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约翰逊也曾担心战争会破坏他的伟大计划。当越战即将升级时,“伟大社会”计划的许多议案都有待批准,此时,约翰逊忧心忡忡:增加国防经费也许会扼杀他提出的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最伟大的社会进步方案。
但约翰逊不肯轻易放弃的性格,使得他对越战割舍不下。而越战,不仅耗费了美国的大量资源,也耗去了约翰逊的巨大精力,使他的目光变得散乱起来。而最终,他痛苦地意识到:当一个人想同时追两只兔子的时候,却可能一只也追不上。到了1968年,越战使约翰逊的威信“跳水”,支持率也急速跌至36%,并最终迫使他宣布不再寻求连任。而他身后的美国,却用了很多年才从越战的阴影中走出来。
我们其实可以反过来想,如果没有越南战争这一外在压力,约翰逊总统也不可能凝聚起建设伟大社会的合力,而当年杜鲁门的“公平纲领”没有实现,原因也在这里,其实任何社会都一样,没有危机,就没有改进社会的动力。然而越南战争造成的创伤只需几年就能恢复,伟大社会的成果却长期保留了下来。
大滞涨:人类社会的分水岭
中东战争,石油价格从14美元每桶狂飙到82美元每桶,暴翻将近6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停滞,通货通胀高达两位数,民不聊生。此时被长期压制的极端保守势力借“国难”之机上台,英美等先后进入新保守主义时代,不过撒切尔的改革只维持了短暂繁荣,最终狼狈下台,里根采用弗里德曼的建议也造成了经济衰退,但美国毕竟能人多,供给学派随之出山力挽狂澜,反而闯出一条新路,不过“减税”的损招,贻祸至今,成为美国迟迟走不出危机的根源。
二战之后,主要西方国家都进入了福利社会,特别是英国更是福利社会的样板,但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处理滞涨方式的不同,北欧和英美开始分道扬镳了,北欧继续坚持了福利社会,英、美则走上了“去福利化”的进程。
大滞涨的原因主要是第四次中东战争所引发的石油危机,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涨三倍多,从而触发了二战之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造成了严重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都放缓,与之对应的还有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
当第一次石油危机还没结束时,第二次石油危机又爆发了,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政局剧变,伊朗亲美的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球石油产量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为了应对史无前例的滞涨,英美进入了“撒切尔-里根”改革时代,1979年,撒切尔当选英国首相。她是英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女首相,也唯一经选举而产生的女党魁。在撒切尔任保守党党魁的1975年前,英国通货膨胀率一度高达26%,时任政府惊慌失措,为撒切尔上台提供了契机。
反对通货膨胀,成为撒切尔上任后的第一战。撒切尔逐年降低货币发行量,同时紧缩公共开支和提高银行利率。她撤销了前工党政府的3000多个项目,取缔了一些机构。一系列金融政策最终降低了原料价格,英国经济逐渐走出了“滞涨”困境。1980年,通货膨胀率高达21%,1983年降至4%,1987年仅为3%。
抑制通货膨胀初见成效,撒切尔随即一鼓作气,同时在财政、税收、福利、工会等方向发起总攻,企图一举摧毁二战后英国工党建立的福利社会。这场战役就是后人所谓的“撒切尔革命”,其内容包括私有化、去监管化、减税、取消汇率管制、打击工会力量及颂扬财富创造等。
撒切尔直言不讳地说道:“当履行政治与经济责任发生矛盾时,经济的需要应该占第一位。”因此,尽管失业率节节攀升,她却视而不见,甚至铁石心肠般地宣称:“经济学是一种方法,其目的是改变灵魂。”
私有化确实给保守党带来了一批新的忠实支持者,因为这些人原先只是企业的普通员工,私有化后成为股票持有者,是私有化的直接受益人,而这些私有化受益者的投资或消费又带动英国经济出现了短期的繁荣。
撒切尔上台18个月后,美国里根入主白宫。里根作为共和党人也反对福利社会,二人惺惺相惜,情不自禁,在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等方面上演了一出“琴瑟之好”,时称“撒切尔-里根革命”。
里根的政策主要是减税,他上任不久,就提出了减税计划,不久被通过,即《1981年经济复苏租税法案》,其要点是:(1)将个人所得税税率不分收入等级,一律在3年内减少25%,第一次减少10%;(2)对企业给予加速折旧,以减少税负。
里根执政几年中美国经济大有起色,里根错误地以为是减税政策起到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紧接着在1986年又通过了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税制改革方案: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最高税率均有所下降,前者从50%降到28%,后者从46%降到34%。这样,美国的边际税率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中成为最低之一。减税的同时,美国也出现大量财政赤字,这其实就是美国影响至今的债务危机的源头。
从撒切尔夫人进行私有化和去福利化开始,英国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低收入的平民还必须交纳个人所得税,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生活在底层的人对撒切尔的不顾一切产生了不满。在其执政期间“英国的社会公平指标倒退了半个世纪,回到1930年的水平,贫困和社会排斥再次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货膨胀再次出现,政府的紧缩政策导致很多企业破产,七百多万人忍饥挨饿。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反对撒切尔的队伍中,保守党的执政地位岌岌可危。
在撒切尔登台初期,人们曾认为他是个“温柔”的首相,但出乎人的意料,撒切尔不仅不温柔,甚至接近残忍。最终保守党不得不放弃撒切尔。1990年11月20日,保守党举行了内部领袖大选,经过第一轮的竞选,撒切尔与对手平分秋色。但是在第二轮竞争开始之前,撒切尔递交了辞职信,她不得不这么做。因为在政党政治中,如果没有政党机器的支持,任何政治人物都不可能再做下去。
撒切尔的做法不仅遭到社会大众的抵制,也遭到了学术界的反感,1985年,她的母校牛津大学拒绝给她颁发荣誉学位,而且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表决时,738名学者投了反对票。撒切尔成了第一位被拒绝授予这一荣誉的曾在牛津就读的英国首相。
尽管撒切尔最终下台了,但是由于政治的连续性,英国的福利水平再也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大滞胀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家都知道佛利德曼有个名言,那就是“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个货币现象”,大师总是留下一些耐人寻味的话,大家注意,佛利德曼的措辞,佛利德曼说的是货币现象,而不是货币超发现象,佛利德曼从来没有认为通货膨胀就是因为货币超发,如果你那样认为了,那是你的错。
那“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个货币现象”,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其实这里面包含三层意思。第一,通货膨胀可能是货币增发引起的;第二,通货膨胀也可能是货币少发引起的;第三,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而不是货币本质,也就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以外的因素引起的。
货币超发引起通货膨胀,大家都容易理解,那货币少发为什么也会引起通货膨胀呢?因为货币少发会引起企业开工不足,毕竟企业都是靠银行资金进行运作的,企业开工不足,就会引起短缺,而短缺必然造成价格上涨,比如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大多就是这种情况。
而第三个意思也比较容易理解,现在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太多了,比如输入性通胀,国际上的铁矿石、原油等大宗商品的涨价,必然会导致中国的通货膨胀,而农产品自然灾害也会导致食品价格上涨,这些都与货币没有任何关系,其实滞涨的原因也在这里。
就20世纪的经济滞胀来看,阴谋论者认为这是因为政府超发货币,但是我们可以想,美国历史上那么多的总统,为什么谁都不超发货币,唯有滞胀时期的总统那么坏去超发货币?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实我们稍微看一看当时的石油价格,就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了,世界石油在1973年的价格是14美元每桶,到了1974年就突然蹿升到了44美元每桶,一下子翻了3倍多,然后更是一路狂飙到了1980年的82美元每桶,也就是翻了6倍,82美元每桶的价格现在来看,并不高,但是我们可以对比1980年之后的石油价格,1980年之后,国际石油价格开始下降,最终稳定在了30美元每桶上下,这个价格一直持续到2003年,而在这中间的1998年世界石油价格还曾经跌到过15美元一桶。
而石油之重要,其实是很多人都不理解,其实我们只要简单地说说,大家就会明白。首先农产品的价格完全由石油决定,因为农产品的价格是由化肥和农药的价格决定的,而化肥和农药的原料都是石油,而纺织服装的价格也是由石油决定的,因为现代服装的主要原料不是棉花,而是化纤,这是石油加工成的产品,而且即使是棉花的价格也是由石油的价格决定的,因为棉花的价格是由化肥农药的价格决定的,而交通运输更是需要油,总结起来就是紧密关系民众生活的“衣食住行”四大样中,除了住房对石油的依赖不大之外,其他三大样的价格都是直接由石油的价格决定,所以石油的价格才那么重要。这也是世界各国都将石油作为战略资源的原因所在。而在石油价格翻了6倍的情况下,每年出现10%以上的通胀也就不难理解了。而如果大家都明白了这一来龙去脉,谁还会相信滞涨是由于政府超发货币所致的阴谋论呢!
既然通胀是由非货币因素导致的,但是为什么弗里德曼还说通胀是货币现象呢,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必然通过价格显示出来,而价格又是个货币现象,两个逻辑合并成一个逻辑,那就是通货膨胀其实是个价格现象。那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当然是供求关系,商品短缺必然引发通胀,那货币短缺必然会导致通货紧缩。所以弗里德曼的主张就是紧缩货币,让大家都没钱买东西,从货币的角度反向影响供求关系,从而导致商品降价,从而抑制通货膨胀,这就是弗里德曼治理通货膨胀的逻辑和秘密,这其实是货币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结合起来混合运用。总之一句话,弗里德曼是用“人为制造通缩”的办法来治理通胀。
美国里根在上任初期也是采用的紧缩货币的方法来治理通胀,而且也造成了经济的衰退,但是里根随后采用供给学派的主张,通过政府补贴鼓励企业进行更新换代,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经济才恢复增长,这是与撒切尔不同的地方。所以里根能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而撒切尔则成了千夫所指,甚至沦落到了自己的母校都不给她颁发荣誉学位的地步。
“社会投资型国家”与第三条道路为何失败?
以“社会投资型”国家为核心的第三条道路,是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一种社会建设模式,但是总体效果不佳。
撒切尔-里根新保守主义后,欧美纷纷走上了“第三条道路”,这主要是指社会学家吉登斯提出的“社会投资型国家”,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布莱尔、德国总理施罗德都是第三条道路的拥护者和实践者。
第三条道路的开创者吉登斯是英国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院长,是最有知名度的西方学者之一。他所建构的社会理论不仅在当代社会学界中占据重要一席,而且还影响着社会学以外的诸多学科,“社会投资型国家”就是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的重要内容。他指出为推行积极的社会福利政策,我们应该树立“社会投资国家”这一理念,逐步洗出对“福利国家”的依赖。吉登斯认为福利国家的危机是风险管理危机,而非简单的财政危机。
吉登斯认为传统的社会福利,是从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视角出发,通过再分配来实现缩小贫富差距,从而促进社会平等,这是一种在社会公正旗号下的平均主义。而吉登斯认为“对福利国家的压力只有一部分是来自经费方面”,但主要的问题在于福利国家“在原则上是不民主的”。因为福利国家是从上到下分配财富的,它强调的是一种结果平等。尽管它保护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在社会投资型国家中,就是要变结果平等为机会平等,这种机会平等不是“狭隘的机会观念,而是致力于一切的机会平等,即满足不同群体对机会的不同需求”。
首先,失业者服务方面。吉登斯认为,社会投资型国家尽量不提供直接的经济救助,而是将社会财富直接投资于人力资本上。即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对失业者社会福利制度不能仅限于为其提供失业救济金,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重新就业的机会,具体说就是让失业者积极参加培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就业能力,为重新就业或积极创业打下坚实基础,置于民众身上,就是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教育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这不仅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竞争力强的人才的要求,且有利于消除因知识贫富催生的新的不平等,同时对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的转变也是有利的,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整体人民素质的一种战略性选择。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也认为“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关键在于获得知识和信息。否则,任何个人、企业、整个民族都无法繁荣兴旺”。
其次,老年人服务方面。吉登斯指出,我们应该改变观念,倡导改革养老保障制度,主张废除固定的退休年龄制度,视老年人为社会财富而不是只享受福利的负担,从他们的实际心理需求出发,给予社会尊重,并鼓励他们适应社会潮流。学习乐观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满足他们想继续工作的心理诉求,不能工作的也可继续为社会服务,如从事抚育幼儿、植树造林等社会公益事业。同时,在解决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上,吉登斯认为应该发挥老年人自己的力量和潜能,做到以老养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下降,全球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问题会越来越重,成为困扰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