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厌倦了老年疗养院里单调、与外界隔绝的生活,于是选择了这种“结伴而居”的方式。他们共同制定了作息时间,彼此照顾,一起用餐,携手外出旅游,老年人是弱势群体,通过互相帮助,可以增强抵御不测和疾病的能力。比如六个人中,即使有三个人同时生病,还有三个人可以起到照顾的作用,他们可以联系老年公寓的服务小姐,为患病的伙伴出主意。如果有人生病或受伤,老伙伴们也会热情相助。虽然他们都有子女,但平时都很忙,而且又不在身边。
以往,德国老人退休后要么独自生活,要么住进养老院。但独自生活太寂寞,养老院的费用又太高。专家认为,老年人在退休后到完全需要别人照顾之前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结伴养老无疑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由于老年公寓备受青睐,德国政府十分重视支持建造老年公寓,尤其对结伴入住的老年公寓,在结构设计上征求老年人的意见,尽量做到人性化、个性化。
目前,德国各地已有近千套老年公寓,且订购和申请入住者很多。据德国政府预计,到205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德国全国人口的35.5%,其中至少一半老人会选择结伴养老方式。与普通养老院相比,这种老年公寓更受老人欢迎,市场潜力无穷。据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3%的受调查者希望在普通养老院里度过晚年。
由于市场需求可观,德国的建筑商们纷纷行动起来,银行方面承诺向他们提供低息贷款,政府表示在税收上予以优惠。目前,德国有8个城市计划兴建15万套这种老年公寓。
德国一般被世人认为是福利国家,福利保障开支常年保持在GDP的26%~30%之间的水平,社会福利保障税是政府税收的最大来源,约占整个税收的40%,大体上普通德国人税前收入的42%用于社会福利保障基金。
世界各国的医疗保障模式比较
医疗是仅次于养老的第二大社会保障措施,目前,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国家医保模式,也可以称为全民医疗保险模式,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北欧国家等。医保作为社会福利向全民提供,通过高税收方式筹资。个人看病不全免费,但免费程度比较高。我们平常所说的免费医疗,主要就是指这种模式。第二种:社会保险模式,如德国、日本等。由雇主和雇员双方缴费,政府适当补贴,全社会共同分担风险,相对比较灵活。第三种:私人医疗保险模式,也称为商业保险模式,以美国为代表,主体是纯商业保险模式,看病费用高,但是老年人、退伍军人等拥有国家特殊保障政策。第四种:混合型,如法国。
通常人们提到的免费医疗国家,如加拿大、英国、西班牙、俄罗斯、南非等国,全体国民无须缴纳医疗保险费就可获得基本免费治疗,但实际上看病时仍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如药费、挂号费等。只有古巴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即患者看病无须花任何费用。
人们平日认为免费医疗的国家,如英国、日本、印度等,2007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分别为18.3%、18.7%、73.8%。中国的个人占比在2001年时为60%,到2011年下降到35.5%。
瑞典医疗:国家医疗保险模式
瑞典实行几乎免费的全民医疗保健体制,医院基本上都是公立性质,医疗保险的给付方式为现金补助与医疗服务相结合。
14岁以下孩子看病完全免费,十七岁以下儿童看牙全部免费。
瑞典医疗收费分两部分,一是挂号费,年累计挂号费超过一定数额时,超额部分由政府承担;二是医药费,医生开处方后到药店买药,每年药费累计超过一定数额时,超额部分可享受政府补助以至于完全免费,看牙医的个人负担费用标准高于普通病患一倍。在瑞典,病人去医院或转诊的路费超标时可报销超出部分。
长期病号的一些长期必用药免费。低收入者住院免费,其他人住院时,医院的收费标准设有最高限制,实际住院费用很低。
瑞典人生病请假基本不影响收入。有工作者生病后由雇主承担短期病假补助,第一天无工资,第2~3天补助标准为工资的75%,第4~14天为工资的90%,超过两周改由公共医疗保险基金给付疾病津贴,金额一般为工资的75%。无工作者生病休息也享受疾病津贴,自然是政府出资。
瑞典退休老人同时享受许多优惠待遇和生活便利。比如进收费的公共场所或乘坐车辆、地铁,只收取80%的费用;退休者住院一年内完全免费等。
政府修建了许多养老院、退休者公寓等老人服务设施,还培养了大批护理人员帮助行动困难的老人和残疾人打扫房间、洗澡、做饭、买东西等。老人院里的三餐和起居都有专人负责,行动不便的老人一个电话便可以找到护士上门服务,费用则由政府负担;待在家里的老人如生病,他的任一亲戚甚至是朋友每年可以有两个月的带薪假期来照顾老人,需要长期照看的,则可在社会保障署领取一定的补助金。
瑞典负责照料老年人的专兼职服务人员众多,基本实现了提供一对一的服务。社会养老支出资金全部来源于财政拨款。
德国:社会保险模式
德国现行医疗保险体制以法定医疗保险为主、私人医疗保险为辅。德国相关法律规定,一定收入以下的人有强制性义务在全国320个法定医疗保险机构中选择一家参加保险。德国几乎所有国民都被接纳到医疗保险体系中,其中约89%参加了法定保险,约9%参加私人保险。不过也还有十余万人什么保险都不参加。没有工作的公民,可以跟自己的家属进行投保,如果公民是靠社会福利过活的人员,则可以通过社会福利部门购买保险,德国的私人医疗保险是根据公民的个人身体情况来确定价格的。
德国法定和私人保险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私人医疗保险可以在就医时享受更好的待遇,如要求专家诊疗、指定手术医师、住院时可以享受单间病房等,而这些都是法定医疗保险所没有的,如果参保法定医疗保险的公民也希望享受这些待遇,则需要另行购买一个附加保险。
私人保险参加者大多是社会高薪阶层,需要缴纳昂贵的健康保险费用,相应的享受较高质量医疗服务。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以社会集资为主的,国家只提供少量的财政资助。
所有公民都可参加法定医疗保险。法定保险者保险费由个人和雇主各付一半,费率没有统一规定,近年来德国法定医疗保险的平均费率为投保人税前收入的13.4%~13.6%。被保险人有自由选择医院和医生的权力,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个人无须垫付。投保者的配偶及其子女可在规定情况下享受同等医疗保险待遇。
自由保险者可以在法定医疗保险或私人医疗保险之间进行选择。选择私人保险公司者,不得随意退出而转入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参加法定医疗保险;但参加了法定医疗保险的义务保险者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改为参加私人医疗保险。
法定医疗保险的内容主要包括:1)疾病的预防和疾病的早期诊断;2)疾病的治疗;3)病愈后的身体康复;4)生病期间的护理;5)丧葬待遇(目前已经取消);6)妇女孕期及哺乳期间的有关待遇;7)当病假不超过6周时,雇员有权要求雇主照发工资和薪金(有几个劳资协定延长了这个期限);病假如超过6周,投保者可以从医疗保险机构领取相当于基本工资80%的病休补贴,最长为78周等。
医疗保险机构的支付范围包括治疗费用、药品、药物和辅助工具及住院医疗费用和卫生预防措施。
依据法律,社会医疗保险公司不隶属于政府,而是独立法人地位的按公司法管理的机构。目前德国有七大社会医疗保险公司,此外还有300多家私人医疗保险公司,以及一些医疗保险互助组织。法定医保适用于支付从牙科到处方药品的全部医疗类,甚至包括医疗康复等费用。
德国人看病都采用家庭医生制,即有专人对某个家庭的健康负责,家庭成员在需要看病的时候,直接到家庭医生处看诊,如果诊疗范围超过医生的能力,则医生会给病人开具转院单,让病人去看开放式的专科医生或到大型综合医院就诊。
德国还有一个特殊的“护理保险”。护理保险对德国人来说算得上一个新险种,实施仅10年时间。护理保险是保障老年人及病残人员在出现大病时享受专人护理的一个险种。护理保险费率为雇员工资的1.7%。为了鼓励生育,无子女者要在1.7%基础上要多交0.25%的护理保险费率。
英国:国家医疗保险模式
英国公共医疗服务机构为全体国民提供基本上是免费的医疗卫生服务,经费90%来源于财政,10%由个人负担。英国人生病就医时一般首先到家庭医生处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家庭医生认为有必要的,推荐到综合或专科医院进行治疗;病人出院后家庭医生再为其提供护理和调养服务。私人医疗机构也提供部分服务,但所占分量很小,仅通过特需和优质服务发挥补充性作用。牙医服务和佩戴眼镜并不享受公费医疗,病人看门诊还需支付处方费。对于什么病可以享受公费医疗,英国没有加以限制。至于采用什么检查治疗手段,政府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
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HS),是政府举办的管理医疗机构,居民免费获得医疗服务;NHS覆盖面非常广泛,集医学科研、食品安全、全民医疗保健、儿童保护及对老年和残障人群的关怀为一体,年需资金约500亿英镑,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人年均83英镑(约1600元人民币)。支持NHS的资金82%由政府财政拨款,12.2%出自国民保险税,其余部分来自社会及慈善机构的捐款和少量的非免费医疗收入。
和很多西方国家一样,英国实行医药分离制,除牙科收取少量治疗费外,NHS医院门诊基本上不收费,约85%的处方药免费。儿童、孕妇、一年期的哺乳妇女、60岁以上的老人、低收入者和欠发达农村地区人群一律享受免费医疗。
英国医疗也面临一些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病人看病等待时间太长。尤其是外科手术,一般情况下,病人从预约到手术时间要等6~12个月,不少患者为了及时得到治疗选择私立医院,近13%的公民购买个人医疗保险。类似英国的情况在加拿大也很严重。加拿大的公共医疗保障体系与NHS十分相近。加拿大政府不允许私人诊所存在,也不允许人们自个儿掏钱看医生,如果执意地自费看病有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在公共免费医疗服务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为病人排号抢“床位”竟然也发展成为加拿大一个收入不菲的职业。
资料显示,近百万英国病人平均等待4个月才能得到正规治疗;而随时有5万名患者要等1年或是更长时间才能入院。很多英国人只能无奈地跑到国外去看病。今年6月,欧洲法院做出一项裁决,如果病人在英国医疗系统等候太久而改为到欧洲其他地方接受治疗,英国当局需要支付他们自付的医疗费用。
美国: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美国实行的是私立商业保险模式,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全民保险制度的国家。在私立型商业保险模式之下,医疗服务以个人消费为主,政府对特别人群提供费用补助,国家仅负担医疗保险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转移给患者或企业。参保自由,灵活多样,有钱买高档的,没钱买低档的,美国这种以自由医疗保险为主、按市场法则经营的以盈利为目的制度,往往拒绝接受健康条件差,收入低的居民的投保,因此其公平性较差。
美国的医疗费很贵,所以平常人们买医疗保险。低收入者可以申请医疗救助,从而看病费用均由政府负担。
医疗救助是专为低收入家庭设立的卫生健康计划,为买不起商业医疗保险的人提供经济资助,但不妨碍其同时享受其他医疗保险。医疗救助预算占各州GDP的22%,其中联邦政府补贴57%的资金。2008年,全美共有4900万人享受到了医疗救助,联邦政府相关支出为2040亿美元。2009年,美国有9个州享受医疗救助的人数达到州总人口的9%。由于经济持续低迷,当前需要政府医疗救助的人数继续在增加。
为帮助美国民众在经济不振情况下健康不至于受损,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医疗改革法案,准备将医疗救助的标准改进为贫困线的133%,如此会有更多的人纳入政府医疗救助的保护伞下。然而此项医改提案肯定会加重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未来还可能影响到税收政策,所以反对党(主要是共和党)对这项提案并不积极,国民中也存在反对意见。
2010年3月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医疗改革法案,要求绝大多数美国人购买医疗保险;支付不起保险费的人纳入医疗救助计划;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否则将被罚款;禁止保险行业以购买者有先前病史为由拒绝出售保险,并不得根据性别或病史加收保险费。同时还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美国的医疗体系问题多多,和美国经济制度一样,美国的医疗体制也是以高度市场化为主要特征,这在发达国家当中绝无仅有。一面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技术和最昂贵的医疗费用,另一面是数千万看不起病的穷人。
美国医疗费用世界最高,素以高投入、低产出而闻名于世。无论是卫生总费用、人均医疗费用或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美国均为全世界最高。但其人均寿命等国民健康指标却不尽如人意。随着医疗成本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雇主提供便宜的医疗保险,使得员工必须自己掏越来越多的钱看病,或者就是自己来买保险。
美国的医疗保障支出与GDP的比例,在20世纪60年代约为5%,10年前即已超过15%。全部医疗保障支出中,政府支付的公共负担部分接近二分之一。近30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医疗服务的复杂化和与医疗保健有关的价格上升,美国的医疗保障费用急剧上升。
尽管美国推出了各种医疗补助计划,但仍有多达15%的人被排除在医疗保险体制之外。美国官方的统计数字表明,目前美国4千多万人没有医疗保障。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有些雇主不愿意替他们的员工投保,或者有些人属于非受雇者,或是处于临时失业状态。虽然这些人无法负担私人医疗保险的保费,他们却又未能达到受益于医疗救助。在美国如果听到有些人说“穷得不够或年龄还不足够老”,你可千万不要见怪!“穷和年龄”是美国人享受免费公共医疗资源的两个要件。
法国:国家医疗保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