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受益一生的自我管理力:懂得管理自我才能管理人生
29751700000025

第25章 提高做事效率,做到“物超所值”(3)

然而,韦尔奇一上任便指出:应该把通用电气公司放在“全球性经济环境”中来思考其未来,要为进入21世纪做好准备。在这里,“全球性经济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指的就是以日本企业为主的竞争。以他当时的话来说,就是“2000年后能否与国外公司竞争,是我们从现在起,每一天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韦尔奇进一步指出:“在这个越来越小的世界上,胜者和败者的界线日趋分明,在这里,没有‘还过得去’的企业的位置。”他觉察到他面临的是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考虑到这些,韦尔奇担心通用电气的竞争者将因此而变得强大起来,他希望这个公司变得更有竞争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韦尔奇感到他需要一个流畅的和进取的通用公司,这意味着当时的通用公司将被简化为一个较小的却反应灵活的公司。因此,韦尔奇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从而成为当今全球经理人的偶像。

通用电气在杰克·韦尔奇上任的时候已经是一家很杰出的公司了,但韦尔奇没有满足,而是在前进中不断找到通用存在的问题,处理了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问题,促进了通用的良性发展。

惠普公司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卢·普拉特说:“过去的辉煌只属于过去,而非将来。”未来学家托夫勒也曾经指出:“生存的第一定律是:没有什么比昨天的成功更加危险了。”葛洛夫也有一句名言,即“唯有忧患意识,才能永远长存”,并说英特尔公司一直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让对手永远跟着我们”。张瑞敏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早已深入海尔每一个员工的内心深处。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理念赋予这些企业一种创新的紧迫感和敏锐性,使企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

IT业界流传着韩国三星集团前总裁李健熙的一句名言:“除了妻儿,一切都要变。”这句话正是当年李健熙下定决心带领三星集团励精图治、发愤改革的真实写照。

1987年,李健熙从父亲李秉喆手中接过三星集团这个大摊子,1993年开始重塑三星,并且提出“除了妻儿都要变”的口号。

当时,李健熙决心给“沉睡中的三星一剂猛药,一个改革的信号弹”。于是,变革就从改变上下班时间开始,将原来的“朝九晚五”变成“朝七晚四”,20万名员工都提前两小时上班。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变革会遇到很多阻力,但是李健熙相信,如果下不了这个决心,振兴三星的日子就会遥不可及。

三星人从此意识到“改革开始了”,很多人从闲散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开始利用早下班的时间学习外语、培训进修,他们付出的这些努力为日后三星集团扩展海外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韩国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韩国大企业纷纷破产倒闭,举国上下损失惨重,三星集团也难免受到影响。面临重重危机,李健熙决心再次重整三星,他对员工们说:“为了公司,生命、财产甚至名誉都可以抛弃。”

李健熙拥有如此强烈的危机感与决心,在他的带领下,三星集团制订了明确的战略方向,坚定不移地执行战略,变革在不断推进,影响深远。

直到2002年年底,三星集团已经跻身全球IT行业前20名。为了表明“一定要结果”,而不是简单的“想要”,三星集团将上班时间提前两个小时,20万名员工的生活习惯从此改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李健熙的变革决心之大。

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勇于改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巨大的突破。价值是一个变数,今天你可能是一个价值很大的人,但如果你故步自封、满足现状,明天你就会贬值,被一个又一个智者和勇者超越。今天你可能做着看似卑微的工作,人们对你不屑一顾,而明天,你可能通过知识的不断丰富和能力的提高以及修养的升华让世人刮目相看。在时代发展一日千里的今天,只有抱着不断超越平庸、绝不安于现状的心态,不断实现自我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成为职场中的常胜者。

国内一家知名企业的总裁说过,最危险的时候就是你没有发现危险到来的时候。其实,每一个组织以及每一个人都可能随时遭遇类似于“风暴”的不可控制事件,这些事件会毁掉一切,让没有准备的、安于现状的人陷入绝境。

即使没有狂风大浪,你所处的环境也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安于现状只能是一相情愿的梦想,当你从梦中醒来时,会发现原来所拥有的一切都已经随风而逝。因此,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主动变化,在“现状”变化之前就做好准备,如果等“现状”变化了再变化,一切都晚了。

可见,人应该在刚健勤勉的同时怀着一种如同身临险境或即将面临困难的大敬畏意识。这种大敬畏、大忧患意识,使人在成功的时候清醒地看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今天的成功仅仅代表着今天,明天必须继续前进。人生道路上应保持自律,多一分自警的意识,积极地反思自身的行为,努力寻求解决问题之道。

唤醒危机感,与社会一同进步

如果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么人生也是如此。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是不会等待你长大的,如果你不能积极成长,与时俱进,就只能被社会淘汰,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你不成长,就是不进则退。

某知名主持人在总结自己的过去时,认为自己最大的心得是,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

是的,只有成长的人才能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只有成长的人,才能适应企业和组织的发展;只有成长的人,才能保持清醒的危机意识;也只有成长的人,才能总是胜任工作,才可能捧上金饭碗、拥有终身受雇力。

A和B大学毕业后,一起进入深圳的一家公司。由于缺乏经验,两人被安排从基层做起,先从搬运工做起,A每天很早起床,来到仓库里打扫仓库,B每天都是踩着上班的最后一刻时间来到公司,并且上班的时候常常走神,心思神游。

长此以往,B慢慢地觉得工作就是混日子,日子就是混工作。而A在工作中找到了激情,并且在工作中找到了乐趣,他慢慢地开始研究一些管理中的技巧并且试图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渐渐地,两人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在年底的总结会上,A被授予先进员工,并且获得了很丰厚的年终奖,而B还是普普通通、浑浑噩噩地混着日子。

危机是个人成长的信号,如果安于现状,看不到自己所面临的竞争和危机,那么你必定会被未来社会所淘汰。一个人应当让自己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学会和自己比赛,每天都要淘汰掉那个已经落后的自己。如果你不主动去淘汰自己、超越自己,那么你必将被别人超越和淘汰。

社会是一个永不闭馆的竞技场,每天都在进行着淘汰赛,不是自己淘汰自己,就是被别人淘汰。我们只有主动出击,每天进步一点点,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才能够像上文故事中的“北极熊”那样逐渐强大,让自己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否则,只能像大熊猫那样失掉竞争和生存的能力。

不可否定的是人都具有惰性。一旦环境稳定下来,只要付出50%的精力就可以应付所做的工作,人们就会变得懒惰、不思进取。社会在飞速发展,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靠经验吃饭的时代。任何人如果不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进,就会成为落伍者。世界上的人口在飞速增长,相应而来的是大量人才的出现。在一个团队中,任何人都不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失去一个人才,马上可以在社会上找到同样类型的人才补充进来。工作是什么?工作就是自己生存的保障,衣食住行都要靠工作所获得的薪水来维持。丢掉了工作,你就丢掉了一切,更不要说理想和事业。只有具有了危机意识,你才能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一些成绩,你才能督促自己在工作之余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以前,古人提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说法。李自成由得天下到失天下的过程,为上面的说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几乎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深知这段历史,都懂得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道理。可是生活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的我们,是否真正意识到了生存的危机与挑战?这是值得每个人沉思的,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

人生一世的确不容易,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风光一世,所以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要对自己有所提高,要有忧患意识。因为只有有了忧患意识,才能有备无患,才能在工作生活中有上进心、有进取心;过分享受与依赖安逸就会消磨掉一个人的斗志。那样的话我们就会苟活一生、碌碌无为。换而言之,也就是说只有有了忧患意识,才能积极去拼搏奋斗,人生才会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