但不会有人否认: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远远好于1945年的日本。据中国统计显示,1979年至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实际增长9.8%,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3.0%的速度。与日本经济起飞阶段GDP年均增长9.2%,和韩国经济起飞阶段年均8.5%,有过之而无不及。
2007年,中国生产了美国低档消费品的30%,该年世界各国人均收入排名显示:
美国 37,610美元 排第5位
日本34,510美元 排第6位
中国1,100美元 排109位
在三十年经济腾飞后,中国人的收入水平,仅为美国人的2.9%!在此,我们没必要用所谓的“购买力平价”,来为自己找心理平衡。只要比较中美二国的工资与房价,就可以知道中国经济学者自豪的“购买力平价”是一种忽悠。
这是一种什么质量的经济腾飞啊?!
如果有人不认可这个数据,那么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数据,也提供了相应的佐证:
“2003-2006年,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大幅增加,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逐年稳步提高。继2002年突破1000美元后,2006年突破了2000美元,达到2010美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居世界的位次也由132位上升到129位。”(数据来自网站,此处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实为人均GDP,因为2006年的中国GDP是26452亿美元)
假设这个数据不含水份的话,4年提升了3位!这还是在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大好的年景!
如果按这样的速度,中国人均GDP要再提升100位,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至少需要200年的光阴,因为靠竞底提升经济的速度,将越来越慢。
从2006至2008,不过短短的二年时间,中国的经济形势就急剧恶化,沿海地区大批工厂倒闭关门,单是香港的国企就巨亏上千亿。众多昔日踌躇满志、信心十足的企业家,面对成本上升,出口放缓,内需不振,均无计可施。
为什么会这样?竞底战略将告诉我们:竞底由于底线的限制,不可持续。
靠中国人传统的竞底战略,200年提升100名的估计,显然是过于乐观了。如果继续我们的战略,中国会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吗?
但不靠竞底战略,中国人还能有更好的战略吗?
能不能提升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战略,正是拷问中国人智慧的大问题,中国人有足够的智慧吗?
为什么说中国人在竞底呢?和打工妹的收入18年没有实际增长相比,让我们看看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长的情况:
2008年3月8日,财政部发言人自豪地公布: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增长32%,而同期GDP只增长11.4%。
人们不禁又提出了长期萦绕在心头的疑问: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是否偏高?
1994年,中国GDP近5万亿,财政收入5000亿,财政收入占GDP10%;
2007年,中国GDP24.6万亿,财政收入5.13万亿,占GDP近21%,比2006年剧增1.2万亿。这些收费中,不包括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还有一些无法统计的不合理的乱收费。
对于民间的质疑,财政部发言人坚定地认为“从我国的国情来看,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并不高。”
如果刨去GDP中约1/3的外资贡献份额,以及外资对财政收入的9千多亿贡献,经过简单的计算得出:仅在2007年,中国人承担的财政收入增长率(不含乱收费)就超过36%,其中绝大多数由民营企业承担。
中国什么行业每年的利润,能平均增长36%以上?
在如此剧烈的竞底之下,中国民营企业能够苟延残喘,实属不易。
而即使在如此高的财政收入增长下,中国人并不满意他们所享受到的医疗、卫生、教育、治安等等所有的公共服务。
日本在30年腾飞之后,非常关键的半导体产业超过了美国,我们也可以看看中国的产业状况。据调查,中国开放的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已在21个产业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如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企业,已全部合资;
占全国产量80%以上的最大5家电梯厂商,已由外商控股;
汽车行业90%的销售额,来自外国品牌;
18家国家级定点家电企业中,11家与外商合资;
……
只要假以时日,外资可能会把中国所有值得一提的行业(甚至大豆生产),统统收入囊中。
为什么会这样?
战略选择的误区所致。
日本经过30年腾飞后,贫富差距非常小,我们也可以看看中国的贫富差距:
平安马明哲在上市公司中的年薪,已逾6616.1万,而很多内地打工妹正在为保住她们4000元的年薪,而忐忑不安地奋斗。中国30年所形成的贫富悬殊,远远胜过西方国家数百年的积累。
按国内机构的统计,2005年中国基尼系数逼近0.47,但据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调查,内地的基尼系数已高达0.53或0.54。按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分配比较均等,0.3-0.4属于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已出现两极分化。
这,就是竞底的恶果。打工妹们的收入18年没有实际增长,民工们被打到底线,贫富能不分化吗?我们只看到了自然环境的被破坏,却很少关注人文环境的被破坏,贫富悬殊、行贿受贿等等,就是对人文环境的践踏。
贫富严重分化,显示了中国社会人文环境的底线状态。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是因为两极分化,流民遍野,在歉收之年民变四起,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最终达到“人相食”的底线,终致改朝换代。
中国处于顶层的富人和贵人们,本能地很担心社会向这条底线发展,他们预先将自己和家人移民海外,同时“裸体”在中国做生意、演电影电视小品,或“裸体”在中国当官,尽量捞到最后一点可捞的东西,只要一有风吹草动,立刻脱离这个竞底社会。
有多少富人象娃哈哈的宗庆后那样,在大张“爱国爱民族”旗号赚钱时,却怀揣美国绿卡?
有多少“贵人”象江西省付省长胡长青那样,在大谈“崇高追求”时,却怀揣他国护照?
连外国人都认为:中国新华字典再版时,应增加“裸官”和“裸体做官”这样的新词汇。《南德意志报》对“裸体做官”的解释是:“他们是把赃款、老婆、孩子、甚至情人送到海外的干部,自己则独身一人、也就是‘裸体’继续从事大把捞钱的危险业务”。最受“裸官”们喜爱的国家是加拿大,该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引渡协议。但阳光充沛的法国南部和美国南方几个州,也很受欢迎。在那里的别墅区,互相勾结发财致富的腐败官员,与骗子商人相依为邻的情况并不少见。前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亚太部首席经济师谢国忠说:“破产的日本商人在浴室上吊自杀,而破产的中国人很快就会现身佛罗里达。”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经营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漂亮的、吃不着、摸不到的GDP增长吗?是为了一味地把企业做大吗?
还是为了广大中国国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企业家、员工的幸福感增加?
如果有朝一日,中国的GDP超过了美国(这是个可能的任务),而广大打工妹们每个月的收入,还是只够她们吃最低劣的快餐,那么这样的经济奇迹,即使有了,又能怎么样呢?
如果有一天,企业进入了某某500强,企业家却心力交瘁,员工却怨声载道,这算是成功吗?
目前,中国还是一个人口年轻的大国,我们已经看到了过度垦荒、砍伐、放牧、污染,所带来的环境代价,知道这些做法是在寅吃卯粮,但我们很多人并没有看到:志强厂的那些打工妹们在日日夜夜的加班中,付出了她们的青春、健康、机会,既没有积攒下多少金钱,也没有得到技术、知识的积累,更没有获得高尚的情操熏陶,培养出现代公民的理念和健全的人格。
几亿这样的打工者累积下来,构成中国庞大的国民基础,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寅吃卯粮呢?
我的一个朋友有房有车,也算小有积蓄,他有一次跟我聊起政府为了保证GDP增长,大力鼓励消费,以拉动内需。他动容地说:“我的父母老了,他们没有医保,一有什么问题,随时几万十几万就出去了,我怎么敢消费呢?”
从他的话里我悲哀地联想到:如果志强厂的打工妹们,今后含辛茹苦将她们的孩子供上大学,她们的孩子在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再辛辛苦苦地有房有车后,会不会也要说:“我的父母老了,他们没有医保,一有什么问题,随时几十万就出去了,我怎么敢消费呢?”
那么,中国人要到哪一代才敢消费呢?中国的经济何时才能真正进入良性循环呢?
中国人聪明吗?中国人智慧吗?
有关战略管理的理论,前人在操作层面已作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不管是对战略分析,还是如何制定战略、选择战略,以及如何实施、调整、评估等等,前人的工作已相当完善和系统化。但他们对于战略决策者和实施者的人性层面,并没有进行详尽研究。
而就一项具体的战略来说,不管是在分析、规划、制定阶段,还是在实施、修正、评估的过程中,都必须由具体的人来完成。战略由人制定,为人服务,因此战略决策者和执行者的人性因素,将大大影响战略的各个方面。
中国乡下的老农民都不是管理专家,他们从未学过战略管理,但他们知道:
什么样的地,适合种什么样的庄稼。
这句朴实的话,翻译到战略管理的领域,就是:
什么样的人,适合使用什么样的战略。
日本国土狭小,地震海啸频发,经历长期的封建社会管制,因此日本人行事严密,注重细节,讲求纪律,强调可靠性。日本人的这种天性,正适合大批量制造高品质、短小轻薄、原创性不多的产品。
而美国国土辽阔,物产丰饶,没有历史的束缚,美国人大多是基督教新教徒,似乎“大大咧咧”,实则崇尚理性、简洁和创新。比质量他们可能不如日本,比价格他们一定不敌中国,但美国人靠高科技、知识产权、产业标准、商业模式等等,在世界独领风骚。
这就是作者所强调的,战略管理背后的人性因素。
那么中国人呢,他们选择的是什么样的战略?这些战略给中国人带来什么样的成功和问题?实施这些战略需要何种技术和技巧?
本书的战略目标,就是试图回答以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