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五载(746年),杜甫来到长安,希望能通过科举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理想,次年却因为奸相李林甫的破坏,致使应试不第。但他并未就此放弃,多次向皇帝和贵族投诗献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凄凉生活,却始终未能引起重视。直到41岁那年,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看守兵甲武器库府的卑微官职。10年困居长安的生活,让他饱尝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却也让他对朝政和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这一时期所作,当时安史之乱的消息尚未传至长安,但诗人沿途的见闻和感受,已经初现动乱的端倪。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正式爆发。玄宗仓皇奔蜀,太子李亨(即唐肃宗)在灵武(今属甘肃)即位。杜甫把家安置在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却落到了叛军手中,被押往长安。在长安,他亲眼目睹了混乱的现实以及叛军的残暴,又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难掩心中的悲愤,写下了《春望》《悲陈陶》《望江头》等爱国主义诗篇。
至德二年(757年),杜甫侥幸脱险,逃至当时肃宗朝廷所在地凤翔,被授予左拾遗一职。后由于忠言直谏,上疏救宰相房一事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遭遇,并将这些所见所闻如实地记录下来,成了千古不朽的“三吏”“三别”。
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弃官,携家逃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后到达四川,一直住了10年,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成都西郊的草堂中,中间还曾投奔剑南节度使严武,担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尽管期间有几次迁居,但总体而言,生活还是比较安定的。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描写自然景物的诗篇,在艺术方面也不断追求词句的精工完美,对此,诗人自述是“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名作《秋兴》《登高》《蜀相》等均诞生于这一时期。但诗人心中一刻也没有忘怀祖国和人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描写对贫困生活的亲身感受,展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和忧国忧民的崇高境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将作者听到祖国统一在望时的无限喜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离开四川,又开始了漂泊的生活,最终病死在长沙到洛阳的一条小船上。
忧国忧民这条主线始终贯串杜甫的诗歌创作中。杜诗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鲜明的感情倾向和丰富的社会内容,深刻揭露了朝廷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对百姓则寄予了诚挚的关怀和深切的同情,真实而深刻地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时代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是当之无愧的一部“诗史”。
杜诗的艺术成就也极高。诗人善于选取典型场景进行高度提炼,能生动形象概括地反映现实。杜甫的诗歌意境开阔,感情深沉,具有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而且讲究锤炼字句,用语准确精练。
杜甫诸体兼精,尤其是律诗,在他手中达到了一个高峰。他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首创“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对中唐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杜甫的诗歌、精湛的诗艺,以及他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对后世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杜甫存诗有一千四百多首,收录在《杜工部集》中。杜诗注本很多,其中最为通行的是清人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和杨伦的《杜诗镜铨》。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早期生活优裕,18岁嫁给赵明诚,夫妻二人志趣相投,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从事学术研究。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流落南方不久,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晚年殚精竭虑于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多年的背井离乡,她无依无靠,贫困忧苦,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她的《金石录后序》是一篇出色的自传体散文,为我们了解和进一步研究作者的生平事迹,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等各种文体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她的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内容多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她的词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所能相比的。后期词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感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她在晚期时有一种“豪健和飘举”的精神,虽然此类作品多已散失,但还有她的《夏日绝句》一诗为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高宗迁都临安后就想苟且偏安一隅,早已没有收复国土的大志了。
李清照的这首诗,真可以使那些苟且偷安的人惭愧。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南宋四大诗人之一——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越州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着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
陆游生于宋金战争的烽火之中,自幼好学不倦,十七八岁时便已有诗名。29岁时,陆游到临安(今杭州)应试,一举夺魁,秦桧孙秦埙居其次。于是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官。第二年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且又“喜论恢复”,被秦桧除名,从此便失去由科举取得功名的机会。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秦桧已死,陆游才谋得福建宁德县主簿的小吏一职。此时,陆游已经34岁了。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孝宗即位,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进士出身,但他并未真正得到重用。46岁时陆游奉命入蜀,途中游览壮丽河山,并凭吊了屈原、杜甫等人的遗迹,将一路的见闻写在散文集《入蜀记》中。48岁时,四川宣抚王炎邀请他到南郑助理军务。他戍卫大散关,来往于抗敌将士之间,又考察山川地形,为北进长安作积极准备。后来,陆游把这一时期所写的诗集和文集命名为《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就是为了纪念这段军旅生涯。但是不久后,王炎便被调离川陕,而陆游也不得不离职而去做成都安抚使参议官,来到了范成大的幕下,每日饮酒作诗,以浇心中块垒。因同僚笑他颓放,故而索性自号“放翁”。
54岁后,陆游回到东南,先后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做官,后因遭到弹劾而被罢官。这一年,他66岁。罢职还乡后,陆游退居山阴20年,但是抗金的念头从未断绝,直到临终前还写了《示儿》一诗,表示心中的牵挂和遗憾。
陆诗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二百首左右,作品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6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二千四百余首。这是陆游诗歌创作的成熟期。因从军南郑,他的作品充满战斗气息和爱国激情。
第三期是从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也有20年,存诗近六千五百余首。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还表现出趋向质朴沉实的创作风格。
陆游一生力主北伐,虽然屡受主和派的排挤打击,但是爱国之情至死不渝,并始终贯串于他的作品中。因此他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诗人”。死前曾作《示儿》一绝:“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最能表现陆游创作精神的代表作。
陆游主张诗文为发泄人心郁闷的利器,又主张养气以求工。其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他的七律,确是名章俊句层见叠出,每为人所传诵,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等。除七律外,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样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
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词。但是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130首。他的词纤丽处似秦观,雄快处似苏轼,超爽处更肖辛弃疾。以《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卜算子·咏梅》最为着名。
陆游亦工书法,精行草和楷书。他自称“草书学张颠(张旭),行书学杨风(凝式)”。其书法简札,信手拈来,飘逸潇洒,秀润挺拔,晚年笔力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
南宋词坛第一大家——辛弃疾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战、勇冠三军的民族英雄。他生活在“南共北,正分裂”的历史时期。面对金兵的不断入侵,他以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他却于中年蒙受谗劾,赋闲近20年,直至忧愤而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辛弃疾近20年的赋闲生涯,有10年之久是在铅山县八都乡期思村瓜山之下的瓢泉度过的。
1186年,辛弃疾自带湖漫游四乡,发现此泉,即一见钟爱,流连忘返。
《洞仙歌·访泉于奇师,得周氏泉,为赋》中曾感喟:“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
孤负平生弄泉手,叹青衫短帽,几许红尘;还自喜,濯发沧浪依旧。人生行乐身,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且归去,父老约重来;问如此青山,定重来否?”于是,他将此泉及房屋购下,又因泉形似瓢而命名瓢泉,并改奇师村为期思村。期思者,期待希冀也。
如此易名,无疑寄托了辛弃疾结束南北分裂局面的殷切希望和东山再起为之奋斗的博大胸怀。1195年春,瓢泉“新葺茆檐次第成”,翌年,辛弃疾举家定居瓢泉。
瓢泉作为辛弃疾的最终归宿,泉水映下了词人仰天长啸的英姿风貌,见证了辛词中许多名篇佳作。秀美的瓢泉山水,闲散的乡居生涯,并未消融词人的爱国热忱,忧心时事的情怀仍常流露于字里行间。清泉边,词人曾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他曾表示,“此身忘世浑容易,使世相忘却自难”,深切怀念早年“壮岁旌旗拥万夫”的戎马岁月。即使在醉梦之中也不忘统一大业,写下了“布被秋霄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的感人词句,发出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烈吟啸。
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生前屡遭投降派、贪官污吏的诬陷、弹劾,死后一年又蒙受“迎合开边”的罪名,致使家人惨遭株连,自瓢泉匿逃到福建等地避难,只剩下孤坟一座陪伴英灵。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瞮,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素性放达,常以阮籍自比,着有《红楼梦》一书。
曹雪芹出生在清康熙末年,祖上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包衣即满语“奴隶”
的意思),因随满洲贵族征战而受封,逐渐成为一个官僚世家。曹氏一门备受皇家恩宠,自曹雪芹的曾祖曹玺开始,直到其父辈,一直担任江南织造一职。同时,曹玺之妻孙氏也曾做过康熙的奶娘,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也曾做过康熙的侍读。康熙六次南巡,四次由曹家接待,可见曹氏与皇家的密切关系。康熙死后,四皇子胤稹登基做了皇帝,即雍正帝。由于曹家在康熙诸子争夺储君的过程中与雍正作对,所以朝廷以亏空官款的罪名抄了曹家,还把曹氏一门驱赶到北京,派人监视看管。这时曹雪芹才七八岁,从富贵之家的公子哥,一下子坠入谷底,成了平头百姓,曹雪芹经历了人生巨变。乾隆年间,曹家因乾隆遇刺事件受牵连而再度被抄家,曹雪芹只能移居香山茅屋,过着“居家喝粥酒常赊”的日子,最后在五十岁左右的时候潦倒而终。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据传曹雪芹作了前80回,后续40回为高鹗所作。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以贾府的兴衰荣辱为副线,展开了一幅包罗万象的风俗画卷。
《红楼梦》的内容,一是写家族的兴衰,二是抒发自己人生的失落,三是追忆曾经的“闺阁女子”。而对“闺阁女子”的怀念,是《红楼梦》重点突出的内容,诚如曹雪芹将自己的书室命名为“悼红轩”一样,《红楼梦》所表现的,是对女性之“美”的哀悼,这种女子之美既指她们的容貌,也指她们的举止言行、点点滴滴。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出了一番肺腑之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儿,便觉浊气逼人。”但是,在小说的结尾,爱情幻灭了。曹雪芹正是借女子之幻灭写“美的毁灭”,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生命价值的思考。
《红楼梦》结构宏大,层次分明。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纠葛是第一个层次:贾宝玉和大观园中众位女子的悲惨命运是第二个层次;贾府乃至四大家族的兴衰是第三个层次。不过,曹雪芹的描写并不仅限于此,他对上至皇宫、下到市井乡野的整个社会状况,都进行了详细的刻画。
《红楼梦》的人物描写十分精彩。贾宝玉是一个天生的情种,他自小便无男女之嫌,他一岁时抓周,结果“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
在宝玉眼中,男女之间的感情是生命,是诗意的美感,所以当他与黛玉的“木石前盟”被“金玉良缘”代替后,这种诗化的爱情便破灭了。此外,《红楼梦》
对人物的外貌摹写也很精彩,如黛玉出场时,书中说她有“两弯似蹙非蹙薻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红楼梦》中的每个人物都很有个性,即使是丫鬟、婆子、仆人也是如此。如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当她蒙受不白之冤时,不是忍气吞声,而是誓死扞卫自己的尊严。
《红楼梦》全篇诗词韵味浓厚,其中的《十二钗曲子词》《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可谓家喻户晓。除了诗词韵文,曹雪芹对大观园园林建筑的勾画,更展现了他学识的广博。《红楼梦》里因果循环、虚虚实实的佛道意境,尘世幻灭的悲剧感,包含了曹雪芹的哲学思考……《红楼梦》一书“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所以鲁迅先生评价它说:“自由《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幽默大师林语堂
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英语,开学第一天他就迟到。学生们见他夹着一个鼓鼓的皮包,以为他是为找资料才迟到的。谁知当他登上讲台,打开皮包后,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